太空中的巨型堡壘艦,已經有了兩千多戰鬥飛梭保護,按照近距離太空防禦要求,已經達到防守密度。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我沒有讓人類直接參與星空蟲群的前線防禦戰,就是完全用冰冷的鋼鐵,來把嗜血的蟲群和人類徹底的隔離開。
每天,我都能看到一波波的戰鬥飛梭飛向星球外太空,它們或者120架,或者240架一群,每天都有三到五個梯次升空,向空中逐漸變得完備的太空堡壘空母飛去。
這不是一艘簡單的空母。
它的核心主體是一個巨大的飛盤式結構,上下細分26層鋼結構層面,停滿了戰鬥飛梭。
主體四面向外,像是忍者十字飛鏢,延展出去巨大的懸臂。
懸臂上間隔50米,兩邊會有回收戰鬥飛梭的升降機,懸臂中間是停機跑道。
跑道寬300米,長1700米,分四向道停泊戰鬥飛行機。
懸臂的兩翼外側,全部伸展出炮位和機槍塔座。
這是一小時裡同時可以容納1000架次的戰鬥飛梭,起降回收的,空中巨型跑道裝置。
也是太空堡壘實現全方位360度太空火力網的一個結構。
這是大型的,不需要配載太空戰列艦,巡航艦,驅逐艦的單體太空空母。
我計劃配載的戰鬥飛梭會是小型戰鬥飛梭10萬架,中型打擊飛梭2萬架,大型轟炸載彈飛梭5000架。
小型戰鬥飛梭在此前的戰鬥機,前端兩側機體配載兩個50口徑等離子機炮上,增加智能導航飛彈系統兩個組,一組系12枚重70千克的太空飛彈,星球地面射距12公里,太空射距達遠程控制下的3萬公里。
中型戰鬥飛梭前端機體,除了配載兩個50口徑等離子機炮外,增加懸掛機體下面中部的,旋轉式雷射鐳射炮。
和另外兩組機尾飛彈系統,和兩枚重殺傷型遠程航彈,這種戰機可以實現單體摧毀一個中型太空飛船的計劃。
重型的戰鬥飛梭是前面兩者的加強版,體積和長度是中型戰鬥飛梭的兩倍以上。
前後六組50等離子機炮,配載四組智能導航飛彈系統外。有六妹枚遠程重型航彈掛在機翼兩端。
機尾的彈艙裝載06噸彈體120顆。
可以實現行星表面,範圍100公里內的地毯式密集轟炸覆蓋。
也可以實現直線距離,寬度為12公里,長度為300公里的地面摧毀。
這三種戰鬥單元配合使用,完全可以進行星際戰爭。
此刻的太空堡壘,已經是配載六組核能反應堆系統的強大空母系統單元。
它的自身,依靠空母360度視角,布置的近10萬密集火炮機槍矩陣,來實現太空的攻擊防禦。
遠空防禦,則用10分鐘,開啟內部100個飛行通道,能一次性輸出2000架戰鬥飛梭的能力,實現遠空目標打擊。
看起來它的主體還是32公里大小,高度也沒有變化,但是戰鬥能力提升三倍以上,遠空密集布控戰鬥能力,達到了12倍。
我此刻對這種武裝到牙齒的太空堡壘命名為「撕裂者」。
除了目前我這顆星球在在構建「撕裂者」外,其餘15顆生命星球的上空已經在地面的工廠,開始製造「撕裂者」的整體76萬個大型金屬結構件。
它們也必須在一年裡,完成所有的戰鬥單元的生產計劃。
所有的智能生產和材料的提煉與深加工,全部在我遠程布控下完成。
此前的托倫斯建造一座「太空堡壘」只是需要120年完成主體,然後在主體內部直接施工和材料加工建造完善進行個300年。
這樣的修建,,勢必不可能滿足我此刻的星空創建防禦體系的基本要求。
那種修建不過是作秀,不可能在短時間裡達成一定的戰爭實用性。
托倫斯所謂的智能建造需要420年徹底竣工。
我的要求是一年內,包括戰鬥單元全部就位。包括消耗量巨大的彈藥和核子能源儲備電池。
核子能源儲備電池,我簡稱——核子電池。高能電池。
它主要用在戰鬥單元的單體供能和飛行勢能上。
托倫斯用於戰爭的機器,都是採用單向性的修造。
而我構建一座大型空母使用的是多線程的生產單元。
把整個天空堡壘的各內部全部拆解成可以拼合的一種機械零部件單元。
托倫斯得用700多種工藝流程,逐步分階段,完成它的整體構建,我只是用50種加工流程完成它76萬個大型金屬結構件的批量生產。
它用的是全面統一步調的針對整體施工,我用的是分散加工,整體拼裝的模式。
從技術效能上講,我可以在一年完成它需要420年才能完成的堡壘修建計劃。
這是把總體所需時間,分化到多元化的加工生產中的一個過程。
這是螞蟻群啃骨頭的生產模組。
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把挖掘一條隧道的工程,從單一方向的施工,變成數百段同時施工的工作形式,這裡看起來多用了人工,但是總體效果系一樣的,而且節省了很多的施工時間。
只是一個大前提是,你得具備生產的設備和足夠能力。
托倫斯世界留下的很多生產基本單元,其實很多是平時閒置不用的,只是在某個時間點密集加工,此後很多時間,機械都是流水線長久的工作休眠。
極大化的利用現有資源,不斷的開拓新的生產模式,這是所謂的智能機械自己不可能發明的一種生產模式。
唯有人類的智者才可以去做到。
太空堡壘不過是一個全金屬的結構,因此組合的模組單元勢必可以單一化,統一化,它的零部件可以是統一的模樣,所以用分體加工,整體構建的形式很合適。
而不需要單一設計,臨時設計,來得虛耗很多的時間。
而一種新型的炸彈,在我的機械重工生產車間已經分散加工,最終組合成了它的首批成品。
我得在蟲群的領域我試驗這種炸彈的威力。
於是走出我的終端遠程控制室。
來到屋頂的停機坪。
此刻倖存的人群,已經在四個月後,訓練出來首批的五千能量機甲戰士。
他們穿著白鋼盔甲,端著暴風機槍,站在大樓的走道和地面的街道防禦堡壘前。
屋頂的120名機甲戰士向我行軍禮。
我提著一個金屬箱子,穿著軍大衣,在冬季最為寒冷的天氣里,天空還下著雪的空中,坐上我的大型太空梭升空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