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紅樓夢易讀本最新章節!
薛姨媽不放心,還是派了兩位婦女隨同寶玉兄妹。兩人道謝後,徑直回到了賈母的房間。這時賈母還沒吃飯。知道他們從薛姨媽那裡吃了飯回來,很高興。見寶玉吃了酒,就讓他自己回房去歇著,不許再出來。又命人好好照顧。忽然想起跟著寶玉的人,就問眾人:「李奶子怎麼不見了?」
眾人不敢直說回家去了,只好說:「剛才進來了,估計有事又出去了。」
寶玉走路都有些踉蹌了,回頭道:「她比老太太還厲害呢,問她作什麼!沒有她我還能多活幾天。」說完回到自己的臥室。
看到桌子上還放著筆墨,這時候晴雯接了出來笑著說:「好,好,耍的我研了那麼多墨,一早起來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整整一天。快點來把我研的這些墨寫完吧!」
寶玉才想起來早晨的事,笑著說道:「我寫的那三個字呢?」
晴雯笑道:「這人真是醉了。你早上去那府之前,不是囑咐人貼在門斗上嗎?這會子倒忘了。我生怕別人貼壞了,自己親自爬高上梯的貼上,這會子凍的手還是僵冷的呢。」
寶玉聽了,笑道:「我忘了。你手冷,我替你暖暖。」說著伸過手來拉住晴雯的手,又仰首看門斗上新寫的三個字。
這時黛玉來了,寶玉笑道:「好妹妹,你幫我看看,這三個字哪個寫的好?不許撒謊。」
黛玉仰頭看裡間門斗上新貼了三個字,寫著「絳雲軒」。黛玉笑道:「個個都好。怎麼寫的這麼好了?明兒也幫我寫一個匾。」
寶玉嘻嘻的笑道:「又哄我呢。」說著又問:「襲人姐姐呢?」晴雯向裡間炕上努努嘴。寶玉一看,襲人穿著衣服睡在裡面。寶玉笑道:「這也睡的太早了。」又問晴雯:「今天我在那府里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就和珍大奶奶說了,我要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你吃了嗎?」晴雯道:「可別提了。一送來,我就知道是給我的,正好我剛吃了飯,就放在那裡。後來李奶奶來看見了,說:『寶玉未必吃,拿去給我孫子吃吧。』她就叫人拿走了。」接著茜雪碰上茶來。寶玉又讓:「林妹妹吃茶」大家都笑著說:「林妹妹早走了,還讓呢。」
寶玉吃了半碗茶,忽然又想起來早晨的茶,就問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要三四次後才出色的,怎麼沒給我拿那個?又沏了這個?」茜雪道:「我是留著的,那會兒李奶奶來了,她要嘗嘗,就給她吃了。」寶玉聽了,將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扔,哐啷一聲,打了個粉碎,潑了茜雪一裙子茶。又跳起來問茜雪道:「她是你哪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麼孝敬她?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她幾天奶罷了。現在搞得她比祖宗還大呢。我現在又不吃奶了,白白養著這祖宗作什麼?攆出去,大家乾淨!」說著就要立刻回稟賈母,要把他奶媽攆出去。
其實襲人在房間裡沒有睡著,只是故意裝睡,逗寶玉過來和她玩兒的。剛才聽見說字和包子這些事,覺得沒必要起來,這會聽見摔了茶杯,生這麼大氣,連忙起來勸阻。正好賈母那邊也聽見了,派人來問是怎麼了。襲人忙解釋道:「我剛才倒茶,不小心被雪滑倒了,才砸了茶鍾。」一面又安慰寶玉道:「你打定主意要攆她也好。我們也都願意出去,不如連我們一起攆了算了。我們也好了,你也不愁再找好的來服侍。」寶玉聽了這話,無話可對,才被襲人等扶到炕上,換了衣服。迷迷糊糊的就睡著了。
襲人從他脖子上摘下那通靈寶玉,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到褥子下面暖著,這樣第二天帶的時候就不會冰到脖子了。
寶玉睡下了,李嬤嬤等進來,聽說寶玉醉了,也不敢再來觸犯,只悄悄的打聽寶玉睡著了,才放心出去。
第二天寶玉醒來,就有人來回稟:「那邊小蓉大爺帶了秦相公來拜。」寶玉忙跟了出去,領著來拜見賈母。賈母見秦鍾長相標緻,舉止溫柔,確實適合陪寶玉讀書,心裡十分高興,就留他在這裡吃飯,又命人帶去見了王夫人等。大家都因為秦氏,所以愛屋及烏,都也喜歡秦鍾,還都送了秦鍾見面禮。賈母又送了一個金魁星和一個荷包,兩樣一起有「文星和合」,功名順利的意思。又囑咐秦鍾道:「你家住的遠,萬一有不方便的,只管住在這裡,不用客氣。平時和你寶叔在一起,不要和那些不長進的東西們學。」秦鍾一一的都答應了,回去都告訴父親。
秦鐘的父親秦業是現任的營繕郎?,就是主管皇宮和陵墓的建設和修繕工作,現在已年近七十,夫人早已去世。因為一直沒有子女,就從養生堂收養了一對兒女。誰知後來兒子又死了,只剩下女兒,小名叫可兒,長大後,長得婀娜多姿,性格風流。因一直與賈家有瓜葛,就結了親,嫁給賈蓉為妻。這老人秦業到五十多歲才生了秦鍾。去年孩子老師又亡故了,還沒來的及另請老師,只能讓秦鍾暫時在家複習舊課。正打算和親家商量想去他家家塾中學習,可巧遇上寶玉這個機會。又聽說賈家家塾中的老師是賈代儒,是老一代有名的老先生,秦鍾這次去了,學業必定有所成就,因此心中十分高興。只是囊中羞澀,那賈家上上下下各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拜見老師送禮必須豐厚,他家輕易拿不出來,有怕誤了兒子的終身大事,所以東拼西湊封了二十四兩拜師禮,包裝的整整齊齊,又親自帶上秦鍾,來賈代儒家拜見了。然後等寶玉什麼時候上學,再一同入學。真是:
早知日後閒爭氣,豈肯今朝錯讀書。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