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耶律阮道,「此事暫且不提,日後總有機會證實,一試便知龍與鳳。還是說說正事,安摶兄,前軍與後軍的情況你都說過了,那中軍呢,中軍是否真的已經控制在耶律天德的手中?」
「耶律天德的確控制了中軍的不少將領,」耶律安摶答道,「但是若是說他能控制中軍全部八萬人馬,卻並非如此。據我所知,中軍的八萬人馬,可以分成三派。」
「哪三派?」耶律阮問道。
「一派自然是支持耶律天德的那一撥人馬,人數大概占了八萬人馬的一半,約又四萬人馬,其中以先帝的親衛和蕭翰部族的兵馬為核心,這撥人馬是鐵了心支持耶律天德。」耶律安摶侃侃而談,「一派則是先帝身邊最為精銳的一萬御林軍,這一萬御林軍的統領是蕭懷玉,殿下應該知道,蕭懷玉是國師蕭齊瑞的大弟子,這一派人馬很有可能已經倒向了耶律洪古。
至於第三派,則是以耶律麻答為首的大將,手中掌握著三萬多人馬,目前雖然也遵從耶律天德的命令行事,但實際上,並不一定支持耶律天德為帝。如果耶律天德與耶律洪古或者殿下起了衝突,我估計,如果沒有大的變動,這撥人馬也會像耶律屋質一般,按兵不動,坐觀其成。
這也是為什麼耶律天德至今也沒有明目張胆反對太皇太后的原故所在。」
李風雲聽了這話,暗暗皺眉,耶律天德果然不如耶律阮太多,都過了這麼久,他莫說是掌握身在中原的三十萬大軍,就連中軍的八萬人馬。怎像耶律阮,一來到鎮陽,就立刻得到了南院大王、北院大王十二萬大軍兵馬的支持。
耶律安摶接著又道:「雖然耶律天德目前只掌握四萬多兵馬,但是實力不可小覷。我大遼的精銳之師,大多都集中在中軍和前軍。這兩部兵馬的戰力,遠非其他部所能比的。」
李風雲心頭一震,他在中原突圍之時,曾與遼國右翼北院大王的部屬交過手,戰力的確比他在滹沱河遇到的遼兵要差出許多,應該是滹沱河之戰後,後續從契丹調入中原的。
這時,李風雲對契丹在中原的三十萬兵馬的戰力有了些了解。
這三十萬大軍中,戰力最強的,自然是蕭懷玉的那一萬御林軍。這一點李風雲深有體會,當初在白團村外,他與這一萬御林軍曾交過手。那一次,那一萬御林軍雖然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與當時皇甫遇的六千晉國精銳騎兵交手,但晉國精銳騎兵明顯不敵,根本沖不破那一萬御林軍的阻攔,而且還吃了些虧。若不是白福通和典奎擅自調動駐守陽城的風雲營,以及一萬多降兵,虛張聲勢來援,驚走了耶律德光,那一場戰鬥,李風雲和皇甫遇恐怕就要飲恨當場了。
其次,就要屬中軍所率的另外七萬多人馬和前軍蕭禹所部的三萬多兵馬,其戰力大概與蕭翰部相近,也比較難對付。
再次,便屬遼國南、北院大王所率領的左右兩翼兵馬,和耶律屋質所率的五萬後軍,這一部分兵馬雖然其中也不乏戰力超群者,但平均實力是遜於前兩者的。因為其中大部分兵馬都是臨時徵召的牧民,戰力自然比不上戰兵。
耶律阮沉思了片刻,問道:「安摶兄,你的意思是讓孤王不要輕易與耶律天德為敵,對嗎?」
耶律安摶點了點頭:「不錯,殿下!我們現在雖然有十二萬人馬,但是耶律天德有鎮陽城為依託,進可攻退可守,我軍即便是擊敗了耶律天德,損失也必定非常大。又如與接踵而來的耶律洪古的兵馬相抗衡?
遼國國內現在雖然空虛,但是若是太皇太后孤注一擲,搜刮所有的兵力來攻我們,也能拉出十多萬兵馬,再加上前軍,實力依然很強大。這還不計其他可能投靠耶律洪古的兵馬。
所以,我以為,對待耶律天德,不宜與他起衝突。最好能與他結盟,聯合起來對付太皇太后和耶律洪古。」
耶律阮嘆了口氣,道:「耶律天德心高氣傲,又怎會臣服於孤王?孤王與他之間遲早難免有一戰。安摶兄,你可有說服耶律天德與孤王結盟的好辦法?」
耶律安摶搖了搖頭,道:「我這幾日一直在苦思此事,卻苦無良策。耶律天德有蕭翰部支持,又得耶律劉哥、耶律盆都等年輕將領的擁戴,驕傲得很,氣焰正旺,未必肯與殿下合作。」
「他會的!」李風雲忽然說道。
眾人的眼光一齊投向李風雲,耶律窪怒道:「我們契丹人在這裡議事,豈容你這一條漢狗插嘴。」
「漢狗也好,遼狗也罷,北院大王,你這是打算要與李某為難麼?既然是這樣,你不妨放馬過來,看李某有沒有插話的本事!我李風雲打敗你們契丹人的次數還少麼?」李風雲眉頭一挑,道,「如果不是彼此合作對你我雙方都有利,你以為我李風雲願意來摻和此事嗎?」
耶律窪正要反擊李風雲,耶律阮攔住他,道:「北院大王何必動怒,聽李風雲說說又有何妨?」
聽耶律阮這般說,耶律窪狠狠地瞪了李風雲一眼,悶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李風雲輕嘆一聲,朝耶律阮拱了拱手,道:「阮兄,你現在實力看似很強大,但比起貴國的太皇太后來,仍舊是不堪一擊。現在這個時候,如果還不能彼此精誠團結,上下一心,我恐怕還沒等到耶律洪古征討你們的大軍到來,你們就已經垮了。不要忘了,你們現在兵卒的家眷和部族,都還捏在耶律洪古手中。」
眾人聽了李風雲這一句話,心中一沉。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一隱憂,但沒有人願意提出來,因為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如果述律平以他們手下兵卒的家眷和部族相威脅,那麼他們部下兵卒的士氣必然大落,李風雲所說的未戰先潰並非不可能出現的。
耶律阮望著李風雲,問道:「不知李將軍有什麼好的對策?」
李風雲答道:「一件事一件事說吧,先說耶律天德的事,我與耶律天德交過數次手,對此人也算是有些了解,與阮兄的恢宏氣度不同,用一句話形容他,就是見利小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這種人,很難成其大事,既然如此,阮兄又何必太過在意他與你之間的帝位之爭呢?」
耶律阮眼睛一亮,道:「請李將軍接著講!」
李風雲接著道:「我曾聽我的老師馮道說過一段故事,說的是漢末魏蜀吳三國之間的一些事情,似乎與現在的情況極為類似,阮兄為何不借鑑一番?耶律天德同樣是一個聰明人,他也知道憑著他一人的實力,是無法與貴國的太皇太后相抗衡的,如果我想得不錯,也許他此刻正等阮兄與他結盟,只要阮兄肯暫時將荊州借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