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元年春正月,車駕上原陵。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司徒掾陳留蔡邕說:我聽說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禮。開始以為可以減損。今見威儀,體察其本意,才知道孝明皇帝至孝惻隱,其志不可奪。禮節雖繁但不可省,說的就是這一類事。
三月壬戌,太傅胡廣薨。年八十二。胡廣周流四公,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禮任極優。罷免未嘗滿歲,輒復升進。所辟多天下名士,與故吏陳蕃李咸竝(bing)為三司,練達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師有諺語說: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而溫柔謹飭,常遜言恭色,以取媚於當時。無忠直之風,天下人因此鄙薄他的為人。
五月已巳,赦天下改元。長樂太僕侯覽坐專權驕奢,策收印綬,自殺。
六月,京師大水。竇太后母卒於比景。太后憂思感疾,癸巳,崩於雲台。宦者積怨竇氏,以衣車載太后屍,放置於城南市舍。數日,曹節王甫欲用貴人禮殯。皇上說:太后親立朕躬,統承大業。豈宜以貴人而終呢。於是發喪成禮。曹節等欲別葬太后。而以馮貴人配祔。詔令公卿大會朝堂,令中常侍趙忠監議。太尉李咸當時正病,扶輿而起,捧椒自隨。對妻子說: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我就不會活著回來了。
既議,坐者數百人,各瞻望良久,無人肯先發言。趙忠說:應當趕快做出結論。廷尉陳球說: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這是無可置疑的。趙忠笑著說:陳廷尉應當就拿起筆來。陳球於是提筆下議說: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先帝晏駕,因遇大獄,遷居空宮。不幸早逝,家雖獲罪,事非太后。今若別葬,誠失天下之望。且馮貴人冢曾被發掘,骸骨暴露,與盜賊並屍,魂靈污染,而且無功於國,如何適合上配至尊。
趙忠看了陳球的論議,作色昂首,嗤笑陳球說:陳廷尉建此議特別穩健。
陳球說:陳竇既冤,皇太后無故幽閉,臣常痛心,天下憤嘆。今日既然說出來了,退而受罪也是素昔所願。
李咸說:臣本來也以為應當如此。實在是與我的心意相合。於是公卿以下,皆從陳球之議。曹節王甫猶爭以為梁後家犯惡逆,別葬懿陵。武帝黜廢衛後,而以李夫人配食。今竇氏罪深,豈得合葬先帝。李咸復上疏說:臣伏惟章德竇後,虐害恭懷,安思閻後,家犯惡逆,而和帝無異葬之議。順朝無貶降之文。至於衛後,孝武皇帝親自廢棄,不可以為比。今長樂太后,尊號在身,曾經親自稱制,且援立聖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為子,陛下豈得不以太后為母?子無黜母,臣無貶君。應當合葬宣陵,一如舊制。皇上省奏,從其議。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於宣陵。
有人於朱雀闕作書,稱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公卿皆尸祿素飡無進忠言者。詔令司隸校尉劉猛逐捕。十日一會。劉猛以誹書言直,不肯急捕。月余,主名不立。劉猛坐左轉諫議大夫。以御史中丞段穎取代他。段穎於是四出逐捕。及太學游生系者千餘人。曹節等又使段穎以他事舉奏劉猛,論輸左校。
初,司隸校尉王寓,依倚宦官,求薦於太常張奐,張奐拒絕了他。王寓遂誣陷張奐,以黨罪禁錮。張奐曾與段穎爭擊羌,不相平。段穎為司隸,欲將張奐逐回敦煌而加害於他,張奐奏記哀請於段穎,於是得免。
初,魏郡李嵩為司隸校尉。以舊怨殺扶風蘇謙。蘇謙子蘇不韋,瘞(yi)而不葬。變姓名,結客報仇。李嵩遷大司農。不韋藏匿於李嵩居所外的舊屋中,掘地道直達李嵩臥室,殺其妾並小兒。李嵩大懼,以板籍地,一夕九遷。不韋又掘李嵩父冢,斷取其頭,高掛在街市上。李嵩求捕不獲,憤恚嘔血死。不韋遇赦還家。於是葬父行喪。張奐素睦於蘇氏,而段穎與李嵩交善。段穎辟不韋為司隸從事。不韋懼,稱病不往。段穎怒,使從事張賢就家殺之。先送給張賢父親鳩酒,說:若張賢不得不韋,可飲此酒。張賢遂收不韋,並其一門六十餘人,盡誅之。
渤海王劉悝被貶為癭陶王后,希望能通過中常侍王甫求復國,許謝錢五千萬。既而桓帝遺詔復劉悝渤海國。劉悝知道非王甫之功,不肯付謝錢。中常侍鄭颯,中黃門董騰數與劉悝交通,王甫秘密伺察,然後告訴段穎。
冬十月,收捕鄭颯,送北寺獄。使尚書令廉忠誣奏鄭颯等謀迎立劉悝,大逆不道。遂詔令冀州刺史收考劉悝,拷實後迫令劉悝自殺。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傅相以下,全部伏誅。王甫等十二人,皆以功封列侯。
十一月會稽妖賊許生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有眾萬數。遣揚州刺史藏旻,丹陽太守陳寅進討之。
十二月,司徒許栩罷。以大鴻臚袁隗為司徒。鮮卑寇并州。是歲,單于車兒死,子屠特若屍逐就單于立。
二年春正月,大疫。丁丑,司空宗俱薨。二月壬午,赦天下。以光祿勛楊賜為司空。三月,太尉李咸免。夏五月,以司隸校尉段穎為太尉。六月,北海地震。秋七月,司空楊賜免。以太常潁川唐珍為司空。唐珍,是唐衡之弟。
冬十二月,太尉段穎罷。鮮卑寇幽并二州。癸酉晦,有日食。
三年春二月已巳,赦天下。以太常東海陳耽為太尉。三月,中山穆王劉暢薨,無子國除。
夏六月,封河間王之子劉康為濟南王。奉孝仁皇祀。
吳郡司馬富春孫堅,招募精勇,得千餘人,助州郡討許生。
冬十一月,藏旻,陳寅大破許生於會稽,斬許生。任城王劉博薨,無子國除。
十二月,鮮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擊,大破之。遷夏育為護烏桓校尉。鮮卑又寇并州。
司空唐珍罷,以永樂少府許訓為司空。
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命議郎蔡邕,以古文,篆書,隸書三體書寫,刻石立於太學門外。使後儒晚學,作為標本取正。石碑始立,前來觀看及摹寫者日有千人,填塞街陌。
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人情比周,於是制定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轉密。選用艱難。幽冀二州,久缺不補。蔡邕上疏說:伏見幽冀舊壤,鎧馬所出,比年兵飢,漸至空耗。如今府員缺職日久,吏民延頸而望。而三府選舉,踰月不定,臣怪問其故,說是迴避三互。十一州有禁,只須取二州而已。又二州之士,又復限以歲月,狐疑遲延,使兩州懸空,萬里蕭條。無所管系。愚以為三互之禁,應當禁比較輕微的。如今但申以威靈,明其限令。對相部主,尚畏懼不敢營私。何況乃是三互,又何足為嫌?昔日韓安國起自徒中,朱買臣出於微賤,都是因為他們才能相宜,還守本邦。豈是顧及三互,以末制為準呢。臣願陛下以先帝為準則,蠲除近禁。其諸州刺史,器用可互換者,不要拘於日月三互,以至於失去公正。
疏上,朝廷不從。
司馬光說:叔向有話說,國將亡,必多制。明王之政,謹擇忠賢而任之,凡中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