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
沈清猗心頭冰涼。
蕭頌看清黑牌上那三個篆字, 臉色也變了。
道玄子!?
道門三大高手之一,怎會死在這裡?
誰殺了他?
又有誰能殺得了這位先天境宗師?
那必須是先天境宗師?或者幾位圍攻?——梵音寺?天策書院?景教?大食教?東海刺?……
這是諸教之間的爭鬥,還是與三清宮的仇怨,或是道玄子的私仇?
蕭頌腦中如有萬馬奔騰而過,轟轟不止, 心裡也如水滾般起伏——道玄子身隕的消息傳出去, 必定是軒然大波啊!
他舉著火把呆立在那裡。
蕭琰看著沈清猗的臉色有些擔心, 回身一步, 伸手虛扶她, 聲音透著關心,「阿嫂。」
沈清猗抿了抿唇, 向前走近屍骨。
蕭琰立即伸手從蕭頌手中接過火把,「頌叔,我拿著吧。」支近給沈清猗照著,另一隻手卻是內力凝聚,這裡總給她一種危險的感覺,她目光警惕的四下望著。
沈清猗仔細看那塊烏黑的牌子,眼裡漸有悲痛。
這是三清宮的道牌,生不予人,死後也要收歸三清宮的道塔里。道玄子的道牌不可能給別人。
這屍骨身上的道袍是質料極好的兼州青錦,上面織有仙鶴的暗紋——三清宮的道袍就是織有這樣的暗紋,道袍的衣領上繡著三道金線,象徵三清,兩邊幾乎垂地的寬袖上繡有九圈銀線——三清宮只有三宮掌教和長老才能繡九線,道玄子是太清宮的長老。屍骨旁邊沒有掉落冠帽,只有一根沉水木的靈芝頭簪子,簪頭刻著一個「清」字。在屍骨的正前方立著一柄長劍,烏漆的鞘,鞘尖插入岩石約一尺半,青色的劍柄,吞口上蝕刻著一個「玄」字。
沈清猗已經確定無疑,這具屍骨就是與她有半師之誼的道玄子孫先生。
她神色悲痛的向著屍骨和劍跪了下去,「學生沈清猗,叩拜先生遺容。」
蕭琰卻警惕的盯著屍骨前方的那柄劍,又盯著那塊道牌——她已經確定,讓她產生危險感覺的,就是這兩物。
她隨著沈清猗半跪下去,看似是對遺骨行禮,實則距離沈清猗只半臂,決定一有不對,就拉著姊姊後退。
蕭頌也跟著左膝點地,在沈清猗的斜側後方半跪下去。這是武者對前輩遺骨的禮節。
沈清猗對著遺骨三叩九拜。
這是最大的禮節,只在特殊情況下對皇帝、父母、老師行此禮節。
蕭頌眼睛瞪大,難道道玄子於少夫人真有師長之恩?——教以武不可能,那就是教過醫?
道玄子是道門三大高手之一,也是天下聞名的醫道聖手,世人尊稱「藥王」,武道不會傳三清宮以外的弟子,但醫道學生桃李滿天下,難道少夫人也是?
沈清猗叩拜後,對蕭頌道:「頌叔,孫先生教過我醫道,我須盡學生之義,為先生收殮屍骸。你先上去,告訴四郎,孫先生歿於此。記得,只告訴四郎。」
蕭頌心中一震,這位先天宗師真的教過少夫人醫道!
他應了一聲「是」,語氣多了一分恭敬。
至於後面的吩咐他當然明白,道玄子隕歿一事必將震驚道門,這事不能從蘭陵蕭氏口中輕泄出去,至於怎麼通知道門,那是家主考慮的事。
他向沈清猗行了一禮,「少夫人,某先上去了。」轉身提氣掠上洞口。
沈清猗仍然跪在遺骨前,蕭琰提醒道:「姊姊,不要碰這劍,還有那道牌。」她皺著眉毛,「我感覺……很危險。」
沈清猗沉眉凝思,片刻,道:「阿琰,火把照這裡。」她指著屍骨的手下。
蕭琰將火把照過去。
只見寬衣大袖攏著的白骨五指下,左手地上寫著「牌」字,右手下方寫著「取」,血字很小,如果不是沈清猗跪下去磕頭,真的很難見到。
蕭琰按著從右書左的習慣讀:「取牌?孫先生是什麼意思?」
沈清猗抬頭,看向屍骨脖子上烏繩繫著的道牌,「孫先生寫下取牌,必是說明重要。我們按先生吩咐,先取道牌。」她站起身來,「阿琰,你將孫先生的遺骨往外移三尺。」
蕭琰應聲「好」。孫先生的屍骨靠著石壁,取下他脖子上的道牌應該解繩而取,直接從頭上摘下來那是對長者的不敬重;而解繩必須要從後面解,若將繩結扯到前面解開,禮儀上也是對長者的不敬重。她起身將火把遞給沈清猗,又跪下給遺骨叩了個頭道:「孫先生,得罪。」伸出雙手將屍骨小心抬起來,移到離石壁三尺處。回過頭卻見沈清猗拿著火把立在原處,低頭看地上,便叫了聲:「姊姊?」
沈清猗回頭道:「孫先生在這留了字。」
蕭琰驚訝走過去,便見遺骨搬離的壁角書有一行血字:「遺物置於此壁內。」
她目光往字上方看去,便見石壁有三道接縫處,好像是在石壁上楔合了一塊長高三尺左右的石磚,想必磚後有洞,遺物就在洞裡。
沈清猗蹲下去,從胡服的衣袋裡取了方手帕,在地上紅褐色的血字上沾了沾。
蕭琰看見白帕上沾染了血色,頓時驚詫不已,屍體肉身腐朽為骨,那肯定是很長時間了,這血字看著就是干後的紅褐色,竟然還有血沒幹?這太不合常理了!
沈清猗將手帕湊到鼻下聞了聞,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這是人血和硃砂混合驅蟲香料,再加以特殊藥粉製成,在陰濕的環境下,可以保持字跡不干。」因為那種藥粉可以吸納濕氣,孫先生教她調製過。
蕭琰立時明白了,「這是用來驅蟲?」難怪這裡有蟲蟻,但屍骨周圍卻是乾乾淨淨的,也難怪孫先生的道袍保持得這麼完好,雖然好質料上百年不腐,但抵不住蟲子啃咬啊。她不由贊道:「孫先生用藥真是高明。」她又恍然道,「孫先生寫的取牌那兩字,也有驅蟲的功用吧?」
沈清猗點頭,「不錯。」
蕭琰看著那字,道:「姊姊,那我們是先取牌,還是先取孫先生的遺物?」
沈清猗道:「我想,孫先生寫這行字,重點是用來驅蟲,而不是告知遺物所在地。他既然寫了『取牌』,而這行字只是說『遺物置於此壁內』,沒有寫『取遺物』,可見取道牌要重於取遺物。」她心忖,以孫先生的手段,這石壁內必有後招,若貪圖他的遺物妄取,那八成是自尋死路。
她將火把遞給蕭琰,轉身掀開屍骨頸後的衣領,從下面牽出烏繩的繩結,忽的「咦」了一聲,「阿琰,照近點。」
蕭琰將火把下移,湊過頭看去。
那道牌原本是貼身戴著,應是被孫先生死前取出來放在衣外,但後面的繫繩還是貼著肉的——現在就是貼著骨頭了——隱在衣領之下,沈清猗要取出繫繩就要翻開衣領,於是見到衣領內寫著兩個蠅頭般小的血字:「玄合。」
「玄合?」蕭琰念出來,「什麼意思?」
「玄?」沈清猗凝眸想了一會,道,「應該是道牌上的『玄』字與劍柄上的『玄』字相合。」
蕭琰覺得有道理,只有這兩處有「玄」。
沈清猗從胡服袖口抽出銀針,挑松繫繩的結頭,解開繩結。
蕭琰突然道:「姊姊別動!我來取。」她可不放心沈清猗去觸摸這給她帶來危險感覺的道牌。
不等沈清猗答應,她已走到屍骨前面,連繩取下道牌。
沈清猗目光變得柔和。
蕭琰提著這不知什麼材質製成的烏黑道牌,走到那柄劍前,小心翼翼的將「道玄子」的「玄」字和劍柄上的「玄」字貼合在一起。
她只覺手上一震,劍鞘里的劍似乎「嗡」了一聲!
蕭琰整個身子都一繃,但轉瞬,又放鬆下來,臉上現出很奇怪的神色。
沈清猗走近,「阿琰,怎麼了?」
蕭琰心中驚詫無比,那聲「嗡」響後,她感覺道牌和劍上那種讓她產生威脅的感覺,突然間消失了。
她摸了摸道牌,又臉色古怪的看著那柄劍。
「姊姊,好奇怪,那種危險感覺沒了。」她目光盯著那劍。劍和劍鞘都給人一種蒼朴的感覺,應該很有年頭,先前她只覺得威脅,如今威脅已去,便覺這劍當真不凡,插在那裡就有一種渾然氣勢,她不由按住劍簧,拔劍而出。
劍鋒如雪,飄落如雪。
不對,是飄落了一方雪絹,隨著劍拔出,飄落下來。
兩人同時咦了一聲。
蕭琰低頭揀起那白絹,只巴掌大小,用墨筆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
兩人湊近看去。
「吾三清宮道玄子,遇黑教阿維葉偷襲,斃敵後落崖,自岩洞落此。吾知傷重無生,留書於此。尊吾屍骸者,當為有緣人。道牌、劍鞘各封一道劍氣,相合可消去。取牌十息不與劍合者,牌內劍氣發;不敬吾而擅拔劍者,劍氣出鞘,十丈內諸物皆毀。」
蕭琰暗抹冷汗,心道:「好險!」
孫先生這真是算盡了人心。
道玄子的道牌和劍都是貴重之物,若將之送回三清宮,就是天大的人情,無論是拜入三清宮還是三清宮謝之以禮,都是令人激動的收穫。而這柄劍本身,也是難得的寶劍,蕭琰拿著劍就覺寒氣逼人,想必是切金斷玉的鋒利。
若是貪婪者,上來就拔劍,那就死成渣渣了。
或是對遺骨不存敬意的,不下跪叩拜,就看不見道玄子手下寫的字。即使無意中看見,但對死者不存敬意的,必是直接扯下道牌或從頭頂摘下,不會遵從禮節從後面解繫繩,自然不會看見衣領內的字,取下道牌不與劍合,十息後劍氣迸發,也是死成渣渣。
沈清猗的神色卻見悲痛。
白絹上墨書道:「吾遺物中醫書三卷、金針術刀醫具,俱予吾徒吳興沈氏十七娘清猗。」
她眼中溢出淚,卻原來,孫先生是將她視為正式的弟子啊!
「望吾徒清猗繼承吾之醫道,濟世光大,傳承不絕。」
沈清猗走到孫道玄的屍骨前面,跪下道:「清猗謹遵師傅遺訓。」磕頭三記,抬頭時,淚已濕面。
蕭琰走過來半跪在她身邊,沒有說安慰的話。要說「別傷心,別難過」那都是蒼白的,怎麼能不傷心、不難過呢?「姊姊你在這裡遇上孫先生,說明冥冥中有你們師徒的緣分,這是大幸。好過被宵小之輩發現,毀了孫先生的遺骨和遺物,也毀了孫先生對你的心意,讓你永遠不知道孫先生視你為徒和他對你的冀望。」
她說著掏了手帕,遞過去。
沈清猗接過手帕拭面,幽沉的聲音道:「你說得對,這是我和師傅的緣分。」
那絹書後面還寫道:「道牌、劍,石壁內其餘諸物,皆返三清宮。有緣人分送之,三清宮與吾徒家族必有厚謝。」
沈清猗看到後一句,眼中又有淚意。
蕭琰抬了下頭,往洞口那邊看去,道:「姊姊,頌叔下來了。後面還有一人。」
沈清猗用手帕拭眼後,收入衣內。
蕭頌和蕭澈一前一後躍下來,蕭頌拿著火把,蕭澈拿了一匹綢布和一卷布帶。
「少夫人,十七郎君。」
兩人向沈清猗行了禮,又向遺骨跪下一拜。
沈清猗又向遺骨拜一次,親手收殮屍骨,用綢布裹好,又用長布帶一圈圈纏牢。
她對蕭頌、蕭澈二人道:「孫先生在石壁內還有遺物。」
兩人舉著火把照著,護著沈清猗和蕭琰到了石壁前,看到了那行血字。
蕭琰伸手按在那塊「石磚」上,用了吸字訣,取出石磚。壁內果然有一個凹洞,長約三尺,放著一個黃褐色的道士雲遊袋。
袋子上方用一柄匕首壓著一張絹帛,帛上似乎有字。
蕭琰先拿出那匕首,便見匕首的鞘上也有一個「玄」字,她心中一凜,便不敢拔那匕首,沒準裡面也封有一道劍氣。
她小心的將匕首放到一邊,取出那絹帛,帛上用血字寫道:「吾三清宮道玄子,意外絕命於此,將吾遺物歸返三清宮者,必有厚謝。」
蕭琰和沈清猗對視一眼,心中均明了,這匕首內十有八. 九是封有劍氣的,若是先取遺物者,看見這匕首的人要九成可能會拔出,那就是死成渣渣了。
沈清猗道:「孫先生既然這麼吩咐,他的遺物咱們不要動。——十七,你將孫先生的遺物收好,咱們這就上去。」
蕭琰應了一聲,伸手取出雲遊袋。這個雲遊袋是皮子揉制的,很柔軟,皮製肩帶上也有一個「清」字,在河邊的石壁內放這麼久,也是乾燥乾淨的,沒有霉蛀,想必裡面的東西也保持得很好。她將帛書放入袋內,又將匕首小心放入袋內,提起斜挎在肩上。
蕭琰又盤坐在石上,調息了一個周天,四人才往上行。
蕭頌抱了遺骨包裹第一個掠上洞口,蕭澈將道玄子的劍插在腰帶上,左手持著火把第二個上去,蕭琰摟沈清猗的腰最後上去。
出了洞口,便見有粗繩垂落下來。依然是按照順序,蕭頌先上去,接著是蕭澈,最後才是蕭琰抓著沈清猗的胳膊上去。
蕭琮就候在崖邊,一身灰頭土臉的,看見她和沈清猗才露出了笑容,「清猗,阿琰,你們沒事就好。」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沙漠地下河,這不是作者的臆造,國內、國外的一些沙漠中都有發現地下河,比如巴丹吉林沙漠。
另外,關於皇帝的稱呼,唐代對皇帝的正式稱呼是:陛下,比如朝殿上,其他場合一般是稱:聖人。不是稱聖上,萬歲、皇上這種稱呼更沒有。好像唐代有個官員叫張萬歲,也沒人說他犯忌諱。
所以唐朝人說「聖人」,那是稱呼皇帝,可不是指孔子。(儒家和孔子的地位在唐朝還沒有宋明清那麼高,唐代的治國也是儒玄並行的,玄學是指《老子》、《莊子》和《周易》。)
第六十三章道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