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0日。
李鋒獲得消息,張召忠要來東德了!
「局座大人來了!」李鋒不由精神一震。
「張將軍很厲害嗎?局座?難道他負責情報部門的工作?」毒島冴子不是太明白的問道。
「戰略忽悠局的局長,當然了,這是其他世界他擔任的職務。」李鋒表示說道。
戰忽局,簡單說就是官方令他去宣傳和評論戰爭和新式武器。與此同時,也時候為了誤導敵對勢力的情報人員,也喜歡把對方帶到溝裡面。還有,就是戰忽局的烏鴉嘴效應,就跟足球行業是貝利差不多。
當然了,這個世界的局座並不擔任研究工作和宣傳工作,而是一位真正的將軍。從小兵開始硬是打仗打成了中將。
而這邊世界,國內了解到張將軍還有忽悠能力沒有被挖掘出來,於是,決定啟用他軍事指揮才能之外的戰略忽悠才能。不過不是忽悠敵軍,畢竟,不信忽悠的。用他的才華,主要是做說客,說服友軍!
1983年1月23日,中國志願軍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軍的司令員張召忠正式辭去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軍的職務調任東德,成駐東德志願軍的司令。
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軍的總司令,則是移交給了他的副手金燦榮少將。當然了,金燦榮少將統帥十萬大軍,熬幾年資歷熬出來,升任中將軍銜是沒有難度的。
捷克斯洛伐克當局,舉辦是盛大的歡送活動,畢竟,張將軍在捷克幹了4年多時間,幫助捷克打了很多勝仗。目前,捷克斯洛伐克當局和人民,還真捨不得張將軍離開。
不過,主攻方向越發的轉移向東德,所以,東德更需要張將軍坐鎮。除此之外,金少將也是一位人才,在捷克斯洛伐克方面逐漸轉型以無人機為常規武器之後,金燦榮更適合擔任指揮官。因為,近期金少將對無人機運用有巨大的創新,搞出了無人機布雷,以及創新的運用無人機運輸傷員。
張中將也評價:「捷克戰場,金少將可能比我更合適!」
相對於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軍而言,中國駐東德方面軍目前僅僅有13萬人,絕大多數都技術兵種,這些技術兵種,除了幫助東德防守之外,更主要任務是培訓東德相關的人員。
至於,蹲戰壕的炮灰兵種,對不起這又不是保衛本土,中國志願軍做不到為保護外國,而成為戰場上的廉價消耗品。
張中將調往東德一方面是因為東德方面需要一個軍銜比較高的中國將軍跟東德高層進行對話。與此同時,捷克方面軍已經穩住了,張中將離開也並沒有大的影響。
……
1983年1月21日,上午10點,東德首都東柏林機場。
中國駐東柏林大使館,以及東德軍隊和政府高層,熱烈歡迎張中將來到東德。
接下來,張中將跟東德國家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密切會見,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
張中將建議,東德大力建設呂根島,在這座面積926平方公里的島嶼上,把機械、軍工、科研轉移過去。其中,東柏林收容了300萬人,其人口已經過剩,近半人口沒有工作,不如把大量的人口組織到後方搞生產。
選擇呂根島作為大後方,因為東德找不到比這個島更安全,以及可以承載大量人口的了。
「張中將不看好我國的前途?」埃里希昂納克問道。
「不是不看好的問題,東德條件已經比捷克斯洛伐克要好多了。而是從軍事角度分析,柏林人口太密集了,離戰場只有100公里。以至於給前線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而東德向沿海的島嶼轉移人類和產能,也是為了減輕國家的防禦負擔,讓軍隊更好的打仗。」張召忠中將說道,「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呂根島上保留大量的工業產能,也能給東德的未來留一點底牌。如果不發生最壞的情況,加強建設這座島嶼,把它打造成重工業島嶼,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張中將開始忽悠呂根島的好處。好說歹說,說服了東德方面加大對於呂根島的投入,未來,這座島嶼的人口逐漸會增長到200萬級別。
至於,各種淡水供應可以搞海水淡化,食品和生活物資,以及工業原料都可以進口。
世界有個好處,就是國際社會對抗方面,更加團結和緊密。至少……拿錢去採購各種物資,聯合國協調下,後方國家也會優先把物資賣給前線國家。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前線國家撐不住的話,後方國家也會逐漸變成前線國家。
與此同時,這個世界的國際地位,跟武器出口相關度極大,只要東德能維持1梟龍戰術機的量產,即使本土大面積淪陷,僅一座島嶼維持,屆時依然會擁有一定的國際地位。
君不見,蘇聯都需要找美國租借阿拉斯加了,但其國際地位依然非常高,因為,蘇聯的戰術機、宇宙空間等等技術,並沒有出現退步。所以,國際上的話語權,一直很強的。
就拿前線國家監控動向的衛星就離不開蘇聯的衛星,因為,此時的蘇聯的衛星技術水平,甚至比美國的還要優秀。至少,歐亞大陸上動向,蘇聯的衛星提供的情報更及時更準確。
而且,東德的經濟方面也是依賴於進出口,尤其是跟中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已經是東德經濟命脈。所以,更重視開發東德的第一大島嶼,對不僅僅對軍事戰略上有益,對發展經濟也是有巨大幫助的。
不知不覺之間,東德上下已經發現……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到了影響東德生死存亡的地步。
而且,中國盟友的建議,也給東德一個下台階,因為,過去東德不對首都東柏林進行疏散,純粹是為了面子問題。由於,東柏林不僅僅收容了東德其他地方的國民,還收容百萬來自於其他國家的難民。正是因此,東德為了國際上的面子,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疏散。疏散就意味著東德承認對戰爭失敗,而承認失敗,有損面子和尊嚴。
當然了,東德當局並不是以疏散的名義進行,而是以支援呂根島建設,加速戰術機國產化為口號,不斷把東柏林的過剩的人口,每周幾千人的速度,向呂根島派遣。不是不想派遣更多,而是現在呂根島還未建設完成,安排過多人口去了之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所以,還需要一面建設,一面輸送更多的人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