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天佑十五年,李曄五十歲大壽,當時正在征伐倭國,國家百廢待興,遼北需要大量財力投入,李曄拒絕了朝廷舉辦五十歲壽辰的建議。讀書都 www.dushudu.com
天佑十六年,拿下倭國,但大唐的目光又對向占城。
大唐在海洋上的擴張如火如荼。
到了天佑十七年,收復占城,改王都因陀羅補羅為林州,賓童龍為浦州,古笪羅為笪州,各地戰事平息。
在大量倭奴的努力下,遼北三座雄城拔地而起,還有三座建造當中,皆控扼山水,占據有利地形,將白山黑水分成七八個小版塊。
女真想如歷史上一般崛起大抵是不可能的了。
歸化策的強制執行,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連女真這個名族都不會存在。
不願走出山林,就只能被當成獵物宰殺,然後人頭拿到勃利州換取賞錢。
這也成了當地除皮毛、藥材、木材之外的另一大支柱型產業。
不過遼北的持續建設,對倭奴的損耗太大了。
韓知古立功心切,也知道長安渴望出成果,便不再管倭人的死活。
每座城市下,都有倭人的累累白骨。
前期二十萬餘的倭人,凍死累死近十萬。
引起了士大夫的雪片一般的彈劾,認為韓知古暴虐成性,有傷天德。
文人集團對倭人普遍抱有同情之心,盛唐之時,與遣唐使的關係也都不錯。
當初李曄在東瀛推行奴籍的時候,就有人反對。
當然,遼東的慘劇不是韓知古一人造成的。
韓知古負責工程進度,大部分倭人其實是死在在遼東皇城司統領趙元義手下,小部分被生女真砍殺。
趙元義不管什麼人不人道,一切為大唐的利益出發。
作為遼東食物鏈的底層,倭奴的命運可想而知。
韓知古成了替罪羊,卻聰明的承擔一切罪責,主動上表請罪,陳述遼北的惡劣環境,條件不允許,能讓遷徙過去的唐民免受饑寒之苦就不容易,也就只能辛苦倭奴了。
不過韓知古也表示,勃利州、懷遠州、定金州三座大城建好之後,生存環境會得到改善,倭人不會出現大規模凍死餓死的狀況。
李曄將彈劾的奏表留中不發,朝臣們便知道皇帝的心思,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知不覺,李曄來到大唐已經二十六個年頭,雙鬢漸染白霜。
大唐顫顫巍巍從血雨腥風中挺過來了,見到了陽光。
華夏也避免走向趙宋。
按照太子李禕以及群臣的說法,盛世端倪已經顯現。
大唐迎來一個新局面。
國力強盛,百業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很多原本無人之地得到了開發。
唐末烽火的留下的創傷漸漸痊癒。
沒有動亂,吏治光明,金融革新完成,大量從倭土運來經營支撐各地的金銀行,商貿大興。
大唐已經不是蒸蒸日上,而是進入高速發展。
商稅與海關歲入超過田賦,達到一千七百萬緡,成為第一大稅。
對土地依賴的減輕,也讓百姓手中有了閒錢,日子也有了盼頭,能購置一些輕奢品。
讓李曄沒想到的是,家具行業被催生出來,胡椅胡凳經過改良,與大唐文化融合,貿易量逐漸攀升,也漸漸成為出口的商品之一。
江南打造的一套檀木、黃梨木家具,幾乎與等重的金銀同價。
關東國、四國趨之若鶩。
就連草原上的瀚海郡王李多祿都大為歡喜,收藏了十幾套。
黠戛斯如同一個剛剛啟蒙的孩子,對一切來自大唐的東西都極度好奇。
草原上的貴族們,也有樣學樣,穿起了大唐的衣冠,用起了大唐的屏風、軟癱、座椅。
貴族子弟紛紛到長安遊學。
幾年間,漠北就出現了騎在馬背上的書生。
宣教司將漢代名將李廣一家大書特書,把李陵塑造成一個威武不屈的英雄。
從書面上為黠戛斯尋了一個根。
大大加強了黠戛斯人對大唐的歸屬感。
李多祿更是一到冬天就回長安宜陽坊避寒。
當然,皇城司與宣教司對黠戛斯的滲透也是無孔不入的。
改可敦城為燕然府,設燕然軍鎮司,下轄蕃漢騎兵三萬,名義上的都督是李多祿,但軍權實則掌握在都知兵馬使李祐手中。
畢竟是黠戛斯人的女婿,不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在一片祥和之中,李曄改元天興,取天興大唐之意。
天佑十八年是為天興元年。
天興元年的第一件喜事,就是在呂宋之北與東部靠海地區發現大金山,不過這些金山附近有大量土著,非常不友好,穿著條褲衩,提著骨頭棒子就要來砍人。
有金山,金山邊還有勞力,這自然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
海商第一時間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主動配合朝廷步伐,在呂宋沿海建設村落。
呂宋三道其實非常大,北部有島鏈連接流求,西部與勃泥相連,南部是爪哇,東南還有兩個大島,都處於未開化狀態。
簡直是天賜之地。
從此地落腳,與占城一左一右,如同一雙筷子,夾取南洋。
與政事堂群臣商議很久之後,李曄下達開拓令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今有呂宋孤懸大唐海域東南,金銀遍地,其民茹毛飲血,形如野人,不知禮儀羞恥。
大唐囊括四海,神威著於天下,風儀揚於八荒,不可不使此地孤懸大唐之外。
凡我大唐子民,皆可開拓呂宋。
置一縣,為縣令,置一州,為刺史,世襲罔替。
務令此域外蠻荒之地,深沐大唐之王化!
開拓令一下達,飛速傳往大唐五都、內地二十一道。
舉國沸騰。
轉眼間全國都在議論此事。
嗅覺靈敏的商賈與世家,已經在招募退役的將士。
能玩的起開拓的當然不是尋常人家。
不是地頭蛇或者有錢有勢之人,根本組織不起來。
崔氏、杜氏、韋氏、王氏等老牌世家聞風而動。
這也是李曄目的之一,世家擁有大量的資源,人力、財力什麼都不缺,還是書香世家,留在中土,遲早會變成龐然大物,還不如讓他們出去,成為華夏文明的傳播者,順便也給寒門和平民子弟挪地方。
即便他們不願去,李曄也會以強制手段把他們踢到呂宋。
當然,普通百姓只是看個熱鬧,他們在大唐風調雨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也不想離開故土,只想過個安穩日子。
這些年,世家大族在李曄的影響下,也具有了一定的眼力。
特別是倭國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外面也許是蠻荒,但不一定窮。
留在大唐還天天被皇城司監控,養幾個奴婢都被管著,門蔭制度直接被廢除,官也不好當了,沒有本事,當了官也要被擼下來。
朝堂上越來越容不下庸碌之人。
新一代的崔源照、韓延徽、馮道、宋齊丘,哪一個不是有經天緯地之才?
還不如出去當個土皇帝,想怎麼快活就怎麼快活。
世襲罔替也保證了他們的利益。
若是尋到金礦、銅礦什麼的,更是一本萬利。
沒人能經受這麼大的誘惑。
7017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