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開局流放?廚藝在手,天下我有最新章節!
宋玉枝懷著疑問下了馬車。
才剛站定,就有人認出了她,吆喝道:「宋小娘子來咯!」
話音落下,接踵而來的便是絡繹不絕的恭喜聲。
宋玉枝走過幾步,到了自家鋪子門口,才發現鋪子門口掛了紅綢,寫了告示。
告示上寫了東家有喜,宋家與魏家結了乾親,魏家喜獲麟女。今日上午凡是上門賀喜的人,甭管進不進店消費,都能得兩個紅雞蛋,一個裝了銅錢的小紅封。
晨間不見人影的周氏、趙大娘和魏夫人,都在鋪子門口,喜笑顏開地給人派雞蛋和紅封。
宋知遠則搬了一套桌椅出來,正在進行簡單的登記,以免有人翻來覆去領上多份。
這種說幾句吉祥話,就能白拿雞蛋和銅錢的好事,誰見了能不上趕著呢?
敢情魏老太太神神秘兮兮地說的是這個!
宋玉枝忍不住彎了彎唇。
沈遇正在一旁幫忙維持秩序,見了宋玉枝過來,自然為她開出一條路來。
宋玉枝還記掛著前一天的事兒,無奈現下實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她便只向沈遇投去詢問的眼神。
沈遇笑著對她點了點頭,表示沒事了。
宋玉枝安心下來,在沈遇的護送下,順利上前。
見三個娘頭上都起了一些汗,宋玉枝少不得問起這是咋回事兒?
之前不都說好就兩家人吃餐飯,就算完成了儀式嗎,怎麼突然又搞這樣大的陣仗了?
趙大娘撇清得最快,說不知道啊,「我早上剛睡下,你娘和乾娘就把我喊起來了。」
魏夫人笑著接口道:「誰同你說好的?當時我們只是覺得你忙,怕你操勞,才說大辦宴席。可沒說不把這消息昭告出去。」
周氏輕笑道:「傻丫頭,你祖母和乾娘疼你呢。」
宋玉枝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魏家的意思——
自家在豐州城內沒有任何倚仗,之前才剛冒頭,就已經經歷過大大小小不少風波。
如今當選官家食肆後,宋記名聲大噪,儼然成為了「當紅炸子雞」,進入到大眾視野中。
馬上又是不太平的年關,很容易招來更大的惡意。
現下把兩家的關係昭告出去,讓眾人都知道,宋記背後站著一整個魏家!
不說能杜絕所有惡意,總歸能讓那些個牛鬼蛇神有所顧忌。
故而周氏說魏家特特這樣安排,是在疼愛宋玉枝。
宋玉枝看向魏夫人,道謝的話還未出口。
魏夫人擺手笑道:「都是一家人了,謝來謝去太生分了。枝枝你也不要有負擔,這部分銀錢,本就是撥出來準備辦宴的。因你不想大辦,才換成了這些紅雞蛋和紅封。只算是為你結個善緣。」
這話說完,上門道喜的人自然跟著笑道:「老話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魏夫人心善,難怪會和宋小娘子結乾親。」
「沒錯。咱們也不都是沒心肝的人,小娘子素日裡做生意就夠實誠了,今遭咱們沾了小娘子的喜氣,來日肯定多光顧宋記!」
「要我說也別來日了。我剛從紅封里開出來五文錢,添幾文錢正好在宋記用頓簡單的朝食。」
宋玉枝這還說個啥呢?
魏家這般大手筆,她這當事人自也不能一毛不拔。
宋玉枝當場宣布,今日所有進店消費的食客,都能享受九成貴賓價!
如此熱鬧過一整個白日,宋記和魏家的關係不脛而走,說是滿城皆知也不為過。
效果當然是有的——
十月底,宋玉枝和宋知遠一道盤下了賬,當月的毛利潤已經奔著三百兩去了。
而且客人的整體素質還比之前高出了一截,裡頭的文人書生的比例明顯增高了。
這些人里也沒再出現鄭書生那種刺兒頭。
相反他們都客氣的很,偶爾遇到宋知遠斜挎著書包下學回來,還會有人主動同宋知遠寒暄搭訕,問他現在讀哪本書?讀到哪裡了?今天學到啥新東西了?
這些文人的心思說來也簡單,無外乎就是仍想著拜入魏先生門下,想著提前在宋記混個臉熟,來日好比別人更有優勢。
魏先生沒有明確對外說過不再收學生。
宋玉枝便只作不覺,讓弟弟該怎麼應對就怎麼應對,無關緊要的寒暄聊天可以,但若是客人想從他們嘴裡詢問魏家人的喜好,甚至想通過他們給魏家送禮,姐弟倆就裝傻充愣不接招。
讀書人都講究臉面,沒人會把心思大剌剌擺到明面上,因此也沒有鬧出什麼不快和爭執,即便偶爾有人囉嗦兩句,說宋玉枝姐弟油鹽不進,也會被其他文人罵回去。
眼看著宋記已經徹底上了軌道,店內人手更比之前充裕,還有魏家人三不五時過來幫忙坐鎮,沈遇便也沒什麼好不放心的了。
他正式應下了霍知州之前在商宴上發出的邀請,加入了臨時組建的民兵隊。
這支隊伍沒有朝廷正式的編制,自然也設不了什麼官職,沒有軍餉。
霍知州撥了一部分之前籌措的善款當軍費,普通士兵每月可得一兩銀子的月錢。
如果立功,比如抓到混入城中的水匪或者北戎細作,甚至抓到毛賊之類的,都能得到額外的銀子當獎金。
沒有什麼比真金白銀更有吸引力的了,尤其此時正當農閒,臘月之前,民兵隊就擴充到了五百人。
這麼些人再在城中操練就很不方便了,霍知州在城外尋摸了一塊地方,讓他們安營紮寨,每過一旬才有一日休沐,如此這般一直到過完年關。
沈遇既決定加入,便也不會搞什麼特殊。
在霍知州圈好地方前,他就跟宋玉枝說起了這樁事。
宋玉枝前頭說過,無論沈遇做什麼決定,自己都會支持。
可現下她已經習慣了每日和沈遇從早對到晚,冷不丁分別在即,又得回到從前那種、隔上好幾日才能見到一面的狀態。
宋玉枝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和她想法一致的,還有趙大娘和周氏,她們一副慈母心腸,生怕沈遇在外頭吃不飽、穿不暖,亦或是在操練中受傷。
連宋知遠都很不捨得他。
一家子湊在一起計劃了半宿,群策群力,總算是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