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下意識的看了看左右,確定並無他人之後,方才對著陳康伯小聲說道「只要令主和派主動挑起關於北人田籍的爭論,質疑主戰派官員北伐的目的不是為了洗刷靖康之恥、奪回中原故土和祖宗陵寢之地,乃是為了恢復自己在北方的田宅即可。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陳康伯的眼皮頓時猛烈的跳了數次,關於南渡北人在故鄉的土地產權問題,沈敏自然不會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只不過朝廷渡江前期一直處於被金人追擊逃亡的處境,此時朝廷上下的官員只想著保住自己的性命,哪裡還顧得上北方土地產權的問題。
事實上若不是中興四將自己招募士兵在兩淮、四川地區擋住了金兵,不少朝廷的官員已經在考慮把朝廷搬至嶺南去了,哪裡還會有北伐復土的念頭。
雖然金滅偽齊之時,中原再次動盪不安,從而給了岳飛等大將一個恢復中原的機會,但是因為官家和秦黃州一力主持的紹興和議,使得這點希望轉瞬而滅。正因為紹興和議的緣故,南渡北人在北方的土地幾乎已經無望再收回。
這也是南渡北人大都對紹興和議痛恨入骨的根源,是主戰派經受了秦氏政治打壓這麼多年而不消滅的原因。除了其中一部分北方將領被朝廷收買,得到了大量江南土地賞賜而轉變了立場,大多數南渡北人差不多都掉落了一個階層。有些人甚至連自己的家門都保不住了,令家中女眷成為了臨安青樓中倚樓賣笑的娼妓,供臨安新貴把玩嬉戲。
從靖康四年到紹興二十六年,差不多過去了三十年。可以說第一代南渡北人已經差不多進入了風燭殘年,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於自家過去的風光變得更為懷念和執著。這個時候主和派官員突然挑起關於北人田籍的討論,要求南渡北人放棄自己在北方的土地產權,必然是要激發起北人同仇敵愾之情的。
在這樣強烈的情緒引導下,這些南渡北人為了保衛自己的權益,哪怕是一個看似毫無希望實現的權益,也會自然聚集到一個強有力的反對聲音之下,從而實現主戰派內部的輿論統一的。當然,這個計謀看起來就是在萬丈懸崖之上走鋼絲,一旦被主戰派內部知曉,他可就真是萬劫不復了。
陳康伯心裡反覆思量著,心中一時是躍躍欲試,覺得大有成功之可能;一時又在心裡打著退堂鼓,覺得這計謀也實在是太過冒險了。
他正在心中糾結不下時,無意間目光撇到了沈敏的臉上,發覺對方一臉平靜無波的神情,似乎是成竹在胸。便不由試探的向沈敏說道「三郎這計策雖然或有奇效,但也是一條有去無回之策。挑起了關於北人田籍問題的討論,固然能夠讓主戰派內部團結起來。
但是接下來豈不是將主戰派放置於炭爐上炙烤?我們要是支持保住北人的田籍,就是做實了主和派官員所言,北伐乃是為了一己之私,讓我們失去南方百姓的支持。反過來,我們要是同意了主和派官員的意見,廢除了南渡北人在北方的田籍,恐怕主戰派內部就要先四分五裂了。你這計策,豈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麼?」
沈敏卻一點都不糾結,從容不迫的向陳康伯反問道「那麼敏倒是要問一問陳公了,究竟這北伐復土是為了拯北方淪陷區百姓於水火呢?還是要南方人自帶乾糧,冒著生命危險去替那些北人奪回失去的財產呢?
這個問題在北伐之前不弄個明白,又何以讓南方人支持北伐,讓淪陷區的大宋百姓歡迎王師的到來?一旦到來北伐真正開始行動,北人在朝廷收復的故土上要求索回祖產,到時那些北方的百姓還會歡迎王師去解放他們嗎?
藉助主和派的嘴提出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在替主戰派解開這個歷史包袱。否則即便主戰派掌握了執政之權,成功發起了北伐事業,最終也會因為這個歷史包袱而毀於一旦的。
敏以為,這個問題與其放到日後由主戰派自己來提,倒不如在這個時候讓主和派來捅破這個膿包。如此一來,眾人的怨恨將會集中於主和派,而那些真正把國事放在家產之前的英雄豪傑之士也能夠借這個機會浮現出來。
此外,同意主和派廢除北人田籍的意見並不是計劃的全部。敏以為想要安撫住南渡北人的人心,讓他們接受北方田籍產權的消失,陳公還應該勸說朝廷給這些北人頒發土地證書,以換取他們承諾放棄在北方的祖業才是。」
陳康伯有些遲疑的說道「讓朝廷給北人頒發土地證書?可朝廷手中哪有這麼多土地分給這些人,這不是欺騙嗎?」
沈敏馬上回道「如果讓主和派執掌朝政,朝廷自然是沒有這麼多土地可以分給北人的。但是對於主戰派來說,這倒不是什麼問題。
對內,我們可以清算以秦黨為首的主和派,其實我們應該給他們另外取一個名字,私通金人出賣大宋利益的投降派。這些投降派手中控制著南方大部分的土地,只要將他們的家產清洗一遍,足夠讓我們應付一陣了。
對外,北伐復土的過程中,那些金人和投降金人的奸民之產,自然也應該收歸朝廷,然後再分給擁有土地證書的人員。
只要北人和軍士能夠從我們手中獲得土地,那麼他們就會變成我們最堅定的支持者,哪怕北伐一時受挫,我們也不必擔心那些主和派官員反撲了。那些為了保衛自己土地的人民和軍士,將會堅定的捍衛我們的執政權力。」
陳康伯長久不能言語,他不斷的更換著坐姿,想要換一個舒適一些的坐法,好讓自己能夠好好思考。只是這似乎有些徒勞,反覆數次之後,他終於放棄的說道「把那些主和派官員趕出朝堂,還要剝奪他們的家產,這是不是太過殘忍了?這樣下去,恐怕雙方再無緩和之餘地,再釀成朝中黨爭的格局啊。」
沈敏不以為然的說道「王文公倒是給了司馬溫公好大的餘地,結果不過是使得自己半生功業付諸流水,新法盡皆被廢,直到今日還被大家認為是他的變法造成了我大宋的靖康之難。
而秦黃州獨相一十五年,對主戰官員屢屢興起大獄,若不是去年他去的及時,恐怕還要再坑死一大批主戰人士。這些主和派官員為了一己之私,何曾對其他人留有餘地,陳公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該為子孫想想。不把這些毒蛇一一剷除,等他們得勢時,難道會放過我們?
如今主戰派和主和派已經失去了同舟共濟的基礎,如何還能共存於一條船?總要這些主和派官員有這個覺悟,知道自己坐在什麼船上,才談得上和衷共濟這個詞吧。」
陳康伯思忖良久,也不能下這樣一個決心,於是搖著頭說道「三郎這個計策實在是太兇險了些,容老夫好好思想一些時間再說。你且說一說,除了這個引外力統合人心的主張外,我們內部要提出什么小目標才能引導大家前行吧。」
對於陳康伯的遲疑,沈敏倒是沒什麼惋惜的。以目前的大宋局勢來看,主戰派勢力取得執政權力不過是個時間問題。秦檜獨相時除了打壓政敵之外,連自己內部有才能的人才也是一樣打壓,這使得他去世之後,根本沒有能夠出面統領秦黨的政治領袖。
而秦檜喜歡任用柔弱且無主見的小人的後果就是,這些趨炎附勢的官吏一下就被趙構對於秦黨的清洗行動給嚇住了,他們不是忙著同秦檜撇清關係,就試圖投機到看起來要翻身的主戰派中去。
也只有趙構覺得,他在打擊了秦黨之後,再表明自己對於主和派的支持,就能讓朝中的官員再次傾向主和,從而恢復過去的寧靜。但他顯然是搞錯了一件事,在經過了一十五年秦檜的獨裁統治之後,主戰和主和實質已經成為了區分政治傾向的兩面旗幟。
主戰派官員們追求的,未必真是北伐收復故土,而是想要藉此奪取執政之權。而主和派官員也沒有為了紹興和議,要把自家性命給壓上的。畢竟他們阿諛奉承秦太師,為的不過是求得一個美職,若是主戰派能夠讓他們保住官職,他們並不介意轉換門庭。至於那些堅定的投降派,正好就是被趙構給清理出局的秦黨。
主戰派的聲勢一起,就算趙構在朝中留下了湯思退這幾個主和派官員,也是無法維持大局的。因為主和派的組織已經被打散了,而以陳康伯、張浚為首的主戰派卻還保存著一個個小團體,足以讓他們朝野互相呼應,大造聲勢,對主和派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彈劾。
若是主持中樞的主和派官員整天忙著和主戰派打嘴仗,那裡還有時間去處理國家大事呢?而朝廷頒發的政令在地方得不到支持,也就意味著大宋的官僚體制將會陷入癱瘓的立場。作為一個經歷過靖康之難、苗劉兵變的皇帝,趙構比誰都清楚,一旦中樞失去權威,這個王朝將會變成什麼下場。
本就意志不夠堅定的他,最終還是會向朝野輿論低頭,或是假裝低頭,以等待主戰派內部出現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