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陳宅。
清流派的後起之秀在宅邸中相聚。
他們相熟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相互聊天攀談。
這身為志同道合的同志,自是少不了相聚的時候。
陳青兕身為清流派的黨魁,自避免不了履行義務。
不只是陳青兕,趙仁本、張大安、高智周、王德真、薛元超這些骨幹,都會時不時的搞個聚會,增進一下彼此的感情。
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所用的方法大不相同。
張大安為人豪氣,身後凌煙閣勛貴的後人,家財萬貫,豁達重義,每每聚會都上最好的酒食歌姬,一眾人盡情暢飲欣賞歌舞。
趙仁本為人嚴肅,擅於說教,他為官多年,見識了諸多風浪,在做人做官上很有見地。如何在保全自己的同時維持本心,在保全自己的同時堅守底線。
薛元超博學才學,琴棋書畫皆有涉獵,他常邀諸人遊玩踏青,吟詩作賦,陶冶情操。
相較起來,陳青兕務實很多,他更注重實事,這朝廷或是天下有什麼大事發生,他大多以此為話題,展開討論,一起坐下來暢談時事。
其實之前幾年文人雅士相聚聊天,多以國家大事為主。
那個時候的風氣是務實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有趣的事情多了起來,聊天的話題就五花八門了。
尤其是盛唐體的推行,文化的飛速發展,詩詞成了最流行的聚會話題,早已超越了對時勢的探討。
這是一種無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任何時代都沒有辦法避免的。
陳青兕也知強求不來,只好堅守本心。
當然他除了談論時勢,其他什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也沒啥可談的。
「陳先生來了!」
陳青兕待人齊之後,從後堂走到了前廳。
一行清流未來的中流砥柱齊齊起身。
陳青兕看著面前眾人,絕大多數都是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年歲最長的婁師德,亦不過三十餘歲。
「都坐下吧!」
除了陳青兕,沒有人知道面前這群人意味著什麼。
清流派因為有陳青兕這個隱相當魁首,在他人格魅力的號召下,現在的清流派是人才濟濟,發展得尤其迅猛,吸納了不少新鮮血液。
新鮮血液以張柬之為首,魏元忠、劉齊賢、魏元同、史務滋、袁恕己、敬暉、王同皎、騫味道、婁師德、駱賓王、楊炯,大多是未來唐或武周的肱骨之臣,出將入相者都不下其數。
「謝陳先生!」
清流黨上下大多對陳青兕以「先生」相稱。
「都坐下!」
陳青兕招呼眾人坐下,然後公布了今日探討的話題。
「對於此次吐蕃入侵,你們有什麼看法?」
陳青兕給的話題並沒有超出一行人的預測範圍。
陳青兕聊的東西都很務實,都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大事。
吐蕃的再次來襲,在長安引發了不小的話題。
大多看熱鬧的百姓都在嘲笑吐蕃不自量力。
畢竟在絕大多數百姓的眼中,吐蕃也就那樣,並不值得過多注意。
儘管當年吐蕃在青海也給唐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最終還是讓蘇定方擊敗。
這兩年吐蕃屢屢南下,結果也讓蘇定方三下五除二的解決了,也給了世人一種感覺,吐蕃不過是一個意圖拔虎鬚的跳樑小丑,還好奇為何朝廷不趁勢將之滅了。這時不時的襲擾,還得他們服兵役,運輸糧草,多麻煩。
沒辦法,大唐百姓的心氣都讓唐王朝的強大養驕了,不管是兵卒還是百姓,都有一種對面的敵人都是土雞瓦狗的感覺。相較起來,諸多有志之士還是維持理智的。
袁恕己最先說道:「坊間都在傳聞,說吐蕃自不量力,下官卻不這麼覺得。下官以為,吐蕃出兵極有方略。迄今為止,吐蕃四次出兵,每一次時間都拿捏的很是巧妙。」
「第一次是顯慶四年,當時朝廷兩路而戰,西邊蘇邢公正在征討西突厥,而東邊程都護為了緩解新羅的壓力,出兵進攻高句麗。朝廷兩路主力,能戰之將皆分散於東西。」
「吐蕃趁機來襲,險些令我大軍覆沒。幸虧陳先生維穩,蘇邢公乃當世名將,化腐朽為神奇。」
「若非陳先生多謀,蘇邢公軍略無雙,此戰,我軍凶多吉少。」
陳青兕認可的點著頭,他認同袁恕己大部分的說辭。
袁恕己分析的很對,但有一點說錯了。
朝廷確實因為西突厥、高句麗分心了,能戰之將分散東西。但阿史那忠、丘行恭、梁建方、劉仁願皆是能戰之將,他們的能力都不弱,只是對面的論欽陵是真的厲害,吐蕃上千年的歷史,人才都聚在這幾代人身上了。
袁恕己見陳青兕點頭讚許,繼續道:「第二次是封禪之前,朝廷已經下令封禪,還邀請四方屬國參加,聲勢之大,前所未有。吐蕃此次出戰,是想當著四方諸侯的面讓朝廷蒙羞,讓陛下難看。只要吐蕃能夠拖延戰局,將戰事拖延至封禪開始。等於是向所有參加封禪的屬國表明,朝廷不過如此。」
他說著,輕輕一笑:「自是自不量力了些,讓蘇邢公不到一個月就擊退了。」
「第三次」袁恕己伸出三根手指比劃了一個三:「就在乾封元年,封禪之後,那個時候朝廷國庫財帛大多投入封禪之中,以致於國庫空虛。這一次極其危險,如果讓吐蕃賊人拖延時間,令戰事僵持半年。朝廷經濟必將大受打擊,半年之後,每拖一日,損失成倍提升。將會動搖國本」
他說得嚴重,隨即又是一聲笑:「還是那句話,自不量力了些。戰略是好的,只可惜對上了蘇邢公,只是堅持了兩個月。」
「第四次」袁恕己多伸了一個手指,說道:「就是這一次,吐蕃趁著朝廷大起徭役,治水通渠的時候出兵,又是打在了朝廷的要處。」
「綜上可見,吐蕃絕對不是我們以往遇到的敵手。他們每次興兵都沖向朝廷要害,有著明確的戰略目的。」
「陳先生,下官覺得吐蕃內部有能人,不可小覷。此外,吐蕃極其重視情報信息,朝廷的動向皆在他們掌控之中。故而,這長安城裡,定有蟄伏著他們大量的細作。」
袁恕己說的眉飛色舞。
陳青兕務實,故而不少人為了表現自己提前估題,提前作準備。
袁恕己此番長篇大論,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
「說得好!」陳青兕也不反對這種行為,能夠準備充分,也是一種本事:「恕己總結的極為到位,放眼四顧,有資格與朝廷為敵的,當下唯有吐蕃、大食國。萬不可小覷我等可以驕傲,但不能自傲。可以自信,卻不能自負。」
袁恕己是汝南袁氏後裔,為人機敏圓滑,擅於把握機會,但有著老袁家自高自大的性格特點,能幹事但容易得罪人。
騫味道皺起了眉頭,說道:「賊子好是狡猾,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一勞永逸。想我天朝上國被如此針對,甚為氣惱。」
騫味道是純粹的文士,善於理政,對於軍事是一竅不通,聽著吐蕃一次次的趁機「欺負」朝廷,有些不忿。
其實陳青兕也很不爽,只是面對眼前這群同道下屬,卻也不能跟著一起發牢騷,而是笑道:「味道是真性情,少安勿躁。人家吐蕃還來不及生氣呢!高原之國,費盡心思,用盡手段,才能尋得一線機會。結果都讓朝廷輕易破解,損兵折將,寸步難行頭疼的難道不是他們?」
騫味道一想也是,吐蕃固然來勢洶洶,除了第一戰,取得了一定戰果,後來再也沒有占得任何便宜。
有袁恕己的總結,騫味道的起頭
一行十數人也開始各抒己見。
張柬之跟陳青兕一樣的務實,說的是關於如何逮吐蕃細作。
青海湖的戰事他插不了手,便不予理會,但身為大理寺的一員,大理寺的監獄裡關著兩名落網的吐蕃細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吐蕃的細作潛藏的很深,有的甚至在貞觀年間就已蟄伏其中,一言一行,乃至口音早於地道的長安人無恙。想要揪出他們不容易,與其從他們身上下功夫,不如從傳遞消息的人入手」
「消息終究是靠人通過手段傳出去的,不管通過什麼手段,只要存在,就有跡可循。」
提出新穎看法的是魏元忠。
魏元忠是個全才,能文能武,還特地跟一個叫江融的大儒學習兵術。
江融自己不過是一左史,從未經歷過戰場,也未參與過一場戰役,只是靠著研讀兵書撰寫了《九州設險圖》,全面記載了古今用兵成敗方面的事。到底有多厲害,不得而知,但魏元忠確實從他身上學了不少東西。
歷史上徐敬業反武叛亂,大將軍李孝逸是個草包,反倒是文士魏元忠一次又一次的勸說出謀,指揮著李孝逸平定了徐敬業
魏元忠道:「學生覺得袁兄只總結其一,吐蕃真正的意圖是為消耗我軍。他們屢屢出兵,看似規模甚大,來勢洶洶,可每每都在青海之上裹足不前。確實有因席將軍,蘇邢公的緣故,難以前進分毫。」
「既明知席將軍勇猛雙無,既知蘇邢公乃天下一等一的名將,又為何一次又一次的南下?」
「多半是效仿孫武疲楚之故也!」
陳青兕讚許道:「這個想法倒是獨特。」
他並不認可魏元忠的說法,但給予了鼓勵。
從邏輯上魏元忠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從結果上來看,卻是說不過去。
楚強吳弱,為了幫助吳王闔閭打敗楚國,定下了疲楚之計,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分師擾楚,三年時間,利用水軍優勢,今日攻打分師擾楚,夷、潛、六三城,明日攻打弦,逼得楚軍來回救援,師老兵疲,然後大舉進攻,一戰而定。
這裡有個前提。
吳兵能夠打贏楚國的地方部隊
現在的情況是儘管席君買難擋吐蕃大軍壓境,可蘇定方就在其身後,只要他率兵入青海,即可穩定局勢。
蘇定方十三四歲就上陣殺敵,至今七十餘,用兵經驗爐火純青,有誰可敵?
至少論欽陵一次又一次的在他手上吃癟。
陳青兕沒有想到有誰能夠接替蘇定方,但是只要蘇定方在,就以現在的吐蕃,便掀不起風浪
蘇定方在!
蘇定方在!
陳青兕瞬間大悟,之前他就覺得奇怪。
吐蕃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確實在時間上很有欺騙性。
在戰略層次上把握的很是精妙,就跟蒼蠅一樣,時不時的就在你耳旁飛來飛去的噁心你。
打又打不到他,難受之極。
李治這向來不表露情緒的腹黑皇帝都氣得爆了粗口。
陳青兕也噁心壞了,動了在布達拉宮上撒尿的心思。
但結果終歸是吐蕃一次又一次的吃癟,蘇定方對於吐蕃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吐蕃的敗是真敗,兵馬的折損都記在戰功簿上,陳青兕這個兵部尚書如果較真,他們還能將一顆顆首級灌上草木灰送到他面前,讓他清點。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圖的是什麼?
陳青兕有些想不通,今日讓魏元忠這一提醒,想到了一個可能。
陳青兕知道蘇定方的能耐,身為對手的吐蕃如何不知道?
蘇定方最大的弱點是壽命,他今年七十四了。
高原上的氣候,來回奔波的辛勞,對於一員老將是極大的考驗。
他們故意選擇時間,是在耗蘇定方的命
想著論欽陵一次又一次的敗在蘇定方的手上,這是不是在刷經驗?
以論欽陵在軍事上的天賦,面對蘇定方這級別的大將作陪練。
真讓他混成大號,那豈不是比歷史上那個大唐名將收割機更加厲害?
陳青兕有些頭疼,但隨即又有了定計,心中暗思:不能等那傢伙成長起來,趁著蘇定方還在,先一步弄死這找蘇定方陪練,那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小小的聚會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陳青兕連夜寫了一封密信,以兵部的名義,加急送往前線。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