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穿越宅斗之家和萬事興最新章節!
施姨娘自失了孩子後,瞧著性情就變了,原本的嬌媚態只剩得零星半點,唯多了的就只有空洞的眼神和古怪的沉寂。
真要說回來,施姨娘也不算是變了性情,不過是將心底的那一絲蕭索放大了,又將人前討好的媚態收藏起來而已。
她又滿心於姚氏的恨,卻無處發泄述說,便鬱結於胸中。
待到姚氏臨盆那日,天上層雲密積,偏是撐了一天一夜也沒落下一滴雨來。穩婆急了一身的汗,心裡清楚這如今還沒落下孩子來,該是萬分危急。
偏馮大人不信,定要母子皆保,這如何能保得了?怕撐到最後母子都難能平安了。
穩婆心驚肉跳的捱著,屋裡人人何嘗不是一分一秒的捱。
龐媽媽看得明白,悄然走上前去,同那穩婆道:「是否再捱不得?」
穩婆顫巍巍點著頭,龐媽媽下一句更是壓低聲音,道:「只管保我家夫人吧。」
姚氏九死一生,終於在最後一刻揀下命來,還是因為龐媽媽一力的堅持,才得的存活,從此脾性更是刁酸清冷,越發的古怪。
適逢聖上久未臨朝,馮世安的窘境加劇,人言的那句「屋漏偏逢連夜雨」,說得果然是一字不錯。
馮世安不明白,為何自己複製了一條曾經親眼目睹的捷徑,一走之下,卻發現自己選的這條路不僅一去難歸,更滿是泥坑。
他不知道的是,曾經的袁亦儒也曾經歷過同他一樣保子或保母的抉擇,而那時的袁亦儒斷然選擇的是保住姚氏。不管在那樣的當下,袁亦儒考慮的究竟私心裡掂量過姚家在朝堂所擁有的地位,對他今後的前程帶來的庇護;還是真正出於對這個正妻的尊重亦或者是愛意,臨到最後,袁亦儒的果斷抉擇,不僅保住了姚氏的性命,還保住了那個歷經艱難終得出世的稚子。
人人都有著自己對於事物的看法和取捨,也因此同樣的路讓不同的人去走,就會變成截然不同的模樣。
馮世安想要複製一種人生,卻偏偏這樣的人生在他的手中便會成為難以收拾的局面,以至于波及到至整個朝局中,成為了如今甚難收拾的局面。
有身子的人總會犯困的厲害,可真要躺下去,卻偏偏輾轉著難以入眠。
林書茹的身子重了,輾轉都是不便,於是醒而又睡,睡而又醒,終搭了個手去推袁亦儒,低聲道:「明個兒讓做個昏些的燈,也不管你的眼睛傷不傷了。」
袁亦儒就笑,忙吹了燈一手讓她枕著,一手輕放在她隆起的肚子上,道:「又是入神了,……」
林書茹此時睡意全無,同他拌嘴道:「別又陪著臉兒道歉,多少次了,不說更好些,一說我就想替你記著數。」
頓了片刻,卻是袁亦儒道:「我記著,第九次。」
夜色里相擁的兩人,看著悄然蔓入屋中的月光,漫不經心的聊著,聲音的尾端劃出悠遠綿長的弧度,終催得林書茹蒙蒙睡過去。袁亦儒緩著動作下床來,將方才熄燈前放到桌邊那本書拿起來,走到窗邊抬手一翻,將夾在其中的那張巴掌大的紙箋拿了出來。
這是林老將軍與他遞來的信,可如今袁家也因林老將軍和多年來他與謹王爺保持的關係被看顧起來,如何能讓這王老將軍親手書寫的信遞往塞北去呢?
他在昏暗的月色中再次陷入沉思,絲毫不知道沉入夢中的那人又懵懵然醒了來。
整屋的月光,照得紗綢的帳如隨風飄渺開去的水霧一般。林書茹探手摸了摸床邊,卻只剩清冷的枕被,腦子裡亂了許久,半撐著身子將要下床去尋人時,卻看見窗邊如泥塑般站得筆直的袁亦儒。
想到今日自從探了王老將軍回來後,袁亦儒就多了許多失魂之刻,林書茹不覺有些納悶,想要一探他手中那張半透著月光的紙究竟記著什麼,遂輕手輕腳的下了床來。
雙身子的人,平日裡多是腳步沉得很。如今要做出輕步無聲的前行,實在令林書茹犯難。
好在袁亦儒此刻失魂的厲害,該是那紙上記著的東西實在太費神思,便也沒有察覺到有人近前,只以為夜半清風帶起了些院內外的細枝葉搖曳碰擦中產生的聲響。
待到林書茹將他手中那箋掃眼看了個大概,他才驚覺有人在身後屏息吐氣之聲。
袁亦儒第一反應,以為是那奉命而來的看顧之人大著膽子近前來一看究竟,驚乍之下回身,卻發現是林書茹,提在嗓子眼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林書茹沒被他的驚乍嚇著,卻為他手裡頭握著的那張紙箋驚疑不已。
原來今日去探王老將軍時,老將軍突然想起要借給袁亦儒的那本書的封皮中,居然藏了這樣一張薄如蟬翼的紗紙,竟是連在王老將軍指點下將書冊拿下來的那太皇太后指送給王老將軍照顧他起居飲食終日寸步不離的侍從,在順勢翻查一遍書冊才交與袁亦儒時,居然什麼都沒發覺。
「這……?」林書茹問。
袁亦儒點點頭,撫著她的肩。
本是擔心她知道了之後平添焦慮,這才瞞了他想要獨自解決這王老將軍交來的託付。只是如今已被林書茹看了見,就也沒有再相瞞的必要。
袁亦儒將那紙遞給林書茹,將油燈點了起來。
林書茹看了許久,抬頭問他:「可有主意了?」
袁亦儒苦笑。
若是有了主意,何必遲遲無法入眠,佇立窗前愁眉不展。
思來想去,家中雖矛盾眾多,卻無一點能加以利用。而且,若不是自己帶了這音訊出去,值得相信的那幾人又能借著怎樣的由頭,悄無聲息的將這號令遞去漠北呢?
南柒,太近身,一旦遠離,必遭懷疑。
長樂,卻是最上不牢靠的,膽子也是小,連袁珂柔的嚇都經不起。
……
逐一排除身邊的人,又逐一去想遠近的友朋,就連沈紹延都思及進去,卻在那如何不遭疑慮出城的由頭處,重重打了個問號。
兩人相對坐著,面對那放在桌上的王老將軍的鏗鏘字跡發著呆。
然後,林書茹突然道了句:「你母親不喜歡我呢。」
而後,林書茹抬了眉,目中倒影著爍爍的燭火,就像是她的眸光如火光一樣熠熠生滿了光華,於此再次強調:「一直不喜歡。」
從林書茹進袁家門來,王夫人就一直不喜歡林書茹,這是宅子裡上上下下心中明鏡一般的事情。平日裡兩人也曾閒話間說過,袁亦儒只是歉,說當初那事情他確是做得不當,這才留了王夫人的不忿。若是多拖得幾年,或是王夫人連對林書茹的半星脾氣也沒有,反正克妻的袁亦儒,幾乎沒了人念想。
每每說起這處,林書茹大多只是笑,並不因此記恨王夫人,也沒真的往心中去。如今卻突然翻出來說,袁亦儒自然知道,她是有番別樣用意。
袁亦儒「嗯」了一聲,等她接下來的話,哪知道她話頭一轉,說到了她身邊的兩個丫頭上。
林書茹問袁亦儒:「依你來說,碧婷和芳草這樣有些相悖的性子,會否有著陳年的積怨?」
在這提問間,林書茹眼角帶著笑,微微鬆動了袁亦儒緊了許久的眉頭。
袁亦儒想了想,回她道:「本應是有的,卻不知為何沒有。」
林書茹道:「芳草雖看著耿直,萬一這丫頭有些心思?」
袁亦儒道:「世上之人形形色色,便有那藏得深的,積了許多樣的心思也未未可知。」
林書茹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繼而問道:「可你說,這麼多年的積怨都能忍著,為何一朝爆發出來,終是水火不容,近而被借了主家之手掃地出門呢?」
袁亦儒偏了頭,道:「便是掃地出門,出了袁家,該要她如何往去漠北。又一個姑娘家,千里迢迢……」
林書茹抿嘴笑。
袁亦儒問:「怎麼?」
林書茹便抬手掐了燈火,幸而不似第一次做這個動作時灼了手,卻還是讓袁亦儒驚了一下,怪她道:「好好說著話,怎麼突而將燈熄了?」
林書茹按下他要點燈的手,說:「話都說完了,該是要睡了,為何還要去點?」
袁亦儒愣了片刻,道:「如何說完了?」
林書茹傾身,學著他平日裡的模樣,彈了他的眉心一下,動作卻比袁亦儒平日的力道重了幾分。倒不是林書茹刻意加重,而是這般動作之下該是這樣大力,只是平素袁亦儒刻意的削減了幾分力度。
袁亦儒抽了半口氣,不見得是疼,卻是順著林書茹的動作呲牙咧嘴著,圓了林書茹逗弄她的心意。
起身忙將林書茹按下,還是點了燈執著,小心送了她走去床邊,邊問:「我倒是愚鈍了,也不知什麼時候你竟將話說完了。」
林書茹應了一聲,邊在他的扶肩中躺臥下,邊道:「總有一心人陪著心痛。南柒近來同芳草走得挺近的,你不知道?」
這麼說來,似乎有些眉目,只是朝局一直複雜,又牽連著袁家和他,他也未靜下心來為身邊人打算過……
袁亦儒便安了心,道:「倒是複雜。這需要鬧得幾日才能出城?」
林書茹認真想了想道:「雙身子的人,脾氣自然燥些。兩日吧,最多三日。」
時間是有些緊,卻是從家中矛盾抽離出來的最好辦法。林書茹信任碧婷和芳草,就像是袁亦儒信任南柒一般,唯有將這場重頭戲,押寶在她們身上。
第二日一早,請安的林書茹姍姍來遲。
王氏道了幾句,她卻依然漫不經心,推是有了身子特別的不舒服,想來王氏這沒有過身子的人,應是不懂其中的難受。王氏被她一番話堵得面色青白,咬死了牙關偏偏無言以對。
可王氏的無所出,並不是她一人的心病。王夫人是王氏的婆婆,更是王氏的姨媽,如今侄女受了這許多氣,又加之老太爺常常將話一說回頭,言語中就有些埋怨當初極力要求同王家聯姻的王氏的意思。
也因此,林書茹這話一出,惹怒的不僅僅是王氏,更還有她的婆婆王夫人。
王夫人當即翻了臉,將林書茹披頭一頓數落,最後直訓得林書茹潸然淚下才收了尾。
可這話收了住,心裡頭的算盤就不停了。王夫人就有了主意,想是要給袁亦儒的房裡添些人,壓壓這身份不高,卻偏偏火氣越來越旺的媳婦的脾氣。
王夫人這念頭一動,就有許多人挑了頭去尋人。
且不說袁亦儒克不克妻,單是袁家的錦衣玉食,放了外頭的低門矮戶,總有人願意進屋。加上林書茹活蹦亂跳在這裡,難免有人去卜算自己的命勢,也難免有人一往直前,而就在此時,林書茹的房裡出了事。
林書茹的陪嫁丫頭裡,一等的就只有碧婷和芳草。兩人雖是性格迥異,卻奇怪的未生過什麼矛盾。與呆呆愣愣不通人情的芳草相比,碧婷顯然受歡迎的多。單是談吐禮貌且有所節制,貌似得林書茹的信任也比芳草更多些,好似許多時候,芳草還要得她的示下再去行事。
碧婷比芳草的年歲稍大些,只是當初進林府的時候有些晚,可近身侍奉林書茹的時間上,聽說是比芳草要長些。
也不怪林書茹一早是替她張羅相看人家,將她排了前。
可似乎,碧婷這樣半小姐的過著,捨不得嫁去清白人家,口口聲聲說要侍奉林書茹一輩子,便慫著讓芳草頂了嫁去林書茹幫看好的人家。
芳草一驚,冷不防出言指責起碧婷來。兩相爭執間,便將陳年的積怨盡數抖落出來,也就撕破了臉。
就有人來探碧婷的口氣,說是夫人要將她抬了姨娘。碧婷便歇斯底里的哭,就道是芳草其心可誅,跪在夫人院外以死明志,便是往日裡同芳草的那些情分半星也不剩了。
於此,也可瞧出林書茹多麼難容人,就是陪嫁丫頭聽了有抬姨娘的風聲,也要以死明志的。
芳草卻是個嘴笨人,不僅嘴笨,人更憨直。沒說就是沒說,說了就是說了,多話也沒個半句,結怨更深。
這事情出了前後不過一日,就有了林書茹要為芳草結親的意思。也不知碧婷這樣巧言之人,是使了什麼樣的法子,不僅重得了信任,還轉手要送芳草出去。
芳草得知,默默然背了身子哭了一陣子,待擦乾了淚,就去尋林書茹。
林書茹正由碧婷扶著看院裡才修剪了枝葉的花草,便見芳草跪了她面前,道:「許多年前姑娘曾說過,若有一日芳草不願繼續服侍姑娘了,也可自請離去的,不知姑娘可否還記得?」
林書茹想了許久,問她:「我記得那時所說的,是若你不願服侍我,可自請離去的意思是回了母親的屋頭繼續灑掃,什麼時候變成了真的離去?」
芳草就道:「原是在林家,自然離去是回了二太太的屋子。可如今跟著姑娘來了袁家,便失了回林家的退路。」芳草咬咬牙,繼續道:「芳草是個蠢笨的丫頭,總是有著蠻犟的脾氣。還請姑娘念了曾經的話,放奴婢一個出路。」
林書茹不解,問她:「我又如何你了,不過昨日說你們二人話重了些。如今你看,碧婷都好了,你跟我犟什麼?」
芳草低著頭,道:「陳年的怨恨都上了台面,說是一拂而過,奴婢卻知道是假的。與其留我與碧婷兩人相怨,行事不順或因慪氣而指派失當,誤了姑娘的事情,不如讓芳草去了吧。」
林書茹沉默,轉頭望著碧婷。
碧婷垂了頭,實話道:「卻不知她對我怨恨如此之深,……」
所以,還是放一人去吧。
碧婷不見得是個怎樣大度的人,芳草也不見得小雞肚腸。然而既然翻了臉又隔著頗深的陳年積怨,瞧了一天半好戲的王夫人都道:「若不放個出去,怕是她身邊以後都是沒完沒了的呢。」
雙身子的林書茹燥雖是燥,可基本的理智卻還是有的。
袁家雖輪不到她管家,自己這一方院子卻必得要自己打點得井井有條。如今身子漸重,若因這兩個貼身丫頭的不睦出了岔子,危及到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傻瓜蛋一個。
芳草收拾東西的時候,林書茹幾次著人來問了,是否外頭尋了門戶?今後如何打算?可是要回林家?或讓托人說去別家也是可以的。
這些問話的語氣漸低,恍惚間讓她想起林書茹詢問她是否願意跟著自己時那商討的模樣,又是多年侍奉的情義,於是淚如泉湧,拿了林書茹親遞來的身契,拜在她跟前嗑了數個頭,後才潸然離去。
她前腳出府,袁亦儒跟前的南柒也沉著頭,毫無徵兆和理由的請辭。
被回了屋的林書茹撞了正著,悵然神傷了許久,同他說:「我這有五十兩銀子,幫我帶去給她。」
得了身契的奴才們沒了主家,十之*即會返鄉。南柒套了副車馬,讓芳草坐了進去,自己牽了韁繩走,被遠遠隨在後頭的人盯著出了城,又往幽州的方向行了半日,終於不見了尾隨之人,想來一是覺得他們這樣的蝦米樣不重要的人兒,沒有專派一人盯著的必要,二來,或是因為這場女人間紛紛爭爭挑起鬧劇有著完整的前因後果,這才沒了懷疑。
南柒卻是謹慎,再向幽州的方向行了一日,等清楚確定了後頭再無人看顧跟隨著,即刻調轉馬頭,朝漠北的方向趕去。
夜裡,林書茹問袁亦儒:「幽州的方向是哪裡?」
袁亦儒朝浩淼天際看了看,抬手指了東南側。
林書茹問:「那漠北呢?」
袁亦儒就指了截然不同的另一個方向。
片刻後,林書茹再問:「那廉州呢?」
袁亦儒就朝正南的方向指了指。
林書茹失了神,不知是想起久病不起的五皇子,還是在想像著那讓林家三小姐換了頭面,有了煥然一新人生的陌生山水。
十日後,傳來邊關告急的消息。朝堂上如炸鍋一般,聖上卻倒仰在龍椅上昏昏欲睡。
他近日來越來越難以集中精力,越來越不精神。勉力撐著,卻還是難以為繼。
一劑一劑的藥喝下去,卻沒見得好,反而愈加嚴重,他覺著有些不祥,偶爾會想,是不是自己時日無多了。
堂上的爭論聲嘈雜得不行,偏偏他一個字都聽不清,猶如蚊蠅般嗡嗡的喧鬧著,實在是鬧心。
他的腦子裡有著各種紛雜的思緒,明明是清醒的,卻睜不開眼來。慌張無措間想要說些什麼,卻一抓之下,失了身子的平衡,哄然倒地後,思緒就斷不可續了。
國中朝局還沒穩多日,聖上又起了急病。想及慶曆皇帝那突發的去世,京城裡的氣氛,又開始變得凝重起來。
因朝中沒了理事、決事的人,內閣幾派紛爭,頒出的政令每每朝令夕改,就有抵禦戎狄的將軍寫了封書信過來,斥責這般行事,邊疆這幾場大敗皆是因這樣的指揮失當造成,最後求朝廷讓王老將軍回去。
好不容易喚回來的人,自然不能讓其回去。太皇太后仿佛一點兒都不擔心邊疆上屢敗屢戰的戰亂會失去多少土地,倒在猛地在後宮掀起一番波瀾:查得聖上近一月服食的藥,與吳太醫開出方子多了兩味,本是生血的,卻在這方劑里因是過當,而變成大煞破血的用處。
難怪聖上身子每況愈下,這是誰人想要謀了當今聖上的性命。
太皇太后隨即將姚貴妃禁了足,雖然還有些別的嬪妃一道被禁足了,明眼人卻一看就知,不管最後查得是誰在藥方里動的手腳,又或是添減間的無意過失,姚貴妃是決計逃脫不了的。
而還有些人卻更知道,但凡是害命的案件,必要懷疑那得益之人究竟是誰,謀害者大多在此之間,*不離十。
姚貴妃的長子早年夭折,次子為太子,卻是年幼。她的地位並未不穩,太子的地位也未受到動搖,憑什麼要在聖上身上下手。
而反觀太皇太后那邊,揣測之人盡皆默默不語了。
邊關節節敗退,基本沒有勝過,就有人諫言全力驅除戎狄先,太皇太后便道了句:「內事不安,何以攘平邊疆?」
此言一出,堂上鴉雀無聲。
幾日後,太皇太后捏了一手證據,陸續間姚丞相被奪了官職,下了死獄,皇貴妃、太子被殺,皇后從宗室里挑了個不出10歲的孩子立了太子,與姚家連成一脈的馮世安也背囚入了大牢之中。
姚家轟然倒塌,連帶著京城大小官員升降,聖上的親兵精銳早被調去護送前往廉州的御醫,聽說僅剩不多的被守護京城的甘將軍穩了下來。又因戎狄大舉犯邊,國中軍士全數壓在邊境上不得抽身,於是禁城中的一番動作,居然沒有遭到抵死的反抗。
太皇太后手起刀落,幾日之內殺伐得如此乾脆,原也是破釜沉船之勢。卻不想這日清晨,連禁宮中都聽到了城外渺渺而來的雞鳴之聲,頓時嚇做一聲冷汗,忙叫人去看。
然後,破空一般的禁宮之門開啟聲傳來,就有人回她道:「順天府府尹的郭大人倒勢了,殺了甘將軍將謹王的軍隊放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