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年12月20日,南非大卡魯高原乾渴的盛夏,一支長長的隊伍正在烈日下緩緩前行。 他們看起來很是疲累,但隊形卻維持得還算不錯,應該是一支打老了仗的勁旅了,如果再考慮到這是在南非以及他們身的軍服顏色的話,那麼很明白了,這是一支隸屬於南非駐屯軍的東岸正規營伍。
而事實也是如此,這是一支從歷山縣出發的部隊,番號是第十一混成營,營長是陸軍少校李之信,郭漢東司令的鐵桿心腹了。他們在差不多二十天前從營部駐地歷山縣城出發,沿著小卡魯高原的千溝萬壑一路東行,在尤寧鄉取了一些補給後其實也補充了一些飲用水和活畜,蓋因當地仍然很窮開始轉向北方,翻越一道道山樑子,尋找敵人的蹤跡並進行追擊。
他們尋找的敵人是卡瑪王國的黑人。這個以科薩人為主體的王國,說實話目前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甚至可以說已經處於事實的瓦解狀態。拜東岸人常年進行的大掃蕩所賜,卡瑪王國治下的遊牧、游耕部落損失慘重,並漸漸因為種種原因而脫離了他們的統治。其一部分被東岸人吸引投靠了過來,進而被編入了黑八旗序列之內,一部分遠走他鄉,不知所蹤,當然還有很多被東岸馬步兵擊破的,這部分也很多。
總之,在這些遊牧、游耕外圍部落脫離後,卡瑪王國的情況日趨惡化,民眾生活困難,軍事屢屢失利,能打的精兵強將在與東岸人的歷次交鋒不斷損失,以至於王庭東移後在與當地的操祖魯語的部落進行戰鬥時,都不能很利索地擊敗他們,甚至還很是吃了幾次敗仗,讓人沮喪不已。要知道,卡瑪王國可是經歷過一次勵精圖治的改革的,當時初代國王集了相當權力,依靠個人威望強行推進國家的荷蘭化進程,要求層使用荷蘭語言,學習荷蘭化和知識,引入荷蘭宗教,同時也派王室子弟前往阿姆斯特丹進行留學,一度讓卡瑪王國的實力大增,在對周邊部落的征伐屢屢獲勝。
可是這才過了多少年?曾經在原住民間不可一世的卡瑪王國、曾經與東岸人硬鋼過的土著王國、曾經與荷蘭人和英格蘭人談笑風生的強力政權,居然在區區四十年的時光走過了青年期、盛年期和老年期,衰亡何其之速也!
按照東岸人如今整理得來的消息,卡瑪王國最後的王庭已經遷到了大卡魯高原以東的某處水草豐美的地方,且因為戰爭、食物匱乏等原因時不時地遷徙。想想當年這個國家已經從游耕狀態擺脫了出來,向定居發展,結果卻遭到外來殖民軍隊的強力打擊,雖然屢經掙扎,並且出了一些才智相對傑出之士進行改革,可到頭了仍然是一場空,現在更是再度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游耕社會形態,明倒退的趨勢不可逆轉。
據說,現在卡瑪王國的國王號令基本出不了那幾個直系部落了,一些原本緊密團結在他們周圍的旁系邊緣部落因為與祖魯人的廝殺太過慘烈,好處卻沒有多少而非常不滿,王庭的威信一天天地再降低。憲兵司令部的人估計,卡瑪王國王室目前能夠直接控制的人口不會超過五萬,可能更少,常備軍可能更是不會三千,且還有幾杆火槍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畢竟很多年沒有補充了,如今能有三四百杆可以打響不錯了。
卡瑪王國這樣的實力,自然是不被東岸人放在眼裡了。事實現在東岸人在制定往南非內陸地區的擴張政策時,基本已經不再將卡瑪王國的威脅當做第一順位的威脅了,他們更是覺得,那些散碎的小部落可能給東岸墾殖者帶來的危害更大,而不是臆想的數量超過一千且有大量金屬武器的卡瑪王國軍隊,那已經很多年沒出現過了。
按照河地區行署制定的計劃,現在在南橫山山脈以南、小卡魯高原和大卡魯高原的擴張,還是以穩紮穩打、立足自身為主。即新設立的殖民點第一要務是養活自己,而不是作為一個兵站、倉庫或營房,每個定居點的第一要務也是發展生產,而不是側重於軍事訓練。
卡瑪王國這種在地區行署看來已經嚴重「半身不遂」的國家,暫時放著好了。反正他們現在也正和東面的祖魯人、科薩人打來打去,為了一些水草豐美的土地終日廝殺不休,相互間的實力損失都不小。這種為王前驅的行為,在地區行署專員白玉堂看來,是符合東岸共和國的利益的,也是符合地區行署為東岸民族爭奪陽光下的土地的長期政策的這不廢話麼,他們自相殘殺乾淨了,東岸人正好收拾東西過去住下,給這片遼闊的土地直接來個換種,還不是美滋滋的!
因此,現在河地區行署的戰略重心,基本已經轉回了地方經濟建設方面,如目前已經正式開工建設的南非鐵路(即民間戲稱為「鑽石鐵路」的大型基建項目)。河地區行署其實在很多年前籌劃修建鐵路了,為此每年都從地方財政擠出部分資金存入西北墾殖銀行的專門賬戶內,同時南非所有採集到的鑽石也統一運回本土出售換取資金,再加其他林林總總的收入及面向河八縣發行的部分二十年期債券,他們一共籌集到了超過一百五十萬元的資金,用於鐵路的前期投資。
地方政府出錢修鐵路,這是執委會諸公最喜歡看到的東西了!不過這很不常見,一般地方政府也沒這個財力和魄力,所以說南非河地區行署的行為有多麼難得,持續兩代行署專員堅持不渝地存錢,地方資源(鑽石和少量黃金)也盡數投入,再加百姓踴躍購買鐵路建設的長期債券,這一切都顯示了河地區二十餘萬百姓對這條鐵路的盼望程度。
當然了,地方政府都表現出如此決心了,你央政府即便再困難,也不可能一點都不意思一下。這不,央鐵路公司在國家鐵道總局的督促下,參與進了南非鐵路的建設之,並承擔了差不多接近一半的開支按照雙方協商的結果,鐵路建設的前期費用全部由河地區行署承擔,等到央鐵路公司的資金壓力初步緩解之後,再往這條鐵路砸錢,畢竟他們現在還承擔著義成鐵路和國內的北方鐵路的建設呢,壓力巨大。
河地區行署對此當然是沒什麼意見了。地區行署專員白玉堂親自拍板,同時在開普敦鎮、河鎮、高達鄉三地破土動工,即優先修建從河鎮到開普敦鎮的鐵路。這個修路計劃和最初還是有些不同的,那時候荷屬南非尚未被東岸人拿下,制定的計劃自然不可能將開普敦、蔡岡、白亭等鄉鎮也囊括進來。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荷屬南非已經被東岸事實占領並設縣移民,且開普敦縣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多年,投入也較大,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經濟發達程度,都非常不錯,再加地理位置也極為關鍵,因此河地區行署將早先制定的計劃稍稍修改了一下,將通往開普敦港的一條支線鐵路也加了進去。
而現在由於資金不足,無法承擔整條鐵路的同時建設,因此白玉堂在考慮來考慮去後,決定先修通河鎮到開普敦港的鐵路再說。這條鐵路橫穿兩個縣、六個定居點,規劃全長271公里,說起來也不是什么小投資了,河地區行署為此直接扣下了原本打算宣布「解放」的兩三萬名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奴隸多為科伊桑人、科薩人及部分判決流放至此的馬來人並將其地整編分組,然後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鐵路修建行動。
此外,南非地區行署也行南非駐屯軍方面,請求其派出部分精幹人馬主動出擊,搜尋黑人遊牧或游耕部落進行打擊,不求占多少地盤(事實占那些不毛之地目前來說也不太可能),只求多擄掠一些勞動力回來,因為鐵路工地像個無底洞一般,每天都要吞噬數量不一的築路工人,這消耗品自然要多弄一點了。
李之信少校率領的第十一混成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出擊,尋找敵人進行打擊的。至於他的頂頭司、第八混成營營長、南非駐屯軍司令、陸軍校郭漢東,則正帶著第八混成營和南非騎兵營主力,在期思鄉一帶登陸後,向北「剿匪」呢。這既是為了配合地方行署多多抓人的要求,同時也是為了落實所謂的「南非鑿穿作戰」計劃。
郭漢東在那邊已經連續戰鬥差不多兩個多月的時間了。在那片土地,或許是因為降水豐富、氣候濕潤的緣故,科薩人、祖魯人等黑人部落還是較多的,人口密度可以說是遠超南非西半部分,這令登陸的郭部近兩千官兵一開始真有調入了寶庫的興奮感覺。
只不過在連續戰鬥兩個月之後,他們已經深入內陸地區很遠了,補給開始漸漸送不,人員也頗為疲累,因病減員的人數急劇增加,全軍士氣有所低落。再加一路北大小數十戰,他們人是抓了不少,可財物著實有限,說起來也一些毛皮、象牙之類的能值點錢罷了,另外還有一些純度不高的狗頭金,但數量較少,分一分的話每個人根本拿不到幾個錢,因此大伙兒現在都有了撤兵的念頭。
郭漢東校一開始還有些猶豫,還想再堅持個一段時間,因此暫時沒有下達撤兵的命令。只是後來當義成地區開始砸鍋賣鐵修建鐵路,義陽灣一帶的毛君、湯墨羽部一千多官兵頓時斷了奶,無力沿著內陸地帶繼續南下與郭漢東部會師的消息傳來時,郭大司令立刻明了了如今的局勢,於是果斷下令帶著繳獲的戰利品和奴隸分批撤退到期思鄉,然後登船返回開普敦,當然這會他的心情肯定是較陰鬱的,只不過這不足為外人道了。
李之信少校估摸著,這個月月底郭司令的部隊將分批抵達開普敦,屆時鐵路建設工地的用工缺口必將大大得到緩解,他們第十一混成營應該也可以慢慢擺脫在草原、沙漠吹風吃沙子的命運,可以回到地方休整了。要知道,他們與第八混成營一起,已經在南非戍守了好幾個年頭了,官兵們離家日久,歸心似箭,實在沒有太多興趣在這個乾渴荒蕪的沙漠繼續打生打死。他們是國家經制部隊,剿匪這種事情本不應當由他們來做,而是應該交由地方預備役部隊來完成,李營長總覺得,治安戰打久了,也許部隊不會打正規戰了,軍官、士兵們的習氣也會變得很壞,這無疑都會極大地影響戰鬥力。
他們於12月21日午時分抵達了位於大小卡魯高原交界處的北威鄉,一個今年剛剛設立的定居點,位於後世南非威洛莫爾小鎮附近,目前大概有一千多定居人口的樣子,同時還有額外千餘名科薩黑人勞務工在此修建水庫附近有一些河流在此交匯,同時也有一些天然小湖泊的存在,雖然淡水數量不是很大,可在本極度缺水的高原面,已經是難得的資源了,因此東岸政府動用了一批勞動力在此工作。
第十一混成營的官兵們住進了鄉政府附近的一批簡易軍營內,而李營長則前往鄉場與當地的幹部們閒聊了起來,同時混了一頓還算不錯的午飯。午飯過後,正當他打算好好休息一番的時候,一封來自開普敦港的信件抵達了北威鄉這裡,並被送到了李之信的手裡。
李少校疑惑得打開一看,隨後便笑了,原來信里說的不是別的,而是聯合省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雙重授權代表已經正式與東岸政府達成了一致,並荷屬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問題最終簽署了協議。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