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局長對小董說:「去拿兩本空白證件來,慢了怕他後悔。」小董笑著跑出去了。
李局長對張興明說:「衣服就你們安保公司那樣怎麼樣?我看著挺舒服,穿著精神。對了,給俺們也弄兩件,那衣服出任務幹活比俺們的方便,俺們出錢買。」
張興明點頭說:「行,我就是這麼想的,顏色做成橄欖綠,樣式就那麼走,警員的加個肩花袖線。」話說那可是後世99版的警用作訓服,能不行嘛。
這個時期公安機關剛剛換裝83式警服,由72式的藏蘭色改成了橄欖綠,83式橄欖綠警服的肩章有黃色包邊,袖口有兩道黃色袖線。
不過83式警服版式還是軍服版,有風紀扣和紅領章,89年改成無領章的西式小翻領。
李局長想了一下,說:「不,這套衣服協警的做成橄欖綠,俺們的就用你那個啥,藏藍色是吧?就那個色,得和正式警服分開,要不不好說。訓練和抓捕時候穿,還有利於隱蔽。」
張興明點頭答應下來,心裡倒是希望自己能促成警察系統的提前改革,包括服裝和理念。
80年代初中期的警察確實苦,累,也敢拼肯拼,但也確實效率低,散漫,工作方式粗暴,這和年代有關,也和警察的歷史發展有關,從歷史上誕生警察起,他就是一個暴力機關,只管不理。
中國的現代警察制度是從光緒年間就開始萌芽的,借鑑了日本的警察制度,清代叫保衛局,袁世凱時期叫巡警署,成員學習日本,第一次使用了警察這個名稱。
民國蔣偽時期中央叫警察總署,省以下叫警察署,正式使用警察一詞做為職業稱謂。
而到了新中國則是延續了延安時期公安的稱呼,中央叫公安部,下面叫公安局,是維護公共安全的意思,但成員不再按照部隊稱呼,而是延續了民國時期警察的叫法。
其實近代日本一直是我國學習的目標,從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參照、借鑑學習著日本,大量使用了日本漢字詞彙,比如自由,進步,警察,派出所,人氣,寫真,一級棒等等經常使用的詞。
建國後只有尚海一直延用著中國自己對警察局的舊稱,派出所在尚海叫警察署。
建國後,公安機關的主要工作從45年的剿匪,50年反特控特、鎮壓,59年打擊政治犯罪,72年強力整頓,到83年嚴厲打擊,一直是從事的都是敵我關係的暴力工作,一直到89年,公安機關的職業屬性才被定義為維護社會穩定安寧,從暴力向服務轉變。
由於那十年的動盪,78年公安工作才恢復運轉,在80年代初期那一段時間,等於從上至下重新建立建設公安系統,正好也是這幾年改革開放開始,待業人員激增,社會狀態惡化,所以那個時期的公安戰線上的人是真的在戰鬥,都是英雄。
……
「警站你咋想的?」
「外面藍白兩色,上白下藍,醒目,裡面用電取暖,我弄批空調回來,又干靜又省事。」那時候警察其實已經開始使用藍白兩色了,但並不普及,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強制實行。
李局長想了想,說:「空調就算了,太高調了,就近接暖氣吧,這個我去協調,不行的就燒焦子。給弄啥車?」
張興明想了想,把80年代國內的摩托車大概過了一遍,說:「南昌飛機製造公司的長江750吧,他們推出來一款警用正三輪,等過兩年我這邊轎車投產了再換,到時我送一批給你們。」
這個年代送轎車吉普車是不現實的事情,爭議太大,只能配三輪摩托,好在用不了幾年,國內的整個形勢環境就會發生大變化,警察就不用再遭罪了。
要知道,東北的秋冬季比較長,騎摩托真的不是啥好受的事。
國內的摩托車產業要90年以後才會火起來,這時候嘉陵還在生產50排量的小架子車,反而是南昌和江西製造出了相當牛逼的重型機車用於軍方和警方。
民用方面京城和上海也有重車,京城的井岡山和上海的幸福,在當時都是相當牛逼的。書友可以自己一下,從造型到動力速度,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
「你要產轎車?在哪?」
「奉天啊,我工業園邊上,地都拿了,正動遷呢,開春動工。」
李局長挑了挑大拇指,說:「國內年輕人你是這個,牛逼,大爺相信你,就等著坐你的車了。」
張興明鄭重的說:「李局長,你放心,只要隊伍建起來,不只是幾台車,我每年專門拿筆錢出來,就獎勵各個方面的優秀警員,優秀警站,立功的重獎,踏實為民服務的也要重獎,我要讓踏踏實實冒著風險工作的警察有所回報,讓他們知道,老百姓不會忘記為他們付出過的功臣。」
李局長認真的看了張興明一會兒,伸手和他重重的握在一起,點了點頭,沒說話。
這個年頭的人辦事都痛快,由其是軍人和警察,其實這年頭的警察大部分本身就是軍人轉業。
討論了一些細節,張興明離開市局,兜里多了兩本證件,一本顧問證,一本臨時持槍證,這可是他本人的了,包里多了把64手槍和一盒子彈,這是他專用的,不過是臨時的,以後還得交回來。
這個年代的工作證啊啥的證啊全是手寫,填上內容蓋個章就行了,照片是現拍現洗的,市局內部就有設備和藥水。張興明對李大局長的一手爛字相當無感,可是別人填不好使啊。
從市局出來就沒啥事了,不想回培訓中心那邊,記憶里聯歡會就是一群男女老師跳交誼舞了,學生只能圍在邊上看著,假模假樣的鼓鼓掌。
可是去店裡也沒啥意思,大家都忙,沒人有空搭理他。
白天老哥和小弟上學,去賓館裡陪著老媽也沒勁,張興明站市局門口呆了半天,看著對面的政府大樓,乾脆,現在就去叢書記那得了,省的晚上再跑一趟。
晃當著穿過廣場,來到政府大樓,這個年代不像後世地市級以上黨政都是分開辦公,各蓋自己的樓,有的挨在一起,有的甚至離著老遠。
這個時期大部分地市黨政都在一棟樓,各占樓的一頭,更像後世的鄉政府。
也沒有警衛守門,一樓格局和市局那邊也差不多,一個陰暗的大廳,一邊一個小屋,左邊登記室,右邊門衛室,水泥樓梯正對著大門。樓里還沒燒暖氣,有點冷。
張興明大搖大擺的進了樓,登記室和門衛室里都有人,幾個人湊在一起烤著煤爐子說話抽菸,往外掃了一眼,打量了一下張興明,問都沒問。
張興明也沒理他們,直接走上樓梯上樓,叢書記辦公室在三樓左邊裡頭倒數第二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