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後來,在淪陷的燕京接手『鬼眼穿心』的,很可能也是這位賬房先生雲海生了?」余耀深吸一口氣,「拾古會的雲良輔,難道是他的後代?」
如果在當年,真是這位賬房先生雲海生接手的「鬼眼穿心」,以雲良輔的年齡看,他還沒有出生;如果雲海生和雲良輔有關係,那麼雲海生至少是雲良輔的父輩。599小說網 http://m.xs599.com
「不排除這個可能。」才朋璽微微皺眉,沉吟道,「而且,根據這個線索,我們之前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鬼眼門除了秘藏珍寶,還有可能留下不菲的金錢啊!」
「這個賬房先生雲海生,各掌眼似乎都沒有和後人提及!」余耀接口道,「如果真有大量金錢留下,難道這些金錢,都被雲海生掌控了?而拾古會能成為現在的龐然大物,離不開這金錢打底的基礎······」
「此事難說。」才朋璽頓了頓,又提醒道,「先看完大掌眼的信紙。」
秘藏封存時間,是在1937年的農曆五月十四,而大掌眼去世之前安排「鬼眼穿心」,則是在1938年,也就是說,這信裡面,不可能提及「鬼眼穿心」的事。
余耀繼續往下念,第一頁信紙上的內容,主要是交代鬼眼門秘藏;而說完裝有紫檀寶座的棺材交給雲海生妥處之後,只接了一句:雲海生心思縝密,必不辱使命。
除了紫檀寶座,許太炎確實也提及了水字口秘藏,說何上善本來欲藏之物多達五件,但其中三件因為都有比較嚴重的「傷病」,所以許太炎認為應當加以修復,不然在秘藏之中不知多少時間,恐有加重。
同時,這三件的價值,確實也無法和王維的《溪山雪意圖》、王羲之《蘭亭序》相提並論,最後何上善也同意了這一點。不過,這三件,許太炎並沒有提及具體是什麼,只說由何上善來處理。
上官雨猜測,這三件,要麼就在長子何以滌留下的書畫中,而且已經完美修復過了;要麼,是被何上善帶去了美國,但是次子何以濯曾經丟失過一批書畫,那就有可能這麼流失了。
若是後者,也是歷史遺留問題,眾人雖感遺憾,卻也無可奈何。
許太炎在最後,言簡意賅地點評了傳國玉璽和《蘭亭序》。關於傳國玉璽,所有掌眼都認為真品無疑。同時,許太炎提及蕭左奇功不可沒,這也和之前余耀獲知信息並推斷乾隆曾在大運河附近丟失玉璽有所契合。
而《蘭亭序》,許太炎對來歷並不能完全確定,只說了一句「疑為六駿事發之前盜於昭陵」;同時對真偽的判定也很謙虛,他和何上善都認為這就是真跡,但因為《蘭亭序》方方面面的複雜之處,希望後來人進一步確證。
第一頁信紙上,寫得比較緊密,但也就這麼多內容。而且從行文和筆跡來看,比較匆忙,像是急就章。
對此,眾人也免不了討論幾句,不過也只是幾句,因為後面的信紙還沒看。
余耀撤下第一頁信紙,開始讀第二頁,第二頁只有一句話,字寫得很大:
珍寶妥處之策或謂多,唯有一言囑之:且不可流出華夏!
沉默片刻之後,余耀撤下了第二頁信紙,開始讀第三頁。
結果,第三頁也只有一句話,只不過字數多點兒:
舍妹自小執拗,太炎管教無方,從倭人中谷一事,確屬真情實愛,無力阻之;然家國大義為重,已斷絕兄妹關係,且未與任何珍物。
聽完這一句,眾人唏噓不已。
這是許太炎在強調:他妹妹以及後代、和他以及他的後代,沒有任何關係了!同時,他沒有給妹妹和中谷安次郎任何珍物,如果以後有人拿出什麼古玩珍寶,說是從許太炎那裡得來或者和許太炎有關係,那就是胡編亂造、胡說八道。
而看完這三頁信紙,剩下的一摞信紙,雖然和這三頁信紙大小一致,但是紙張、格線、墨跡並不相同!想來,應該是比這三頁信紙寫得早。而前面這三頁信紙,估計可能是在封閉秘藏之前不久寫成的。
同時,剩下的一摞信紙,並不是什麼鑒寶心得秘笈,而是一些古玩珍寶的線索!應該是當年鬼眼門追查了解到的。
一共九頁。每一頁都是基本寫滿的,但因為有詳有略,所以每頁數目不一,最少只有一條線索,最多則有五條線索。
大家將這九頁信紙攤開,一起查看分析了一番。
八十多年過去了,這裡面記錄的內容,當時受條件所限,可能好不容易才得到一點線索;但是現在,卻基本已經明晰了,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流失到了海外。
比如就有之前提到的,昭陵六駿中的拳毛騧和颯露紫,現存於美國賓大博物館。
比如大名鼎鼎的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原是清宮珍藏,後被慈禧移至頤和園,清末卻被八國聯軍的一名英國軍官盜走,而現在,存於大英博物館。
再如,北宋汝窯天青釉碗、龍門石窟北魏石刻《帝後禮佛圖》、紅山文化高古玉馬蹄形器······等等如今也都陳列在外國的博物館裡。
還有一條線索,現在來看有點兒戲劇性。信紙上記錄的是1922年被人賣到了倭國,此後一直未能追回。
實際上,截至1937年,確實是沒有追回;但是,在倭國戰敗之後,卻又被華夏收回來了,如今藏於台島的故宮博物院。
這就是蘇東坡《寒食帖》。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而這蘇東坡《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當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藝術類的東西,肯定會有不同意見,但這三個說法流傳度確實也比較廣。
這《寒食帖》1922年從華夏流到倭國,是賣出去的,買的人是倭國的一個收藏家。
二戰結束之後,民國政府的外交部長交待在倭國的友人查訪《寒食帖》,發現之後用重金賣了回來,當年便重新回到了華夏。
大家一條條查看分析,心中多有感慨。時局紛亂,風雨飄搖,雖然還是有這麼多文物流失海外,但是鬼眼門能保住秘藏這麼一批珍寶,當年是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啊!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