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太后被顧鳳麟說中了最隱秘的痛苦,一時不能接受,憤怒無比。
顧鳳麟向她行了一個禮,平靜地看向眾人:「我本不想提及此事,畢竟事情已經發生,多說無益。
但太后娘娘竟然指責我陰謀弒君,這個罪名太過關係重大,且與事實嚴重不符。
任由其發展,必將影響神官宮的聲譽,導致趙國政局不穩,民心浮動。
是以,即便會得罪太后娘娘,會被人詬病目無尊上,不敬太后娘娘,我也還是要說。」
他用力指向太后,高聲道:「我說!此次陛下遇刺,山陵崩,乃是太后娘娘的錯!」
「若非太后娘娘執意用這樣的方式殺死蘇嬪、甄嬪,就不會發生後頭的事!」
太后勃然大怒:「你怎可如此誣賴本宮?」
顧鳳麟靜靜地道:「這是誣賴嗎?娘娘只說,整個事情的經過和事實是不是如此?
您要求臣參與斬殺蘇嬪、甄嬪,臣是不是拒絕參與,請求您謹慎而行?
當時臣和您說,天意如此,縱然斬殺這二人或可一絕後患,但干係就在她二人身上繫著。
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恰恰因為動了她二人,反而引起一系列不可控的動亂。
最好就是從長計議,確保陛下安全無虞再動手。
但您非但執意如此,還質問臣是不是不想忠君愛國,痛斥了臣一番。」
太后啞口無言,恨恨地道:「你早就知道弒君之人乃是信陵,卻不肯說出來,這才導致慘事發生!」
她這樣一說,所有人都狐疑地看向顧鳳麟。
尤其蒙相,眼裡充滿了怒火和恨意。
顧鳳麟無奈地道:「臣若有心放任慘事發生,又何必與您提及呢?實在是因為天道難測,只能測到這麼一個線索。
陛下對臣有大恩,他是臣的依靠,臣為何要弒君?這說不過去。」
太子嘆了一聲:「皇祖母,其實這事兒也怪不得您老人家,是天意如此,您老不必自責。」
這話,等於贊同顧鳳麟的話——
太后就是因為誅殺了二美人,間接導致皇帝被刺死,因為愧疚痛苦憤怒,所以想要把責任推到顧鳳麟身上去。
因此,皇帝被刺,罪過在於太后。
「很好,太子,你很好!」
太后慘然而笑,怒目圓睜:「本宮從前並不知道你是如此昏聵、軟弱無能!」
太子最痛恨的就是本身能力被質疑,好人也發了怒:「皇祖母!孫兒不昏聵!也不軟弱!更不無能!」
顧鳳麟站到這爭吵起來的祖孫中間,溫和地道:「太后娘娘,被人冤枉、強背黑鍋的滋味如何?」
不等太后發聲,他溫文爾雅地行了個禮,說道:「以臣看來,不是太后娘娘的錯,也不是臣的錯,此乃天意。天意不可違,如此才是天意。」
他說得有些繞口,大家卻都明白了。
這整件事,陰差陽錯,就是皇帝的命運如此,沒辦法改變。
太子目光灼灼地盯著太后,表示這是最好的機會,太后若懂事,便該順坡下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