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飽餐過後,眾人仿佛又恢復了勁頭,在前門附近轉悠了將近兩個小時才依依不捨的登上了車。
晚間住的地方距離尚遠,明日還的去爬長城,儘管老媽她們還想再多逛會,卻也只能頗為遺憾的再找機會了。
此時,已經是夜晚10點,天色早已完全黑了下來,然而北京城的夜縱然才是97年,依舊是將整個城市渲染的如同白晝一般,明亮的路燈照射在地面上,周圍仍清晰可見。
唯獨讓人有些遺憾的,就是燈光太亮,天空那遙遠的星就顯得尤為暗淡,亮度稍微弱一些的,更是觀察不到。
沿著道路一路向西,何新軍也不知道現在開到哪裡了,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中巴停在了一處類似快捷酒店的旅館門口,從正門上看,牌匾尚新。
陳偉從前排副駕駛上跳出,衝著車廂內笑著說道,「好了,到地方了,晚上咱們就住在這裡,剛開了沒多久,裡面設施還行。」
眾人嬉笑著和陳偉說了幾句便拿著自己的行李魚貫而出。旅遊在外,主要是欣賞美景,了解歷史,住的地方不是太差便可。
隨著陳偉進入旅店,何新軍的眼皮便開始打架,走路也打著擺兒,一天的遊覽,讓這副小身軀有些吃不消。
現在的旅店不像後世,雙人標間,大床房應有盡有。現在的旅遊還是略微簡陋的。跪求百獨一下黑*岩*閣
陳偉換了房卡,帶著眾人上了三樓,挨個推開屋子,將房卡交由老爹他們,隨即指著道,「男同志們住左邊,女同志住右邊,4人一間,自由搭配就好了,不夠4人的,房間不夠直接找我就行。」
隨即摸了摸何新軍的腦袋,笑著對老媽等一眾女性道,「孩子小的就隨著父母吧,像這麼大的能單獨睡就單獨睡一個床鋪,都是掏了錢的,床位管夠。」
何新軍靠在老媽身前,微眯著眼,懶得再去管他到底安排在哪,大腦早已停機,只要躺下便能睡著。
最後,幾個稍大點的孩子被單獨安排出來,住在了何進財他們幾個男性房間的中間,孩子們早就累了,早已沒了白天的精神頭,由各自老媽帶著進去脫了衣服便都躺在了床上。
屋子裡沒有洗漱間,洗漱的話還的去樓層的最裡面,孩子們滾在床上撒嬌實在沒精力起來,最後,老媽們終於放棄了,讓最大的孩子將門從裡面鎖好,從外面推了推,確定沒有問題才扭頭各自回了各屋。
何新軍躺在床上,拽起腳下的被子,很快進入了夢鄉。
次日的行程是爬長城,下午前往定陵,也就是十三陵,時間比較緊,一大早天剛剛亮,外面便有人敲門,催促起床。
何新軍揉著眼睛窩在床上,萬分糾結。眼皮如同被千斤重石壓著,抬不起頭。身子賴在床上,不斷扭動著,如同泥鰍一般。
最後,還是老爹心疼兒子,替何新軍穿好衣服,又在腦袋上蒙了一件自己的外套,直接抱起下了樓,這樣,何新軍在車上就還能再多睡會。
今日眾人去的,是八達嶺長城。其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就是說的這裡。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也被稱作「玉關天塹」,是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和由******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而眾人去的,僅僅是長城上的一部分,看看城牆烽火台,感受一下當年的歷史風采,飯店和博物館就不去了。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前後共建墩台1316座。
其典型地表現了萬里長城雄偉險峻的風貌。作為北京的屏障,這裡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牆南北盤旋延伸於群巒峻岭之中,視野所及,不見盡頭。依山勢向兩側展開的長城雄峙危崖,陡壁懸崖上古人所書的「天險「二字,確切的概括了八達嶺位置的軍事重要性。
在位於八達嶺關城東門外,「居庸外鎮」關門前大道南側。有一塊高1米、長15米的天然花崗石,上刻「望京石」三個字。東關門內側,熊樂園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塊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險」二字,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慶州知州童恩所題,保陽劉振宗鐫刻。
眾人從開放的入口進入,雖才早上不到6點,天還有些清冷,但長城上已經是人滿為患,比肩繼踵。
一波一波的遊客不間斷,口中方言各異,都來自祖國各地。
不到長城非好漢,何新軍站在一處烽火台上眺望著遠處的濃郁綠色,滿滿的驕傲、自豪。
它是古代人民智慧、勤勞的結晶,是留給後代最為珍貴的禮物。
八達嶺長城全長12公里,分布著岔道城、古炮、關城、敵樓、墩台、城台,之間以城牆相連,綿延數十公里,是極為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
如此雄偉的建築,眾人只有4個小時的遊覽時間,以長城上難走的階梯及人群的密集程度看,根本走不了多遠,再加上中間很多已經損毀,能夠讓遊客遊覽的,其實也只有一截罷了。
午時在回城吃了口飯,這一頓,就不如昨天晚上那麼豐盛了,小飯館湊合吃了點,便又驅車前往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所以才被稱作十三陵。
而明十三陵陵區占地面積達到了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而十三陵中,唯一開放的,只有定陵,眾人前去參觀遊覽的,也就是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其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開工,歷時6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它的地面建築共占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
陵宮的總體布局亦呈前方後圓之形。其外圍是一道將寶城、寶城前方院一包在內的「外羅城」。城內面積約18萬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圖說》對這道外城成做過這樣的描述:「鋪地牆基,其石皆文石,滑澤如新,微塵不能染。左右長垣琢為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龜蛇之壯(狀),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奪天工也。」又謂:「覆牆黃同瓦瓦,刻磚為斗拱,檐牙玲瓏嵌空,光瑩如玉石。甲申之變,寸寸毀之,而不能盡毀也。」外羅城僅前部正當中軸線位置設宮門一座,即陵寢第一道門。其制,黃瓦、朱扉、設券門三道。
外羅城內,偏後部位為寶城。寶城之前,在外羅城內設有三進方形的院落。
第一進院落,前設單檐歇山頂式陵門一座,制如外羅城門,為陵寢第二道門,又稱重門。其左右各設有隨牆式掖門一道。院落之內無建築設施,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第二進院落,前牆之間設祾恩門。其制面闊五間(通闊26。47米),進深二間(通深11。46米),下承一層須彌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前後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其形制為重檐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下承須彌座式台基一層,圍欄雕飾同祾恩門。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設三出踏跺式台階,左右各設一出。殿有後門,故台基的後面亦設踏跺式台階一出。其中,後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御路石雕。刻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牙圖案。祾恩殿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院內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欞星門)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截面為方形,頂部雕坐龍,前後戧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石供案作須彌座式,石供器由香爐(一座)、燭台(二座)、花瓶(二座)組成。形制如長、永等陵。
由於寶城的隧道門設於寶城牆的右前方,帝後棺槨在享殿(祾恩殿)內舉行「安神禮」後,必須途經外羅城內能進入寶城的隧道門入葬玄宮,在第三進院落左右兩牆又對稱地設有隨牆式掖門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羅城之前,左側還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側建有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建築。定陵衛的營房則建於昌平城內。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築布局是,中為公座(辦公用的正廳),後為官舍,前為門。神宮監有重門廳室,房屋多至300餘間,場面極為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