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修路的官員為何要僱傭附近的老百姓,自然是因為只有這附近的百姓,才足夠熟悉叢林之中的情況下,讓他們去砍伐安全性跟高一些,這些人長期生活在這個地方,不容易感染瘴氣,也不容易被其它的蟲蟻鼠蛇攻擊,若是派北方的修路工匠進去,搞不好再死一批,那他們的罪過就更大了。看書否 m.kanshufou.com
而隨著朝廷一道道指令的下達,築路大軍之中的蜀中本地人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多,總數已經超過了從北方過來的技術工匠,成為了修路的主力軍,當然,這些人都是臨時徵發的居多,技術水平自然不如這些從北方過來的工匠,而在遇到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他們是需要臨時離開主力大軍,去折騰自己土地的,要不然來年就沒有吃的了。
「李侍郎,這片森林不簡單啊!這些都是名貴的紅木,而且全都在三百年以上,還有千年以上的大樹呢?這麼一大片,若是拿到京城的市場上,能賣不少錢呢?」
陳龍開口說道。
京城的市場上,也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木材,也都是從原始森林之中砍伐運過去的,那價格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幾百年的名貴大樹,那更是貴的不得了,有時候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這種紅木也是很多貴族爭相爭奪的好東西。
對於這片森林之中,居然有如此多名貴的木材,李安早就已經預料到了,畢竟,這裡是一塊好大的原始森林,而原始森林由於不是被人經常打擾,裡面有大量名貴的樹木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擁有百年千年的樹木,更是沒啥稀奇的,存在如此多的名貴樹木完全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隨便燒掉一片原始森林,就挑出如此多的名貴木材,由此可見,全大唐有多少名貴的木材,而其餘的資源又有多少呢?只怕定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詢問完有關木材的事情之後,李安又問了一些關於修路和焚燒森林的事情,不過,這些都是幹活的小角色,知道的也並不多,並不能問出什麼太有價值的信息,如此,也就只有明日自己親自過去看一看了。
耽誤大約一刻的時間之後,李安的船隊繼續出發順流而下,而負責押運的士兵和僱傭的民夫則繼續逆流而上,他們會在天黑之後,靠岸休息,畢竟,逆流而上所需要耗費的體力較大,必須要及時的休息,這樣第二天才會有力氣繼續撐船,若不能及時休息,等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撐船大概就沒有力氣了。
越靠近焚燒的區域,空氣中的煙味就越大,而煙味自然不是一種好聞的味道,這讓李安頗為難受,就連眼睛都很是不舒服,時不時的總要閉目養神一會兒,以恢復眼睛的疲勞。
天黑之後,遠處天空的煙氣幾乎都看不見了,但遠處的光線卻變得明亮起來,這種明亮非常的顯眼,一看就是大規模的焚燒引起的,可見焚燒還挺劇烈的,隔著幾十里都能看到那非常明亮的光線。
夜間看得到光線,但卻完全感受不到焚燒產生的熱量,看不見飄散的煙霧,但卻聞得到越來越濃郁的煙味,這是因為雖然看得見大火,但大火離船隊很遠,而雖然看不見也煙霧,但煙霧就在身邊。
欣賞一段時間的煙火之後,李安就返回船艙歇息了,外面的煙霧太煩人了,而船艙里的煙味要好得多,進行一番處理之後,煙霧的味道馬上就消散了。
這個處理的方法並不困難,就是非常簡單的將船艙的窗戶關閉,然後用噴壺在室內噴上乾淨的清水,這些乾淨的水霧在遇到煙霧的時候,就會將煙霧給控制住,最終讓煙霧不能在空氣中亂飄,從而起到消除煙霧的作用,李安曾經試驗過很多次,效果非常的不錯,而噴壺自然也是李安發明的新物件,在京城已經收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是養花這之人的最愛,比起用水壺給花草澆水,用噴壺的效果更勝一籌,噴壺可以用更少的水將花兒的葉子清洗乾淨,讓盆花顯得更加的嬌艷。
其實,噴壺的原理非常的簡單,可為什麼古代就沒有人能夠發明出來呢?不是古代人太笨,是因為他們想不到這麼巧妙的東西,或者說沒有這方面的動力,用澆水壺就夠了,似乎沒有必要發明這種可以噴霧的噴壺。
有了噴壺,順利的去除了船艙內的煙味,這讓李安頗為舒坦,鼻子和肺難受的感覺再也沒有了,終於能夠舒舒服服的睡一覺了。
其餘的將士們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只能聞著煙味休息了,這也是對他們的鍛煉,誰讓這個時候的風向這麼不給力,居然正好把煙霧吹到了船隊所在的方向,若是往別的方向吹,就不會聞到煙味了,這就是運氣不好,居然被煙霧給盯上了。
朝廷給的修路工期是比較緊張的,就算因為瘴氣的事情,將期限延長了三個月,可工期依舊非常的緊張,所以,負責修路的官員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即便是夜間也有官員值班,親自督促眾人監督焚燒的森林,同時,還有很多工匠在準備修路的半成品,以滿足隨時追趕進度的需要。
總之,焚燒森林的這一塊區域,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忙碌,所有人都在緊張的忙碌之中,沒有人敢耽誤朝廷非常重視的鐵路建設。
焚燒森林是有很大風險的,一個搞不好就有可能導致可怕的山火蔓延,而為了修路的進度,又不能慢慢燒,必須多個地點一起放火,在放火的同時還要防備大火燒到不該燒的地方,這份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確保安全,修路的官員把茂州和周邊的駐軍都調集過來了,更組織了大量的人力在火場周圍做了可靠的隔離帶,所有人都在嚴防死守,預防大火燒到不該燒的地方,這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必須要做好的。
大火是非常無情的,一旦控制不好,所能引起的後果將非常的嚴重,這不是普通的官員能夠承擔的,所以,他們必然是要非常的上心,隔離帶放火的水全都準備的很充足,在焚燒區域上,也劃分的很合理,在靠近河流不遠的區域,就直接以河流為界了,一般大火焚燒遇到有一定寬度河流的時候,是會被阻斷的,大河可以很好的阻止大火的持續蔓延。
在樹木特別茂密的區域,則選擇提前砍伐樹木,將大樹名貴的樹木全都一掃而空,這些大樹被砍伐運到河邊,直接泡在水裡,這樣這些大樹的樹幹就不會成為火源了,凡是幾百年以上的大樹,基本上全部都被砍伐掉了,如此,安全性就會增加不少。
這些官幹得不錯,大火焚燒已經有好幾日了,但不該燒的位置適中沒有被燒,大火也並沒有出現持續蔓延的情況,這個非常的好。
一大早天還沒亮的時候,李安的船隊就抵達了大火燃燒的位置,並停船靠岸。
這裡由於剛剛被燃燒過,所以,空氣中全都是灰燼和煙霧的味道,很是難聞,為了對抗這種難聞的味道,李安自製了口罩,並放在水裡面浸泡,雖然戴著不是很舒服,有一種憋氣的感覺,但總比聞著煙味和焦糊味要強。
此處該燒的森林已經全部燒完了,而遠處還有不少需要焚燒的森林,此刻仍在努力的焚燒之中,有幾萬人忙著在附近監控,並持續加寬隔離帶,防止大火燒到遠處的農田。
李安這麼大的官兒來了,負責修路和焚燒森林的官員,自然要過來拜見一下的,大部分都來了,還有一些在一線忙碌,並不知道李安的到來,所以沒有過來,李安也不會怪罪。
「這兒人不少啊!一眼望去足有好幾萬人,別處肯定還有,十萬人肯定不止。」
在停船的時候,陳龍看著遠處密密麻麻的帳篷和人群,開口說道。
李安也看到了,人確實不少,這一塊區域就有上萬人,有士兵,有官員,也有工匠,甚至還能看到不少婦人和半大的孩子,各種物資也是堆積如山。
要說大唐的鐵路為啥能修的這麼快,在技術落後的當下,能修建的如此神速,這完全都是徵發大量老百姓才有的結果,若是沒有這些龐大數量的老百姓,鐵路真的是要修到猴年馬月了。
十個人幹活自然比一個人要快得多,十萬人修路的進度肯定遠遠超過一萬人,雖然沒有整整十倍速度這麼誇張,但增加的速度絕對非常的可觀,所以,為了儘快把道路修通,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的徵發勞動力,能徵發多少就徵發多少,只要條件允許就儘可能的多徵發。
反正李安覺得,附近州縣的老百姓,差不多都被徵發過來了,甚至方圓百里之外的人也被徵發了,只要這一塊要修路,附近的百姓都要服勞役,這是大唐的律法,所有人都要遵守,所有人都不能例外。
當然,鐵路沿途的百姓只會被徵發到最靠近鐵路的這一段,不會徵發到遠處的一段,就比如經過汶川的時候,李安就發現汶川的老百姓並沒有被徵發過來,這並不是因為汶川距離此處有近百里的距離,而是因為汶川哪裡也是鐵路要經過的區域,而且,前期的築路物資已經開始往那裡運輸了,拆遷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只要一切準備就緒,汶川那裡也會開始進行修路建設,所以,那裡的人力自然不能隨便往別處調動,不但如此,日後,周邊的霸州縣的人力,都會往汶川調動,從而增加那裡的築路人力。
就是因為修路的技術有限,所以,必須要分段進行修築,十幾個地點同時進行建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窩工,保障修築鐵路能夠更快的進行下去,這是李安提出的思路,也是大傢伙兒的共同意見,唯有如此才能更快的完成修路的任務。
如此龐大的人口聚集在一起,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個很大的麻煩,人口越集聚就越容易發生瘟疫,尤其是糞便處理不好的話,發生瘟疫的幾率將會極大的增加,吃飯的衛生當然也同樣重要,碗筷若是刷洗不乾淨,也是很容易傳播病毒的,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
之前那麼多的工匠被瘴氣侵襲,除了森林裡瘧疾病毒較多之外,還有一個很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衛生工作做的不夠好,工匠吃飯的時候是否認真洗手了,碗筷真的清洗乾淨了嗎?若是工匠認真洗手,碗筷也都清洗乾淨,食物也沒啥問題,那就不應該發生這麼多人中瘴氣的情況,這一次焚燒森林,確實能夠起到減少瘴氣的目的,但同時衛生方面也要重視,否則,就算森林被燒掉也會發生瘟疫。
「這兒人不少哇!一共有多少人?」
李安開口問道。
一名官員馬上回答道「回李侍郎,此處大約有兩萬一千人,偶爾略有增減,所以,具體的數字並不確定,會有一定的變動。」
這個也不能怪他,為了早日把道路修通,方圓百里之內,還會有一些被徵發的勞力抵達,而正在幹活的人,也會出現中瘴氣而死亡和病重的,所以,時時刻刻都會有一定的增減,具體數字確實不太好確定,也沒法進行確定,但兩萬一千人的大概數量不會有錯的,這就足夠了。
「兩萬一千人,不少了,真的不少了,這兩萬多人負責的路段有多長,這一塊區域有幾支隊伍?」
李安開口繼續問道。
一名官員開口回答道「回李侍郎,這一小段在二十里,前邊還有兩處也都在二十里左右,三處合計六十里,每一處的人數都差不多,都在兩萬人左右。」
李安聞言,點了點頭,兩萬人負責二十里,平均一千人負責一里路,按照一里路五百米計算,平均兩個人負責一米的路段,一個人才半米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