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諫走後,趙公明也退了下去,劉御用戟指著張角問道:「張角,現在是斗將還是斗兵?」
張角聞言,臉色微變,但隨即恢復平靜。他凝視著劉御,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對這位年輕將領的讚賞,也有對即將展開的戰鬥的無奈。
「劉將軍,你我皆知,戰爭非兒戲,斗將斗兵,皆是手段,而非目的。」張角緩緩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淡然:「但既然將軍有此一問,張某願以大局為重,提議雙方先暫停斗將,改為斗兵,以決勝負。」
劉御微微點頭,他明白張角的提議並非逃避,而是出於對雙方士兵生命的尊重。
畢竟,斗將雖能彰顯個人英勇,但往往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好,就依張先生之言。雙方各自準備,半個時辰後,在此地展開決戰。」劉御說罷,便下令全軍撤退,返回營地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張角也隨即下令黃巾軍撤退,雙方士兵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迅速而有序地撤離戰場,只留下滿地的兵器、戰甲和尚未散去的硝煙,見證著這場未完的較量。
回到營地後,劉御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黃巾軍雖人數眾多,但多為烏合之眾,缺乏訓練和組織。
而自己的軍隊則精銳異常,裝備精良,只要戰術得當,定能克敵制勝。
「諸位將軍,黃巾軍雖眾,但不足為懼。我們應以逸待勞,利用地形之利,設下伏兵,待其入瓮後,再一舉殲之。」劉御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環視四周,只見眾將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於是,劉御便與眾將一同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並親自前往前線指揮布防。
因為這一戰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前程和榮譽,更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安危和福祉。
而另一邊,張角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他深知自己面臨的對手非同小可,必須全力以赴才能有一線生機。
於是,他召集了所有的謀士和將領,共同商討對策。
「諸位,此番對決,非比尋常。劉御麾下皆是精銳之師,我黃巾軍雖人數占優,但訓練與裝備皆不及。
我們需以智取勝,而非力敵。」張角的聲音沉穩,目光如炬,掃視著帳內的每一個人。
張良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可先行派遣細作,探明敵軍布防與動向,再制定相應策略。」
項燕亦點頭附和:「同時,我們可加強營地防禦,設下多重陷阱與伏兵,以逸待勞。
待敵軍深入,再行反擊,必能使其措手不及。」
張角微微頷首,對於兩人的建議頗為滿意:「好,就依二位所言。即刻派遣細作,務必獲取準確情報。
同時,全軍上下需加緊訓練,提升戰力,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決戰。」
隨後,張角又親自前往軍營,鼓舞士氣,強調此戰對於黃巾軍的重要性,以及他們作為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戰士所肩負的使命。
在他的激勵下,黃巾軍的士氣大振,紛紛表示願意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戰至最後一刻。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半個時辰已過。
雙方軍隊再次集結於戰場之上,氣氛緊張而凝重。
劉御與張角各自立於陣前,目光相對,仿佛有電光火石在兩人之間交織。
「張角,今日就讓我們一決高下,看看是你的黃巾軍厲害,還是我的朝廷大軍更勝一籌!」劉御大聲喝道,聲音響徹雲霄。
張角淡然一笑,回應道:「劉將軍,勝負未分,何言高下?就讓我們以這場戰鬥來證明各自的信念與力量吧。」
言罷,雙方軍隊在震天的戰鼓聲中發起了衝鋒。
一時間,戰場上刀光劍影、箭矢如雨,雙方士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在這場關乎生死、榮譽與信念的戰鬥中,每個人都拼盡了全力,只為贏得最終的勝利。
然而,這場戰鬥並非簡單的武力碰撞,而是智謀與勇氣的雙重較量。
劉御深諳兵法之道,他早已根據細作回報的情報,在戰場的關鍵位置布下了伏兵與陷阱。
當黃巾軍沖入預設的戰場時,頓時陷入了混亂之中,不少士兵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便落入陷阱,或被突如其來的伏兵斬殺。
張角見狀,臉色微變,但很快他便鎮定下來,迅速調整戰術。
因為正面硬拼絕非良策,便下令黃巾軍分散開來,利用人數優勢進行游擊戰,同時派遣精銳小隊,專門襲擊敵軍的後勤與指揮系統,意圖打亂劉御的部署。
劉御見狀,也不甘示弱,他親自率軍迎戰,利用精銳騎兵的機動性,在戰場上靈活穿梭,尋找黃巾軍的薄弱點進行打擊。
同時,他也加強了對後勤與指揮系統的保護,確保自己的戰術能夠順利實施。
戰鬥持續了數個時辰,雙方傷亡慘重,但誰都沒有放棄的打算。
戰場上,刀光劍影交織成一片死亡的樂章,士兵們的吶喊與呻吟匯成了悲壯的交響曲。
就在雙方陷入僵持之際,劉御突然心生一計。
他利用黃巾軍分散作戰的弱點,集中精銳力量,對張角所在的指揮中心發起了突襲。
張角雖然有所察覺,但為時已晚,他的親衛隊在劉御的精銳騎兵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張角在親衛的拼死保護下,勉強逃出了指揮中心,但此時的黃巾軍已經失去了統一的指揮,陷入了徹底的混亂之中。
劉御見狀,立即下令全軍發起總攻,黃巾軍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抵擋朝廷大軍的猛攻,紛紛潰敗。
戰鬥結束後,劉御站在戰場上,望著滿地的屍體和殘破的旗幟,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戰爭的無奈。
他知道,這場戰鬥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背後卻是無數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碎。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儘快結束這場戰亂,還天下一個太平。
而張角則帶著殘兵敗將逃回了大本營,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他明白自己與劉御之間的差距不僅在於兵力和裝備,更在於智謀和戰略。
但他也清楚,自己不能就此放棄,因為他肩上還承載著無數黃巾軍的希望和信仰。
他必須振作起來,繼續為他們的未來而戰。
劉御回到虎牢關的時候,立即召集盧植、楊堅、孫堅、孔伷、孫臏、房玄齡、公孫齊、衛青、北冥冷、孫武、周瑜、楊素、李靖等人商議此戰的不尋常的地方。
「各位將軍和先生,孤感覺今日之戰為何不見項羽的蹤影?」劉御提出疑問,讓眾人來給自己解答。
眾將聞言,皆是面面相覷,隨即紛紛議論起來。
盧植捋了捋鬍鬚,沉聲道:「項羽勇猛無雙,乃黃巾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今日未現,確實令人費解。」
楊堅眉頭緊鎖,補充道:「莫非他已知我軍布防嚴密,故意避戰?或是另有圖謀?」
孫堅性情直率,直接道:「管他有何圖謀,我等只需嚴陣以待,待其出現,定要將他擒下!」
孔伷則顯得更加謹慎,他分析道:「項羽非池中之物,行事必有深意。
我等需謹防其聲東擊西,暗中偷襲我軍薄弱環節。」
這時,房玄齡輕輕搖了搖羽扇,緩緩開口:「主公,項羽未現,或許正是張角之計。
他或許想以此迷惑我軍,使我軍放鬆警惕,再尋機而動。」
公孫齊點頭贊同:「房先生所言極是,張角此人深諳兵法,不可小覷。
我軍應繼續保持高度戒備,同時加強情報收集,以防不測。」
衛青則提議道:「不若我軍主動出擊,趁黃巾軍士氣低落,一舉攻其不備,或許能逼項羽現身。」
北冥冷沉默片刻,冷冷道:「無論項羽在何處,我軍只需堅守陣地,以逸待勞。
待時機成熟,自可一舉破敵。」
孫武與周瑜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深思。
孫武緩緩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軍需繼續探查黃巾軍動向,同時加強內部防禦,以防內外夾擊。」
周瑜補充道:「另外,可派遣精銳斥候,深入敵後,探查項羽及黃巾軍主力所在。
一旦探明,我軍便可制定針對性策略,徹底擊潰黃巾軍。」
楊素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他贊同道:「周小將軍所言極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軍應立刻行動,不可懈怠。」
李靖則提出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或許,項羽未現,是因其另有要務。
黃巾軍內部或有變故,需他親自處理。我軍可藉此機會,加強攻勢,進一步削弱黃巾軍實力。」
劉御聽罷眾將之言,心中已有了計較。
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孤意已決。
公孫齊聽令,孤令你帶著李玄霸、陳勾、秦龍、羅士信、李安、賈馥、石敢當等人以及一萬騎兵於今晚偷襲黃巾軍大營。
孫堅聽令,孤令你帶著本部人馬從左側偷襲黃巾軍大營。
楊林聽令,孤令你帶著楊天、魚俱羅、韓擒虎、楊玄感帶著人馬從右側偷襲黃巾軍大營。」
「孤親自帶著三萬步卒在後面接應你們,不過你們要記住,張角、張良、項燕、項梁、虞姬五人要活捉。」
「是!末將領命!」公孫齊、孫堅、楊林等人齊聲應諾,眼中閃爍著堅決與興奮。
劉御繼續部署:「房玄齡、孫武、周瑜,你三人負責統籌全局,確保情報暢通無阻,隨時準備調整戰術。
另外,加強虎牢關內的防禦,以防黃巾軍狗急跳牆,反撲此關。」
「遵命,殿下。」三人拱手領命,各自轉身忙碌起來,安排人手,布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