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江東生死存亡的大事,更關乎孫氏,尤其是孫權自己前途命運,當然要大舉朝會,振奮士氣。哪怕只是走個形式,也是必須的步驟。
何況,為這事,孫權忙活了好幾年,幾經殫精竭慮,幾經妥協退讓,幾經委曲求全,終於拿到一個還算圓滿的結果。
而且,這事屬於高層機密,僅限幾個股肱心腹知道。很長時間,在孫權看來,取得的成就再大,也是錦衣夜行,沒幾個人欣賞,更沒人讓自己去炫耀。現在,終於可以不用遮掩,孫權當然有儘快將之公布於眾的渴望。
孫權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思,召開了麾下全體文武的大朝會,專門討論如何應對曹操威脅的問題。
出乎孫權預料,被孫權依仗為股肱的張昭、張紘,竟然頭一個站出來,主張降曹!
與荊州的交往,二張是有參與的,他們應該知道孫權對待曹操的態度。沒想到,事到臨頭,這倆傢伙竟然臨陣退縮,打起了降旗。
張昭和張紘還在那裡嘰嘰歪歪,長篇大論的說著降曹的大義和好處。但孫權坐在上面,早已是一句話也聽不進去。
他臉色鐵青,心中恨恨的在想:老頭就是不堪重用,哪怕再有才能,關鍵時刻,還是會給你掉鏈子。這是個教訓,以後一定要吸取,不能重蹈覆轍。
二張主張降曹,孫權雖感憤怒和失望,還能坐得住,不過是兩個腐儒罷了,大不了將他們晾在一旁。軍國大事,他們幫不上半點忙。
孫權正在盤算著,下面早已有人與二張打起了對台戲。孫權手下一眾武將,以老將程普為首,慷慨激昂,力主抗曹。
只是程普他們雖然人多勢眾,畢竟是一群大老粗,動手打仗是把好手,鬥嘴就差的遠了。時候不長,就被張昭為首的投降派壓制的有些抬不起頭,只是以謾罵咆哮回應。
孫權宛如精通廚藝的大廚,小心掌握著現場火候,待雙方能量釋放的差不多了,這才綻顏一笑,說道:「兩邊都有理,倒是讓我無所適從,還是聽聽四族的意見吧。」
吳郡四族的顧雍、張勝、陸駿、朱治都在場,此前一直安坐,未發一言。孫權主動提出讓他們發言,自是對他們寄予厚望。
顧雍從容一笑,代表四族,站出來說道:「曹操大軍號稱百萬,取荊州兵不血刃,對十姓更是著意拉攏收買。荊襄十姓,即使抗曹意志最堅之龐、黃二姓,也已表示今後不再參與荊州事務,也不阻止族中小輩為曹操效力。
在我看來,這就是天命!既然天命屬意曹操,就算我等再做多少抵抗,也是無謂,終擋不住曹操一統天下之步伐。
識時務者,方為俊傑。與其硬阻天命,與大勢相抗,還不如順天應人,主動歸降,一免江東六郡百姓遭兵火蹂躪,二保我們江東世族繁榮昌盛。如此,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江東幸甚。」
顧雍說完,張勝、陸駿、朱治均點頭表示讚許,顯然四人此前已統一意見。
這回,顧雍的話,徹底把孫權震驚在那裡,張著嘴巴,一時間甚至大腦停止了思考。
孫權真是看不懂了:四族與荊州四姓長達半年多的拉鋸談判,不就是為了抗曹嗎?鬧出那麼大動靜,最後四族來了個不認賬,竟主張降曹!
四族認真考慮過如此做的後果了嗎?雖然此舉討好了曹操,但曹操終究是要回歸北方的。曹操走了,四族如何與被他得罪透的孫氏和荊州四姓,甚至是十姓相處?就不怕被他們聯手撕了?失去信義的四族,以後還怎麼出現在江東士層面前?
孫權煩惱的晃了晃頭,逼著自己不去考慮以後的事,眼下才是他需要全力應付的。
四族非比二張,那是江東的擎天支柱,他們的意見,足以左右一大半江東人士,代表著江東士層的看法。若他們鐵了心投降,孫權即使繼續力主抗曹,也凝聚不了多少江東力量。即使孫劉聯合不出問題,沒有四族的配合,也是難以成功。
四族加入投降派,讓投降派實力大漲,局面已成一面倒趨勢。
孫權看著下面一群人已經開始議論著投降後怎麼怎麼辦,個個興奮的手舞足蹈,一張張臉漲得通紅。
孫權一陣厭惡,內心的情緒已經開始在面上顯現,孫權的臉色開始變得鐵青,太陽穴一陣突突的跳動,這是孫權發作前的徵兆。
但現在是萬萬發火不得的,孫權還指著這次朝會,團結江東呢。孫翊一案雖然被強行壓下,但孫權知道,人心易亂難安,江東目前安定團結的表象下,是一顆脆弱躁動的內心。
孫權呼的站起,轉入屏風之後,假做入廁,藉機平復自己的情緒。
孫權的情形,下面魯肅看得分明,他是少數幾個有份參與前面與荊州交涉的人之一。孫權此時心情,魯肅心中明鏡似得,正想著如何說話呢,孫權離去,給了魯肅機會,魯肅忙追了上去。
魯肅還未說話,孫權看見魯肅過來,悲憤說道:「前面情形你也看到了。都是一群小人!若不是為了大局,我真想叫一隊衛兵進來,將他們全部拿下。」
魯肅早有說辭,馬上說道:「主公,子布、子綱主張投降,自有他們的道理,可暫不理會。至於四族的立場,主公不可單聽他們說話,還要看他們的行動。」
孫權心中一動,忙問:「四族有何行動?」
魯肅一一掰著手指,對孫權說道:「現在,荊州六姓和四族的兵馬,已經在秣陵集中,由荊州黃霸統一指揮。糧草輜重也已籌集完畢。這可不是要降曹的舉措,是十足十的在準備抗曹。
荊州方面,劉備及屬下的家眷,都被妥善安置在沔陽,由黃家保護著。而劉備,也在按計劃,向偃月城撤退。這至少說明,荊州六姓並沒投向曹操,他們正在按之前籌劃,在一步步走,一步步落實。
四族不傻,若在這個關節,他們拋棄荊州六姓,獨自降曹。不說六姓恨之入骨,就是曹操,對這種反覆小人,能是什麼態度?最大可能就是表彰獎勵一番,然後,仍留他們在江東,眼看著主公和六姓,生撕了他們。
所以,這時候,主公要沉住氣,靜觀事態發展,不能僅憑其言語,就下判斷,做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