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寧國封侯
「先不說死罪不死罪的事兒!」泰啟帝依舊是輕輕地摩挲著那匣子,「朕自即位以來,國事惟艱,縱殫精竭慮也無改,時常夙夜難寐,有時夜半驚醒,會嚇出一身冷汗來。
朕不為自己這一身至尊榮辱,只為這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能敗在了朕的手裡;想當年太祖高皇帝如何爬冰臥雪打下這江山,也想天下百姓,若是國破家亡,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朕如何面對天下百姓,將來又有何面目見祖宗?「
趙菘此時也是渾身冷汗直冒,腦子裡轉得飛快,朝中暫時沒有出什麼事,若遼東有事,皇帝不會找他說話,一想到南邊,趙菘便無法淡定下來。
必定又是賈琮,江南出了么蛾子,可能是什麼事兒呢?
難道說臨安伯……趙菘心頭頓時升起了不好的預感,他閉了閉眼睛,任由額頭上的汗珠滾落在地衣上,只覺得這暖閣中,地龍燒得實在是太旺了。
「江南送來了密奏,趙菘,你可知道臨安伯通倭了!」
如一道驚雷在趙菘的頭上炸開,趙菘全身的勁兒一松,幾乎趴軟在地上了,他語無倫次地道,「皇上,這,這怎麼可能呢?」
通倭,圖啥啊?
皇帝起身,走到了趙菘的身邊,一隻大手重重地按在趙菘的肩上,「老先生,賈琮已經奉朕的旨意,將臨安伯府抄了,如今,其通敵的人證物證俱在,只等賈琮將其送京三司會審了。這件事,朕暫時只告訴你,你心裡有數就行了。」
說完,皇帝直起身來,吩咐宋洪,「去將幾位閣老叫進來吧,事兒還沒有議完呢。」
進來的人先是行禮,人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趙菘的身上,他如同一尊雕像一樣,從側臉上倒是可以看出,其面如死灰。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今年一年結算的賬目,眼下也沒到了要簽字畫押的時候,伱們幾位老先生再議一議,回頭和明年的預算一起呈上來!」
顏惟庸正要說話,卻聽到趙菘已經接過了話,「是,臣遵旨!」
趙菘一個首輔都不說話了,顏惟庸能說什麼,滿腔狐疑也不好在御前過問,只好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下來了。
「朕好久沒有和幾位老先生一塊兒好好議事了!宋洪,你這狗奴才,還不搬幾個繡墩來,讓老先生們坐著說話!」
皇上這是怎麼了?顏惟庸等人心頭裝滿了問號,且看趙菘明顯改了態度,他們各自心中也十分不安起來。
泰啟帝身在皇室,自是打小兒將「勢」與「術」研究得透透地,運用自如,只不過以前,這「勢」不在他的手裡,他空坐帝位,形同傀儡。
「皇上,臣今日進宮,也正好有事要請奏皇上!」趙菘多年首輔,很快便調整好了情緒,他知道皇帝手中握了他的把柄,眼下既然不發作,還能讓他做事,他暫時也是安全的。
他趙菘輔政多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皇上眼下還要和太上皇打擂台,也不會輕易動他。
還不如好好做事,尋一線生機。
君臣二人默契地達成了一致,在議論賈雨村一事上,趙菘很出力,「賈雨村雖為兩榜進士,頗具才幹,卻狠有些貪酷之弊……又恃才侮上,當日是被他上峰參了基本,被革職罷免。其後,適逢聖上登極,奏准起復舊員,這賈雨村走了榮國府的路子,再加上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助力,謀了金陵知府的位置。「
顏惟庸等人越發驚訝,紛紛側目,首輔這是打算好好輔佐皇上做盛世之君了?
其中必有蹊蹺!
中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句同忙接過了話茬道,「皇上,賈雨村此人昔年在地方任事,便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雖學聖人之言,卻生情狡猾,擅纂禮儀,臣以為此人不可再用,當革職罷免,臣提議命昭勇將軍派人將賈雨村押送神京,備三司會審!「
沒有點政治敏感度,李句同也進不了內閣,坐不穩位置。
「臣也以為可行!」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顧銘臣雖十分不願意聽到賈琮這個名字,此時卻不得不先表態。
否則,一旦內閣達成一致,他今日出門之前,內閣就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皇上原本就容不下他。
現在不知道為何,內閣開始站皇上這一邊了。
這於他實在不是個好信號。
「那就這麼著,金陵知府的位置,吏部這邊可有人屬?」皇帝問李句同。
吏部管銓選,原本五品以下的京官和四品以下的地方官由吏部部選出任,但賈雨村這件事拜賈琮所賜,鬧得有點大了。
再,金陵府知府一職,與尋常地方知府不一樣,乃龍盤虎踞之地,大順朝初建之時,定都於此,後世宗遷都至神都,這裡被定為陪都,稱應天府。
應天府知府位置比別的知府位置,高了半級。
本來,李句同也沒想這件事,在說起賈雨村的時候,心頭已經在急思了,他這吏部尚書也不是吃乾飯的,很快便想到了人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泰啟帝問起,他忙傾身答道,「回皇上的話,臣有個提議,從昭勇將軍呈上來的奏報看,賈雨村這個案子,金陵知府同知黎逢處理得尚可,斷獄、定讞也極准,況黎逢本也是兩榜進士出身,資歷足夠,臣以為可將其調往寧波府任知府,寧波知府調任揚州,揚州知府鍾況可調任應天府知府。「
當日賈琮扶靈往江南,在揚州碼頭停靠,揚州知府鍾況避而不見,並未去碼頭迎接,賈琮心中料是不悅的。
但況鍾此人卻是個能臣,頗能做實事,若賈琮不喜,卻也挑不出反對的理兒來。
這便是李句同的一點心思。
轉了一圈,但暗合規矩,如此,泰啟帝也覺著李句同是用心了的,這番調動也合了他的心意,點頭道,「尚可,就按照這個擬旨吧!」
賈雨村的事議完了,皇帝這才說起抗倭的事來,「這一年來,我東南水軍,屢戰屢勝,倭寇來犯,都是有來無回,倭患清除,朕打算召賈琮回來,大軍還朝,必然要論功行賞,這功賞之事,徐卿怎麼看?「
泰啟帝覺得,自御極以來,唯有這一次內閣奏對才正常,他也品嘗到了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的威嚴。
閣臣與皇帝之間相互配合,這朝政事才能辦得輕鬆。
泰啟帝自然知道,他手中若無那賬本,眼下,這些人怕是依然會站在太上皇一邊,國家朝政在這些股肱大臣們的眼中,遠不及權勢富貴重要。
但正如趙菘所料,泰啟帝暫時沒有動內閣的打算,事發突然,泰啟帝來不及布局,且若眼下泰啟帝貿然將內閣中人全部革除處置,引起朝局動盪,便是一步臭棋了。
君臣之間,暫時進入了蜜月期。
看了一眼內閣幾位的便秘臉,泰啟帝的心情莫名就好起來了,嘆了一口氣道,「朕也在猶豫,趙咨璧那邊鹽政正在革新,他雙拳難敵四手,朕不知道要不要把他留在江南再多呆上一年?」
泰啟帝原本有這個打算,此時,趙菘忙接過了話,「皇上,賈元澤如今已經是三品昭勇將軍的爵,若是論功行賞,以其功勞,倒也是可晉二品定國將軍位。」
皇帝沉默不語,顯然對趙菘的話不以為然。
趙菘見此,心頭咯噔一下,賈琮這聖眷是不是太隆了些?
兵部尚書徐昶琢磨著道,「皇上,賈琮平定東南海域,倭寇不敢來犯,了結大順數十年倭患之苦,臣以為此舉堪比攻城奪地之功,賈琮雖年幼,亦可封伯。」
寧國伯?皇帝想了想,覺著這封號不怎麼好聽,況且,此時這些閣老們,根本不知道賈琮到底立下了什麼功勞。
一是抗倭,二是火器,三是懲治通倭海商,為朝廷帶來了大量收益,而對皇帝來說,最為重要的是,賈琮還為他開闢了一條今後掙錢,增加國朝收入的通道,那就是稅收。
這可不僅僅是攻城奪地了,而是綿延國祚之功!
「朕以為,以賈琮之功,當可封國公,不過,眼下他年紀尚小,來日方長,朕就先晉他個侯爵,等將來他再立下功勞!「
「皇上,以賈元澤的能為,將來建功立業指日可待,臣以為若一下子到了侯爵,將來怕無封賞餘地。」顧銘臣心裡酸溜溜的,賈琮這爵位晉升得也太快了,少年侯爺,曠古絕今。
「豈會封無可封?他敢立功,朕敢封賞,他敢立下大功,把建奴斬盡殺絕,朕敢封他異姓王,把那片黑土地封給他做食邑。」
這話就有點大了,若賈琮在,無論如何都會被感動一番,但落在內閣這些人的耳中,卻覺得驚悚。
皇帝主要也想讓賈琮回來,他一個人在朝中孤掌難鳴,內閣這些人眼下雖然聽他的,但若想徹底整頓,卻需要幫手,賈琮在江南雷厲風行,對他盡忠盡責,關鍵敢對賈家那些老親下手,這讓皇帝感覺很貼心又安心。
還是個少年,自幼在賈家受盡冷眼,後又失怙,若他能夠將賈琮作子侄輩看待,賈琮能不對他效死嗎?
從臨敬殿出來,顏惟庸就很想問首輔大人,究竟皇上說了什麼,才讓首輔改弦更張,以後太上皇那邊要怎麼辦?
趙菘卻是目不斜視,一直進了內閣值房,在他那間公房之中,他才低聲說了一句,「臨安伯通倭,被賈琮抄家了!」
所有人的臉色都瞬間蒼白,渾身如墜冰窟,誰也沒有想到,賈琮的膽子竟然這麼大,他干出這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就不怕把天捅下來嗎?
可眼下,閣老們都知道,這少年簡在帝心,皇帝竟然放出了敢立他是異姓王的話,可見其聖眷之隆。
江南那邊的情況,隨著賈琮密奏到了皇帝這裡,很快,賈琮的奏疏便於次日到了朝堂,朝野震動,事先被皇帝打了預防針的閣老們,也是震驚不已。
昨天,只知道臨安伯通倭,被抄家,今日江南五大世家都被賈琮拿住,皇帝直接在朝堂上下了旨意,著忠順王為欽差率錦衣衛下江南,查抄江南黃、鄭、李、袁、孟五家,這五家所出子弟全部革除功名,五代以下,不得科考,不得入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家族就這樣敗了下去,一夜之間而已。
有人惶恐,有人震驚,有人唏噓,也有人幸災樂禍,觀望的也不在少數。
文官中,也就內閣幾位閣臣,還有各部的侍郎心情複雜,但看閣臣們還算冷靜,侍郎們惶恐片刻,也都漸漸地冷靜下來。
唯有武勛,站在首位的忠順王除了震撼,別無他想,想著要做欽差去江南,如何辦好這個差事,又想到賈琮這小子,不愧是他女兒看中的人,搞事兒的本事真是比天大。
胡思亂想一陣後,忠順王領了旨意。
北靜郡王水溶一張美玉般的臉上,明星般的眸子陰沉如水,奏疏上說,東海將軍李繼宗,一等子侯侯孝康和繕國公之孫石光珠均通倭,與倭寇沆瀣一氣,對抗朝廷的水軍,在戰爭中丟了性命。
身為武將勛貴,沒有馬革裹屍本就是一件丟人的事,如今卻還通倭,與朝廷對抗,死了都要牽連家族,賈琮這一招是真狠!
他才多大的小子,手段就老辣到了這一步。
北靜郡王覺得自己大意了,他側目朝王子騰看去,見他眼觀鼻,鼻觀心,站著不動,心裡不由得一陣氣悶,王子騰以為接管了以前賈代化的京營節度使,有皇上的支持,沒有他們四王八公的,就能有一番作為了?
王家這一輩話事人,還是差了些兒火候。
此時,北靜郡王心裡對王子騰是不屑一顧,對賈琮卻是恨之入骨,兩相比較下來,他對賈琮反而更重視一些。
「宋洪,賈琮不在,你一會兒親自去一趟寧國府頒旨,賈琮抗倭寇,靖東海,清國賊,立下這赫赫功勞,乃國家干城,朕不吝爵位,封其為寧國侯,內閣已經擬旨,禮部已經備案,這聖旨也當儘快頒發下去。」
「皇上,臣有本!」北靜郡王一個跨步站了出來,「昭勇將軍賈元澤的奏疏上說,臨安伯通倭,東海將軍李繼宗通倭、侯孝康和石光珠也通倭,不知賈元澤是否有證據?臣以為,這封爵的旨意不如先緩一緩,待有司定案之後,再論功行賞。」
果然武勛和文臣還是不一樣啊!趙菘朝北靜郡王側目,他不信北靜郡王與臨安伯沒有瓜葛,卻依然如此有恃無恐,這就是武勛的跋扈之處了。
手握兵權,比文官靠正氣傲骨生存,自然是有底氣多了。
皇帝顯然也明白,武勛的底氣從何而來,他原指望王子騰能夠通過京營節制武勛集團,沒成想,這也是個沒用的。
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沒有賈琮做出這番亮眼的成績來,王子騰在皇帝跟前訴訴苦,皇帝肯定還會體諒他的難處。
眼下,皇帝實在是體諒不起來,越是如此,皇帝便越是寸步不讓,他似笑非笑地看著北靜郡王,「朕記得這東海將軍當年是水溶你舉薦的,這麼多年在寧波抗倭,倭寇越抗越多,若非賈琮,朕還真以為那倭寇長了三頭六臂呢!」
「皇上,臣惶恐!臣以為當派欽差前往江南巡察,倭寇是否已經全部掃清?戰場上,也不是沒有殺良冒功之事。」
皇帝笑了笑,對趙菘道,「老先生,你以為呢?」
趙菘現在聽見有人要把賈琮留在江南就不好受,五大世家已經沒了,江南文盛一日不可再現,若賈琮不回來,依賈琮那脾氣,必然會插手鹽課之事,畢竟,他丈人也在江南。
「郡王爺,江南繁盛之地,流寇亂竄,自來就有流寇與倭寇勾結之事,不知王爺說的殺良冒功,這『良』指的是流寇還是尋常百姓,若是尋常百姓,江南各州府還從未有官員下轄百姓被官軍殺死的奏報。」
說完,趙菘朝泰啟帝拱手道,「皇上,臣請儘快頒旨,封賞有功之臣。」
「臣附議!」
「臣附議!」
……
武勛人人都驚呆了,頭一次看到這些著飛禽補子的文官如此齊心,支持皇帝晉封武將功勳的,從來都是武將要封爵,文官們想盡各種辦法阻擾。
國家重器,不可輕授。
這賈琮,究竟給這些人灌了什麼迷魂湯?
好年輕的侯爺啊!
這功勳還是他自己掙來的!
榮國府里,榮慶堂中,老太太才午睡醒來,鴛鴦和琥珀一頭一尾,一個在為老太太按頭,一個在為老太太捶腿,地下,熙鳳和李紈帶著迎春和探春兩姐妹,還有寶玉,在說些湊趣的話兒,哄著老太太開心。
門口打簾籠的丫鬟說了一聲,「太太來了!」
屋子裡的笑聲戛然而止,一雙雙眼睛都看向門口,迎春姐妹忙站起身來,迎了過去,卻看到王夫人眼圈兒紅紅的,邊走邊抹著眼淚進來。
老太太也驚著了,起了身,心裡頭突突地跳,不等王夫人開口,就問道,「這是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她這個兒媳婦,也不至於和兒子,為了小妾的事,鬧得不好看,再說了,多大年紀了,政兒如今連趙姨娘房裡都去得少了。
王夫人才接了薛家的信,得知薛蟠為了和人爭搶一個小丫鬟,與人起了衝突,也沒把人打得怎樣,就被關進了大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本應天府知府賈雨村是她家裡使了力氣才起復的,這事兒,若是在賈雨村的手裡,他們連個招呼都不用打,便是把人打死了,也挨不著蟠兒什麼事,誰知,賈琮那個短命的,竟然趁著這事,把賈雨村也害了。
應天府那邊,薛家使不上力氣,蟠兒被關在牢裡已經快兩個月了,到現在都弄不出來。
適才,她也派人去問了王家,得知,賈雨村已經被革職要鎖拿入京,蟠兒這樁案子要等新任知府到任後才能審訊定讞,說不得正要被笞四十,那不是要了蟠兒的命嗎?
以為誰都跟賈琮那賤婦生的一樣,出身卑賤,皮糙肉厚?
蟠兒可是她妹妹的獨苗苗啊!
王夫人落下淚來,她自恃身份也不好乾嚎,只道,「老太太,想當初,我和老爺在琮哥兒的事兒上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麼,真不知道琮哥兒怎地就對我這麼大意見,他若是衝著我來也罷了,何苦把親戚們都拉扯上呢?」
賈母沒聽明白怎麼回事,王夫人便收拾了一下心情,將事情的首尾說了,「老太太,我那妹妹寡婦失業的,妹夫過世後,就守著兩個孩子過活,何等艱難。薛家與賈家也不是假親戚,琮兒在江南,威風八面,不說親戚親里的,照顧些,先是讓蟠兒出了那樣大的丑,我妹妹專程上門賠禮,花了銀子,這且不算了,如今竟然把蟠兒打進了大牢。
老太太,適才寶玉的舅母又派人來說話,還問我,是不是昔日苛待了琮兒,老太太,您說,我在娘家,還有什麼臉面?「
賈母嘆了一口氣,很是為難道,「你也知道,我在他面前也是說不上話,但凡他還把我當個長輩,肯聽我一句半句的,你讓我去說,我又如何不去說呢?」
熙鳳在一旁眼珠子轉來轉去,雖然她也不喜歡薛蟠那個人,但都是小時候頑鬧結下的仇怨了,長大了,誰還記得那些個,且薛姨媽也是她王家的人呢,哪能不管?
「老太太!」熙鳳走到了老太太跟前,扶著她的胳膊,「依我說,老太太在琮兄弟跟前說不上話,有個人在他跟前是說得上話的,不如,讓這個人去說?」
喜歡紅樓之庶子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