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娛樂鬼才 第六章 三試

    1997年2月15日,文學系二試放榜。

    若是二試榜上有名,既可進入三試。

    三試已不是「淘汰賽」,而是擇優錄取的「排位賽」。

    所有參加三試的考生,專業課分數都被記錄在案,只等到考生參加高考之後,結合高考分數擇優錄取。

    正是因為二試榜單,距離夢想更近。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所以,不少落榜的考生哭的更慘。

    一名妹子歪頭就撲在王啟年身上,嚎啕大哭。

    北影每年都有一些落榜生,由於接受不了現實,而破罐子破摔。如果,專門盯著落榜女生**,成功率絕對是比正常泡妞更高。

    「妹子,我說妹子,我們還不認識吧,別這樣……」聞到妹子身上的體香,王啟年有賊心沒賊膽,心慌意亂的說道。

    這名妹子幽怨的望了望他,之後,又一路哭著,跑出了校門。

    周圍不少考生,有的羨慕,有的鄙視的看了看王啟年,覺得這廝浪費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王啟年對於周圍大多數人的眼光,並不在意,小心的擠到榜單前,仔細的尋找著。

    終於,找到自己。

    王啟年看著榜單後,鬆了口氣,帶著准考證辦理手續,進入下一輪考試!

    ……

    下午3點,被安排三試。

    北影藝考選拔人才的機制,雖然不能說完美無缺,但也應該是相對較為公平的。

    這個公平,體現在對人才的篩選方面。比如,文學系前兩輪,初試是主觀題為主考驗知識量、二試命題作文屬於客觀題考驗文字功底。

    三試則是口試、面試,更能夠考驗考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三試其實除了考驗才華之外,考官的印象分,也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在走進考場之前,王啟年在衛生間的鏡子面,仔細的整理自己的形象,黑西裝、白襯衫和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很有文人氣質。

    望准了手錶的時間,走進了三試考場。

    王啟年這一亮相,現場幾個老師紛紛交換眼色,明顯流出一絲驚訝——

    這麼帥氣的小伙子,有幾分明星的氣勢,不去報考表演系真可惜了?怎麼來考幕後工作的文學系?

    「首先,我想問個題外話,我覺得你這麼帥,為什麼不去報考表演系?」一名女考官問道。

    真像啊!

    和後世電視選秀節目,幾個評委,對選手輪番提問的場面,簡直如出一轍。

    正是因為相似,王啟年知道,太平庸的回答,回讓現場的老師們失望。


    現場的老師們,積極提問奇葩的問題,自是不希望聽到敷衍的答案,而是希望聽過有機智有個性的答辯。

    「報考表演系?我也曾考慮過……」王啟年故作認真思考半晌後,一本正經的說道,「不過,被表演系錄取的話,那就太浪費了我文學才華和想像力了!」

    「噗嗤!」眾考官紛紛笑了起來,現場嚴肅的氣氛,一下子被王啟年破壞了。

    「此外,也是性格使然吧!我更想讓別人按照我的劇本演出,而不太喜歡按照別人的劇本進行表演!」王啟年補充說道。

    一名老師問道:「那你為什麼不考導演系?」

    王啟年坦陳說道:「導演、攝影之類的專業,我的專業優勢並不明顯。首先,將自己的攝影作品作為敲門磚,遞交上去,就足以把我擋在門檻外了!另外,我並不覺得文學系比導演、攝影差,畢竟,文學系也培養出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我曾經聽說過一句話,優秀的作家和編劇,要麼不當導演,要是當導演,往往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好!」

    「精彩的回答!」

    現場不少的老師,都是文學系的,聽到王啟年的這個回答,一個個頓時覺得心生好感。文學系,是被嚴重低估了的系,絕對不比熱門的表演系、導演系、攝影系要差!

    「你的二試卷子上,談到了韓國影視。限於時間和篇幅,寫的太少,能更多談一談嗎?」現場的五名老師,其中一名提問。

    二試卷子上,王啟年的文章對《秋菊打官司》電影的認識很是一般。

    甚至,有點偏題,談到了影視產業方面了。但由於他偏題的部分,言之有物,對各國影視產業的分析和見識,遠遠超過了同齡人,這才是他能幸運的擠入三試的原因。

    王啟年點了點頭,說道:「好的,舉例韓國電影,是因為韓國電影的剛剛興起沒多久,且是低成本電影為主,有一定借鑑之處。若我們一開始就模仿好萊塢,這個追趕的難度很大,代價也太昂貴。

    韓國電影早些年受到政策的禁錮,長達幾十年的蕭條,幾乎是電影荒漠。無論是商業成就,還是藝術成就,都是不值一提。

    直到80年代末,韓國藉助舉辦奧運會的機會,開始對文化上進行鬆綁和扶持。韓國經濟逐漸崛起,其國內影視文化市場,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現在看來,韓國的影視真正崛起,才不過是幾年時間。但從9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加大對外出口韓國的文化作品,一些優質的韓國作品,在亞洲市場,捲起了一股『韓流』旋風……」

    「僅僅是靠政策扶持嗎?我國早就在做了!」一名老師打斷了王啟年的長篇大論。

    「恩,當然不僅僅是政策扶植,市場因素也很重要。說韓國影視之前,不得不提一下香港影視。其實,香港電影和韓國電影的成功,有太多的相似、共通之處!

    兩地本土市場都非常小,依靠本土市場,沒法子養活大片,也不可能兼顧所有的題材,只能選擇一些最擅長、最熱門的題材優先發展。

    香港選擇優先發展的是功夫、港式喜劇,找到這些題材中最佳的盈利套路後,就按照套路出手,大量跟風模仿的作品,也能賺到錢。當一個套路被市場厭惡之前,必須找到新的成功套路。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三十年,源源不斷湧現新套路,所以市場是上升態勢的。等到90年代中期,找不到適合香港電影行業現狀的新套路,也就是創新乏力,既是走下坡路。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的時期,正是韓國影視行業崛起之時。

    韓國影視早些年的失敗,在於政策限制,沒法培育出健康的電影市場。90年代韓國政策放寬,市場在快速成長,其從業人員規模也在不斷提升……

    由於人口稀少,韓國合格的影視劇本,尤其是能被市場接受的影視劇本,數量一直是非常稀缺。為了解決優質劇本稀缺問題,90年**始,韓國電視劇和電影行業,廣泛向社會徵集優秀的故事,即使是家庭婦女創作的劇本,也可能被影視公司採納。因此,這些劇本比較『接地氣』,能符合普通群眾的審美和趣味,尤其是迎合了女性觀眾的審美趣味。

    另外,就是這些業餘出身的編劇,如果紅了,其在劇中的話語權非常高。就像台灣的瓊瑤女士,在瓊瑤劇裡面的話語權差不多。編劇,話語權不亞於導演,這樣編劇的趣味,影響到了影視作品創作。而這些編劇,不少的業餘的,其審美趣味和一部分草根觀眾,驚人的重合。

    如果說,香港電影當年的成功,建立於迎合男性市民的審美趣味為主,是『男人的童話』。韓國影視的商業模式成功,則是因為其是『女人的童話』。」

    王啟年思考了半晌:「所以,我最終還是得出結論——韓國影視行業火爆,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文化政策上鼓勵和寬鬆,創作者擁有大量的自由度。第二,他們商業化,總結一些能火的套路,將之發揚光大,一再複製成功。第三,接地氣,普通草根參與度高,接受市場反饋程度高,會按照市場反饋進行拍攝。第四,市場化運營,儘可能讓能火的影視投放向市場,本土市場作為試金石,在本土火的作品,再推銷往國外試水增加海外市場的成功率。」

    隨著王啟年自信又有主見的回答,讓現場幾名老師印象不一。

    有的對他極其讚賞,又的則是覺得他太狂妄……

    但無論如何,王啟年絕對是讓考官們印象最深刻一名考生!



  
相關:  香港大亨  萬界佳緣系統  軟件帝國  黑暗課堂  娛樂王座  龍翼蒼穹  大國文娛    帶着農場混異界  仙府種田  神級插班生  仙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重生之娛樂鬼才第六章 三試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3.7628MB

搜"重生之娛樂鬼才"
360搜"重生之娛樂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