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些東吳政權的將領們自己招募來的這些兵馬們,最後自然也就需要這些東吳政權的將領們,自己來想辦法維持養護了。看小說網 m.kanxiaoshuo.net
而對於出身一般的東吳政權的將領們來說,肯定是會難以維持養護自己麾下的這些兵馬們的。
雖然東吳大帝孫權,未必不會時不時的給出一些封賞,在幫襯這些東吳政權的將領們維持養護他們麾下這些兵馬的同時。
也能夠順便收穫這些東吳政權將領們的忠誠,可這些東吳大帝所給出來的封賞,畢竟也只是杯水車薪,難以長久維持。
但是維持養護自己麾下的這些兵馬這種事情,對於那些東吳地區之中的世家大族們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就完全不是一個問題。
畢竟他們這些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們,在東吳地區本來就是根深蒂固,又家大業大,收入頗豐,自然也就維持養護得起手底下的這些兵馬們了。
慢慢的,在東吳政權當中,也就逐漸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類似於是世襲領兵的私兵制度。
也就是說,東吳將領們麾下的這些兵馬,是可以像自己的家產和爵位一樣,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的。
本質上來講,其實就是和他們自己家族中豢養的私兵是一樣的了,只是在東吳大帝孫權這裡,取得了一個合理合法的編制而已。
而豢養私兵,這在漢末三國時期的世家門閥大族之中,其實也是相當常見的一種事情了。
在曹魏政權和蜀漢政權之中,也都有類似的例子,司馬懿還偷偷的豢養了三千死士呢,只是在曹魏政權和蜀漢政權之中,都遠不如東吳政權這邊豢養私兵的現象普遍和嚴重。
甚至都已經逐漸地發展成為了一種慣例,在東吳的政治上和社會上,都已經普遍承認和接受的固定制度了。
而任何一種制度,基本上也都是有利又有弊的,東吳政權這種特殊的軍隊私有世襲的制度,自然也不會是個例外。
而在東吳政權當中的這種可以讓東吳將領們,世襲兵馬的私兵制度,其最大的好處,肯定就是可以省錢了。
東吳政權甚至可以一分錢都不用政府來花,就能夠得到大量的、可用的、善戰的士兵。
就連供養兵馬的錢,都不用東吳政權的政府來掏,這毫無疑問,是可以極大地減小東吳政權政府的經濟壓力的。
但是與之相對的就是,東吳政權不用負擔東吳軍隊的財政開支,自然也就會缺少對於東吳軍隊的管束力度。
畢竟這些都是人家東吳將領們自己招募來的私兵,又不吃你東吳孫家的飯,自然也就不會服你東吳孫家的管。
這一點,從東吳政權在「昔日」里的對外戰爭表現上,就能夠很直觀地看出來了。
但凡是東吳政權想要向外開拓,除了在背刺蜀漢政權,奪取荊州的時候,為了全據長江天險。
同時也是為了徹底消除掉長江上游的戰略威脅,東吳政權這邊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才順利地打贏了這場背刺戰爭以外。
其他的時候,東吳政權在向著江東地區北方,開疆拓土的道路上,可曾取得過什麼顯著的成果嗎
事實上就是一點成果也沒有取得,東吳政權的軍隊打不出去,曹魏政權的軍隊也打不進來。
因為東吳政權在朝著江東地區以北的其他地區,發起進攻的時候,本就是很少能夠取得什麼實際性的戰果。
就比如東吳政權非常想要打下來的一個北上重鎮,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重鎮:合肥。
東吳政權從建安十三年(20年)就開始打,一直打到了嘉平五年(253年),整整跨越了四十五年的時間。
都還沒有打下來過一次,而在這四十五年的時間裡面,東吳政權一共對合肥發起過六次大規模的攻勢。
光是東吳大帝孫權親自主打的攻勢,就足有五次之多,除了展現了東吳大帝孫權,那各種菜的扣腳丫子的迷幻操作以外。
就是幫助曹魏政權的大將張遼,刷出來了一個超神的戰績,順便幫助江東地區的父老鄉親們,解決了一下孩子夜裡總是哭個沒完的問題,除此之外,整個東吳政權打了這麼些年徒勞無功。
這也正是東吳政權北上對外開拓戰爭的一個縮影,多為空耗錢糧的無用之功。
所以才會給人們留下了一種,江東之兵在對外進攻的時候,是如此不堪一戰的印象。
可是等到了有外敵入侵江東地區,東吳政權在進行防守作戰的時候,那情況就又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說最為經典的赤壁之戰,魏武帝曹操連荊州都不戰而下了,面對來勢洶洶的曹魏大軍,世人都以為魏武帝曹操馬上要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了。
可東吳政權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打贏了,化不可能為可能,贏下了這一場關鍵性的防守戰役,為日後的天下三分,奠定了基礎。
而在這之後的夷陵之戰、石亭之戰等關鍵性的防守戰役裡面,東吳政權也都是毫不例外的全部取勝,而且還都是大勝。
也正是因為東吳政權,往往都能夠把防守作戰,打出非常優秀的戰績來。
所以才會給人留下了江東之兵,在進行防守作戰的時候,有一種人人如龍的感覺。
這就是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了,或者也可以說東吳政權是:防守作戰時我重拳出擊,進攻作戰時我唯唯諾諾。
而在東吳政權中,之所以會有這種奇特的現象產生,就是因為東吳孫家對於東吳軍隊的實際控制力不強。
畢竟這些東吳的士兵,雖然在名義上是東吳政權的軍隊,但是從本質上講。
這些東吳的士兵,他們其實是那些東吳將領們的私軍,是東吳世家大族們手裡的私軍。
發動對外戰爭,為東吳政權開疆拓土,雖然這些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們,同樣也能夠因此而得利。
但是先不說北上討伐曹魏政權的成功幾率,有多麼的渺茫,就光是每一次北上討伐曹魏政權失敗的損失,就都需要這些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們,自己來承擔。
另外一個毫無疑問的問題就是,就算東吳政權北上討伐曹魏政權,開疆拓土成功了。
可是在東吳政權之中得利最大的那一個,肯定還是人家東吳政權的掌控者東吳孫家。
而進行防守作戰,為東吳政權保家衛國,雖然這些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們,未必能夠因此而獲得什麼實際的利益。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東吳政權一旦戰敗了,那要受到損失的人裡面,一定跑不了他們這些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們。
一邊是打贏了雖然大傢伙都能夠獲利,但是成功的幾率不管是怎麼看起來都不怎麼高,而且真要是有了什麼損失,也需要我們這些人自己來承擔。
就算是真的北伐僥倖成功了,我們這些人也肯定不會是獲利最多的那個人,甚至可能還會因此而多出一些新的競爭對手。
一邊是打贏了雖然也不一定能夠獲利,但是只要是打輸了,那就一定會損害到我本人的利益。
那麼東吳政權的這些世家大族們,會怎麼來進行選擇,就不言而喻了吧,這也正是東吳大帝孫權,沒少組織東吳政權北伐,可是最後卻總是徒勞無功的原因之一。
有那個為東吳政權北上開疆拓土,死磕曹魏大軍的時間和功夫,我為什麼不去打一打更好打的山越呢
難度相對簡單了不少不說,還能刷一刷戰績和功勞,順便也能擴充一下兵源,增加個人的財富,何樂而不為呢
甚至連在《諸侯爭霸》這個夢境虛擬遊戲世界之中,東吳政權明明是天和的開局,東吳武烈帝孫堅、長沙桓王孫策、東吳大帝孫權。
他們東吳政權的三代君主,開局離得居然如此之近,只要整合了東吳政權內部的各個勢力,把地盤連在一起。
東吳政權就能夠在冀州地區順利崛起,壓制住冀州的其他各路諸侯們,可是東吳政權現在卻偏偏發展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除了東吳武烈帝孫堅、長沙桓王孫策、東吳大帝孫權,他們東吳政權的三代君主相互爭權奪利以外。
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些東吳政權的世家大族們,又一次在《諸侯爭霸》這個夢境虛擬遊戲世界裡面發力了。
畢竟誰也不願意白白的做那個,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墊腳石啊,尤其還是在看不到任何好處的前提下。
所以東吳大帝孫權,後來才會下令組建了『解煩兵』,這樣一支直接隸屬於東吳政權中央的精銳部隊。
就是因為東吳大帝孫權也發現了這一點,這不是自己養的兵馬,他就真的是不聽自己的話啊。
靠著東吳地區的這一幫世家大族的蟲豸(hi)們,怎麼可能發展得好我們東吳的事業呢
可惜這一支名為:『解煩兵』的特殊部隊,最後也並沒有如東吳大帝孫權所設想的那樣。
能夠為東吳政權和他東吳大帝孫權,解除煩惱,扶危救困,反而是悄然地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