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37章 武則天: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一、家世出身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承認的女皇帝,原名曌,其家世背景深厚且複雜。她出身於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之家,為武士彠與隋朝皇室後裔楊氏(觀德王楊雄之弟、遂寧公楊達之女)所生次女。關於她的出生地存在不同說法,一說出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也有觀點認為她在長安(今陝西西安)或洛陽出生。武則天有異母兄長武元慶和武元爽,還有兩位同母姐妹,其中一位是韓國夫人武順,另一名為郭夫人。

    武士彠早年從事木材生意,憑藉精明能幹積累了豐厚家產。在隋煬帝大業末期,李淵(即後來的唐高祖)在河東時,因多次借宿於武家而與其結識。當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並建立唐朝後,武士彠家族曾給予過物資上的大力支持。唐朝成立後,武士彠作為「元從功臣」得到重用,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並被封為應國公。《中國通史》等權威文獻指出,鑑於武士彠在唐朝初年的顯赫地位和功勳,武則天的家庭背景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升遷到了士族官僚階層。

    然而,在貞觀九年(635年),武士彠去世後,武則天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轉折。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懷運以及異母兄武元爽等人對待她們母女態度惡劣,不盡親屬之道。不久之後,武則天便隨母親楊氏離開荊州,返回了政治文化中心長安居住。

    二、初入宮廷

    唐太宗李世民在駕幸洛陽宮時,聽聞十四歲的武則天具有出眾的容貌和舉止,便將其召入皇宮,並冊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這一稱號既體現了她初入宮廷時的嬌艷美麗,也預示了其未來的權傾天下。在告別寡居的母親楊氏時,武則天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決斷與遠見,她認為侍奉聖明天子是難得的機遇,勸母親不必過於悲傷,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與堅韌。

    在李世民統治期間,關於武則天在宮中的生活記載並不詳盡,但流傳下來的一個著名故事揭示了她的智勇雙全。據說李世民有一匹烈馬獅子驄,無人能馴服。武則天卻表示自己有辦法,並提出了以鐵鞭、鐵棍及匕首逐步馴馬的策略,顯示出果斷而堅決的性格特徵。儘管李世民對她的勇氣頗為讚賞,但在情感上並未給予過多寵愛,導致武則天在長達十二年的才人身份中未能得到晉升。

    然而,在李世民生病期間,命運悄然發生了轉折,武則天與當時的太子李治之間萌發了深厚的情感紐帶。這為她後來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筆。

    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後,按照唐代後宮制度,武則天與其他無子女的嬪妃一同被送往長安感業寺出家為尼。然而,武則天與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因此中斷,他們私下保持著聯繫,這為武則天重返宮廷並逐漸掌握實權奠定了基礎。

    三、再次入宮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李治在為祭奠先皇唐太宗周年忌日而至感業寺進香時,與曾被遣送出宮的武則天再次邂逅。兩人重逢後互訴離別之苦,情意綿綿。此時的王皇后因未能生育子女而在後宮地位漸失,她敏銳地察覺到了武則天與李治之間的情感紐帶,為了打擊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蕭淑妃,王皇后主動向李治提議將武則天重新接入皇宮。李治對武則天一直心存眷戀,立即同意了這一請求。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在孝服期滿之後,武則天再度踏入皇宮,並且在入宮前已懷有身孕,入宮不久便誕下兒子李弘。回到皇宮的武則天憑藉其智謀和手段迅速擊敗了蕭淑妃,贏得了李治的專寵。次年(652年)五月,武則天晉升為二品昭儀,但宮廷內的爭鬥並未因此平息,王皇后與蕭淑妃仍然與其激烈競爭,彼此間互相詆毀,然而李治並未聽信任何一方的讒言。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了一段頗具爭議的歷史: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生下了她的長女安定思公主。據傳,在公主出生一個月後,王皇后前來探望並疼愛地撫弄孩子,離開後,武則天趁無人之際掐死了自己的女兒,並巧妙掩飾。當李治來到時,武則天假裝歡笑,打開被子發現公主已死,她痛哭失聲,並通過詢問侍從暗示是王皇后所為。李治因此深感憤怒,認為是皇后殺了自己的女兒,而王皇后無法自證清白。此事成為李治產生「廢王立武」念頭的關鍵轉折點

    四、廢王立武

    在唐高宗李治統治初期,朝廷中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龐大,對皇權構成了顯著的制約。李治意圖通過廢黜王皇后並立武則天為後,以此為契機重振皇權,削弱元老重臣的力量。然而,這一舉動遭遇了強大的反對聲浪,尤其是來自長孫無忌等人的堅決抵制。

    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智慧與手腕,她編纂《內訓》一書,逐步提升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同年,中書舍人李義府率先表態支持「廢王立武」,此舉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高度讚賞,並引發了其他朝臣如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人的相繼轉向。李治見時機逐漸成熟,再次萌生廢立之意。關鍵時刻,元老重臣李積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的表態,使得原本不利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扭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月十三日,李治下詔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廢黜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並將其家人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一周後,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並將反對最激烈的宰相褚遂良貶謫出京。十一月初一日,舉行了盛大的冊封皇后儀式,標誌著武則天成功登上皇后之位。

    永徽七年(656年),武則天覲見宗廟,高宗追封其父武士彠為司徒,並附祭於唐高祖的宗廟;同時加封武則天母親楊氏為代國夫人。武則天藉此機會撰寫《外戚誡》獻給朝廷,以應對輿論壓力和質疑。

    顯慶二年(657年),李治和武則天決定移居洛陽,定洛陽為東都,進一步鞏固了他們的權力基礎。至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則天與李治共同決策,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驅逐出京,從而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的目標。


    五、二聖臨朝

    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因風疾發作,身體狀況惡化,無法正常處理政務,於是將國家大事交由皇后武則天代為處置。這一時期標誌著「二聖臨朝」的開始,但這也逐漸加深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在武則天協助治理國事的過程中,她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斷決策力,如龍朔元年(661年)正月請求禁止天下婦女扮演滑稽藝人,得到了李治的採納;同年四月,武則天成功勸阻了李治親征高句麗的打算。

    隨著武則天權力的增長,「專作威福」,對李治的決策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到了控制的地步,這使得李治深感不滿。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儀提議廢黜武后,李治同意並著手準備詔書,然而此事被武則天及時得知,她親自面見李治申訴,使得李治心生愧疚而收回成命,並將責任推給了上官儀。此後,每次理政時,武則天都會垂簾聽政,大權幾乎盡歸中宮,包括官員任免、刑罰裁決等重大事務皆由其定奪。

    武則天積極推動李治封禪泰山,於麟德二年(665年)陪同李治進行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封禪之行,不僅彰顯了唐朝國力的強大,也體現了她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咸亨三年(672年),武則天還資助修建了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進一步強化了她的宗教影響力和社會聲望。

    上元元年(674年),李治與武則天分別稱天皇、天后,武則天上諫言十二事,均得到李治採納並頒行全國。她在農業政策上表現出高度重視,鼓勵墾荒增產,嚴懲苛政導致人口流失的行為,所編撰的《兆人本業》農書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武則天執政期間大力推崇佛教,通過編纂一系列典籍以及設立北門學士,擴大了自身的政治影響力,並有效地分割了宰相的權力。

    六、太后稱制

    在嗣聖元年(684年),唐中宗李顯因打算任命岳父韋玄貞為侍中,遭到輔臣裴炎的反對,憤怒之下說出「朕即使把天下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這樣的話。武則天以此為由廢黜了李顯,改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即唐睿宗,並繼續臨朝稱制,全面掌控國家大權。同年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將洛陽改名為神都,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更改旗幟顏色、官服樣式以及職省名稱等,還賜宮城名為太初宮,進一步強化其權威地位。

    面對徐敬業等人以擁立廬陵王李顯為名在揚州起兵反叛,武則天迅速派遣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率重兵前往平定,僅一個月就使得徐敬業敗亡自殺,有效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基礎。

    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下詔允許官員和百姓自薦求仕,拓寬了人才選拔途徑;至垂拱二年正月,她雖象徵性地還政於唐睿宗,但後者深知這只是表面文章,於是堅辭不受,從而確保武則天能夠繼續臨朝稱制。同年三月,武則天下令設立銅匭制度,鼓勵民眾上書進諫、申冤及獻策,表面上廣開言路,實際上卻開啟了告密之風,導致朝廷內部人人自危。

    武則天利用告密制度打擊異己,尤其是對李唐宗室展開了殘酷鎮壓,諸如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酷吏因此得勢,他們採取嚴刑峻法審訊被告,造成了大量無辜者的死亡,社會氣氛極度壓抑。垂拱四年,琅邪王李沖與越王李貞先後起兵反抗武則天,但均被迅速平定,隨後武則天進一步翦除了諸多李氏宗親。

    這一時期,武則天侄子武承嗣發現並獻上了所謂的「寶圖」,宣稱武則天是應運而生的天命所歸,武則天欣然接受,並藉此契機加尊號為「聖母神皇」。同年底,洛陽明堂建成,武則天將其命名為「萬象神宮」,開放給百姓參觀,此舉旨在展示其神聖威嚴的形象,並吸引四方朝賀。同時,她又命薛懷義鑄造巨像,修建天堂以供奉,展現了其宏大的政治抱負。

    七、武皇歲月

    在武周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女皇武則天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政治運作和卓有成效的治國方略,成功地將大唐帝國改弦更張為大周王朝。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一場由官民、宗室、四夷首領以及宗教人士共同發起的請願運動達到高潮,他們請求更改國號為周,並賜皇帝姓氏為武。李旦即唐睿宗也順應時勢,自請改姓武氏。緊接著,一系列吉祥象徵如鳳集上陽宮、赤雀現朝堂等神秘現象被解讀為上天對武則天登基稱帝的認可預兆。於是,在這股強大的輿論和社會力量推動下,武則天於九月九日登上則天門樓,宣布大赦天下並正式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標誌著武周王朝的誕生,史稱「武周革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武則天進一步穩固了她的統治地位。如意元年(692年),她實施試官制度,大量選拔和任用官員,以擴大政權基礎,並通過接納周邊少數民族部落歸附,強化邊疆治理。同年,武則天採納唐休璟之策,派王孝傑率軍收復了龜茲、疏勒、于闐、碎葉等安西四鎮,並在當地設立安西都護府,顯示了她在軍事上的果斷與遠見。

    長壽元年(692年)至三年間,武則天不斷加強對西北地區的控制,平定了突厥和吐蕃的叛亂,並通過鑄造天樞、舉行盛大祭典等方式宣揚其個人威望和政績,提高武周王朝的國際影響力。證聖元年(695年),武則天加封為「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並在國內積極推行文化建設和對外展示強盛國力,如重建明堂、鑄成天樞等標誌性建築。

    隨著歲月推移,武則天經歷了契丹反叛與邊疆戰事的起伏,面對內外壓力,她在萬歲登封元年(696年)重修明堂,並採取了一系列安撫邊疆和籠絡人心的政策,包括冊封歸順的突厥可汗默啜為歸國公,同時減免全國百姓一年租稅,顯示出卓越的政治手腕。

    7、退位去世

    武則天在解決了繼承人問題後,步入晚年,逐漸沉溺於享樂,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與佛寺。此時的她年事已高,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對朝政的實際控制力明顯減弱。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因容貌俊美而受到武則天寵信,並在她的默許和倚重下逐漸干預朝政,不僅與朝臣結怨,還引發了皇族內部矛盾激化。由於二張兄弟的存在,使得原本傾向於回歸李唐、傳位太子的趨勢出現了逆轉,朝廷政治局勢變得錯綜複雜,武則天與其子李顯之間的母子關係以及君臣關係因此緊張至極。

    據史書記載,在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勢沉重,臥床不起,身邊唯有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在此背景下,宰相張柬之、崔玄暐及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人聯合禁軍統領李多祚發動了一場政變,以二張謀反為由,率五百禁軍闖入宮城,迅速誅殺二張兄弟,隨後包圍了武則天所在的集仙殿,逼迫其退位。在政變發生後的二十三日,李顯開始代理國政,實行大赦,並改年號為神龍。二十四日,武則天被迫將帝位傳給兒子李顯,次日,李顯正式登基,恢復唐王朝,武則天則遷居至上陽宮。

    退位之後,武則天不再梳妝打扮,面容憔悴,與之前善於自我修飾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一次,李顯入見時見到母親如此,大為震驚,武則天哭泣道出自己從房陵接回李顯並欲託付天下的初衷,同時表達了對神龍政變中五位參與者的不滿。這一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李顯對於武氏家族的態度,使武三思等武姓親屬仍能在朝中保持一定影響力。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相關:    劫天運  生生不滅  最強升級系統  神話版三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古代歷史着名人物第37章 武則天: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777MB

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