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錦繡 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

    封建時代的國家,土地是根基,土地代表著實力,實際上,就是土地的產出,養活了足夠的人口,進而產生足夠力量,這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最簡單的用途,只是土地的產出。

    定海軍從最開始,就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一條路,在封建時代,一畝地最多就是四五石的產量,這樣很容易就把整體的產量確定。

    糧食產量,是最不容易提升,到了後世,被稱之為糧食之父的袁隆平,也不過是把畝產提升到一噸的程度,也就是2000斤,也就是說,比起封建時代,最高的畝產,提升了4倍。

    糧食,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沒有糧食,就養不活足夠的人,可是如果糧食多了,產生的價值也比較的有限,種田這樣的第一產業,永遠不能夠如同工業那樣大規模的發展。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個話,說出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關係。

    定海軍的發展,主體是工業,相對於農業,工業發展的附加值更高。

    一個普通的鐵礦石,從礦石帶鋼鐵,再到精鋼,再到最終產出各種的產品,如果他定位在鐵礦石的時候,在北宋的成本,僅限於開採出來的成本,一擔可能只有幾文錢。

    可是從的鐵礦石變成鐵,以前北宋的成本是80文,到了大名府,再到定海軍,就降低到了十幾文左右,定海軍的成本可以壓縮到4文以下。

    按照普通鐵礦石的含量,在30到40,中國少有含鐵量在5成,甚至是7成左右鐵礦石,大部分都是三四成的,可是單純的鐵來算,按照鐵礦石的價格,可能10斤也不過是一文錢,這樣算下來,成本可能暴漲了三四十倍。

    從鐵礦石到鐵,本身就是一個物品價值的極大的提高,可是從鐵到鐵器,那就更加不一樣,就算是定海軍的成本,一把一斤左右重量的鋼刀,價格會在50文左右,這比起鋼鐵來說,同樣提升了十倍。

    十倍的十倍,從普通的鐵礦石,到最終的物品,中間的提升倍率非常的可怕,工業化的作用,就是儘可能的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中間環節的花銷,剩下的,都是利潤。

    一個產業,單純的挖礦,從地下挖掘鐵礦石,並且做出簡單的挑選,這個體量如果是1的話,煉鐵之後,就是30,到了生成工業產品,那就是300了,如果說,製作的不是附加值比較低的鋼刀,而是定海幣的話,價格更高,又會翻十倍,而其他的一些產品,比如說,長弓使用的破甲弓,一些基於鐵的元器件,機器之類的。

    伴隨著科技和工業的發展,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原來的基礎上面,增加了附加值,科技越發達,附加值就越高。

    比如說,21世紀,基於計算機發展起來的微電子,原料不過是自然界之中,最多的砂石,伴隨著純淨度越高,切割和刻畫的精度越高,在原始的產本之中附加出了千萬億倍的附加值,這才是無限的東西。

    以趙信的能力,發展的時間,還有科技的根基,能夠進入到現在的程度,勉強制作出更出色的材料,並以材料為基礎,生產出了一系列的產品,比起原料,最高已經獲得了千倍的附加值,在千倍的基礎上面,這中間提升的,都是利潤。

    這就是工業的可怕之處,擁有了無限的可能,他主動是不會被土地束縛住。

    就如同現在定海軍來說,在外人看來,只有這麼巴掌大的土地,恐怕大一點的縣就超過定海軍了,或許工商發達,又有什麼關係,能夠超過的江南的富庶去,就算是富庶如同江南那樣,又能夠如何。

    用封建社會的看法,去看待基於工業化大生產時代的定海軍,註定是犯錯誤的,差別何止是千倍萬倍。

    拿著最頂尖的江南的標準,定海軍這麼一片地盤,最多的產出,也就是每年百萬貫左右,或許經商之後富庶一點,也不會高出很多,可是實際上,定海軍早在大名府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千萬貫,到現在,幾乎達到了億貫這個高度了。

    這就是工業的可怕,憑藉著定海軍一點點的土地,就創造了整個北宋所沒有創造出來的產值,收入更是龐大的,可是工業化的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市場。

    如果說,趙信穿越的地點,不是北宋這樣地方,而是遼國或者西夏的話,哪怕拼死的去做,又能夠如何,當產品足夠多,而且又過了需求的前提下,就會出現經濟危機,商人們,為了保證某種產品的足夠利潤,甚至不惜把商品倒掉甚至是毀掉,而不會任由他流入市場,當一個市場飽和了之後,再多的利益,又有什麼用。

    大宋本身擁有的上億人口,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北宋多年發展,產生的自發的經濟圈,就成為了定海軍的利潤的根源,這一點,在短時間之中,會成為定海軍逐步發展的增長點。

    可是,這不意味著,單純有定海軍就可以了,地盤雖然對於工業社會,作用不太大,在工業革命開啟的之後,無論是最初的葡萄牙,後面的荷蘭,甚至坐擁七海的英國,他們的土地都不算很大,可是相對而言,市場則是很關鍵。

    定海軍所處的位置非常的妙,背靠大宋,可以說,擁有整個地球在11世紀最為龐大的一個市場,可是在規則之外,在北宋視角之外,擁有一個的足夠龐大的土地,對於定海軍而言,也是非常關鍵。


    從趙信退出自己的身份,從二皇子的身份,變成了苗家嗣子,為的就是跳出的皇朝爭奪的旋渦。

    明明有機會用更加節約的力量,攀升到勢力的高峰,何必走最艱難的道路的,這也就從側面上制約了趙信,目前,趙信所處的位置之中,不可能向大陸伸手,他所擁有的穩定的環境,可以自如發展的時間,就是因為他後退了一步,如果再伸手這個的話,很有可能,會引發那些繼任者的仇視,真的在背後使小動作,那也不利於發展。

    一個穩定的大宋,適合趙信的發展,在這個絕大多數的智者,都不明白定海軍工業的爆炸發展的時候,只要給定海軍幾年的時間,定海軍就會發展到可怕的程度。

    就看現在,還不到一年多時間,定海軍已經集中了150萬人的人口,這些人,不是務農那樣低生產能力的,而是真正的工人,第二產業比起第一產業,天然就擁有數倍的產能,特別是定海軍掌握核心科技的今天。

    當一個幾人小組,可以一天生產成千上萬件農具,一個穩定的小組,可以完成10萬,甚至20萬隻長箭箭簇的生產的時候,人工成本已經被工業大生產攤薄到了非常低廉的程度了,從側面上說,產能已經可怕到了極致,每年創造的價值,更是可怕。

    這一次的安全事故,從側面上證明了,土地還是非常必要,哪怕定海軍,能夠發展到後世上海的程度,也不過是能夠容納3000多萬人口,這對於一個龐大的,掌控一切的帝國而言,還是差了少許。

    這個時代,幾乎不可能發展到後世上海的程度,趙信曾經計算過,大概能夠達到傷害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800萬,就是定海軍能夠讓那的極限,這還是在不容納更多的工業的情況下。

    伴隨著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重工業,海洋工業,還有化工產業的迅速發展,足夠的土地成為了制約定海軍發展的關鍵,目前定海軍發展的,稱之為重工業的,也就是鋼鐵冶煉業,造船,重型機械,還有其他更深的產業門道還沒有涉足的前提下,目前的土地是夠用的。

    因為自身的掣肘,趙信不可能向大陸入手,那麼在周圍海洋上面發展,就成為了必然的道路。

    這個時代渤海和黃海,面積要比後世廣大,因為黃河帶來的泥沙堆積,還沒有圍海造田,原來整個渤海灣,還沒有徹底的成型,就說這個定海軍吧,原來屬於連雲港,已經是徹底的陸地,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島嶼,跟陸地之間,還有幾十公里的海洋。

    可是就算是如此,渤海和黃海的地形,也讓這裡的近海,缺少島嶼,恐怕距離這裡最近的,就是琉球群島和濟州島,哪裡對於現在的趙信來說,真的有些太遠了。

    黃海和東海,島嶼稀疏,就算是有無人的島嶼,比如說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卻也相對比較狹小,最好的實際上還是台灣,這個中國沿海的第一大島,位置也相當的合適。

    在目前的現狀之下,海上是唯一能夠發展的方向,可惜對於北宋而言,想要發展,依然很困難。

    大海的可怕,只有真正了解的,才會認知,趙信的發展,是走的科學的,可控的道路,不會如同歐洲那樣,只是動員源源不斷的人去探險的。

    歐洲之所以能夠掌控整個世界,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後人們看到的,無不是大航海時代的,無數航海家們,累累的功績,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這些用無數海峽命名的航海家的名字,不過是一些幸運兒。

    在航海時代的初期,因為大海的浩瀚,科技的不發達,最初的航海時代,出海的船甚至不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沒有速度,沒有解決敗血病的方法,沒有一個合格的測距手段,甚至連一個可以抵抗最基本風暴的船都沒有。

    就是憑藉著賭性,還有瘋狂立下的標杆,無數的航海家們,前仆後繼的去尋訪,這是一條條用生命鑄造的航道,無數無名的航海士,最終葬身海底,他們幾乎是用累累白骨,鋪平了一條通往海洋的道路。

    如果趙信不是穿越者,對於海洋一無所知的話,說不定,為了中國的航海之路,要同樣用這樣的方法,後世的無數證明了,只有通往海洋,占領海洋,才是發展的方向。

    可是冶煉產業,給了趙信基礎,卡牌系統可以給趙信足夠多優質鋼鐵,再加上對於風帆戰艦和機械動力的了解,北宋實際上已經擁有了走向海洋的堅實武器。

    以風帆戰艦的動力系統,適航性為基礎,以鋼鐵為龍骨,以中國的水密艙技術,還有一些先進的東西,把這些混雜在一起,一款不比風帆戰艦,西班牙戰艦差多少的風帆戰艦,就會出現在北宋。

    有更好的船的前提下,何必要用帆板,趙信哪怕成為了上位者,可以有些無情的看待下面的這些工人,也不可能明知道必死,把這些人送入到海洋。

    就算到了21世紀,有了衛星飛上天空,有了出色的無線電技術和電腦控制的測距系統,可是每年依然有船隻沉默,有時候,近在咫尺,都無法挽回,更別說在這個,沒有無線電,沒有精確的測距,甚至連船都無法抵擋大規模海情的前提下。

    趙信正處於發展的初期,每一個人才都分外的珍貴,之前的煉鋼廠,損失了差不多400位工人,他唯一慶幸的是,整個煉鋼廠的工程師級別,只有2個,是現場監控的,死在現場,包括牛大力在內的最頂尖的那些,都在實驗室沒有問題,萬一牛大力出現一點事情,那就慘了,最少說,煉鋼廠的發展,要拖延幾年的時間。

    為此,趙信專門制定了規定,所有的研究者,除非是必要,否則不能夠進入了煉鋼廠,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護他們。

    跟煉鋼相比,造船的技術含量更多,百年海軍,可不是一個說說而已,哪怕是到了後世,海軍和造船業,也是凝聚整個國家,整個軍隊最高端勢力的地方的。

    造船業就更是如此,趙信從定位定海軍開始,就已經開始,把目光看向的海洋,未來面向海洋的戰略,也是無法改變的,可是造船業的發展,依然是非常緩慢的,哪怕有定海軍的支持,投入了可怕的資金也是如此。



  
相關:  鋼鐵時代  乾坤圖  艷福  重生之夢    道界天下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末日崛起  特戰之王  萬古第一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皇宋錦繡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7026MB

搜"皇宋錦繡"
360搜"皇宋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