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那邊如今卻是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經濟中心了,那邊不光搞了個天津織造,每年賣出去的那些羊毛的布料還有其他的相關產品,一直就是供不應求,便是南方不怎麼冷的地方,尋常人家也願意買幾斤毛線回去,織幾件毛衣穿著,秋冬的時候穿在裡面,外面都不用罩夾襖,穿一件單衣,也沒多冷了。
如今,天津那邊又開了曬鹽場,那邊原本就是灘涂鹽鹼地,蘆葦都長不起來,如今乾脆開墾出來做了鹽田,沒多久,就曬出了不知道多少白花花的鹽出來,簡直把人都看傻了。
聖人又下了詔令,曬鹽場那邊,十石起步,只要沒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所有的商人都可以到這邊批髮帶回去出售。
當然了,朝廷還制定了一張建議零售價的表格,不同的地區,根據距離鹽場的遠近,制定零售價。以後,各地鹽政的責任就是,若是發現當地的食鹽價格超過了這個零售價,那麼甭管你這到底是買的官鹽還是怎麼回事,統統算是私鹽。
這麼一折騰之後,林如海算是徹底解脫了。
而江南那邊,那些鹽商算是倒了大霉。這年頭官鹽的價格貴那是有道理的,畢竟,這年頭採用的是煮鹽法,給灶戶發放鐵鍋,連柴炭都是有數的。
鐵鍋煮鹽自然會有鏽蝕,一個鐵鍋用不了幾次,問題是,煮一鍋海水,才能煮出多少鹽出來呢?如此一來,鹽的價格不貴,那才叫天理難容,尋常百姓,一年哪敢吃多少鹽,放一點意思意思,保證不會因為沒有鹽分的攝入出問題,也就算了。
因為煮鹽的成本問題,鹽商再壓迫灶戶,但是,你不能讓他們血本無歸啊,因此,這種煮出來的鹽,成本價就不低,如今這邊通過曬鹽之法,曬出來的鹽,零售價也就比煮鹽的成本價稍微高一點,而那些鹽商,自個得弄個庫房存放,還得有人手,因此,他們手裡頭鹽越多,回頭只有虧得越多的道理。
這幫跟甄家勾結,這些年來,肆意哄抬官鹽的價格,私底下私鹽賣得極為猖獗的鹽商這次算是倒了血霉,自個手中的什麼鹽引立馬成了廢紙,他們要是按照鹽引上的數量,跑到煮鹽的地方去弄鹽,非得虧死不可,囤積的那些鹽更是想出手都賣不掉。他們當初為了多賺一些,在出售的私鹽裡頭摻沙子,恨不得一斤鹽裡頭有一半都是沙子,但是因為官鹽太貴,百姓還不得不捏著鼻子買下來,但是如今別說這種摻沙子的鹽了,哪怕是那些沒摻沙子的鹽,人家也不買賬了。
這年頭大家都是聚族而居,一個族裡頭,自然就有經商的人,在知道如今曬鹽場那邊鹽賣得便宜,而且十石起步就能賣的時候,一些大族乾脆就叫各家湊錢,直接讓族人跑到曬鹽場那邊買鹽回來,鹽反正又不會變質,多出來的,哪怕是用來醃臘肉,做鹹蛋呢,總是不會浪費的。
因此,那些跟甄家沆瀣一氣的鹽商如今差不多是徹底破產了,一個個如喪考妣,跑到甄家那邊尋個對策。
甄家那邊自個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呢,聖人開挖曬鹽場的事情,根本就沒通過內閣,等到曬鹽場的鹽都大批量生產出來了,才在朝堂上公布了這個消息。有礙於這年頭的通訊方式也就是那樣,無非就是快馬加鞭,有點技術含量的,那就養什麼信鴿,或者是鷹隼之類的鳥兒傳信。問題是,這些鳥兒又不會瞬移,憑空能開出個空間門出來,也沒有神行千里的技能,它們餓了得覓食,累了得休息,從京城飛到江南,也得有個好幾天時間。
幾天過去,不等聽到消息的人反應過來,朝廷改革鹽政,以曬鹽代替煮鹽,鹽價日後會有最高價的消息,已經通過朝廷的邸報傳出去了。
朝廷的邸報從來都是通過驛站,快馬加鞭傳送四方的,江南那邊又一向文風頗盛,讀書人很多,便是販夫走卒,說不得也認識幾個字,因此,得了消息之後,大家回去一說,一群人商量一番之後,頓時決定,哪怕自家這些時日暫時不吃鹽呢,先等到朝廷那個平價鹽出來再說。
因此,哪怕那些鹽商急急忙忙想要清倉止損,也沒有人肯接手了,誰也不是傻瓜,這批鹽算是徹底砸在手裡了。甄家那邊也沒什麼辦法,就算是甄家自己,也是不樂意接手這些鹽的,最後,大家也只能相對無言,哭喪不已了。
倒是幾個早早地投了林如海的幾個鹽商,之前就得了點含糊的消息,將手上的存鹽大半都放了出去,甚至路子比較廣的,還早早地取得了販賣精鹽的經營權。
朝廷改革鹽政,鹽稅直接就在批發的時候就直接收了。反正如今,小商人也可以賣鹽了,如果只是數量有數的幾家,還能夠聯合起來,大家把持價錢,但是,人一多,想要聯合起來,那可就不容易了。
何況,這年頭的商人本來就有地域之分,就算是那些鹽商,還要分是晉商還是徽商呢,互相之間多半還是競爭關係,天下人就這麼多,你賣得多了,我就賣得少了。因此,到時候,大家肯定不會真的按照建議最高零售價來賣,因為別人只要比你低一兩文錢,你這些鹽都有可能砸自己手上,所以到最後,鹽價根本不會高到哪裡去。以後這種食鹽買賣,無非就變成了薄利多銷的事情。鹽一便宜,自然百姓也捨得吃了,以前一兩個月一大家子人吃一斤的,說不得如今半個月都得買一次,這樣算是良性循環。
甄家這會兒也顧不上林如海了,林如海如今算是功成身退,不過,跟甄家結的仇,他是記得清清楚楚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手上攥著甄家不少罪狀,回頭遞上去,半個朝堂都要震盪。
不過,林如海也不是傻瓜,當初是沒辦法,才接了巡鹽御史這個要命的差事,這幾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過了下來,自個還遇到過幾次危險,明明是不惑之年,卻看著像是人過半百的樣子,他還想要善終呢,他兒子還年輕,女兒更小,他得多活幾年,撐到給兒女鋪好路,他們都陳家立業了,他才能放心,因此,雖說手上攥著不少好東西,但是,林如海卻是不樂意做那個出頭的椽子的。
將手上的工作都移交給了下一任巡鹽御史,新來的這位臉上神情明顯有些勉強。以前的巡鹽御史雖說危險,但是位高權重,誰都得巴結你,但是如今,曬鹽場被搬到了天津,以後多半也就是在北方一帶了,畢竟,南方氣溫高,日頭好的時候往往多雨,閩浙一帶還常有颱風,這樣的氣候環境,根本不適合曬鹽,也就是說,以後鹽政的中心會北移。
如今揚州這邊的巡鹽御史的職責,無非就是折騰那些鹽商,查看當地的鹽價,至於官職的品階,只剩下了七品,只負責鹽政上頭的事情,
而林如海呢,這個巡鹽御史卻是四品,他這些年在任上勞苦功高,在甄家的打壓下,每年還能上交百萬兩甚至是更多的鹽稅,已經是了不得的能吏,在聖人那裡是掛了號的,據說,等到林如海進京,還得再升上一級,這叫新來的這位如何不羨慕嫉妒恨,他真是沒趕上好時候啊!
林如海反而挺羨慕自個這位繼任者的,雖說品級低了點,但是上頭直接對聖人負責,地方上的官員對巡鹽御史並沒有太多的約束力,不是他直接的上司,而且因為需要摻和的事情少了,不用直接管著那些灶戶什麼的,只需要查查私鹽,監督鹽商不法就行了,安全又省心。
林如海將衙門的事務交割了之後,整個人身上如同放下了一塊大石一般,然後就輕車簡從,順著運河往京中去了,林家的下人卻是還得將東西收拾一下,然後押送著需要運送進京的家私物事進京。
上頭已經有了暗示,林如海以後就留在京城了。之前賈敏就帶著一雙兒女進了京,住進了林家老宅裡頭,林如海如今過去,正好一家子團聚。
賈敏進京最開始無非是避禍,榮府那邊不知道犯了什麼神經,以為林如海這次算是徹底栽了,賈敏他們母子三人日後孤兒寡母的,自然是任由他們拿捏。小王氏之前因為元春的事情,跟史氏還有賈政死磕,結果惹惱了兩人,賈政想要休妻,又沒有得到族裡的支持,回頭竟是抬了兩個姨娘出來,專門跟小王氏打對台,而史氏那邊,也是對小王氏極為不滿,成天指桑罵槐,折騰著小王氏過去服侍,小王氏很想甩手不干,但是問題是,賈珠跟元春的婚事,都繞不開史氏還有賈政,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賈敏帶著兒女回京,自然得去娘家看看,另外,賈敏也知道家中跟甄家頗有聯繫,想要打探一下消息,好歹讓娘家出點力氣,好緩解一下丈夫的壓力。結果呢,史氏看到賈敏他們母子三人,先是抱頭痛哭,然後便擺出了一副慈愛的面孔,問了一下他們的情況之後,就開始旁敲側擊林家的家產問題。
賈敏何等之人,她進京之後,就找人打探了一下榮府最近的情況,又叫自個陪嫁的陪房到榮府跟親戚敘了敘舊,榮府的事情也就差不多知道了,心中不由心寒起來。
榮府這些年來,沒個人頂立門戶,就算有個爵位,在京城已經淪落成了三流的人家。這年頭,沒有足夠的權勢,很多事情都辦不了,若是放在金陵,榮府還算是有些臉面的話,拿到京城,只怕一些小民都未必肯賣榮府的面子。
史氏一味奢侈,賈政根本就是個不通俗務,只知道花錢的,小王氏本來手段也有限,每年的進項就這麼多,偏偏一個花得比一個厲害,小王氏就算手裡抱著搖錢樹,也不夠一家子花銷的。
榮府早就是在寅吃卯糧,史氏嘴上不說,其實心裡頭卻是明白,史氏自個手上的私房卻不像是原本那般多,當初賈代善發現史氏的事情之後,將史氏的得力陪房殺的殺,賣的賣,史氏私房裡頭多出來的產業也叫賈代善發現了,直接了當地處置了,除了史氏嫁妝單子上頭有的,別的全部給歸到了公中。史氏為了錢財賣了祭田,賈代善也乾脆,直接拿著史氏的產業給補上了。
史氏手上還有一些是原本老國公夫人說好了要給賈赦的東西,後來分家的時候,賈代善直接給了賈赦,公中的產業,賈赦除了要留給家主繼承的祖產,又分走了一半。後來賈敏出嫁,賈代善準備的嫁妝也非常豐厚,將公中一些產業也劃到了賈敏名下。賈代善倒是目光長遠,賈政不像是個會經營的人,小王氏守成也就算了,其他的想也別想。賈敏嫁妝豐厚,日後娘家有什麼,賈敏也不能袖手旁觀。
後來史氏一直被養病,軟禁在後院,沒法插手家事,一直等到賈代善死了,賈政一家子回南邊守孝,史氏才重新開始管家。
只是,那時候,史氏即便想要損公肥私,也得有足夠的東西給她才行。賈政回南邊的時候,直接從公中賬上提走了一大筆錢,小王氏管家的時候,也將一些東西歸入了自個的私庫裡頭,史氏也不能太過明目張胆,雖說如同之前一樣,將自個只剩下原本嫁妝的私庫很是豐盈了一把,但是,終究比不上賈代善還在的時候了。
後來為了元春的事情,史氏跟甄家聯繫,也很是從自己私庫中拿出了幾樣好東西出來。
史氏如今手上的錢遠不如從前,公中如今也是入不敷出,史氏暗示小王氏貼補,小王氏卻不是肯吃虧的人,她本來嫁妝就很簡薄,當年王氏的嫁妝被封存了留給賈珠,只是王氏的嫁妝也被賈代善查了一番,將不在她嫁妝單子上的東西都拿走了。小王氏撫養了賈珠這麼多年,對賈珠也是掏心掏肺,當做自個親生的一般。看賈政的樣子,遲早將榮府敗光了,小王氏手頭的錢,將來要一分為三,賈珠,賈敏,賈璞,一人都得分一份。
至於那些庶出的子女,小王氏才不肯多掏一文錢呢!小王氏哪怕在宮中也套出了不少錢出來,但是她的私房總共才多少,以後還得分給三個孩子,史氏指望小王氏拿以後留給幾個孩子的錢出來管家,那純粹是打錯了主意。
因此小王氏一直裝傻充愣,賬上沒錢了,就跑到史氏那裡哭窮,她賬本上寫得清清楚楚,府中開銷的大頭就是史氏和賈政,尤其是賈政,小王氏早就破罐破摔,為了孩子,為了錢財,也不要什麼臉面,該伺候史氏的,她也不含糊,但是該要起錢來,她也很積極。
史氏不管說什麼,反正小王氏就是沒錢,然後不停地念叨自個的難處,反正連賈珠都知道了,她就是個填房,然後就哭訴自個嫁妝簡薄,老爺花錢大手大腳,賈珠要娶妻,元春要出嫁,賈政還在一大堆的姨娘小妾身上耕耘,說不得日後還有更多的兒女,總之兩個字,沒錢!
小王氏不要面子,史氏卻是受不住小王氏這般的念叨,她一貫自詡大家出身,因此,不得不忍著心痛,從自己私庫中拿出東西出來給小王氏,小王氏拿去典當了,自個昧下一部分,剩下的交到宮中作為開支。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史氏也是扛不住啊,賈政是個不頂用的,除了花錢一無是處,史氏手裡的這些家私,是給自個養老的保障,一些她實在喜歡的東西,她也是要帶到棺材裡頭,下去了繼續用的,要是被小王氏這般掏空了,史氏很懷疑,小王氏發現自個再也榨不出油水的時候,直接將自己丟開不管了,史氏可一點都信不過賈政那個將孝順放在嘴上,但是實際行動從來不靠譜的傢伙。
自個手上沒錢,史氏就惦記上了別人。賈赦那邊,史氏倒是想要惦記,她可是聽說了,賈赦手上有不少賺錢的買賣,史氏曾經想要旁敲側擊,以他出身榮府為由,讓他提攜一下賈政,賈赦那邊直截了當拒絕了,按照賈赦的說法,賈政就是個不通庶務的貨色,他要是在裡頭胡亂指手畫腳,瞎折騰,再好的生意,也叫他給攪黃了。
史氏很想說,榮府也有一些大掌柜管事什麼的,賈赦當時那個似笑非笑的眼神差點沒把史氏給氣死,榮府的那些管事掌柜什麼德性,別人不知道,史氏能不知道嗎,很多就是史氏縱容的,史氏見打動不了賈赦的鐵石心腸,只能在心中暗罵,最終卻也是無可奈何。
這會兒,史氏從甄家那裡聽說林如海算是被甄家徹底恨上了,頓時就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她琢磨著,賈敏他們幾個孤兒寡母的,哪裡守得住林家那樣的家業,與其到時候便宜了林家那些早就出了五服的族人,不如便宜了自家。
因此,史氏看似關切地關心著賈敏在林家的生活,心中卻在盤算著林家究竟多大的家業,恨不得林如海早點死了,好早點過去接手林家的家產。
史氏聽說林如海得罪了甄家之後,在那裡惋惜不已,渾然不為自個女兒被甄家害得流掉了一個孩子同仇敵愾,反而在那裡說什麼甄家是老親,女婿半點也不看親戚的面子,實在是無情無義,又在那裡抱怨賈代善,老調重彈,說什麼當初若非賈代善一意孤行,賈敏做個皇妃都是使得的,何必嫁個小官,在外頭受苦云云。
賈敏聽得刺耳不已,她原本就對榮府失望了,在她需要支持的時候,無論是史氏還是賈政,永遠在拖後腿,如今聽史氏的語氣,簡直就是在說林如海死定了一般,這叫賈敏簡直是恨不得火冒三丈。
賈敏跟林如海夫妻兩人感情很好,林如海雖說也有侍妾,但是卻只有兩三個,而且每個都無所出,賈敏流掉了那個孩子之後,因為這裡頭有其中一個侍妾的影子,林如海直接將那幾個侍妾全部處置了,因此,家中很是清靜。
賈敏對林如海自然也是感情深厚,他們兩人之間有一子一女,賈敏明白,若是林如海有什麼不幸,賈敏想要撫育一對兒女成人成才,絕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林如海是他們家的頂樑柱,賈敏根本不能想像,若是林如海有什麼意外,她應該怎麼做。
結果,史氏在那裡明著安慰,暗著詛咒的話,叫賈敏極為不快,直接就起身道:「母親年紀大了,日後好好頤養天年便是了,管這些作甚!女兒剛剛回京,老宅那邊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收拾,這就告辭了,母親好好保重!」
賈敏帶著一雙兒女轉身就走,接下來根本不肯再登榮府的大門,叫史氏在家裡面說賈敏狠心不孝什麼的,反正除了小王氏,誰也不會聽到這些。小王氏對此只是暗中冷笑,你這等老虔婆,只想著將女兒賣了換錢換前程,半點愛子憐子之心都沒有,賈敏若是還在娘家也就罷了,人家都出嫁了,早就是林賈氏,而且身邊有子女傍身,人家惦記著的是林家的利益,畢竟,以後那些都是她兒女的,她怎麼會為了你那點虛情假意,就將自家的東西搬到娘家來,這不是開玩笑嗎?
至於賈政,依舊在醉生夢死,對外面的事情,消息還沒有小王氏靈通,好歹小王氏在史氏這邊,史氏在外頭頗有些門路,常常還能聽到一些消息,賈政卻是將自己關在榮府裡頭,他在外面名聲不好,受不了別人的嘲笑,而在榮府,他是被眾多清客追捧的爵爺,是眾多侍妾還有庶子庶女的天。
賈敏帶著兒女過來,賈政那會兒還在跟著一幫清客喝著酒,說著什麼詩畫呢,因此,根本就沒見這個妹妹,等到人走了,才反應過來,不過,也就是說史氏實在是愧為人母,連親生女兒都不向著她。
就在史氏等著林家倒霉的時候,林如海卻已經平安進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