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半張臉龐的夕陽,神情漠然地龜縮在西天盡頭;狗一樣的的山體相互擠壓著把夕陽殘留的一縷光芒遮擋住後;天地間便是一陣昏暗。
不能把光芒奉獻大地的夕陽是十分憤怒的,她聚集起身上所有的熱量;刺破阻擋她的山體,穿透遮蓋她的雲朵,依舊將瑰麗的光芒迸射四方。
刺破山體的殘陽光芒竟是那樣的神采熠熠。火熱鮮亮;將一大片一大片的雲朵塗抹成血紅色;血紅色的雲朵在夕陽餘暉的浸染下凝聚成亢奮的鮮血,一滴一滴從天空傾灑在大地之上。
踩踏著夕陽的餘暉,關錦璘徜徉在一望無際的棉田曠野中,英俊帥氣的臉上綻放著愜意的笑容。
腳下的這片棉花,是關錦璘用心血凝聚起來的成果,當他從遙遠的英倫半島,那個存續輝煌了整整一個世紀,也引領世界高科技一個世紀的大不列顛帝國學成回國,把種植棉花的技術帶回祖國,在華北平原十家樓這塊土地上試種成功後;30歲的關錦璘才像臨床分娩後的產婦,長長嘆了一口氣。
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三年多的時間,關錦璘就是和十家樓的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直到在還很貧瘠的土地上種植出高產棉花。
十家樓這地兒是生產小麥的肥田沃土,可是以前種植的棉花畝產最多只有三四十斤;低劣的產量,使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不願意種植這種絮繁的經濟作物。
關錦璘的到來,徹底轉變了十家樓老百姓的種植觀念。
當然了,種植觀念的轉變,是建立在棉花畝產超過百斤的基礎上;這是關錦璘辛苦勞作的結果,也是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關錦璘在十家樓種植的棉花畝產超過600斤,600斤的棉花產量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前半葉並不是新聞;新疆建設兵團一畝棉田的產量甚至打到1200斤;可是在二十世紀30年代,全世界的棉花畝產最高也就四五百斤;關錦璘能在華北平原試驗成功畝產600斤的棉花產量,已經破迪尼斯紀錄。
關錦璘的高產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英國人將棉花引植到英倫半島;關錦璘又將英國人的技術和籽種引進到十家樓。
棉花在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
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
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
&斤的棉花產量一經公布,立即轟動四方,當地政府在村中給關錦璘擺了一席豬肉宴;中央政府也任命關錦璘為農產調整委員會技術專員,棉業處主任。
凝望著花蕾飽滿,鮮花片片的棉花田野,關錦璘吟唱了一曲《四季歌》:
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
忽然一陣無情棒,打得鴛鴦各一方。
夏季到來柳絲長,大姑娘漂泊到長江。
江南江北風光好,怎及青紗起高粱。
秋季到來荷花香,大姑娘夜夜夢家鄉。
醒來不見爹娘面,只見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來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築出長城長,儂願做當年小孟姜
關錦璘一邊吟唱,一邊在夕陽餘暉中的棉田裡行進,用修長的手指撫摸著身邊的棉花骨朵。
一朵朵綻放開來的棉花骨朵向關錦璘點頭致敬,粗壯健碩的棉花枝幹甚至拽住關錦璘的腿腳,不讓這位從英國留學歸來實驗成功高產棉花的生物博士離開。
不錯,關錦璘是歸國博士,為了改變祖國的落後面貌;才去英倫半島學習的;而和他一同前往英國的,是紡織大王容天尊的千金容詩棉。
容天尊是著名民族資本家,以紡織而聞名天下,但國內棉花資源每每告罄,容天尊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原料。
為了使國內的棉花產量能上一個新台階,容天尊讓自己還在上海學醫的二閨女遠赴英倫半島學習棉花栽培種植技術;還給她改名「絲棉」。
但容絲棉去了英國後,感到絲棉二字有點俗氣,便就改作詩棉。
關錦璘是在英倫半島留學期間和容詩棉相識的;兩個意氣相投的年輕人從相識到相知,又道相戀,成為一對情投意合的戀人。
從英國回國後,關錦璘和榮詩棉結伴來到華北平原上的十家樓;半年前容詩棉回上海探望父母,說好了要在最近幾天回十家樓來,關錦璘每天都在等待容詩棉的到來。
想著心愛的人兒就要回到身邊,看著遍地開滿色澤鮮艷的棉花;關錦璘只覺自己插上翅膀欲飛九天雲頂。
關錦璘在棉田裡轉悠著,思索著,不禁心頭一怔,對眼下的形勢產生了重重憂慮。
早在幾年前,居住太平洋小島上的倭國人便就蠢蠢欲動,仿佛非洲草原上一群紅了眼睛的鬣狗,覬覦著豐腴富饒的華夏大地;賊遛子似地強占了東北全境;讓大和民族的百姓向東北遷徙;這種把異鄉做故鄉的強盜行徑,遭到東北人民的強烈反抗。
東北全境的淪陷,使華夏民族憤怒到極點;時起彼伏的槍聲、炮聲不斷地從北山黑水那邊瘋傳過來。
槍炮聲中,日本侵略者的馬隊、坦克、車輛,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列成方陣的炮隊,挑著膏藥旗的武士;腳蹬翻毛皮鞋踢著重步的士兵,殺氣騰騰,在中國土地上橫衝直撞;城市、鄉村全都在痛苦地呻吟。
不屈的東北軍民與侵略者展開了誓死的抗爭,山崗、平原、長城、古道,槍彈、炮彈、手榴彈雨點般飛向敵人窩巢。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日本人一旦繼續向西,那關錦璘的棉花種植實驗也只能束之高閣。
關錦璘把日本人的暴行回想一番,不禁義憤填膺地握緊拳頭怒道:「小日本,關錦璘和你們勢不兩立!」
夜幕包圍了十家樓,村落里這兒那兒傳出牛呣馬嘶的聲音;關錦璘離開棉花地,回到住所,吃罷晚飯,在煤油燈下看了一陣子報紙,便就打寢安歇。
黎明時,一陣宏厚、急促的喊聲打破村落里的寂靜:「老少爺兒們,日本人打過來嘍,快收拾行李物品準備逃難吧!」
喊話的是十家樓聯保處主任鄧萬秋,鄧萬秋喊完話,急切地挨家逐戶敲門砸窗子:「起來起來快起來,鬼子兵打到家門口了還睡什麼懶覺?」
村落里頓時亂作一片,幾家大戶的門幾乎同時打開來,十幾個男人女人急急惶惶從門洞裡走出來,七嘴八舌異口同聲地問:「鄧主任,咋回事嘛?」
正在敲一戶門窗的鄧萬秋回過頭來,向前走了幾步:「我剛從涿州回來,國۰軍和日本人接上火啦!」
&麼快就到涿州?」五十多歲的白胖子問
白胖子名叫白景天,是十家樓的大戶,聽鄧萬秋說日本人已到涿州,便就急急相問:「這麼說北平、天津已經失守?」
&不是!」鄧萬秋語氣凝重:「日本人武器精良國۰軍撐不住火,正向定興、保定潰退;看樣子保定也保不住嘍!」
白胖子緊張地說:「這可咋辦?十家樓在京津通往保定的道兒上啊!」
鄧萬秋揚揚手道:「要不我黑燈瞎火敲門砸窗子幹嘛,快回家收拾東西,準備逃荒吧!」
村落里一派亂象。男人牽著牲口,女人背著包袱,老人拖著孩兒。喊聲、哭聲、吵雜聲此起彼伏。
白胖子正指揮夥計瘦猴兒將家什往大車上裝,卻聽有人喊他;轉身去看;卻是鄧萬秋。
鄧萬秋邊走邊喊:「白胖子,借你家馬車一用!」
白胖子一愣,睜大眼睛看著鄧萬秋道:「這時候借馬車幹嘛?」
鄧萬秋定了定神道:「關主任的未婚妻從上海已經出發,明天趕來保定,得派車把把她接回來!」
白胖子一怔,說:「關主任用呀,那沒問題!」
白胖子不無感慨地:「關主任錦璘先生是十家樓的貴人,也是白胖子的恩人,你看看,我這腸胃病就是他給治好的!」
白胖子按按自己的腹部加重語氣道:「關主任的未婚妻哪有不接之理?要接!要接!」
鄧萬秋道:「那就讓瘦猴兒趕車,陪關主任上保定?那小子手腳利索!」
白胖子呵呵笑道:「好呀,白某全聽鄧主任安排!」白胖子一邊說,一邊喊著:「瘦猴兒,快去套馬車,送關主任上保定!」
容詩棉從上海趕來保定的消息是鄧萬秋告訴關錦璘的,確切地講,是鄧萬秋從涿州趕回來的路上碰見郵差,郵差將容詩棉已經從上海啟程,估計明天就到保定的電報塞到鄧萬秋手中,讓鄧萬秋儘快轉交給關錦璘。
鄧萬秋拿到郵差塞給他的電報看了幾眼,方知是容詩棉從上海打來的;便就不敢怠慢,在通知全村人轉移的同時,把電報送到關錦璘手中。
關錦璘拿到容詩棉打來的電報又驚又喜,卻有十分擔心,顧慮重重道:「詩棉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呀,日本人已到涿州,她明天卻要從上海趕到保定,真是……」
鄧萬秋見關錦璘這麼來說,便就揚聲說道:「關主任不用發愁,鄧某馬上找一輛馬車上保定去接夫人……」
因此,在關錦璘還在屋裡收拾行囊時,鄧萬秋便向白胖子白景天提出來,借他的馬車一用。
白胖子愉快地答應了鄧萬秋,還派自己的夥計瘦猴兒和關錦璘一道,趕著馬車去保定一趟。
一輛馬拉轎車從村落駛出來,上了村外的土路。拉車的馬渾身泛紅,器宇軒昂。固定在轎車上的車棚呈穹窿形,雕刻精緻,古色古香。
拖兒帶女逃難的村民,有的停在山坡上,有的立在土路旁,看著從眼前駛過的馬車。
坐在車轅上的瘦猴兒很得意,故意將手中的馬鞭在空中甩個響,嘴裡喊著「嘚兒嘚兒—>
瘦猴兒十五六歲,又瘦又小很機靈,一邊趕車,一邊顯擺地說話:「大爺,坐馬車比您走路好呀?大娘,走不動就歇著,等我從保定回來用馬車送您咯!」
&猴兒不是東西!」
&猴兒顯擺個球!」
&猴兒我抽你大嘴巴!」
鄉親們有罵的,有笑的,有從地上抓起土撇向瘦猴兒的。
瘦猴兒高喊一聲甩個響鞭兒喊道:「走吧您嘍!」吆著馬車從鄉親們身邊駛過。
馬車後面,幾十步遠的地方,關錦璘右手拎一頂禮帽,一邊走,一邊向逃難的人群擺動:「去太行山的路不好走啊,鄉親們可要保證喲!」
這時候的關錦璘留著大背頭,身高180左右;身著西式短袖棕色長褲,緊帶黑皮鞋;與破衣爛衫的逃難民眾攪在一起,不啻雞群里站立的金鳳凰。
關錦璘從一個鬍鬚雪白的老翁跟前走過,老翁拉住他的手:「關主任,我們這就分別嗎?唉……」老翁哀嘆著:「自您來十家樓,不知疲倦地幫村里搞鄉村建設運動,教鄉親們種植高產棉花,還挨家訪戶給大夥瞧病;關主任你一旦接到家眷,就上太行山和我們相聚呀……」
關錦璘感激地握著老翁的手道:「一定一定、鄭大爺,您都八十歲了,可要保證身體喲!對了,給您配的藥可要按時吃的!」
鄭大爺抹著淚水說:「關主任你是華佗再生,吃了您的藥,我這老寒腿立馬不疼了,關主任醫術高明哇!」
關錦璘呵呵笑道:「鄭大爺高抬關某,我那點醫術全是業餘學來的的,不值一提的!」
白胖子湊上來道:「關主任,你說今年讓我家棉田畝產達700斤,看來實現不了啦……」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