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村長一翻講述,王村長几個一陣噓唏,且不說這事涉及鬼神之說,就說這為人妻、為人母的心,也太冷硬了些。
蠻橫就能達到目的?真是愚蠢之極。
不過沒了那樣的人在村里生事,事情就好辦得多。
當下王村長就隨便挑出一個品種來,正是豆筍。
似乎怕李村長有所誤會,他立刻解釋了一下兩個品種所需成本、收貨價,正因為都是差不多的,自己村里至今也是任選一樣,沒人生事。
有耆老就問起張四郎家做的不知道是什麼,又言明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好奇。
畢竟張四郎夫婦跟著娘家兄弟做的東西,每天都有娘家兄弟趕牛車來拖,神神秘秘的,但他們賺了錢是肯定的,從日常細節變化誰看不出來?
「那個是季家閨女賣掉了手藝的,不然也沒錢買地,她留給村裡的就那兩個乾貨手藝,任選其一,三種價錢都是一樣的三十文,這個都是一樣收貨的。」
王村長連忙解釋,主要是把價錢先說清楚。
那耆老聽他這麼說還是有些尷尬的,後面便不作聲了,李村長便問起做這個乾貨要需要什麼,他回村去讓人準備。
「不需要什麼,就家裡鍋灶、柴禾燒起來,不過是把磨出來的黃豆漿放在鍋里煮,有兩個手巧心細的婦人就能完成了。」
王村長便簡略說了一下製作材料和過程,聽得李村長他們睜大了眼,一臉驚奇之後忍不住直夸想出這辦法的人,真是聰明。
只不過桃花坳早就開始收了許多黃豆在家裡,十里八村怕是沒什麼黃豆可收了,除了自家剩下的那些,這個買賣要做起來還有些難。
除了去更遠的村子收黃豆,就只有去鎮上糧行了,但一個太遠費精力,一個價肯定高不少。
「這買賣是長久買賣,我們村墾了這麼多地出來,明年就會自己種黃豆,你們村看是自家種還是別的村子收,明年可以早點動手。」
王村長見李村長為難,也明白後下手的處境,便客觀地建議他們先曬木耳,山腰上的好好曬出來是十文錢一斤。
王村長又主動把木耳的晾曬法子說了一遍,用這種法子曬出來的木耳乾淨、賣相好,十文一斤也能賺不少了。
李村長一聽也對,畢竟收不到黃豆怪不得別人,人家答應教你這門手藝已經很不錯了,便說回去看大家自願摘木耳便摘,不願意拉倒。
當然收得了黃豆的話,就在家曬乾貨也行。
最後說到教手藝的事,王村長決定還按老規矩。
讓李樹坡先派幾個代表過來,到他家裡學習手藝,之後回自己村里試做,做好了就教自家村裡的人,也不用蜂湧而來。
也因全村只能曬其中之一種乾貨,自然也不允許李樹坡的人向桃花坳打聽其它品種,這是信用問題。
一翻話說得李村長他們連連點頭,表示回去就召集村里人開會,先把話說清楚。而且為了手藝安全,在沒開始做之前,準備只安排自家人來學。
從李村長家和幾位耆老家挑出心思淳樸、品行端正的人,先把技術掌握了之後再自己村里安排,也不用太打擾桃花坳這邊。
王村長自然沒有意見,對李村長他們的識趣也是鬆了一口氣。如果李村長拿輩份壓人,事情總是麻煩一點了。
最後王村長看看天色,乾脆請了李村長他們到家裡吃飯,順便看看乾貨是怎麼做的。他說豆筍、他敢請人到家裡去,也是因為他們家正好做的就是豆筍。
李村長他們自然樂意,覺得這一趟來大有收穫。
雲林遠遠看著他們一行人離開,心中有些猜測。不過這事他不會幹涉,以後是什麼樣子也早有意料。
就是宋老闆那邊,也是有所覺悟的。因此他才一早就要求桃花坳給出承諾,做出來的貨只能供給他。
當然,若消息沒有傳出太遠,青石鎮收得起貨也願意花這價錢收貨的鋪子,只有他一家。
就像當初收木耳、乾魚那些,李販子就耍花招、玩心計,實際是給不出這價錢的。青石鎮上賣乾貨的鋪子就兩家,分鋪最多、最有前途和實力的也只有他一家。
通過那次事情,大家也看明白了收貨商的實力差別,從此不會再生多餘的心思。而今天王村長稍後肯定也會跟李村長他們說清楚這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誰願意和一份穩定的好賺頭過不去?
中午,雲風吃了飯雲李樹坡收貨,順路把李村長他們三個老頭帶回去。雲林中午回季家吃飯,把這事和季青燕說了。
季青燕自然沒什麼可說的,也不怕胖老闆會因此丟了這筆乾貨生意,畢竟前頭他已經賺過了獨家生意。
而且她免費提供了山楂醬的做法,還有比鋪子裡口味更好的糕點、幾樣可口下酒小菜。當然後來合夥開酒樓,她提供的東西更多了。
雖說抽了兩成紅利,但沒有她提供的這些特色,酒樓也就是普通的酒樓,生意能有多好就和普通酒樓一樣。
胖老闆那麼堅定地跟她合夥,不就是有跟著她一定會賺錢的自信?一個出成本和實際管理、一個出經營特色的點子,大家合作雙贏。
也就是為了賺錢,雙方都會卯上力氣,也會相輔相成、水漲船高。這一點自然雙方心裡都有數。
進入十月的天色明顯沒有九月好了,雖然沒有下雨,但灰濛濛的天看著就陰沉,河邊的風也比村里大些,也冷多了。
但村里建村塾的熱情卻絲毫不因天氣而減,看著一點一點完成的進度,雲林心裡也是火熱的,因為建村塾之後就是他建新屋了。
其他後生都去幫著建村塾了,村里特許他們兄弟不能加入,因為在那之前他已出了太多力氣。
不說那許多課桌、椅和書架等都是他帶隊完成的。就說他和季青燕早就拿了五十兩銀子出來這事,後來就帶動各家也開始拿銀子。
而且各家是自己商量好,按家裡要讀書的人數出了銀子,一人一兩,雖有多少之分,但更顯公平。
如今可沒人敢和季青燕比錢,不過是儘自己一點心意,在讀書這事上不敢怠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