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長江的水道不斷拓寬,更深的水深,讓這裡可以通行萬噸級以上的海輪,西北把長江水道,作為了未來最重要的一個大動脈,甚至連越過長江的大橋,都選擇了施工難度最大,橋高超過65米的特大高橋,以保證未來長江通行萬噸級貨輪的能力,也因此造成了連接南北的大動脈,在長江上面,是斷絕,長江還是天塹,可是長江周圍的城市卻增多了不少。
在夜晚的長江,這裡是一片寂靜,除了幾個小時左右,有一艘夜航的船隻之外,剩下,是一片平靜了。在夜色之中,一個巨大的傢伙,緩緩的從水面之下升了起來,粗大的身體,比普通的潛艇的雪茄形狀又大了一些,這就是在訓練潛艇部隊的運輸艇部隊,外形上面,有些像是遠洋潛艇粗大版,可是很明顯,水面的航速比水下的要快的多,顯然,在結構上面,參考了流體力學方面的研究,追求更加的寬大,水面速度,下潛,不過是一個臨時的選擇,為了躲避正面的對抗。
這就是後世被命名為奶牛的潛艇運輸部隊,在一場世界級的戰爭之中,奶牛從無到有,從最普通的500噸的運輸能力,逐步的增長到了3000噸級,甚至是5000噸級,雖然運輸潛艇的經濟性能遠不如普通的貨船,但是可以下潛,越過某些封鎖線這一點的能力,就足以讓它發展成一個系列。
現在,奶牛還沒有後世的外號,它只有一個同意的編號,漢字1914型潛艇,跟名將級這樣的軍用潛艇獵潛艇比起來,顯得有些寒酸。
整個漢字1914上面,只有兩具防身用的3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甲板上倒是固定了兩門88毫米的甲板炮,這跟普通潛艇,只有魚雷。忽略了甲板炮以增加水下性能相比,截然不同,在水面之上,可以對付所有非武裝的船隻。水面之下,40米的下潛深度,在戰鬥之中,沒有太多的作用,只是一個越過對方封鎖線的作用。
從下水來時。長達一周的海事訓練,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這一組12艘潛艇,完成了必要的科目,準備回歸九江基地,這個時候, 西北的電報發過來了,正好是晚上,長江上船隻就相對的較少的,潛艇從現在地方返回九江基地的。從超過100公里的航程,又只能在夜間行駛,好在18節左右的速度,最多幾個小時,就能夠抵達九江。
九江基地,這個長江沿岸的小城市,曾經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在西北的幫助之下,悄無聲息的出現了一個個船塢,從1912年開始。到現在,不到1年半的時間之中,九江已經真正成為了中國最龐大的潛艇建設基地。
以九江造船廠為依託,表面上。只是一個生產1000噸以下江船和小型海船的普通的造船廠,年造船能力只有3萬噸左右,可是實際的,半潛的,潛入式的船塢最少有72座,最大2500噸。最小的也超過了1000噸,這些船塢之中,大半都有潛艇在修建,他們是中國未來水下力量的核心。
本來,潛艇就是小型船隻,最大的也不過是一千多噸而已,在歐洲和對日作戰之中展現作用之後,海軍發現,似乎在主力艦沒有服役之前,潛艇或許會成為保衛中國海疆的決定性力量,最少在主力艦隊服役之前是這樣。
事實上,在後世,潛艇也被稱為海軍弱國的防禦性武器,他沒有攻擊性導彈艦艇的攻擊性,也沒有航母編隊的多用途性,但是一支 有戰鬥力的常規和核潛艇部隊,一直是中國的最後保障,潛艇的低造價,低運營成本,高效率,是弱國的唯一選擇。
西北可不弱,幻想級和獵戶座改,證明了西北可以生產主力艦以上的戰艦,幻想級是集中了德國的設計和西北原料和動力系統的大成者,即便跟所謂完美級,伊麗莎白女王級相比,也遠遠的超出,只要一批的主力艦服役,西北立刻可以從一個幾乎沒有海軍的弱國,一舉的成為海軍的強國。
可是這1年怎麼辦,日本在山東之戰之中,被西北出其不意,利用15寸陸防炮台的幫助,幹掉了聯合艦隊之中的大部分,給了日本人沉重的打擊,日本人還有不少的老舊艦隊,幾十年海軍傳統的日本,還可以徵兆預備役和從民間水手之中調集力量,這樣日本對中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中日之間,一衣帶水,幾乎是相連的,最了解中國的就是日本,而最了解日本的也是中國,特別是程璧光這樣一批,曾經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海軍軍官,他們很清楚,當戰局進行到無法改變,日本吃大虧的情況之下,日本會鋌而走險的,什麼北洋,什麼革命黨,什麼盟友,當血流的足夠多的時候,日本人可不會管什麼,北方突破不了,那就南方,甚至只是自殺性的侵害,也足以讓中國的南方一片火海,當年的甲午戰爭,哪怕是英法等的斡旋和反對,日本依然對中國發起了陸上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西北遠在內地,不懼怕日本, 可是華北,長江中下游,甚至是跟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如果日本人撒歡的話,難不成,把西北軍到處調,這時候有一隻艦艇的機動力量就特別的重要。
西北本來可能會有一隻艦隊,為了獲得青島交給了德國,程璧光等人也知道,這是無奈的選擇,即便留下來,西北根本沒有足夠的操縱這些艦隊的人,也就是依託著這個,快半年時間的海試,西北最少派去了2批人,共3萬人上船,現在,只要現在,只要青島船塢之中的艦隊生產出來,西北有足夠的人員操縱,那樣艦隊才會成為真正的戰鬥力。最少還要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海試之後,也需要幾個月,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在這個真空期間,只能夠依靠三海。
在西北的幫助下,對於三海的改裝已經達到了極致,5000噸級,甚至是7000噸級的艦船都不是他的對手,可是太少了,只有3艘,日本還有幾艘1900年之前,就封存的鐵甲船,這些一旦解封,三海還不是對手。
而潛艇的出現,讓程璧光發現了希望,不但把培訓的重點從戰列艦向著潛艇傾斜,還從德國方面要來了不少的教官,九江就除了造船廠,就是一個大型的潛艇培訓學校,儘可能的提升潛艇的作戰能力,在這個海面力量對潛艇沒有足夠探測能力的前提下,就算是遠比德國強大英國,都在德國潛艇之下吃了大虧,更別說海軍實力遠不如英國的日本,西北的先進潛艇,在日本軍艦旁邊潛來潛去,日本愣是沒有發現一個,幾十艘潛艇或許對於萬噸級的主力艦隊,沒有多少破壞力,可是幾百艘,甚至上千艘呢,短時間連續發射8枚魚雷的潛艇,一旦數量達到某一個數量級,那是一片魚雷海。
從上到下的重視,讓潛艇的發展,非常迅猛,山東之戰的時候,只有幾十艘,短短的兩個月不到的情況下,就又多了92艘,潛艇的總數越過了100艘的大關,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可能會出現的封鎖,西北選擇了1300噸-3000噸級別的運輸潛艇,差不多是1913年10月定型,而首批的12艘,排水量在1300噸左右,運載量在500噸運輸潛艇。
這些潛艇正在還是,卻接到了電報,讓潛艇立刻在九江的倉庫之中補充物資,準備執行任務,這些潛艇的指揮官,要麼是之前戰鬥潛艇編隊之中抽出來的,要麼是新兵,運輸潛艇不執行戰鬥任務,要求比戰鬥潛艇低得多,有的乾脆就只是受過一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就上艇的,只要船可以開走,知道整個操作的規程,就ok了,不用再強化訓練。
幾個小時之後,當出外訓練的潛艇,最終趕回了九江基地,潛艇被運輸隊接管了,他們的所有艇員,有18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養精蓄銳,處理個人事務,然後就需要立刻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是遠在海峽另外一端的台灣。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原來,連火柴都要進口的中國了,6年的時間,西北改變了整個中國,甚至逐步的改變世界,強大的的生產能力,讓物資真的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不但大量的出口,還在國內堆積了起來,在西北的各種軍用倉庫之中,就算是九江倉庫之中也有不少,拿九江為例,最少儲藏了10個師除了火炮之外的武器,調用一部分,完全沒有問題。
在接到電文之後,就作出了準備,軍用倉庫快速的調動,讓物資在短時間之中,從倉庫之中運到了碼頭,然後在後勤部隊的幫助下裝船,一個個被固定成的一米見方箱子小型集裝箱之中,或許放了50把拆成零件步槍,或者放了的大量的子彈,或者放了幾門迫擊炮和炮彈,集裝箱易於擺放和裝卸,一點點的填充到了運輸潛艇之中,碼頭上面,吃水很淺的運輸潛艇,逐步的深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