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只知許蒙與黃順關係不錯,甚至還是黃順的老丈人,但司馬懿卻絕不會想到,許蒙與黃順的關係密切到何種地步。倒不是司馬懿沒有那根敏感的神經,實在是葉落森林,滴水入海,司馬懿無從防起。
要論與黃順關係好的,滿個鄴城各大家族扒拉扒拉,幾乎找不出幾家與黃順關係差的。而且滿朝文武,大多都還受過黃順的恩惠,一心想著巴結黃順的人家大有人在。
再說老丈人這事,也做不成司馬懿懷疑許蒙的理由。要說老丈人,曹操也是黃順的老丈人呢!司馬懿能懷疑曹操嗎?同樣的,鄴城裡,想與黃家結成兒女親家的人家照樣多了去。許蒙不過是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了而已。以此標準去懷疑,司馬懿就得把幾乎所有鄴城大族都列入防備的名單,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
而且,許蒙的日常做派,也與黃順的動向沒有多少關係。許蒙自始就做與西域和塞外的生意,可說是靠這個起的家。後來入鄴城,也是因為許攸的緣故。黃順後來也大力做這兩個方向的生意,可說與許蒙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關係,搶了許蒙部分飯碗。
好在許蒙進入鄴城後,心思不再完全放在生意上,而是全力以赴的經營仕途,尤其是與曹氏的關係上,可說是不遺餘力。曹操由於對許攸的愧疚,對許蒙一族也頗為優待。後來的曹丕,雖然沒有對許蒙另眼相看,但也沒有對許蒙有什麼壞的表示。
而在曹丕一朝,許蒙耐住了寂寞,等到了曹睿掌權。曹睿年幼,當年曹操為子孫攢下的文臣武將,老的老死的死,沒幾個頂用的,曹睿勢必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幕僚核心。這時,許蒙把握住了機會,成了曹睿的入幕之賓。
其中緣由,司馬懿非常清楚,可說是司馬懿與許蒙關係發生根本轉變的主因之一。當年以司馬懿為首的河間大族,借曹丕剛死之機,伸手向曹睿要兵權,要財權,要人權。狠顯然是要架空曹睿,由大族掌權的節奏。曹睿雖然年輕,也知其中利害,但曹睿畢竟經驗和膽略都不足以服眾,對河間大族的咄咄逼人,雖有心抵抗,卻始終力不從心。
此時的曹睿,正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但此時的河間大族,如日中天,又有西域墨門的人監視著朝中百官,誰敢在這個時候,出頭為皇帝出謀劃策?
許蒙這個時候,就顯出了他投機家的本性,毅然站出來,而且是公開的站出來,白天黑夜不分出入皇宮大內,與曹睿經常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當時的司馬懿,不是沒想過殺許蒙以儆效尤,但司馬懿有顧慮。許蒙可是個半截入土的人,他走南闖北,什麼世面沒見識過?這種時候與曹睿走近,其中的利害,能看不明白?
既然能看明白,許蒙卻依然選擇這麼做。在司馬懿看來,許蒙當然是有所憑才是。最可能給予許蒙底氣的,只有黃順!
如果許蒙的身後真的有黃順在撐腰,那司馬懿要動許蒙,還真是要思量一番。畢竟,黃順可是連西域墨門都忌諱幾分的人物。司馬懿在羽翼未豐之前,絕不想與黃順做正面衝突。對許蒙下手,就給了黃順直接插手鄴城的可能。甚至,黃順還會帶著曹彰、曹丕和曹宇三曹一起回鄴城!
曹宇且不論,曹彰和曹丕兩個,無論哪一個站出來,都夠河間大族喝一壺的。再加上黃順的扶持,司馬懿已能斷定:河間大族斷然不是對手。
再加上,司馬懿當時確實也小看了許蒙,認為只有一個許蒙,掀不起多大的風浪。沒想到,有了許蒙的插手,曹睿很快就穩住了陣腳,滿足了河間大族的核心訴求:兵權,拒絕了財權和人權。有了兵權在手的河間大族,也就沒有繼續糾纏財權和人權。
接下來,曹睿就利用手上的財權和人權,將優良資源拼命向中軍傾斜,使得本來編制就比外軍滿的中軍,更加的龐大。
僅此操作,還威脅不到河間大族,在他們看來,頂多是曹睿自保的一個措施罷了,無傷全局。但接下來,曹睿利用曹氏和夏侯氏兩族僅存的幾員大將,在外軍裡面翻江倒海,將外軍的指揮系統弄得一團糟。
其中最為世人矚目的,就是曹真不切實際的進攻漢中方案。當時人們只道是曹真準備充分才有此提議,但事後看來,曹真大敗虧輸,雖然曹真自己的盛名受損,但於曹氏整體卻無絲毫損失,受損最大的是外軍!
最騷的操作就是,事後,曹睿還順水推舟,承認了司馬懿為關中地區兵馬總指揮。這一下讓曹真的失敗得益最大的變成了河間大族。人們一下子就把目光聚焦在司馬懿身上,聚焦在河間大族身上。
就是這一波操作,甚至讓司馬懿也掉了進去。現在想想,曹真敢動漢中,蜀漢為保漢中,一定會調集大軍前來。等曹真敗退,蜀漢多半會就勢出擊,找關中的麻煩。這時候司馬懿接手,就必須面對蜀漢兵馬的威脅。如果司馬懿贏了,當然是賺個盆滿缽滿,但要是輸了,那司馬懿就是兩手空空了。
憑司馬懿的才能和河間大族的能量,區區一個漢中兵力的進攻,能讓司馬懿栽個大跟頭?司馬懿想想都不可能,但現在,司馬懿卻有些明悟了幾分。
現實是黃順帶人來到了漢中,許蒙是知道黃順的實力的,有黃順坐鎮,自己難以討得了好,曹睿就無需在背後搞什么小動作,就能讓自己在戰場上灰頭土臉。如此更加撇清了朝廷的關係。好像朝廷在此中從未出過手,一切都是被形勢推動著辦事一般。
但司馬懿絕對相信,如果不是黃順來到漢中,曹睿一定會在後方千方百計的給自己使絆子,讓自己不得全力伸張,從而在戰場上吃到敗仗。只要自己吃了敗仗,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自己撤了,換上曹睿自己的人。
想到這,司馬懿不禁一陣後悔。自己其實完全有機會避開朝廷的算計。黃順顯然另有要務,已經與自己罷兵言和。只要自己不主動生事,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兵敗代郡的事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