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綸是個明事理的人。
在陸遠說完自己的想法後,譚綸這位知府選擇了支持,於是陸遠得以有了充足的時間在台州對俘虜的倭寇進行審訊,最後一份份口供被收集起來,而這些口供中涉及到此次台州之亂的主謀都指向了徐海。
這徐海和他的叔父徐惟學和海盜陳思盼相互勾結,又勾結了一個名為長三郎的日本浪人頭目,從日本當地招募浪人(其實就是在日本混不下去沒飯吃的二流子或漁民)。
由徐海作為領頭人,在大海上做著打家劫舍的事,而這次洗劫台州,一來確實是徐海要找魯發忠報私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筆訂單。
一個南洋國家的國王希望充實自己的後宮,於是委託徐海從大明為他擄上一批大明姑娘。
而這個南洋國王的代表,徐海給他取名叫。
旺財!
沒錯,就是徐海口供中他來台州和一個南洋人做生意的那個旺財。
換句話說,甭管有沒有魯發忠的原因,徐海都會劫掠台州,為了這筆價值十萬兩白銀的訂單。
至於徐海要銀子做什麼?
根據徐海手下這群人的口供來說,他們這群海盜劫掠的錢財或者像是這次南洋國王訂單的酬金都是拿來給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購買火炮船和火槍用的。
同時也可以在南澳(澳門)招募一批西洋僱傭兵以及在日本、南洋幾個島國繼續擴招人手,充實實力後繼續劫掠大明。
「這是赤裸裸的吸血啊。」
譚綸拿著這份口供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徐海、這群倭寇就像一隻只吸血蟲吸附在大明這個國家的身體上,通過不停的劫掠來壯大自己,而壯大後,便能夠更加有力的從大明身上繼續吸血。
直到有一天,大明這個巨人被吸乾,最終轟然倒塌!
「有了這份口供,這場戰爭將會徹底定性,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一場戰爭,甭管徐海是不是我大明人,當他帶領著日本人、南洋人、西洋人開始劫掠我大明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侵略者,這是一場侵略戰爭,而我們就是抗侵略的一方。」
陸遠覺得這才是自己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遠比打贏這場剿倭戰更具有意義。
「幾百年後的歷史不會再有任何非議和揣測,也不需要眾說紛紜的分析,這場戰爭的發生不以我大明的國策為影響,而是一場避無可避的戰爭,因為,徐海這種人以貪婪為導引,主動勾結夷人,為滿足私慾發動侵略,強行將暴行施加於我大明,故而這場戰爭不得不打也是必然要打。」
譚綸雖然覺得陸遠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而且平白浪費了十來天的時間,但最終的結果總算是沒變,徐海還是要被斬首示眾,這便是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斬首徐海的這一天,魯發忠也被一併斬首。
魯發忠判的是斬監候,按照大明律來說,應該是立秋那天處斬,也就是要等明年的立秋才能斬首,但是內閣行了明文,到台州便斬,不給魯發忠多活幾個月的時間,因此當徐海的罪證坐實之後,魯發忠也就跟著論受賄、失土、棄城等罪被拉出來一刀砍了。
該做的事做完了,到了收尾的階段,也就是擺慶功宴的時候,台州城裡里外外都很熱鬧。
也在這一天,陸遠見到了一個不速之客。
來人叫崔可玉,身份是一名小吏,千萬別小看這個小吏的身份,人家是通政使司的小吏,從北京來的。
而他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台州,就是因為受了趙文華的命令,專門來為陸遠送上一封信。
信是趙文華寫的,內容核心只有一點。
虛報戰功!
這次台州剿倭,斬俘五百餘人,趙文華似乎早就知道了這次台州作亂倭寇的數量,他在信中要求陸遠將這次作亂台州的倭寇數量報為八千,而後將斬俘數量報到三千,余者皆擊潰,最後將倭酋徐海的首級送到北京。
信的最後,趙文華似乎還害怕陸遠不聽話,刻意強調了這件事嚴嵩嚴閣老也知道,而且是支持的。
嚴嵩當然不會直接說讓陸遠虛報戰功,信中有趙文華轉述嚴嵩的這麼一句話。
「閣老叮囑,伯興你要斟酌行事,不可偏一隅而小全局。」
什麼叫偏一隅而小全局?
偏一隅很好理解,陸遠現在台州就是偏一隅,如何小全局?
結合趙文華讓陸遠虛報戰功,且前者又是在通政使司的位置便很好理解。
陸遠知道趙文華在擔心什麼。
之前台州鬧倭寇,軍情肯定已經報到了兵部,而地方公文、軍情進京,第一站一定是通政使司,而後再由通政使司轉交兵部。
梁鳳、沈翰等人為了減輕責任而虛報敵情這種事可是要殺頭的,那麼梁鳳或者沈翰亦或者二者皆有,私下恐怕給趙文華行了賄交了底,這也是趙文華為什麼知道此次台州倭亂的具體數目。
他收了賄,當然要替梁鳳、沈翰捂好蓋子,那就不能讓陸遠揭開這個蓋子,這樣會牽連到他趙文華。
分析到這,似乎只是趙文華為了一己之私,那麼,為什麼嚴嵩還要叮囑陸遠不可小全局。
大明朝鬧倭亂不是浙江一個地方,廣東、福建、南直隸、山東,凡是靠海的地方都有倭寇作亂,這些地方給中央寫的軍情又有多少是真是假?
那麼作為中央中樞大管家的趙文華在這其中吃了多少銀子?
在趙文華背後的嚴家嚴黨呢?
更可怕一點,所有的軍情送進中央,送到嘉靖皇帝那都是趙文華把好關的,所以嘉靖看到的軍情是沿海倭患鬧的非常凶,不是幾百人的小隊伍,而是上萬人的大部隊。
若是此刻陸遠一道如實稟報捅到嘉靖那,嘉靖皇帝就不只是治罪梁鳳、沈翰兩個人了,他甚至會懷疑全國各省報倭亂軍情的真實性,從而會引起皇帝對內閣、對地方沿海各省官員的質疑。
這便會影響沿海各省的政治穩定性。
故而,這絕不是一件好事。
對內閣尤其是對嚴嵩就更不是一件好事了。
這便是不可偏一隅而小全局的意思。
陸遠要為大局考慮,就不能如實報軍情,要替台州捂好這個蓋子。
「回稟部堂,就說下官知道了,一定妥善處理。」
陸遠將信燒掉,抬頭看向崔可玉,後者便作揖。
「如此,下吏謝過僉事深明大義並恭喜僉事此番獲立大功。」
大功,呵呵,擊潰倭寇萬人,可不是大功嗎?
陸遠心中一嘆,百感交集。
隨後又想到生性正直,君子風範的譚綸便覺得頭疼不已,怎麼說服譚綸呢?
難辦啊!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