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楊小貝喃喃地說道。這才是她心目中的學校啊!小時候那低矮的校舍,毫無教學水平可言空有一身熱情的老師,還有每天餓著肚子的經歷還歷歷在目,那時候是自己,是多麼羨慕城裡漂亮的小學校園,各種豐富的課外活動啊!
因為學校沒有午餐,也不提供熱飯的地方,那時候的小學放學都比較早,一般下午2-3點鐘就放學了。孩子們就餓著到了回家以後才能吃飯。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每天放學回家,衝進廚房找留的飯菜那種餓得撓心撓肺的感覺。差生怕的不是留校,而是太餓了!
本來孩子們就不耐餓,那時又沒有什麼零食乾糧可以填填肚子支撐一下。帶飯吧,夏天太熱要餿掉,冬天太冷凍成冰疙瘩。就算是不冷不熱,冷飯也沒有什麼好吃的,吃多了傷胃——楊小貝的胃病就是那時候落下了,和她一樣的小朋友還有很多。
那種苦在父親那個年代的人看來並沒有什麼,至少他們不會餓肚子不是嗎?只是晚了一點,家裡都是留著飯呢!可是楊小貝再也不想體會那種艱苦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黃氏小學從一開始就建設了安全衛生的大食堂,讓老師和孩子們都能夠吃上有營養的熱飯熱菜。
桃花村的村民走出去,說起學校都驕傲不已,「咱們學校有免費午餐,縣裡的學校都沒有呢!」周邊的人們更是削尖了腦袋把孩子往裡面送。桃花村富裕,福利又好,教育又是鄉里有名的,帶來的好處就是,桃花村的女孩子再也不愁嫁了,男孩子也成了香餑餑。
那時廖主任和楊小貝犯愁的問題,現在早就成了最不需要操心的。如今計劃生育也實施了這麼多年,早就沒有一開始那麼激烈的矛盾,哪怕是最保守的老人也已經接受了事實。婦人們說起那時候的掙扎痛苦,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國內的民眾是最善良、最好管理的。哪怕和千百年來是思想嚴重衝突,但是人們在痛苦的磨合期後還是選擇了接受。就像後世房價越來越高,各種不公平越來越嚴重,可是人們還是默默地咬牙扛起了需要幾輩人努力才能買得起的房價,接受了「同人不同命」的貧富巨大鴻溝。究其原因,當日子還能過下去的時候,沒有人會嘗試著反抗。
這就是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的大國,還有眾多封建統治長久以來灌輸給老百姓的儒家思想,才會產生如此溫良的國人。就像現在一樣,哪怕在楊小貝看來還有很多不足,但是在鄉親們眼裡,這些已經足夠好,足夠滿足了。
鄉間的人們不像外界那樣經受著各種衝擊,不停地追逐著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疲於奔命。對他們而言,大房子造好了,手裡有錢了,孩子們學得好,將來有出息……這些就是全部,人生在世,不就是追求這麼些嗎?
回到診所,臨近過年病人很少。傳統的思想還是對年頭吃藥看病很忌諱,一來比較忙,二來能不急著看就等到年後再說,沒得弄得年都過得不開心。所以診所這段時間是最冷清的,至於年後——乾脆是關門的,反正沒人來。
但是易慧芬還是會堅持到臘月二十九才會關門。診所說白了也是服務性質的,全年無休,哪怕晚上也會有急診病人找到家裡去。這幾天忙著給小貝準備東西,診所就有點顧不上了,這不剛弄好就要趕過來收拾。楊小貝過來的時候,她正把需要消毒的東西準備好,放進高壓鍋里。
離開了診所楊小貝也沒有忘記這邊,這些年雖然還是這這個小小的房間裡,但是裡面的器具、用品都已經更新換代好幾次,鳥槍換炮了。那個天天冒著氣飽咕嚕咕嚕專門消失的鍋子也早就給貓咪做了飯盆。
正說著呢,貓咪就來了。還是那隻喵,當年診所剛開張時楊小貝的第一位患者。當時它只是一隻半大的小橘貓,誤食了有毒的老鼠被心善的大媽帶過來死馬當活馬醫。都說「貓有九條命」看來是真的,小傢伙頑強地挺了過來。並且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
它家離得不遠,平時沒事就來這邊轉一圈。前幾回楊小貝來的時候不巧,已經很久都沒有見過它了。「哎……你還在哪?」她也很驚奇,這都多少年了?一隻喵活到現在算是步入老年了吧?
「人家活得好好的,就是年紀大了,總喜歡離家出走。我這邊平時就給它備了貓食,餓的時候它會自己過來的。」易慧芬一邊打掃著衛生一邊說道。「人老成精,貓老了也懂事著呢,肯定是看你回來了過來的。」
橘貓小的時候就對楊小貝很依戀,那時還常常叼老鼠什麼的過來呢!現在它再也沒有以前的活潑精神,略顯乾枯的毛髮和消瘦的身體都意味著它已經年邁,走起來也不像以前那麼輕盈,步伐穩重地邁著貓步走到楊小貝腳步,繞著她的褲腳蹭了蹭,就愜意地趴下來開始享受午後的陽光浴。
它不會說話,但是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楊小貝心裡異常妥帖。也不計較老貓常年在外面遊蕩身上髒兮兮的,一把抱起它放在腿上,順著毛感嘆說,「下回回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你呢!」
貓年紀越大,呆在家裡的時間就越少,這個習性和狗是截然相反的。最後當它感覺到大限將至的時候,會回去看一眼,然後孤獨的離去,找個地方默默逝去。也許是天性,也許是不願意離別,貓咪這種種族就是這麼高冷。它們的野生近親也是如此,當死亡來臨時會獨自離開族群。這隻貓已經不怎麼在家裡了,作為一隻不那麼精心餵養的家貓,可能它壽不久矣。
「貓活到這麼久已經是善終,難得了!」易慧芬也這麼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逃避不了。這個問題讓楊小貝想起了從以前就擔心的一件事。
不在家的時候,最牽掛的就是家人的健康。以前父母都六十多了,特別是母親身體不好,楊小貝總是但是會有什麼意外,自己不能及時趕回來。曾經無數次的想過,如果媽媽真的像外婆那樣中風的話,不管什麼事業、工作,都他媽的滾一邊去,她一定第一時間回來照顧爸媽,陪伴在他們身邊寸步不離。
但有時候又會恨自己,為什麼非要等到父母老了,病了才會回來呢?父母要的不是病痛時的照顧,而是平時的陪伴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