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看見這一片鴻蒙星河之後也是愕然不解,且不現在還是白晝晴空,眾人頭上還有一層房遮掩,就算雙目神光再好,透視所見隨心念運轉,應該是與秦飛鴻本人有所牽連的道法修為,怎麼就成了這麼一片星河圖景?
而且這片星河天光與尋常夜空星辰截然不同,諸如北斗紫宸、黃道列宿全然沒有,星辰光芒色彩各異,仿佛是一個個幽深曠大的境域。
尋常的元神感應是無法窺探到秦飛鴻身上所籠罩的這道星河天光,只有雲霄刻意施展眼神章道法方可能察,這既明秦飛鴻所修道法來歷特殊,也明雲霄修為更上層樓,《黃庭十三劍》的道法在他手上有了更深一重演繹。
雲霄收法斂神,闔目垂簾,臉上浮起一陣紅暈,就好像美酒落喉之後的回味,不住笑了出聲,似乎是因為自己修為精進而心生快意。
「真人在笑什麼?」秦飛鴻看見雲霄模樣古怪,開口詢問。
「哦,沒事沒事!」雲霄趕緊收斂神容,朝秦飛鴻道:「秦將軍方才到哪裡了?好像是長生軍的編制是吧?」
秦飛鴻頭道:「不錯,為了應對敵對修行眾的侵犯,長生軍這些年已經漸漸摸索出一整套布置策略——」
過往修行人行跡大多難尋,俗世凡夫多得是見面不識真人,只要修行人沒有以道法修為驚世駭俗,修行人在世間行走跟普通人並無二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如此。
並且由於修行界長久以來都有紅山議會守護安定,就算修行人之間因糾紛而起爭鬥,無法平和解決,鬥法分定勝負也是可以的。而鬥法本身並不一定要決定生死,只是當對錯是非已經無法分辨時,僅有的最後手段。
修行人鬥法比較的是修為境界、道法手段,可一旦上升到生死相爭,那便是什麼策略伎倆都能用上的了,過去修行人並不擅長,而這些年的戰亂卻使得以道法殺傷人命的伎倆不斷演變增多。
普通人相比起修行人實在太脆弱不過,這種脆弱不僅僅單指形骸體魄,也包括心念神魂、精神意志上的脆弱,以及五官六識的短淺蒙昧。普通人能夠藉助的外物器用,修行人一樣可以借用,而且能發揮得更好更妙。
好比一桿燧發火槍,交給一名訓練有素的尋常兵士,能夠迅速完成發射與填裝的過程,但發射而出的彈丸能否命中目標,這就受到火槍本身極大的限制。可如果是一名堪能施法御物攝拿的修行人,火槍填裝眨眼間就能完成,發射而出的彈丸能夠施法操控其去向,受御物法力牽引的彈丸,威力足可貫穿多層軋制鎧甲,直接將人體轟得血肉橫飛。
這樣的例子在十多年的戰亂中不勝枚舉,還能頑強存在於九州之上的勢力,早已各自摸索出一套針對於此的戰略戰術。
長生軍中不以道法修行為稀奇,哪怕是任何一個兵士都對修行人的手段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即便這些兵士本身並無真切的修行體會,可是體現在外的道法手段,終歸是能可捉摸的。
在這個基礎上,長生軍中所有基層戰兵,全員披甲,配發一桿長柄火槍、兩桿霰射手槍,一柄短杆刀斧。除此之外,根據作戰環境另外配發各種作戰武器,從投擲炸藥到肩扛式的散射火雷、火鴉,一應俱全,欲進取之處先以大量火力覆蓋多次,然後再進軍衝鋒,儘量減少短兵相接的狀況。
而軍中的重武器,譬如火炮一類,基本是讓已有內息外感的軍官負責操縱,他們有遠超普通兵士的元神感應,施法能夠加快火炮的填裝和擊發,威力自然也是更上層樓。
到了營中將官一級,修為皆有真心全形,具備念動施法的能為,一般是作為戰場指揮,也是衝鋒陷陣時的主要核心,配合全軍陣式,身居陣樞位置,更能發揮個人的能力。
至於主帥秦飛鴻,他本人就是全軍中樞,除了發號施令、把握戰局,平常無需他本人出手。因為長生軍有秘傳的陣法,秦飛鴻本人法力神氣與陣眼相合,他一出手便是引動全軍威勢,沛然難當。同樣的,能夠藉助全軍之力,一般的修行高人根本無法直入陣中斬帥奪旗,就更不用秦飛鴻本人修為高深莫測了。
戰場局勢發展至今,隨軍的修行高人一般都不會親自出手,利用各種陣勢與天時地利,修行高人所能發揮的能為往往驚天動地,這本就是一種無形的震懾。
這也是秦飛鴻自信所在,一般的修行高人若是進入江陵城中,恐怕連飛天遁逃都做不到,所以他並不擔心雲霄等人會突然發難。
長生軍的編制,按應該是軍中機密才對,沒有必要對外人講述。只不過雲霄這一路走來,發覺無論是天王教軍、還是江南軍隊,跟楚國長生軍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或許就是戰場局勢導致的結果。大家似乎不約而同選擇了這類戰術——將修行人的道法手段滲透入軍隊陣容中,而且軍中兵員的素質不斷趨至精簡、集中,不再是過去千軍萬馬兩邊對壘的情形。
然而長生軍戰兵看似不足萬人,但是這支兵馬的消耗,恐怕要比舊時十萬大軍更為龐大。每個基層戰兵幾乎都武裝到牙齒,而且都是楚國中最精銳尖端的武器裝備,每個兵士都是大量錢財砸出來的素質能力。
楚國國力再強,也不可能讓全國上下都是長生軍的規制,所以這樣的強軍勁旅僅有一支,甚至放眼中土九州,也不過寥寥。萬夫一軍鎮守江陵,獨對天王教國雄踞之勢,這是何等膽魄?何等雄心?這恐怕不僅是楚國帝君與秦飛鴻的非凡自信能夠做到,也包括長生軍中那足可撼動天地的無匹軍威、軍心、軍魂。
長生軍中隨便拎出一人,都是國中虎狼之士、精悍勇夫,由此組成的強軍勁旅,難怪雲霄放眼望氣,能夠看見天上有兵戈鳴金之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