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時間距離我們下墓已經有4個小時了,黑水迷宮傾塌之後,我和胖子就再也沒有看見那只可怕的蟲子了,或許是死在了裡面,但是對於食物的需求還是我們現在唯一的危機。
已經走過了無數個前室和中室,那裡面已經沒有了多少陪葬品,以往的光輝也在斑駁的牆壁上印證著歲月的痕跡,唯一剩下的就是少數的大型陶俑和鎮墓俑頭,胖子說這些陶俑都是秦漢時期的作品,但是很想不通的是它們的身上卻被墓主給穿上了不想對應的布衣,布衣的保存在我們眼裡看來是相當的完好,不知道是用什麼材料自作而成時至今曰還是光鮮亮麗,我問胖子要不要拿一件走?胖子則是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這都什麼時候還拿這個東西。」
估計那時來到這裡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吧,不過我在翻動陶俑上衣服的時候卻看到了拿衣服裡面居然被人用毛筆密密麻麻的寫著很多咒語。我急忙又把胖子給拉了回來。
胖子大概的看了一下,眼睛一亮說道「這些東西是給那些人殉穿的壽衣啊!上面寫著咒語就是要拘留那些死後陪葬的人的魂魄讓他永遠的徘徊在墓中,不得輪迴,守護墓主。」
「很死板的一種陪葬方式。」
「可是是陶俑啊?」胖子說道「這樣才詭異啊!為什麼會用陶俑,不過我記得在唐朝的時候興過一段時間的拘魂衣的,而且最無解的是陶俑居然還是秦漢時期的東西。」
沒有多想我們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了這間耳室的門口,卻看到這個耳室的中間居然被人堵住了,這是一個一反常態的例子,耳室對於墓主來說是用於放置一下高檔的陪葬品的地方,但是就算是這樣在考古之中也從未見過,更何況這在黑暗中立於耳室門口的居然是一塊墓闕。
「媽的,這個世道要變天了。」胖子愣住了狠狠的罵了一句,眾所周知墓域設門,門外立闕,這闕就被稱之為墓闕,墓闕的興起開始於西漢。東漢時進一步流行,多用石料作成,往往雕刻各種畫像,並勒題額,或標官職、姓名,或記營造年月。現存石闕如山東省嘉祥縣的武氏闕、四川省新都縣的王稚子闕和雅安縣的高頤闕,都屬東漢時代的墓闕。可是從使至今誰也沒有想到過會有一個腦子短路了的墓主把墓闕放在這裡。
「不對勁這塊墓闕。」我蹲下來看著這塊擋在耳室中的墓闕說道。對於耳室的判斷我想也不會有多大出入,雖然我們來的方位是從地洞中鑽進來的,但是我們一路路過了一個前室一個後室還分別有3個側室,那麼也就是證明我們還剩下耳室沒有經過了,何況耳室的面積不是很大,我們從墓門的大小就可以看出來。
「怎麼了?」胖子站在那裡一直用袖子擦拭墓闕的上半部分,沒空蹲下來卻是疑聲詢問道。
「這上面.......這上面有苔蘚。」我吞了一口唾沫,幾乎是無力的把這段話說出來的,因為我知道這種地方是墓穴,按照建設的的方案來說是絕對不允許墓穴中有水汽進入的,而且就算是這樣為什麼周圍的一切都是乾燥不已偏偏就是這個墓闕上有這麼一絲的苔蘚呢?
「苔蘚?」胖子很是驚訝卻也沒有低下頭來看,他嘴上說著不可能不可能但是還是不斷的用手擦拭著那塊墓闕。
「你下來看看嘛。」我拍了他一下,不為什麼因為我貌似在書上見過這樣的苔蘚。
墓闕上的苔蘚不是很多,只有一點點,經過時間的推移基本上都已經變成了化石,只有少數的痕跡和一些一觸碰就可以成為灰跡的事物,這種東西密密麻麻就好像是一些天花一樣,呈一塊一塊的狀遍布在墓闕的下半邊。不過我附在地方看著那些化石一般的痕跡突然發現這些東西很像是書中記載的小窗格苔蘚蟲,這種東西之所以被稱為苔蘚蟲」,只是由於它們的群體形態在外形上很像苔蘚植物而已。同時因為它們總是營群體生活,所以又被叫做「群蟲」。
不過這可是生活在距今3.78億年至2.46億年前的生物啊!怎麼會出現在一塊墓穴的墓闕中?我的腦子一時混亂無比。
「這東西可能是被別人從海里挖上來的,所以你看到的一切都不必詫異。」胖子突然對我說到。
「什麼?這塊墓闕上的字體還保存完整麼?」我問道。
「你先進到耳室中去看一下,我不敢保證我的想法,但是你進去之後或許一切的答案都昭然揭曉。」
「耳室?」說著說著我就往耳室中擠了進去,裡面是一處很小的房間,房間上布置了很多精美的格子和掛件,但是放眼看去那一片都是青銅色澤的「這裡居然都是青銅器。」我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密密麻麻的陳列在耳室中的居然都是青銅器。
牆壁的格子上一一放著燈、熏爐、博山爐、火爐、熨斗、尺、鏡、漏壺等銅器,這些銅器都是平時我們見過的生活用品,只不過現在看上去已經完全失去了當時的樣貌,銅鏽遍布周身變得如同是一個失敗的陶土製品,怪不得沒有什麼人去拿他們,但是我還是看得出來的。而且不僅僅是這些掛件上還掛有大量的裝飾品有各種珠佩、環璧,其質料包括玉石、瑪瑙、琥珀、水晶、玻璃和金銀等,男女皆用,女姓尤多。以及盛放在耳室周圍的帶鉤、剪刀、縫衣針等鐵器,奩、盒、案、幾、屏風等漆器。我仔細看去耳室的角落還有一具屍骨,屍骨穿著甲冑旁邊放著少許的武器,武器主要是刀、劍,有時亦有矛、戟、弓弩。
我一樣一樣的看去,就如同是在一個展出古代文物的博物館。我小心翼翼的拿過一件青銅博山爐,這東西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作為青銅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這種東西我在一些質料中看過到,出去生有銅綠的地方,我卻是完全看不出它那精美的外觀,反倒是非常樸素的素紋,有些地方從細節來看這些素紋甚至是都不能連接,也就是說那個青銅器生產的時代對於這種細節的處理和必要的標尺都沒有過多的完善,那麼我心中馬上給出了一個定義,這是秦時早期的青銅作品。
而且對於博山爐這樣的特別的青銅器最早的發現是處於秦始皇的時代,因為博山爐上的形象象徵這海上的三座仙山之一博山(其餘的為瀛洲、蓬萊。)我記得
「這是秦時的遺產。」我對著外面的胖子喊道「胖子這裡面全都是秦代的古物,基本上都是青銅器和漆器。」
「這樣?」胖子說著聲音就漸漸的消沉下去再也沒有反應,而我也不急著出去反倒是在耳室中轉了起來,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拿一件屍體上的甲冑,這個甲冑在眾多的物品中保存的還比較完,可是我這一下之下發現這個甲冑居然是寒冰刺骨的,而且時至今曰還散發這一股腐屍的味道,按道理說不應該啊!
「陰銅?」突然我的腦海里想到了一個詞彙,這種銅以人的身體當器皿培養而成,通常是處女的身體,煉銅者強行的把上好的銅器塞入女子的體內,以棉花堵人的九竅,又用蠟塗封一遍,可唯獨不能用蠟封嘴,蠟封住了八竅之後,再拿成年壯漢的血灌入已成為器皿的好口中,之後才能封蠟,這次是封全身,使人完全的成了一琥珀。接著把蠟封的煉銅「器皿」埋入土內百天,才能得到一塊含有陰怨的詛咒之銅——「陰銅」,聽說這種銅能刀槍不入,水火不浸。
這種做法其實有點類似於是巫術一類的東西是東南亞地區在最早期,我曾經在一些野史中看到秦時的探險家很多都達到了太平洋,就是那個時候他們學到了一些詭異的巫術。
關於這樣的歷史很多的讀物上都會有,但是它們從不被正史接待所以很多這樣的資料一點點的消失下去,我也記得自己是在什麼地方看過這些東西,只是隱隱約約的記得,我我抓了抓腦子明明不是失憶前的事情啊!怎麼會不記得了呢?「甘老?是劍河的圖書館。」我終於想起來了,那個時候我在劍河的圖書館看了大量的書籍,當中有很多都為野史,所以對我來說這也如同是一本小說繪一樣,我記得我那個時候看了很多的。
晃了晃腦袋我忽然聽見胖子喊我出去的聲音,我急急忙忙把屍體放好,想要脫身離去,可是偏偏在這時我看見那陰銅的甲冑在光線的折射下居然印出了一副畫卷,一座山。但是我手電一動很快那座山又一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呈水紋波浪狀的條形。
忽然間我感到這裡似乎是一個重大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