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與新小說—評《國士無雙》第一卷
《國士無雙》完本的時候我曾經說過,這樣的書網絡文學作品裡面以前很難有,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也很難有。時至今日,《國士無雙》已完本近兩年時間,我仍未在網絡文學裡看到類似集凝神與順氣於一體,集歷史古典之美與批判現實之痛於一身,既能審視國民精神世界,又能娛樂大眾展露情懷的作品。
是的,我對它的推崇無以復加。
但在四年的時間裡,我並沒有給它寫過一篇書評。一則是這作品橫跨八十年的中國歷史,廣度之大,人物之多,故事之繁密讓我無從下筆;二則是我想這樣的作品,由於它在網絡文學裡的先鋒性導致它的價值和地位,不應該是由我來評說,而是應該交給將來那些更有權威性的人:一代代的讀者和網絡文學史。
但今天,出於推介作品的需要,我不得不拿出《國士無雙》煌煌十二卷的第一卷「舊京」來分析,只能算拋磚引玉,做一個入門的推薦而已。
作為一個網絡文學的從業者和評論者,我評價一部作品的好壞,一直使用的是「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時確定的四大標準:
1,文本價值。是否在敘事語言上有創新和突破?
2,記錄價值。是否表達了時代、或時代的某個側面的情緒、動機或景色?
3,邊際學術價值。是否在人性探索上有創新和突破?
4,娛樂價值。是否讓你讀得情緒高漲?
《國士無雙》如同一部大電影,在驍騎校鋪陳的畫面之中上至國務總理、大師名流,下至鐵路工人、天橋藝人,東洋西洋三教九流的人逐一寫入,各有味道。驍騎校說他自己擅長「白描」式的寫法,其實在我看來,他更擅長的是「寫意」。因為在「舊京」這短短的二十萬字里,就出現了上百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人物,並且不是一筆帶過的龍套,這樣的寫作手法不是「白描」做的到的。
而除了個性鮮明的人物,作者在小說里也化用了諸多名流軼事,例如陳子錕為魯迅拉車即化用了《一件小事》,無疑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讓讀者們會心一笑,甚至有所反思。而大歷史裡面穿插小人物這種《阿甘正傳》式的做法,也讓讀者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乃至於歷史人物在大事件里的種種舉措產生濃厚的興趣。國史秘聞,舊京種種,人生百態,世俗人情作者無不信手拈來,顯示出其深厚的「八卦」天賦,拿來講百家講壇想必也是極好的。
而在以《國士無雙》為代表的新歷史小說裡面,作為網絡寫手出身的驍騎校不但能夠去承繼古典歷史小說所具有的大器厚重之美,同時也能夠去自覺的去記錄歷史、直面歷史、去解析臉譜式歷史人物背後的一面,這裡面不管是蔡元培、胡適、還是李大釗、陳獨秀等,都是從北大校園生活裡面的小事來展現他們的風采,這一點頗具歷史散文的特點。
不但對知名的歷史人物能做到這點,對生活在社會下層的貧苦百姓,驍騎校同樣能做到見微知著,他擅長通過故事的細節去表現人物性格,比如陳子錕和於占魁比武時大院裡生活經歷不同的幾人表現即有很大不同:趙家勇是全部押了陳子錕贏,講的是江湖義氣,而小順子兩頭下注則為他後來左右逢源,無甚原則的人生道路做了鋪墊。
對於網絡小說來講,娛樂性無疑是它的強項,因為在殘酷的競爭環境裡,作者就像天橋的說書人一樣,今天講的好就有人捧場,今天講的不好就顆粒無收,所以網絡小說作家不但擅長埋線,也擅長解扣。
在「舊京」這一卷里,作者至少安排了一文一武一正一邪四場大戲,文戲是陳子錕作為辜鴻銘的門徒學拉丁文,作為劉師培的弟子學文言文在百家爭鳴兼容並包的北大校園裡與人對賭;武戲是陳子錕怒闖馬宅救民女,並且引發後續的京師比武;根據這兩場大戲鋪陳出各式人物,串起各條線索,使得整卷書看起來洋洋灑灑卻不離散。而最終文(車夫的身份)武(買車的資金)湊成了陳子錕在京城的第一單生意—紫光車廠;而「斗糞霸」與「糞業改革」這一場戲雖然看起來有點「下水」且兒戲,但揭露了老北京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態,種種毫不避諱的描寫也讓讀者感覺震撼,從而更喜歡現代文明生活。
當然,《國士無雙》也有它的不足和局限性。因為網絡連載的緣故,作者在很多細節上做不到精益求精,鋪陳過多又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故事的流暢性,導致整個「舊京」卷看起來更像是後面十一卷的序章。另外,作者雖然在竭盡所能的兼顧小說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但因「浮光掠影」的寫法導致對主要人物的描寫和性格刻畫不夠,以至於更不像是一本網絡小說。
撰稿人:血酬,17k小說網創始人、湯圓創作出品人,網文大學常務副校長。著有《網絡文學新人指南》等。
本文發表於《雨花》雜誌2015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