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長平 第153章 春申君滅魯

    子楚道:「臣觀呂不韋,頗有其才,或當用之。王豈有意耶?」

    秦王笑道:「呂不韋,子之臣也,吾焉得用之。吾用之,則前朝老臣,非汝之臣也!」

    子楚道:「王之惠兒,可謂深也。然兒德薄才淺,若無人傅之,恐誤國事!」

    秦王道:「三公九卿,任爾咨之,惟當善加檢擇。外事有不決者,可問蔡澤,軍事可問王齕,內事可問內史。汝父殆矣,無能為也,國事汝當自為之!」

    子楚伏拜道:「兒謹領!邯鄲何以為?」

    秦王道:「汝雖歸,邯鄲不可無質。當令子正為質,其母扶之,呂氏教之,眾卿佐之。既以觀眾卿之能,復以觀天下諸侯之動!」

    少時,子楚又問道:「王稽何處?」

    秦王道:「是吾所以難也。應侯,幹才也,敏於內外,今雖辭,吾意留以為用。惟觀其意甚怏怏,恐非子臣也。汝且以事咨之,以觀其意。若能為用,則留王稽;否則殺之!此事當於歲中決之。」

    子楚驚惶不已,伏拜稱謝。

    次日朝罷,子楚派人請張祿,子楚將拜,問張祿身體如何。張祿稱病篤,不敢迎駕。

    過了幾天,秦使出使邯鄲,帶來了子楚一封書信:「臣奉教質於趙,聞父病,歸親養之,以戰未能面辭,常為恨。子正,吾深愛之,及其母皆留趙,以承王命,俾秦趙世好,續於今也!」於是秦人主動質於趙的消息也傳遍諸侯。諸侯暗中猜測,秦趙是不是秘密結盟了。他們派出各種關係,四出打探,甚至找到趙國的貴公子打探,卻一無所獲,大家眾口一詞,兩國之間並無任何盟約。這反而增加了諸侯的疑慮:值得如此保密的消息,必然有大陰謀!

    而就在這時,趙國發喪,太子去世!

    趙王即位時尚未成年,太子應該是即位後才出生的,現在可能還不到十歲,應該屬於早夭。兒童早夭在當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果他是太子,那就不同了。趙王宣布為太子守喪半年,還因此罷免了守護太子的大夫徒父祺。守喪期間不動刀兵,不接受聘問,不上朝,一應國事都交給平原君等群臣處理。由於太子尚未成年,也不接受諸侯的弔問。這下,諸侯想進行外交都失去了對象。趙國的大門「呯」然關閉。


    楚王六年,楚將軍景陽率領楚國大軍和春申君率領的淮上兵共同救援邯鄲,但還未到邯鄲,秦軍就已經退去。楚軍於七年春退回楚國。陳軍由景陽率領返回陳地,淮上軍就在淮上就地解散,各自歸農。

    楚國的政治制度與當時其他諸侯有所不同,保留了較多的古制。楚王只掌握首都周圍的地區,其他地區都設縣,委任縣公管理。打仗時,楚王只掌握首都直轄區的軍隊,各縣的軍隊由縣公管理。自然,楚王有指派縣公帶兵作戰的權利,但各縣的部隊一般只聽命於縣公,而不是楚王。在救援邯鄲時,楚王除了從自己的領地徵發軍隊外,也還調用了其他各縣的軍隊,包括春申君的淮上十二縣。春申君作為縣公,率領著淮上的部隊,在景陽的統一指揮下作戰。一般作戰前,將軍會招集各縣公商議作戰部署,排好作戰序列,各縣公對此都有一些話語權;當然,春申君作為楚令尹,而且有十二個縣的兵力,對作戰決策的話語權可能比其他縣公更高。邯鄲之戰結束後,各縣士卒由縣公率領各歸各縣,只有陳地的士卒由景陽率領,交還楚王。

    自從從邯鄲回來,春申君就半在陳,半在封地淮上。芒申以申公子的名義,在春申君門下當門客,當周王號召天下伐秦時,春申君將芒申推薦給楚王,讓他帶領陳地的一萬士卒,會同韓軍一起進窺秦南陽。——那裡曾經是楚國的核心區域。所以芒申的身份也是將軍,這表示他是代替楚王,率領著陳地的軍隊出征的。芒申雖然是春申君的門客,但卻沒有率領淮上的軍隊。

    芒申的部隊追在秦軍將軍摎後面,一路北上,一直追到趙、魏交界處的寧新中,又從那裡轉入上黨,參加攻略河東的戰鬥。整整一年時間,這一萬楚軍遠在異國他鄉,被受煎熬;而且長期與楚國失去聯繫,後勤完全依靠趙人。而這時,春申君則在淮上地區整軍經武,發展生產,廣開商路,全力經營淮上。

    所謂淮上,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淮河中游平原。那時的淮水,從大別山流出後,沿著大別山北麓曲折東流入海,而那時淮水下游地勢低洼,退潮時雖然有大片陸地,但海水漲潮時甚至可以淹沒到今天的洪澤湖一線,並不適宜居住。淮河中游平原在當時其實相當於淮河下游沖積平原。這裡河流水網密布,又在山腳下,是發展農業的良好區域。齊、楚、宋等國在這裡進行過長期的爭奪。目前雖然歸楚國所有,但時間不長,並未進行有效治理。楚王即位後,立即把這裡封給春申君,就有藉助其力量,大力開發這一區域的戰略目的。而春申君也不負所托。他在受封淮上的第二年,就舉兵攻下了薛(徐州),消除了北方的威脅。用了五六年時間把這裡建設成楚國的穩定戰略區。

    芒申走後,春申君從秋收時就來到淮上,親自督促這裡的一切行動。他的行為讓他看上去像是在牽制陶郡的秦軍,讓他們不能放心前往邯鄲騷擾趙國,但真實的目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要徹底清理掉淮上諸國,為淮上贏得一個巨大的戰略空間。

    將糧食收入倉後,春申君立即將農民武裝成軍隊,迅速推向徐州。秦國滅周,幫了春申君的大忙,吸引了諸侯的注意力。由於楚國沒有大規模徵兵,春申君的行動僅限於淮上的「地方部隊」,所有注意他的人很少。周滅後,魯國所受的打擊最大。周不僅是魯的宗主國,還是魯得以生存的保障!因為魯是周的臣屬,是天子之臣,祖上是周公,為周的大功臣,這些光環是魯在弱肉強食的戰國時期得以生存的條件之一。如果連周都可以隨便滅,那滅魯自然不會有什麼心理障礙了。

    魯國君臣一方面對自己的未來心神不寧,一方面為周的滅亡而傷感,幾乎沒有人想到要在此時加強防務,整備軍事。春申君的軍隊迅速穿越了滕、任兩個小國的領地,出現在曲阜城下。距離周王發喪不過十天時間。

    春申君遣使入城,向魯公宣布,周王已薨,周國已滅,願魯委國於楚。魯公在得知楚軍連續占領滕、任後,已經逃出魯國,魯國公族群龍無首,被迫集體遷往下邑。逃出國的魯公後來死在柯,大約是想逃往同宗的衛國吧。

    不戰而取魯國後,春申君請來了當世大儒荀況出任蘭陵令,劃出魯國的一片地方,讓荀況在這裡辦學。年過六旬的荀況自然不會去處理那些繁瑣的行政事務,所謂蘭陵令不過是領取俸祿而已。

    荀況本來在趙國平原君門下講學,但平原君實在算不得一個好的「金主」,提供的條件不足以支撐荀況及其學生的生活。荀況後來離開趙國,一度前往秦國尋找新的贊助。但無論是秦王還是張祿,都無意養活一群書呆子。春申君出任令尹後,也廣招門客,荀況最後到了楚國,依託於春申君門下。春申君還算慷慨,雖然知道荀況成不了大事,但學術深厚,門下學生不少,在士子中間有崇高的影響力,願意支持他辦學。但淮上是戰略要地,每一分力量都是寶貴的,不可能劃撥出大量經費供荀況使用。現在取得了魯國,一下子拓地千里,劃出一片幽靜的去處,讓荀況當個掛名的縣令。一代大儒終於在這裡開始了他學術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

    薛城西邊,泗水靜靜地流淌。在泗水對岸還有一座城邑,名叫沛,當時還沒有設縣,並無官吏入駐。城西五十里有一處聚邑,並無城池,名叫豐。以前,這裡是宋國的邊境。宋滅後歸於齊,後來又歸於楚。豐沛入楚的時間並不清楚,可能在春申君占領徐州之前就已經是淮上楚地了。雖然城頭的旗幟不斷變換,但這裡並非戰略要地,並沒有經歷多少戰亂,人民的生活還算安定。無論入齊還是入楚,差別只不過是稅收的主人變了,對於普通農民來說,稅收總是一樣的。至於稅收要交給誰,由那些城裡人去操心就好。

    當春申君心急火燎地向徐州進軍時,豐邑中陽里的兩個家庭在同一天誕下兩個男嬰。兩戶家庭一家為劉氏,一家為盧氏。兩家都為庶民,並無名號,邑里人隨口稱呼為劉太公、盧父。劉太公和盧父關係很好,兩家的兒子同一天出生,中陽里的人也為他們高興,殺了頭羊,釀了壇酒,在裡頭廣場為他們舉行了慶賀儀式。在中陽里的人看來,這兩家喜添兒子,是比楚滅魯更為重要的大事——事實上,他們可能並不知道二百多里外發生的慘烈事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相關:    從機械獵人開始  楚劍秋柳天瑤  過河卒  444號醫院  從影視世界學習技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長平長平第153章 春申君滅魯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556MB

搜"長平長平"
360搜"長平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