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十二月,一場罕見的暴風雪降臨了昆明。燃字閣 www.ranzige.com
大雪席捲昆明的第二天,教育部一位長官來聯大發表了一通演講。
全體學生被召集到台下,一邊在寒風雪花中瑟瑟發抖,一邊聽著台上人的誇誇其談,心裡不痛快極了。等散場時,溫見寧她們這些尚且還穿得暖的都凍得臉色發青,更不用提那些衣衫破舊不堪、甚至還穿著單衣的同學們了。
由於物價一再上漲、生活拮据,許多同學不得不在幾個月前就典當了過冬的棉衣、夾克,先填飽肚子或買書。本打算等渡過一時難關,再努力賺錢把衣物贖回來。然而事與願違,除了和張同慧一樣去跑滇緬路的那些同學發了大財外,絕大多數人做兼差掙來的錢,遠遠比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填飽肚子尚且艱難,更不用提贖回衣物了。
最糟糕的是,物價上漲帶來的惡劣影響已從學生中蔓延到了教授群體中。
作為這個時代各領域最頂尖的一批人物,聯大的教授們無論走到哪裡,向來受到人們的禮遇,薪資、待遇也一向十分優裕。然而就是這樣,教授們面對飛漲的物價也漸覺吃力,私下裡紛紛另謀兼差,賺錢來補貼家用。有的教授好面子愛清高,仍咬牙苦苦堅持著;有的賣文章賺錢,有的和自己的學生們一樣去做家館,還有的靠刻章賣畫為生。
有聯大教授的名頭在,他們的日子總要比窮學生們好過些。
可物價再這樣飛漲下去,也不知道教授們能支撐多久,更不知其他同學和昆明的百姓們能支撐多久。就連自己這幾年攢下的存款能不能應付得來接下來的日子,溫見寧也不太確定。雖然手頭上還有些余錢,但她還是選擇重操舊業,重新寫起通俗小說來了。
事實上溫見寧已經很久沒有碰過長篇通俗小說了,但專門應付小姐太太們的那種寫作模式她早已爛熟於心,寫起來幾乎可以不用停頓。
然而她的手都凍得蘿蔔一樣紅腫,幾乎連鋼筆都握不穩。鍾薈幫忙打了一盆熱水給她暖手,但凍腫的手一伸進熱水裡,只覺鑽心的癢。阮問筠說,這是她頭一回切身感受到杜甫那句布衾多年冷似鐵的滋味,哪怕是去年冬日都沒有今年這樣難熬。
鐵皮屋頂的宿舍漏風,一下雪就冷得讓人直打顫,大家也不敢想辦法取暖,據說這幾天有個女生宿舍生火盆,夜裡險些燎了被子,再加上炭火煙氣重,很容易出事。眾人把箱底倒空,把所有衣服都堆在床上,可夜裡還是偶爾還會被凍醒。
墨水瓶雖然還不至於凍上,但鋼筆卻很容易被堵塞,出水很不流暢。溫見寧每寫一段都要停下來,用力地摜幾下筆,有時用力一過,稿紙上就會被甩上斑斑點點的靛藍印子。
溫見寧心不在焉地換掉污了的紙,突然又想起了那天晚上遇到的馮翊。
她想,現在有名氣更大的教授們跟他搶生意,他恐怕要少了條謀生的路子。但願陸家那位姨太太不要再生事端,讓他至少安安穩穩地領一份薪水。
然而人越怕什麼,就越有可能發生什麼。
沒過幾天,她在去文先生家中拜訪時意外得知,他和理學院的一位教授,最近受一位陸姓富商所託,要去其府上教他的一雙兒女。
溫見寧回去後仔細回想了一下那晚遇見馮翊時的細節,當時他身上似乎仍只是穿了件棉布長袍,雖然不算破舊,但顯然也是不足以禦寒的。
這樣一想,她心裡頓時不是滋味起來。
幾天後,在她和感冒初愈的阮問筠一同去茶館的路上,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問筠,我拿你當好朋友,有件十分重要的事,想問一問你的意見。」
溫見寧隱去了她對馮翊的種種複雜感受,只對阮問筠說自己想幫朋友一把。
雖然雙方已經很久沒有往來了,但阮問筠對那個馮翊還有印象。她有些不解道:「既然你們是朋友,那麼有什麼困難,他完全可以跟你開口,你也大可以主動幫她。」
溫見寧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其中的緣故,只好說:「不,我不想與那人有瓜葛,最好不要讓對方知道這件事。」
阮問筠總算聽明白了,她大約是顧及對方的自尊心,不想直接提出幫助。她咬著下唇想了一會,突然笑道:「不如想辦法找戶人家來幫忙演一齣戲,聘他做那戶人家的先生,每月按時結工錢給他就是了。」
溫見寧沒想到這個一向循規蹈矩的室友居然會有這樣富有藝術性的想法,頓時張口結舌道:「這、這樣,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阮問筠低頭笑:「這有什麼草率的,只要瞞得周全,除非有什麼巧合,不然絕對發現不了的。不如你把這事交給我,我認識一位行家,絕對能將此事辦得十分妥當。」
她說到這裡,臉上不知為何浮現淡淡的紅暈。
溫見寧也不知她為什麼臉突然就紅了,只當是被寒風吹的,並沒有放在心上。
不過,只要不被拆穿,這確實是個好法子。予人錢財,難免會帶些施捨的味道,但凡有些清高的人都不會接受這種嗟來之食的,還不如
話已至此,她已決定將這件事託付給阮問筠,並十分鄭重地囑咐她:「那這件事你務必要守口如瓶,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尤其是鍾薈。」
阮問筠看了她一眼,眼中隱隱有些笑意:「放心,我絕對不會讓鍾薈知道的。」
沒過幾天,阮問筠跑來告訴她,馮翊已被她請來的人騙去一戶人家做先生了。
那戶人家有個兒子,聽說有這等既能讓孩子跟隨聯大的助教學習,又不用自己掏錢的好事,二話沒說就同意了,戲也演得十分成功。
溫見寧總算如釋重負,徹底放下了一樁心事。他們相識一場,過去在或大或小的事上,她總歸是虧欠馮翊的恩情,如今也算是以另一種方式償還了。
另一邊,她私下跟鍾薈商量過,雖說同學們辦壁報多半是自願參加的,但如今物價這樣高,又是冬天,有些同學日子過得艱難,她們能不能以辦壁報為藉口,多少發給他們一點薪水,至少支撐那些人過完這個冬天。
鍾薈自然是同意的。
她們沒辦法顧及更多的人,只能自己出錢,給幫她們打理《野火》的一些同學發了薪水。有些同學一開始不好意思收下,但最後還是接了過去。
這件事過後沒過多久,她們終於捱到了年底的這次大考。
考試一結束,溫見寧她們就馬不停蹄地收拾了行李,先乘火車,再轉渡輪,經過一路的顛簸與風浪,數日後終於再次踏上了港島這片闊別已久的土地。
兩年多不見,鍾薈的父母還如記憶中那般親切。
不過比起當年初次見面,鍾父對她的態度還是稍稍有了些變化。他不再只拿溫見寧當一個普通的女學生,不僅在飯桌上聊起時事,會仔細聽一聽她的意見,也會鄭重地邀請她去參加文學研討會:「我有一些老朋友對你很感興趣,你大可放心,他們都是很可靠的人。」
他的語氣誠懇而溫和,並說了其中幾個人的名字,都是近年來國內十分出名的作家、詩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幾位甚至還能稱得上溫見寧在文學創作方面的領路人。他們因躲避戰亂而來到了港島,與鍾父交情頗深,看到她的文章後十分讚賞。
溫見寧恍惚片刻,原來不知不覺中,她已走到這一步了。
不過她還是搖了搖頭:「暫時不必了。」
雖然見一見這些文壇前輩們,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穫,但她這次回來最主要還是為了鍾薈的訂婚禮,並不想節外生枝。更何況她向來不擅長討人喜歡,有時也有些文人相輕的毛病。萬一去了以後與人意見不合,言語上再冒犯了別人,反而得不償失。
鍾父雖覺得有些可惜,但最終還是尊重了她的意願。
鍾薈與蔣旭文的訂婚禮定在了一個小小的教堂里,來參加訂婚儀式的只有雙方親友,人並不多。溫見寧雖是晚輩,卻也和鍾薈的父母坐在了最前排。
那裡是鍾薈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
一雙年輕的小情侶在雙方親友和牧師的見證下,認真地念完了誓詞,交換戒指,算是定下了這樁婚約。只等兩年後鍾薈畢業,兩人就可以正式結為夫妻了。
訂婚禮結束後,由於距離開學的日子還早,溫見寧她們並沒有急於返校,而是心安理得地賴在家裡蹭吃蹭喝,畢竟她們一年下來能夠放鬆的日子攏共也就這麼幾天。
鍾薈每天清早都賴床不起,溫見寧比她好些,仍能按時起床,但也不像在學校時那樣用功,每天早飯後看看花邊小報打發時間,一上午的時光不知不覺就這樣溜走了。
這天她照常在客廳沙發上看報紙時,鍾家的傭人突然告訴她有客來訪。
鍾父今日已去報社工作了,鍾薈還在樓上睡覺。已被當成鍾家一員的溫見寧只好一邊代為迎客,一邊讓傭人趕緊去樓上把鍾母叫下來。
來客一進門,溫見寧就愣了。
這人不是航校的學生嗎,怎麼跑到鍾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