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絲毫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一國太后慈寧宮主的獵奇對象,這個傍晚,她忽然才意識到自己從前疏忽的一點關鍵:「逕勿和陶鎮撫是否交熟?當初逕勿處辦汾陽王家一案時,也是動用了錦衣衛的人手,且這一回……陶大人竟然將聖令徹察的重案也對逕勿言而無諱……」
「祖父當年救過陶大人一命。筆神閣 bishenge.com」蘭庭聽春歸結結巴巴的表達,已經知道她在擔心什麼:「五年前因為我的指點,陶大人再度躲過一劫,並得高升。」
春歸:……
五年前?她家夫君大人多大年紀?是她算錯了麼?難道不是年僅十二?
「皇上一直知道陶大人和太師府的交情,不過陶大人行事也很有分寸,比如上回王久貴一案,我借用了他的下屬,他事後就向皇上毫無隱瞞稟明,這回向我泄露案情,也是得到了皇上的允准。」
聽蘭庭這樣說,春歸才輕輕鬆了口氣。
東廠和錦衣衛實在名聲在外,像她這樣的平民百姓看來,簡直比妖魔鬼怪更加可怕,所以就連她都知道廠衛辦案嚴禁打探的戒律,實在擔心蘭庭和錦衣衛的這位鎮撫使如此交好會留下後患無窮。
「可皇上為何會向你泄露案情呢?」
「皇上知道我為軒翥堂家主。」蘭庭說道:「所以我在皇上眼中,絕不是普通的一屆新科狀元。」
「皇上想要知道的是軒翥堂趙氏一門,乃至於趙氏一門的門生故舊對於此案抱持的見解?」春歸問。
蘭庭很滿意春歸的敏銳:「皇上不願廢儲,是以打心裡就不願相信此案和太孫有直接關聯,但是皇上已經對宋國公府心上忌防,不過高家畢竟和太孫息息相關,皇上心中還有猶豫,這個時候就需要摸察朝野上下達官顯貴的傾向,畢竟皇上並非先帝,甚少乾坤獨斷,更何況就連先帝,也不是全然聽不進諫言。」
「可是,為何皇上不直接在朝會抑或廷議上垂詢呢?」春歸仍然有些迷糊。
「因為那樣一來,就沒有餘地了。」蘭庭十分有耐心同春歸講解朝堂上的規例
行則:「一旦舉行朝議、廷議,就必須作出聖裁,皇上在還不能定奪之前,不會如此草率的召開朝議、廷議,比方皇上最終決意寬赦宋國公父子,那麼在舉行朝議、廷議之前,就會在人事任免有所改動,才能掌握主動權。」
春歸有些明白了:「看來根本就不存在完全從諫如流的君主啊。」
「當然。」蘭庭莞爾:「就像真正一心為公的官員也只是少數個別一樣。」
「所以逕勿才會這麼忙碌,意會太師府的門生故舊們此時稍安勿躁,切切不可提及廢儲之事?」春歸覺得自己經此點撥仿佛又再通透許多。
「是。」蘭庭挑著眉,笑意更深,也實在有些驚嘆春歸的一點即透,心說她若是個男子,混跡官場完全不在話下,說不定也能成為他的盟友,不過當然還是賢內助的關係更讓蘭庭慶幸,畢竟盟友易得,賢妻難求,趙大爺絲毫不覺得自己這是在沉湎女色。
「逕勿斷定皇上這時未生易儲之想,如果因為馮公一案牽連太孫,只能導致皇上連宋國公父子也一併保下,所以,不如單只針對宋國公府,先除這一禍害。」春歸再接再勵分析道。
「睿智。」蘭庭完全不吝褒獎。
春歸笑道:「逕勿這是在自贊吧,又不是我作的主張,不過是這才領會了你的意圖。」
「雖則說沒有太孫殿下允肯,宋國公府絕對不敢如此的膽大妄為,但他們也並非無辜,事實上如果不是宋國公父子以及太子妃的張狂野心,太孫殿下也不至於會行為這等惡劣的行徑,宋國公府不是從犯,而為主謀,至於太孫……他的心性已經養成,就算宋國公府獲罪,他也不會幡然悔悟,總有一日會把皇上待他的祖孫之情消磨怠盡,到那時,才可能真正動搖皇上的意念,認真考慮太孫是否具備一國之君的資質,說到底,皇上現在還未徹底絕望。」
春歸頷首:「也就是說火候未到。」
春歸併不知已故的孝德太子有多少豐功偉績,她眼睛裡看到的只有太孫、宋國公府的無法無天,當然不希望君國社稷被這樣一位是非不分
黑白顛倒的暴君繼承,不過經這一番談話,春歸突然想起汾陽那樁舊案還沒打聽過施良行一黨落得怎生收場呢。
「朝廷早有定論了。」蘭庭仍然願意將結果告訴春歸:「施良行被罷職流放,胡端亦被免職,李濟雖有出首從輕的寬免,也免不得貶遷之罰,不過他的妻族丁家的確當權,走了不少門路,貶是貶了官,也沒落著什麼實職,卻調來了京畿,或許等不了多長時日,丁家人還能給他謀個京缺兒。」
「這樣說來老爺和施良行的交鋒是大獲全勝了?」春歸這話有些委婉。
其實不少人清楚這次交鋒中,擔當指揮的人其實是蘭庭,堂堂汾州知州實際上連個先鋒怕都算不上,倒是白白揀了一樁功勞。
蘭庭再度莞爾:「皇上對父親能夠徹察施良行的罪行十分滿意,原本想著立時以升遷作為嘉獎,不過袁閣老提出了異議,認為汾州好不容易穩定,立時調換長官不利於民生安定,他是想把父親繼續再汾陽任上再摁滿一任,說不定日後還有變數,免得父親立時升遷回京,朝堂上又添一位勁敵。」
「這樣說來袁閣老是毫髮無損了?」
「當然。」蘭庭頷首:「施良行不會供出袁閣老的任何罪行,因為他清楚得很,只有袁閣老屹立不倒他才有翻身的機會,若是背叛座師,那等著他的可就真是只有遺臭萬年和萬劫不復了。」
官場太複雜,春歸聽著都覺得心累。
不過複雜的不僅僅是官場,複雜的還有樊大這一樁案情,次日上晝,當渠出再度現身之後,春歸從她口中聽說了柴胡鋪那一片的事態,簡直想要一頭撞死在枕頭上!
兇手是誰不僅毫無頭緒,就連順天府竟然都沒聽報這樁滿門遇害的大案,柴胡鋪的里長竟然以走水意外結案,四鄰五舍無一懷疑這個結論老樊家一窩的廢物,無錢無勢,不僅僅是啞巴婆娘,樊大父子三人都是八桿子都打不出個響屁的貨色,從來沒和人結仇,誰吃飽了撐的會去謀殺他們,必須是不慎走水要麼就是意外天災該當此劫這就是四鄰五舍的一致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