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智說道:「青陽縣丁家的丁道霄。」
楚齊光摸摸下巴,臉上不露聲色地問道:「青陽縣的豪門嗎?給我詳細說說這個丁家吧。」
「你也知道靈州本來就靠近北方軍鎮,開國之初便要時常直面北方妖族兵鋒,長此以往是武風濃郁。
再加上青陽縣本身風水上佳,可謂是人傑地靈,這麼多年來每三年一次的武舉,最少都會出一個武舉人。」
「日積月累下來,使得青陽縣內豪族眾多,他們互相抱團,在朝堂上能說的上話,在縣內的勢力更是盤根錯節。」
「丁家就是這些豪族中的一個,現在丁家的當家人丁志澤乃是武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左侍郎。自從致仕歸鄉之後,便是青陽縣裡頂流人物,丁道霄乃是他的嫡長孫。」
楚齊光的目光微微一閃,他知道這大漢朝的兵部左侍郎乃是三品大員,兵部尚書的副手,負責各地軍隊的糧草、兵力的調動,軍隊官員的任免,是實打實的實權人物,手下門生故吏無數。
理論上以周二狗的身份,二十年內都不可能報仇。但是如果不報仇的話,又要拖慢自己的修煉進度。
喬智看著楚齊光頭疼的樣子,勸解道:「丁家在青陽縣的勢力非同小可,你現在還是忍忍吧。等入道之後再去對付他們,不過是舉手之勞。」
「丁道霄該死。」楚齊光搖了搖頭,心中暗道:『因為他擋我的路了。』
二狗的記憶、喬智的教導、王才良的訴說……各方面的情報在他的腦海中重新整合排列,他的目光漸漸亮了起來。
「我要對付的不是丁志澤,而是他的孫子丁道霄。用點手段的話,也不是不可能。」
「你再給我說說丁家的情況,特別是這個丁道霄的情況,他怎麼遇到父親和大哥,搶走了什麼典籍,本人的性格、天賦如何,還有……」
楚齊光眼中閃過一絲寒芒:「……他以後會表現如何。」
喬智看他這模樣,心想這二狗還是重感情啊,殺父之仇也實在勸不動,便把能說的都說了。
「丁道霄進山打獵的時候,遇到了一隻遷徙中的重明鳥。混戰中他腿骨斷了,又和手下失散。正山窮水盡的時候,遇到了你父親和大哥。」
「不過當時野外的天氣太過寒冷,還有野獸的威脅,丁道霄不方便移動。為了救他,你父親和大哥就將他帶去了當時附近保存典籍的那一處遺蹟躲避。」
「雖然你父親和大哥極力隱瞞,但還是被丁道霄發現了典籍的存在,他沒有聲張,假作不知典籍的存在,耐心地養傷。等傷勢快好了的時候,偷襲殺死了你父親和哥哥,奪走了金剛寺的典籍。」
「那本典籍乃是金剛寺的須彌山王經,是真正的入道武學,為天下二十五正法之一。」
「丁道霄的武道天賦本就不俗,憑藉須彌山王經上的修煉和秘藥藥方,再加上丁家的深厚底蘊,一身武藝突飛猛進,很快就將武道推動到第四境。」
「在考取武舉人後,他還向鎮魔司獻上了須彌山王經,作為進身之階,加入了鎮魔司,拜了當時的鎮魔使作乾爹。」
「後來他武道修為越來越深厚,二十年後不但成功入道,更是先成為了鎮魔司鎮魔使,後又一路爬到了天衛指揮使。成了皇帝心腹,威壓朝堂十二載。」
「最後是在武道突破時走火入魔而死,死後被追封為誠忠伯,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楚齊光知道這天衛有點像前世明朝的錦衣衛,但管轄的範圍更大,下轄的鎮魔司、靖邪司還要管理斬妖除魔的事物,權柄比錦衣衛還要高的多。
喬智最後點評道:「此人陰險狡詐,最大的特點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且能力很強,天衛在他手中的時候可謂橫壓一世,監察百官,朝堂內外就沒一個官員不害怕的。」
楚齊光點了點頭:「成了特務頭子啊,是個厲害人物。那須彌山王經上的武道,喬大師你會嗎?」
喬智搖了搖頭:「二十五正法,個個都需要秘籍才能修煉,是無法口口相傳的。」
楚齊光微微一愣,沒想到還有這種事情。
喬智說道:「入道之法,其中蘊含的奧妙已經超越了語言的極限,非秘籍在手,便無法傳授。」
楚齊光無奈地點點頭:「那你再給我說說青陽縣其他鄉紳鄉宦的事情。」
喬智說道:「這青陽縣中能和丁家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吳家和郝家了……」
……
第二天一大早,陳剛便早早守在了門外,等待和楚齊光一同去縣城裡。
不一會王才良也帶著四名下人來找楚齊光了。
楚齊光和二狗母親、二狗妹妹道了個別,便帶著陳剛、喬智,和王才良一同前往了縣城方向。
王才良看著喬智說道:「周兄,來看你還是個愛貓之人,經常都要帶著這隻貓啊。」
陳剛聽了心中暗道:「每天都在舔,能不愛嗎?」
「從小養大的貓,有感情了。」楚齊光笑了笑,直接和王才良說了自己改名和虛戶的事情,主要是要求王才良進了縣城以後幫他保密。
這種編個虛戶、掛靠丁口的事情,對王家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他們家可還是有好幾塊地都這麼掛在一些虛戶、絕戶下面,用來逃避賦稅的。
王才良對此習以為常,而且對楚齊光藉此換個名字的事情也大加讚賞。畢竟周二狗這名字實在是拿不出手,如果在英略館裡用這個名字上學的話,簡直是沒朋友了,王才良都想裝不認識。
本來他還打算勸一勸對方改個名字,沒想到對方早有準備了。
「放心吧周……不對,是楚兄。這朝廷的戶籍冊年久失修,天下各縣的戶籍造冊更是早就疏於管理,你就安安心心地用這新名吧。」
但王才良心中卻又忍不住嘀咕起來,蓋因這名字他總覺得有些耳熟。
『楚齊光……楚齊光……是了!我們家不是有一塊地就掛在這戶底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