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雙手微微顫抖,緩緩閱讀那冗長奏章,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逐漸滲透在他心中。
王鳳在奏章中,言辭懇切,字字沉重,句句悲涼,首先深深自責,感慨道:
「陛下,臣受恩深重,擔任大司馬一職多年,兄弟七人皆因陛下之恩被封為列侯,金銀玉帛等賞賜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臣卻自覺未能為國家貢獻綿薄之力,遠遠未達到陛下的期望。
臣所舉薦的人才,雖蒙陛下重用,卻未見顯著功績,實乃臣之過也。
隨後細數自己必須辭職的三點理由。
「天下陰陽不調,災害頻發,百姓流離失所,這是臣擔任大司馬不稱職之過。
臣無力回天,只能以辭職來謝罪於天下,此臣一當退也。」
「日食這樁大災異,是天譴人怨的象徵。
臣身為大司馬,卻無力阻止災難的發生,只能將這份罪責應在臣身上。
臣愧對天地,愧對陛下,此臣二當退也。」
「臣久病連年,身體每況愈下。
臣雖身居高位,卻無力為陛下分憂,為國家盡忠。
臣尸位素餐,力不從心,只能以辭職來讓賢能者上位,此臣三當退也。」
「臣深知,自己已不配再擔當朝廷的大司馬。
更令臣感動的是,陛下多年來從未對臣有過抱怨,更未罷免臣的職位,這讓臣倍感羞愧。」
最後,王鳳更是說自己身體已病入膏肓,醫師也束手無策。
懇請陛下恩准,誓願來世縱為犬馬,亦要報答陛下知遇之恩!
辭呈中透露出深深的自責與痛楚,也透露出身體的衰弱與心靈的疲憊。
漢成帝手捧奏章,思緒萬千。
回首往昔,若非王鳳鼎力支撐,將大小事情都攬過去,
單憑自己,或許早已陷入內憂外患,何來閒暇享樂?
那些繁瑣的人事、軍權,如同錯綜複雜的麻繩,糾纏在一起,讓人頭疼不已。
若真要放在自己手裡,恐怕早已愁得無法自拔。
再說,王鳳若真有篡位之心,何需等待至今?
他早已有足夠的力量,實施一切。
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依然堅守在大司馬的位置上,默默地為朝廷付出,為漢室江山操勞。
再沉下心來想一想,成帝忽然覺得,王章所說的換上馮野王,或許也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馮野王雖然才華橫溢,但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像王鳳一樣,權勢逐漸膨脹,最終成為另一個「王鳳」呢?
所謂求新不如守故,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漢成帝面露沉吟,只怕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馮野王與王章勾結,自己不僅大權旁落,恐怕連皇位都坐不穩!
大殿內,群臣目光炯炯,疑惑、猜測交織在一起。
成帝再也無暇細思,袍袖輕揮,罕見的果斷利落:
「諸位愛卿,大司馬今日身體不適,未能早朝,有些事情,還需日後再議。
好了,各自忙碌去吧,朕也乏了。」言罷,起身退朝。
眾人面面相覷,只覺成帝今日言行舉止頗為怪異,卻無人深究,低語議論兩句後,便各自散去。
轉瞬之間,空曠的前殿上,只余王章一人,呆立當場。
昨日明明說好要突然襲擊,皇上卻不明所以地獨自撤退,將自己晾在一旁,該如何是好?
他不知道的是,成帝這邊也不好受。
罷免王鳳的消息如風吹草動,迅速傳至太后王政君的耳中。
她眉頭緊鎖,意識到這背後的暗流涌動,決心給成帝施加壓力,以保王家權勢。
隨後王政君在寢宮中,水米不進,面容憔悴。
宮女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她進食,但她任憑誰勸都不聽,一時間整個太后宮亂作一團,人心惶惶。
消息迅速傳至未央宮,成帝心頭忍不住哆嗦一下。
從小到大,自己最害怕的人,除了先帝,就是這位母后了。
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來到後宮,跪倒在王政君的面前。
手捧飯菜,聲音顫抖地開口:「母后,兒臣不孝,讓您如此憂心。
但兒臣真的只是聽信讒言,一時糊塗」
王政君冷冷地打斷他:「行了,別在這裡假惺惺了。
你的心思,我豈會不知?
你巴不得我這老婆子早點死,這樣就沒人管你了吧?」
成帝嚇得臉色蒼白,連忙叩頭:「兒臣已經悔悟,決心不再聽信讒言。」
王政君見他如此,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為娘也知道是皇上難。
但這個位子,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你單憑一己之力,能守得住嗎?
還是得靠我們這些娘家人。」
成帝連連點頭,表示認同:「母后說得對,兒臣以後一定信任家人,不再輕信他人。」
王政君聽後,輕嘆一口氣,接過成帝手中的飯菜,慢慢吃了起來。
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事後,漢成帝將與王章的密約遺忘在腦後,堅決地否決了王鳳的辭職請求。
又派遣使者,送去了珍貴的慰問品和宮廷中的御醫,
滿心期望王鳳能安心休養,繼續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此一來,王鳳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他對朝廷的掌控也愈發嚴密。
每一個朝臣的動向,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王章也就這樣被漢成帝「出賣」。
很快遭到彈劾,理由是推薦馮野王屬於「阿附諸侯」,不合體統。
隨後王章被下獄,罪名定為「大逆」,死於獄中,妻子和女兒等家人被流放到邊疆。
馮野王聽說後,被這無妄之災嚇得病倒了。
但王鳳連他也不放過,羅織罪名要免馮野王的官。
杜欽很仰慕馮野王,向王鳳求情,然而王鳳對這件事卻不再聽從,最終馮野王被免官,幾年後去世。
以前沒有特別被王鳳重視的堂弟王音,因為這個事件於第二年被拜為御史大夫,位列上卿,成了王鳳屬意的接班人。
至此,勛舊外戚、諸侯王、敢於挑戰他的外朝大臣,均被王鳳以權術一一擊敗。
王氏家族終於全面掌權,後生子弟也開始占據朝廷內外的許多職位。
公卿士大夫見識到王氏家族的實力,或是自保,或是投靠。
王鳳雖然機心弄巧,心狠手辣,但對皇室忠心耿耿,對底下的官員不乏識人用人的眼光和雅量。
除了杜欽,成帝一朝的不少名臣如陳咸、朱博、陳湯等,都是被王鳳所擢拔重用。
在這個過程里,王政君除了以母親的身份對漢成帝施加影響,沒有真正參與到權力爭奪中。
在對待定陶王的事情上還和王鳳的想法相左。
總之,王氏家族雖然以王政君為核心,但真正為其創立基業的是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