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城外的官道上,數十名士兵護衛著一輛馬車,緩緩往徐州下邳的方向而去。
馬車上的小窗簾子被掀開一個角,露出顧翃那張頗為俊美的面龐,只是不知為何,看著官道兩旁忙碌耕種的百姓,他的眼中卻湧起一股深深的憂慮和迷茫。
三年前他來過一次兗州,當時高藩剛掀起第二次白巾之亂不久,兗州不少亂匪都在打著白巾軍的旗號作亂,以至於整個兗州賊寇遍地,戰火紛飛,到處都是背井離鄉逃亡的百姓,大片大片的良田雜草叢生,一個個村莊都空無一人
但如今他時隔三年再來兗州,卻發現官道兩邊的良田皆是一片綠意盎然,百姓們一個個頂著烈日驕陽在辛苦耕種,儘管累得滿頭大汗,腰都快直不起來,但每一個的臉上都洋溢著最幸福最燦爛的笑容。
再看不遠處,那些曾經因為戰亂而廢棄的村莊已經重新修繕一新,不少房屋頂上的煙囪都冒出了裊裊炊煙,一些孩童在村口的大樹下玩樂打鬧,時不時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
顧翃默默看著眼前的一切,目光漸漸變得深沉而凝重。
他也沒有想到,這片曾經被戰亂反覆蹂躪的土地,僅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在蕭恪和下邳朝廷的統治下,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不得不說是一樁奇蹟。
可正因為這是蕭恪和下邳朝廷創造出的奇蹟,才使他內心尤為不安。
畢竟他也是自幼熟讀聖賢書,知道自古以來從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再也忍不住,當即衝著前面的車夫大喊一聲:「停車!」
車夫雖然不明就裡,但還是依言停下了馬車,整個隊伍也因此停了下來。
顧翃跳下馬車,走到官道一側的田邊,對著正挽著褲腿奮力耕種的百姓喊道:「老鄉,我想問你兩句話,可以嗎?你放心,不會耽誤你多少時間的。」
那名百姓抬起頭,看著顧翃和他身邊的幾十名護衛,只當他是下鄉體察民情的官員,自然不敢怠慢,連連點頭道:「官老爺只管問,小人一定知道什麼就說什麼,絕沒有半句假話。」
顧翃點了點頭,隨即一下百姓腳下踩著的田地,沉聲問道:「老鄉,你耕種的是你家的田地嗎?」
一聽顧翃這麼問,這名百姓的腰杆瞬間挺得老直,一連指著自己身邊的好幾塊田地,笑呵呵道:「是呀是呀,不僅僅是這塊田,那塊,那塊,還有那邊那兩塊,都是小人家的田地。」
顧翃聽完心中更加一沉,但還是不動聲色繼續追問道:「這麼多田地呀,你一個人耕種得過來嗎?」
這名百姓哈哈一笑,臉上樂得幾乎快要開花:「不瞞官老爺說,小人一個人就分到了四十畝地,兩個兒子又一個人分到了四十畝,大兒子因為去從軍又多分到了二十畝,加起來已經有一百四十畝地了,另外還有六十畝桑田,這麼多田地都是我跟小兒子兩個人在忙活,有時候還真的忙不過來。」
「好在因為大兒子當兵,我們家算軍屬,實在忙不過來,可以去官府提請,讓附近的民團來幫忙,只要管他們的飯和按照市場行情給他們工錢就成。」
顧翃聽完不由暗暗一陣心驚,他想不到一個四口之家竟然就可以分到一百四十畝露田和六十畝桑田,這麼多田地足可以讓他們一家人豐衣足食,甚至過上小富的生活。
這名百姓話匣子一打開,便再也關不住,依舊在絮絮叨叨不住說道:「官老爺,你不知道,小人那個大兒子前幾日剛托人帶封家書回來,說他在河北砍下了幾個賊人的腦袋,被提升為正六品的雲騎尉,又可以多分到幾十畝地,你說,這麼多田地,光靠小人和小兒子兩個人,怎麼種得過來呀。」
「不過看大兒子這麼爭氣,小人本來也想送小兒子去從軍,但官府的人說了,兄弟二人不能同時從軍,說什麼也不肯收小人的小兒子,小人只能尋思著一家人要不要勒一下褲腰帶,擠出點糧食拿去賣,送小兒子去念書,讓他將來也考考科舉,看看小人家的祖墳能不能冒冒青煙,出個秀才舉人進士什麼的,跟官老爺一樣報效朝廷。」
顧翃聞言面上不由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
若是這名百姓知道他是洛陽朝廷來的官員,怕不是要當場跟他翻臉?
他剛想再問點什麼,不遠處的村莊卻傳來一聲鑼響,隨即便聽到有官差在大聲吆喝著什麼。
顧翃心生好奇,便忍不住詢問道:「老鄉,你知道那名官差在吆喝些什麼嗎?」
這名百姓看了一眼,隨即便笑呵呵回話道:「還能吆喝什麼呀,拉人去河北唄,只要哪戶人家願意遷移去河北,男的可以分到四十畝地,女的也能分到二十畝,比我們當年分得還多,要不是小人家中的地已經多到耕種不過來了,小人都想去河北了,聽說那可是好地方呀」
後面的話顧翃幾乎沒有再聽進去,只是心情越發變得沉重。
他很清楚,只要蕭恪能夠推動大量人口遷往河北,不出兩年,昔日滿目瘡痍的河北就可以與今日的兗州無異。
此時他已經再沒有聊下去的心情,當即跟這名百姓告辭,起身回到自己的馬車上。
車隊繼續重新往東而去,但車內的顧翃心情卻變得異常沉甸甸。
如今親眼見識到了下邳朝廷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他不由想到了他們洛陽朝廷治下的那些百姓。
之前因為戰亂,并州和司州也有大量無主的田地,但他們顧家為了得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將這些無主之地大量低價賤賣給各大家族,而不是像蕭恪一樣分給那些無地或少地的百姓。
雖然他們顧家以此得到了很多世家大族的支持,卻失卻了大量民心。
最近洛陽朝廷幾次募兵情況都不理想,就是他們失卻民心的惡果。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沒有百姓的擁護和支持,他們顧家怎麼跟蕭恪爭天下。
之前二弟顧羽一再勸說父親厲行變革,效仿蕭恪推行均田制和攤丁入畝,興科舉,說事關到顧家的生死存亡,他還覺得二弟是在危言聳聽,或是為了拉攏人心。
但如今在兗州的所見所聞,卻讓他突然意識到,或許二弟是對的,洛陽朝廷確實到了不得不變革的地步。
(註:勛官從低到高分為武騎尉,雲騎尉,飛騎尉,驍騎尉,騎都尉,上騎都尉,輕車都尉,上輕車都尉,護軍,上護軍,柱國,上柱國,相當於古代的軍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