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年。
長平侯府。
「安慶,秀禾。」
楊軒拿著一封書信找到兩人,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
「什麼事兒啊,這麼高興?」
安慶正陪著秀禾在院子裡曬太陽,看到楊軒高興的樣子,忍不住問了一聲。
「小虎的信。」楊軒揚了揚手中的信,笑著說道。
「小李又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他又道。
聽到這話,安慶的臉上浮現出了驚喜。
就連一旁的秀禾也跟著開心起來。
「快,給我看看。」安慶說道。
「好。」楊軒將信遞過去。
接著,安慶便和秀禾一同看起了信。
信上,小虎說了家裡一切安好,朱瞻基對他們家很關照,讓楊軒他們放心。
小兒子很健康,朱瞻基賜了個名字——胡磊。
後面,再就是一些閒話。
不過安慶和秀禾卻是看的津津有味,哪怕是信看完了,也還在回味。
「虎子和藍香就小虎這一個兒子,沒想到小虎和小李卻連生兩個兒子。」安慶感慨了一聲。
「誰說不是,小虎比他爹出息。」楊軒點了點頭了。
可惜虎子遠在京師,不然聽到這話,小虎怕是要遭罪了。
「這兩天想想有沒有什麼話想跟他們說的,過兩天給他們寄封信過去。」楊軒坐在安慶和秀禾對面,說道。
「行。」
「小磊滿月我們去不了,但這禮物可不能少了。」
安慶點點頭,道。
秀禾的身體不適合遠行,她和楊軒得留下照顧。
「還是你想的周到。」楊軒笑了笑,道。
給小虎的兒子準備禮物,他一時間都沒有想到。
接下來兩天,安慶和秀禾給小虎的小兒子準備了一些小帽子,小衣服,小鞋子。
這都是她們兩人親手做的。
之前得知小李有了身孕後,她們就開始動手準備了。
現在正好給寄過去。
楊軒不知道準備什麼好,就搞了一個長命鎖。
反正這玩意兒,他已經送出經驗了。
小虎大兒子滿月的時候,他也是送了個長命鎖。
六月。
朱瞻基給鄭和的聖旨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海宇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自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我大明威德廣播,太宗文皇帝開拓海路,通西洋,萬邦來朝。
朕繼承大統,志在弘揚祖宗之光輝,廣結良緣,使天下太平,百姓安樂。
今朕欲再續前緣,廣開貿易之路,傳播文化之精髓。
鄭和,爾忠心耿耿,航海技藝超群,前六次下西洋,功績顯赫,使節諸國,宣揚我大明聲威,功不可沒。
今特命爾為大明國使,再次率領船隊,揚帆遠航,遍歷諸番,展示我中華禮儀之邦,交流學術技藝,增進友誼,促進貿易。
爾須嚴整船隊,精選船員,備足糧草,確保安全。
沿途須宣揚我中華文化,禮賢下士,與各國君主交好,互通有無,共謀發展。
此次遠航,關係重大,爾須謹慎行事。遇有不測風雲,須隨機應變,保全船隊為要。
爾等務必團結一心,相互扶持,以完成此艱巨使命。
爾等若能成功,不僅為我大明增光添彩,亦能名垂青史,永享太平盛世之福。朕心悅之,定不吝賞賜。
欽此!」
「鄭和領旨!」鄭和舉起雙手,小心翼翼的接下聖旨。
他的心情非常激動,這份聖旨,他已經等了好幾年了。
「鄭大人,恭喜啊!」
傳旨太監笑呵呵地恭喜道。
鄭和在太監這個群體中,可是偶像般的存在。
數次以大明國使的身份率領船隊下西洋,揚大明之國威。
還帶回了不少新作物,這可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正因為鄭和的存在,這些太監才能微微直起脊樑。
咱爺們兒雖然是殘缺之身,但也能做出青史留名的事兒來。
不信請看「鄭和下西洋」。
鄭和緩緩起身,朝傳旨太監作揖。
「我等殘缺之身,若無陛下看重,豈有今日,只能以身報君。」
瞧瞧,聽聽,鄭大人這覺悟,不愧是咱爺們兒的榜樣。
傳旨太監又跟著恭維了幾句。
鄭和笑笑也不反駁。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對方還是陛下身邊的人,鄭和自然不會讓對方難堪。
送走了傳旨太監,鄭和跟楊軒分享了這個消息後,就開始忙了起來。
出海遠航之前的準備工作,鄭和需要親自把關檢查。
這畢竟和整個船隊的人息息相關,容不得一點粗心大意。
十一月末,一切準備工作皆已就緒,鄭和差不多要出發了。
此次是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先到福/建長樂,然後出海遠航。
龍江關的碼頭上,鄭和頭髮花白,身子略微佝僂。
已不復年輕時的英姿勃發。
「侯爺,三寶要走了,您多多保重。」
「好,保重。」
「等你回來,咱們再一起好好喝一頓。」
「好。」
二人依依惜別。
楊軒看著鄭和,緩緩登上了船。
隨著號聲響起,船…動了起來,駛離碼頭。
直至從楊軒的眸子中消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