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冶年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就突出顯示了這種趨勢。當時歧王既將出閣,吏部按慣例,選取了何洽等六人去歧王府,當時的人都知道王府長史升遷困難,社會地位也不高,何洽等人剛剛進士及弟,正是意氣風發的時侯,卻要被去給歧王當長史,何洽等人當然不願意,於是他們便去吏部大吵大鬧,口口聲聲說這次選舉不公平,甚至將時任太宰的耿文恪罵為畜生。
耿文恪一氣之下,上奏皇帝,要冶何洽等六人一個「擅自棄職,詆毀言司」之罪,弘冶皇帝震怒之下,降了一首聖旨將配邊疆,其餘人等也降為小吏錄用;雖然,何洽等人被冶罪,但是從此開始,進士們都是不願意當王府長史,弘冶皇帝無奈之下,規定長史不再由進士擔任,而是由舉人擔任,所以王府長史的素質也明顯下降了,成為了一個人人「避之不及」的職位。
最後是財政司,這個司的職能是相當於後世的財政部,管理的範圍也是最雜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一件事都離不開錢,這個司的主事當然是自己了,鬍子睿作為一個現代人,對金融、財政、稅務這方面的理解可是比明代人多了幾百年的經驗,不要小看這一點,前世的崇禎皇帝之所以上吊,根子還在財政破產上。
鬍子睿心道:」當然,為了方便行事,也為了不給魏忠賢這幫人向皇兄進饞言的藉口,既然皇兄要見我,我也正好將自己的想法當面稟明,爭取他的支持。「
「今日方知,古人誠不欺我,大有大的難處啊!「鬍子睿不禁嘆道:」穿越到崇禎皇帝身上,本來就是地獄難度了,身為皇位繼承人,又沒有金手指可以用,要把大明王朝扛在肩上,琴、棋、書、畫、詩、酒、花這些雅事,自己是沒工夫打理了。都是穿越者,為沙別人可以開金大腿,我卻只悲催的沒有金手指呢!「
想到這裡,鬍子睿記起前幾日派人去請宋應星來府的事,這個宋應星倒是個舉人,如果他來了,倒是夠資格給自己當個長史,而且火藥廠也可以向皇上要過來,交給他來打理。
就在鬍子睿準備找王承恩問個究竟的時侯,王承恩卻自已走進書房,笑道;「小的給王爺報喜了!「
鬍子睿好奇地問道:」喜從何來啊?「
王承恩笑道:」小的幸不辱命,按王爺的吩咐,從江西把那位宋應星先生找到了。「
」這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啊!「鬍子睿拍掌笑道:」快請宋先生進來!「
宋應星大概四十歲的年紀,頭戴著萬字巾,眉毛鬍子長得很濃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身穿一件藏青色道袍,成色並不太新,說明此人經濟條件並不是太好。
宋應星進來便給鬍子睿行禮,鬍子睿連忙上前攙扶道:」宋先生免禮!「
兩人閒扯了一會家常,方才進入正題。
鬍子睿笑著開門見山道:本王缺一個王府長史,要請宋先生屈就此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宋應星心道:「正題來了!我先不急著答應他,問清楚這個王爺想做什麼,再做打算。」
宋應量帶點疑惑的問道:「小人想問下王爺,本人這個長史有何要求?」
鬍子睿道:「先生問的好,我對這個長史的要求是既要博學,也要精通!」
宋應星眼中露出欣喜的神彩,卻一閃而過,笑道:「小人愚昧,還請王爺說明一番。」
鬍子睿慨然道:「我眼中的這位長史,除經史文學外,還要懂農業、冶鐵、紡織、兵器、鍛造等等。」
宋應星笑道:「原來這就是王爺所謂的博學,那麼精通呢?」
鬍子睿道:「所謂的精通乃是指工匠亦要有工匠的精神,所謂『差之豪厘,謬以千里』,而如能『精益求精』,既使是微末小術,也能近乎道矣!」
宋應星聞言不禁一楞,他萬萬沒想到初次見面,鬍子睿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看上去像一介書生的閒散王爺,竟然會對工匠們有如此高的評價!
宋應星心中一喜,沒想到此次京城之行,居然能遇到鬍子睿這樣的知已,再想到鬍子睿乃是欽定的皇位繼承人,以後是繼承大明王朝的皇帝之位的,也許自己這麼多年所學真的能派上大用場。
宋應星繼續試探鬍子睿道:「難道工匠之中也有精神麼?王爺怎麼會認為其中亦有大道可尋?」
「《墨子-天志上》有雲: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鬍子睿慨然道:」國之四維,士農工商,士占據了金字塔的頂層,『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在社會上也是以『文曲星下凡』自居,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農民比起士來顯得泥土氣太多,頗有不足,但還可以希望自己通過科舉考試,向上攀登至士的階層,而且士紳們如果能稱讚農業對於國家的重要性,還能得到社會的贊同,說明此人能意識到冶理國家應」以農為本「,就拿我們大明王朝來說,每年立春的時侯,皇帝陛下不也要親自下田耕種麼,雖然這只是個議式,然而也表達出來對農業的重視。
「工匠們就比較悽慘了,從事的是工作既危險,報酬又低,在社會上不受重視,受了欺負都沒有話語權,又因為手藝全靠代代相傳,識字的不多,鮮有能出書立傳者,和商人一樣淪為社會的最低層。」
鬍子睿接下來話題一轉道:「千百年人們就這樣生活著,從來沒有人試圖改變過什麼,然而,本王可以告訴宋先生,這樣的社會是封閉的、註定沒有出路的,提高工匠、商人的地位和待遇,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作為一個穿越者,鬍子睿此刻在宋應星面前,終於亮出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那就是團結工匠、商人們的力量來改造大明王朝,這個在前世屬於老生常談,人人都已經普及了的觀念,在這四百年前的時代,在明末這個大環境下,卻是一個新穎而又充滿爭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