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 871章 品《維摩詰經》(29)

    你們年輕人喜歡談密宗的,按照密宗規矩,弟子要去找已證了道的具德上師。

    隨便找一位上師的話,弟子是犯戒的。

    上師傳法給弟子,如不是功德具備的話,上師也是犯戒的。

    那麼怎麼選呢?有沒有法眼。

    只好靠自己多生累劫的法緣,做人做事求法要依正因。

    你種的因正,所得的果,法緣自然好。

    我常告訴你們,多結人緣,多做好事,多結法緣。

    像我對密宗的看法,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因為我的願力是:法應該屬於眾生公有,道是天下的公道。

    你有那個資格一定傳你,但是如果你沒有那個功德就免談了。

    因此我這一生的法緣也很好,有時碰上了還硬要我學,一定要把秘本塞給我。

    後來想想何以如此?應該是同我個性有關,我不守秘的,要我守秘就不要傳我。

    法眼就是說人真有眼光,認識得很清楚。

    維摩居士把佛法真正的道理告訴你,但是跟文殊菩薩去的,共有三萬二千人,而能得到法眼淨的,卻只有五百天人,除此之外,舍利弗有沒有得法眼淨,我們不知道。

    其實他當然得了,他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早超過法眼淨了。

    其他有的人聽了還是聽了,仍然不懂。

    可見得法眼淨之難,得法眼淨者是相等於菩薩功德,一看佛經就知道,哪是方便法門,哪是究竟法門。釋如引經據典、振振有詞地講了一通「什麼不是求法」後,只見他如炬的目光在禪堂掃巡了一番,見一定聽興正濃,當他的目光停在張柬之前時,見張柬之的眼皮「突」地跳了一下,他會心地說:下面,我想講下「什麼叫做能作佛事」: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釋如作了開頭告白後,接著說,阿難聽了維摩居士這一番話,我們可以想像,他搖著頭對釋迦牟尼佛說,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事,佛啊!一碗香飯居然能做佛的事業!

    「佛言:如是!如是!」佛說:對了!就是這個樣的!

    「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釋迦牟尼佛接下來一路就為阿難講,真正的佛法,不是呆板守住一個方法的。

    有的佛國世界,不像我們這裡講經、說法、念佛、打齋,而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做佛事。

    有用佛的各種光明做佛事,你感受這個光就開悟了。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有以菩提樹」,有些佛世界是以大菩薩們作佛事,有以佛化身出來的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作佛事。

    譬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那樹本來不叫菩提樹,因為佛在樹下悟道而叫作菩提樹。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佛的衣服和臥具作佛事的。

    經典上記載,佛在世時有個弟子,怎麼樣修行都不上路,這弟子就想借用佛的坐墊來打坐,佛知道了就立刻拿給他用。

    結果這弟子上去盤腿一坐,就證果了。

    所以你們誰的太太小姐,想要件什麼衣服的話,你就趕快買給她,說不定一穿上就成道了。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有人因吃了一餐飯而學佛成道了。

    有時人去到山上或廟子看到這個風景,就要出家修道了。

    過去我認識一個人,他是作官的,非常能喝酒,登峨嵋山還背著酒瓶去呢!他上山之後,天黑了不方便下山,又下起雨來,山寺中的師父就留他住下。

    他住在寺中,夜裡萬籟無聲,只聽見寺中小和尚念佛撞鐘,他當時就把酒瓶一扔,去找住持出家了。

    所以這個園林台觀也真能做佛事的。

    由此可見,佛法到處都有,到處都能使你入佛道。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有以佛身,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佛的身相好莊嚴作佛事的,誰走這個路線?就是阿難。

    根據《楞嚴經》,他就是看見佛的相好莊嚴而想出家的,他是因為好色而出家,所以後來外出化緣,碰到個漂亮的摩登伽女就動念了。

    你要如何修到相好莊嚴呢?世界上這麼多人,為什麼沒有相好莊嚴的呢?這個道理值得研究了,就是佛家的這一句話:「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

    一個人能夠修到相貌莊嚴,色身健康,是經過多生累劫戒律清淨來的,也就是道德行為的果報。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人因為作了個夢而去學佛,有人碰著了什麼幻境而學佛。有人因看到什麼影子,聽到什麼聲音等等而學佛。


    這裡講的幾樣東西是比喻,顯教佛經常用的比喻共有十種,這裡沒有提到像水泡、芭蕉。以密教來講,這每一樣都有一種修法的。

    例如鏡中像,你鏡子裡看到的像是真的還是假的?中國古禮中,婦女坐月子時,房中不准擺鏡子。

    嬰兒看多了鏡子容易夭折,因為他把鏡中的身體當作是自己,所以他意識就跑到鏡子裡去了。

    還有嬰兒喜歡看發光的東西,他集中精神看,看久了就變成鬥雞眼。

    比如說鏡子的像是假的,可是有種修法還是靠這麼修的。

    不過,你要知道,修法不是佛事的究竟,只是佛事的方法。

    如果你認為一個法門是對的,另一個是不對的,這就錯了。

    一切只是方便,只是助道,沒有一個對的法門。

    什麼才是對的?對的是「了不可得,本來如是。」你說這些法都不對,也錯了。

    這認為不對的也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本來就靠不住。

    佛經常說夢幻泡影、水月空花,這都是沒有的東西,所以大家就把這些當作是空,錯了!這些不是說空,是說有。

    不過這是很短暫的,不會永遠停留,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觀音法門就是用音聲來修的。

    譬如剛才講的朋友,在峨眉山聽見鐘聲一響、小和尚念佛,因緣成熟就出家了,所以音聲也是佛法。

    文殊菩薩在《楞嚴經》稱讚觀音法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為什麼他推崇用耳朵修法?

    其實用眼睛的方法也很多,但是用眼睛修不圓滿。

    以四方來說,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四方的三方之一,後面看不見;鼻子只能管呼吸,其他的不知道;只有音聲是十方上下都可以聽到,尤其是這世界上人與人之間,常靠音聲作言語表達,所以修觀音法門比較容易。

    大家別忽略了一點,文殊菩薩很謙虛,他沒有推薦自己的法門。

    他代表智能,也代表文字,所以他名號的中文翻譯,是用了「文」這個字。

    釋迦牟尼佛的名號,釋迦是能忍的意思,牟尼是寂靜,能忍寂靜合起來,在中國文化就是一個字:「文」。

    因此很多中文佛學經典,就稱他為釋迦文佛。

    我們知道觀音法門殊勝是靠經典文字來的,是文殊菩薩推薦來的,可是大家卻不研究文殊菩薩的修法。

    所以有人是因為和人談話受規勸而學佛,有人是因為佛經的文字好,由文字因緣而學佛。

    這裡有的同學聽經時把眼睛閉起來,一邊打坐一邊聽,眼睛不看面前的佛經,這是很糟糕的。

    研究文字的時候,一定要看著文字,透過人家所講的,才會確實吸收,才記得。

    文字是般若的一種,沒有人真悟道而文字不行的。

    譬如六祖本來一個大字不識,可是悟道了以後他能講經;他也不用自己去讀,就讓人家念給他聽,他聽了就能解說,就是這麼高明,也就是因為文字般若到了。

    但是你,我也,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認字,透過文字來做佛事。講到這裡要提出一個重點,《維摩詰經》在佛法中是從果上說起的。

    已經成就的佛,像維摩居士(金粟如來的化身)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也有生老病死的現象。

    維摩居士以生病的因緣,引出這一部經來說法,在說法中,又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境界,例如方丈室中容納好幾萬人,又為每人借了一張師子座,又有天女散花,任意轉男女相,甚至去上方世界,同香積佛化緣吃飯,等等。

    都是在說佛法有成就的人,他們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智慧、能力,這些都是佛果上的事。

    我講到什麼是做佛事。一講到作佛事,大家通常就想到找出家人誦經,或者放焰口,或者作水陸道場,或者持個咒子。

    這些也是作佛事,是為佛法佛教而作的事。

    真正的佛事包括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太多了。

    不要偏執一種,好像有人只抓住念阿彌陀佛,其他都是外道;或是學密宗的人,認為淨土是沒有智慧的,而禪宗是狂妄的;或者搞氣功之類有為法的人,看不起靜坐;或者靜坐的人看不起搞氣脈的人等等。

    佛告訴我們,一切皆是佛法,就看你的智慧從哪裡投入。

    《維摩詰經》講了那麼多都是佛事,可是如果拿《華嚴經》來比,《維摩詰經》只講了百分之一。《華嚴經》講得太多太多了,乃至依《華嚴經》,佛有時叫做神仙、豬仔、神、上帝,都是化名,那太偉大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871章 品《維摩詰經》(29)  
相關:    修羅武神  九星霸體訣  網遊之劍刃舞者  帶着農場混異界  生生不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落難情緣871章 品《維摩詰經》(29)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4s 3.7259MB

搜"落難情緣"
360搜"落難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