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氏將領
施琅與鄭成功的淵源,是一段充滿波折與忠誠抉擇的歷史。順治三年,當鄭芝龍選擇歸順清朝之際,施琅作為鄭芝龍的部將,雖心中或有不甘,卻也隨主降清。然而,這股忠誠的火焰並未因此熄滅,很快,在鄭成功高舉反清復明旗幟的感召下,施琅毅然決然地背叛清廷,投身到波瀾壯闊的抗清鬥爭中,成為鄭成功麾下的一名左先鋒。
在鄭成功的軍隊裡,施琅的才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施展。他不僅智勇雙全,精通兵法,更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深得鄭成功的信賴與器重。鄭成功視他為左膀右臂,無論是軍事策略的制定,還是機密大事的決策,都少不了施琅的參與和意見。兩人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超越上下級的深厚情誼,共同為反清復明的大業而奮鬥。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局的變化和個人利益的衝突,施琅與鄭成功之間逐漸產生了裂痕。最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導致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慘遭殺害,這一悲劇徹底改變了施琅的命運。在悲痛與憤怒中,他再次做出了選擇——投靠清廷,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對鄭軍的了解,成為清軍進攻鄭軍的重要力量。
二、降反之間
1646年(順治三年),隨著鄭芝龍投降清朝,其麾下的多位將領也隨之歸順清廷,其中包括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鄭芝豹以及包括施琅在內的十員總兵,共計兵將十一萬三千名。施福帶領施琅、梁立等人及五千兵馬隨李成棟進入廣東地區作戰。他們在鎮壓當地的抗清力量方面表現出色,甚至被譽為「岳家軍」。
然而,李成棟對於這些來自南方的兵將持有偏見,他在奏疏中貶低了施琅等人,稱他們「脆弱不堪,無資戰守」,甚至有意圖地想要削弱和解散他們。這種待遇讓施福、施琅等人感到壓抑和不公。
到了1648年(順治五年),施琅隨同其他閩系將領響應李成棟的號召反清復明。但在返回福建的途中,遭遇了李成棟部將郝尚久的暗算。施琅得知這一陰謀後,迅速帶領部下撤離至饒平,堅守了一個月後突圍而出,邊戰邊退。在這個過程中,施琅的兩位弟弟施肇璉和施肇序不幸陣亡。施琅最終帶著殘部逃到了粵閩交界的黃岡鎮,並在那裡加入了鄭成功的部隊。
成為鄭成功部下的施琅,以其年輕卻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出色的指揮能力,很快成為了一名得力的將領。然而,在1651年(順治八年),施琅與鄭成功在戰略上的分歧開始顯現。施琅反對鄭成功採取「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策略,他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於長期戰爭,還會損害軍隊的聲譽和士氣。
鄭成功對施琅的反對意見非常不滿,剝奪了他的兵權,並命令他返回廈門。此時,清軍將領馬得功正率軍偷襲廈門。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廈門的守軍主將鄭芝莞驚慌失措,選擇棄城而逃。在這危急時刻,施琅挺身而出,僅率領身邊的六十餘人迎戰清軍。施琅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戰鬥技巧,不僅殺死了清軍主將馬得功的弟弟,還幾乎活捉了馬得功本人,迫使清軍倉皇撤退。
三、再度投清
1651年(順治八年),施琅在清軍攻打廈門時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儘管當時鄭成功回到了廈門並對他進行了獎勵,但並沒有恢復他的兵權。施琅曾試圖提醒鄭成功關於後方兵力薄弱的問題,但鄭成功並未採納他的建議,反而解除了他的兵權。施琅對此深感不滿,他認為自己提出的建議已被後來的事實證明是正確的,而在廈門的戰鬥中他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忠誠。
在鄭成功返回廈門後,施琅沒有能夠官復原職,這讓他十分失望。為了試探鄭成功的態度,施琅甚至表示想要出家當和尚,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然而,鄭成功並未改變主意,反而讓施琅另行招募士兵組建新的前鋒鎮。施琅見狀,一氣之下剃光了頭髮,拒絕再參與鄭成功的軍事活動。
1652年(順治九年),曾德事件進一步加劇了施琅與鄭成功之間的矛盾。曾德曾在鄭成功軍中服役,受到施琅的指揮。在施琅被解除兵權後,曾德尋求更好的出路,轉而投靠了鄭成功,成為了他的親隨。施琅得知此事後非常憤怒,認為這是背叛行為,於是派人將曾德捉拿並處決。鄭成功聞訊後下令不要殺害曾德,但施琅並沒有聽從命令,堅持將曾德處死。
鄭成功認為施琅此舉是公然反抗,於是密令援剿右鎮黃山以商量出軍機宜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顯,並派遣右先鋒黃廷帶領士兵包圍施琅的住所,將施琅及其父親施大宣一同拘捕。不過,施琅在一些親信和當地居民的幫助下成功逃脫,進入了清朝控制的區域。
鄭成功得知施琅逃往清朝後非常憤怒,並在同年七月將施琅的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處死。施琅得知這個消息後,對鄭成功的仇恨達到了頂點,決定徹底投靠清朝,並決心與鄭氏家族對抗到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四、任職清廷
1656年(順治十三年),施琅在清廷中得到了第一次重要任命,被授予同安副將的職務,並隨清定遠大將軍濟度進攻福州。在清廷的軍旅生涯中,施琅逐漸嶄露頭角,顯示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對海戰的深刻理解。不久之後,他被調往北京,擔任內大臣的職務。然而,這段時間裡施琅的生活頗為貧苦,他的妻子不得不在北京從事女紅裁縫的工作來補貼家用。
1659年(順治十六年),施琅的職業生涯迎來了新的轉折點,他被清廷提升為同安總兵。在這一職務上,施琅繼續展現出了他的軍事領導能力。1662年(康熙元年),施琅的仕途再次攀升,他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負責管理福建沿海的水師部隊。這一年,施琅派遣軍隊擊敗了鄭經進攻海澄的軍隊,並且上書清廷,建議將台灣納入清朝的版圖。
1664年(康熙三年),施琅提出了詳細的攻台計劃。他認為,台灣是清朝版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該儘快將其收復,以確保國家的安全和統一。施琅的建議得到了康熙帝的支持。同年,施琅率領軍隊收復了金門和廈門,並準備進一步進攻澎湖,進而直搗台灣。這一時期,鄭成功已經去世,其子鄭經繼位,但鄭經死後,台灣內部發生了權力鬥爭,馮錫范毒殺了鄭經的長子鄭克臧,擁立年幼的鄭克塽為延平王,並開始專權,這為施琅的攻台計劃創造了有利條件。
1667年(康熙七年),施琅上呈了《邊患宜靖疏》,並在次年提交了《盡陳所見疏》,在這兩份奏疏中,他強調了收復台灣的重要性。施琅指出,鄭經等人的頑抗不僅威脅到了國家的統一,而且還導致東南地區賦稅減少,人民生活貧困。他分析了雙方的實力對比,認為台灣軍隊人數不足兩萬,船隻數量有限,主要是依賴海洋屏障得以立足。相比之下,福建水師官兵數量眾多,只要從中精選兩萬人的精銳部隊,完全有能力平定台灣。
然而,施琅的建議遭到了以鰲拜為代表的保守勢力的反對。他們認為海洋環境複雜多變,出兵風險極大,因此建議維持現狀。施琅的提議被擱置,甚至被解除了福建水師提督的職務,留在北京擔任宿衛工作長達13年之久。儘管如此,施琅始終沒有放棄收復台灣的決心。他密切關注著福建沿海的動態,並深入研究海洋氣候和潮汐規律,時刻準備著重新被啟用。
五、再度啟用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施琅終於在李光地等大臣的推薦下,被重新啟用,並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同時還被加封太子少保的銜位。這一時期的施琅已經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具備了攻台所需的諸多條件。
從施琅自身的條件來看,他是攻台的最佳人選之一。首先,他出生在海邊,自幼隨父從事海上貿易活動,對航海和海疆的氣候、地理等方面的情況有著深刻的理解。加入軍伍後,他在東南沿海多次作戰,積累了豐富的海戰經驗。其次,施琅通曉兵法和戰陣,一直主張以武力統一台灣,並為此精心規劃了一系列的戰略方針和實施方案,這些計劃既周密又切實可行。第三,施琅是從鄭氏陣營中反叛出來的,他對台灣鄭氏集團的內部情況非常熟悉,這為他爭取內應和支持提供了便利。此外,他在鄭氏集團中的故舊頗多,這也為他收集情報提供了有利條件。最後,施琅不僅是武力統一的堅決擁護者,而且對統一充滿信心。
回到廈門後,施琅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之中。他日以繼夜地忙碌,幾乎忘記了休息,一方面著手整頓船隻,另一方面加強訓練士兵。他還親自監督武器和器械的製造,確保每一樣裝備都能達到最佳狀態。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原本雜亂無章的水師變得船堅兵練,一切準備就緒。
施琅深知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籌備過程中,他不僅關注戰船的修理和改進,還特別注重士兵的訓練。他親自指導士兵們進行戰術演練,提高他們的戰鬥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他還精心挑選工匠和技術人員,確保武器和艦船的質量,力求在未來的戰鬥中發揮最大的效能。
在這一時期,施琅還積極搜集情報,了解鄭氏集團的動態和防禦部署。他利用自己在台灣的人脈網絡,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為即將到來的戰役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六、領軍攻台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清軍水師從銅山(今福建東山島)出發,開始了收復台灣的征程。在策划進攻路線時,施琅充分考慮了當時的風向、潮汐以及敵方的防禦情況。他決定乘著六月的西南季風,率領船隊穿越台灣海峽,首先攻占位於澎湖主島以南、鄭軍防守較為薄弱的八罩島。這樣做不僅可以獲得一個安全的錨泊地和進攻出發地,還可以占據上風上流的優勢位置,以便更好地向澎湖發起攻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六月十六日,施琅指揮的清軍艦隊首次向澎湖鄭軍發動進攻,但初戰並未取得預期成果。面對這一情況,施琅迅速調整策略,對下一步的作戰行動進行了周密的籌劃和部署。他將清軍分為四個部分:
主攻部隊:由施琅親自率領,擁有56艘大型戰船,負責正面進攻鄭軍的主要陣地娘媽宮。
東線攻擊部隊:由總兵陳蟒等人率領,共有50艘戰船,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配合主攻部隊夾擊娘媽宮。
西線攻擊部隊:由總兵董義等人統領,同樣擁有50艘戰船,從港口西側進入牛心灣,進行佯動登陸,以牽制鄭軍的西翼。
預備隊:其餘80艘戰船作為預備隊,跟隨主攻部隊隨時待命。
六月十八日,施琅派出戰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障礙。經過充分的休整和準備,六月二十二日早上七時,清軍向澎湖鄭軍發起了總攻。經過九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清軍取得了全面勝利,共擊斃和傷及鄭軍官兵約1.2萬人,俘虜了5000餘人,摧毀和繳獲鄭軍戰船190餘艘。鄭軍主將劉國軒則乘坐小船從北面的吼門逃往台灣。
此次戰役中,清軍陣亡329人,受傷1800餘人。這場勝利不僅標誌著施琅多年以來的願望得以實現,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隨著澎湖海戰的勝利,台灣的防禦力量大大削弱,鄭克塽被迫發令,率領其臣下向清朝投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七、招撫鄭氏
在澎湖海戰取得勝利後,施琅採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加緊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對占據台灣的鄭氏集團進行招撫。在施琅大軍的威壓之下,鄭克塽意識到抵抗已無意義,他對劉國軒說道:「人心風鶴,守則有變;士卒瘡痍,戰則難料。還是應當請降,以免今後追悔莫及。」在劉國軒的勸說下,鄭克塽最終決定向清朝投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領的清軍艦隊抵達台灣。劉國軒和其他文武官員前往迎接施琅。施琅抵達台灣後,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智慧和人文關懷。他主動前往鄭成功廟宇進行祭拜,對鄭成功及其子孫為台灣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施琅在祭文中提到,鄭氏父子收復台灣是對國家和人民盡忠的表現,他本人對鄭成功並無怨恨之情。祭拜過程中,施琅情緒激動,熱淚盈眶,這一舉動深深打動了鄭氏官兵和台灣民眾的心。
施琅的這些舉動顯示了他寬廣的胸襟和對大局的把握,與古代的伍子胥形成了鮮明對比。伍子胥曾因個人恩怨而復仇,而施琅則能夠超越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贏得了台灣民眾的尊敬和稱讚。
與此同時,關於台灣的地位和未來管理方式,在清廷內部存在著不同的聲音。有些官員認為台灣地理位置偏遠,維護成本高昂,不如放棄。但施琅堅持認為台灣的戰略位置至關重要,不容忽視。他上書力主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派遣軍隊駐守,以確保台灣的安全和穩定。
在這一過程中,施琅得到了清朝東閣大學士黃錫袞的支持。黃錫袞不僅是兵部的分管大臣,而且還是施琅的親戚。施琅的觀點和建議最終打動了康熙帝和其他朝中大臣。經過討論,清廷決定在台灣設置府縣,派遣軍隊駐守,從而確保台灣成為清朝版圖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晚年
在收復台灣之後,施琅擔任台灣的管理者,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台灣的局勢。然而,這些措施中的一些在後世看來頗具爭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規定赴台灣的人不許攜帶家眷,這一政策旨在防止人口大規模遷移至台灣,但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後果。施琅認為惠州、潮州地區的人口容易與海外勢力勾結,因此他禁止這些地區與台灣的往來,特別是禁止廣東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這些地區出的「海盜」較多,且當地人可能與鄭氏集團有聯繫。此外,對於其他地區人民渡台,施琅也實行嚴格的限制,規定渡台人員不得攜帶家眷,這意味著不允許百姓在台灣長期定居。這一政策導致台灣婦女短缺,影響了台灣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發展。
除了這些嚴格的移民政策外,施琅還在台灣實行了土地政策。他大量占有台灣的土地,這些土地被稱為「施侯租田園」,幾乎占據了南台灣已開墾土地的一半。這些土地產生的租金被稱為「施侯大租」,由清朝在台衙門代為收取,並將收入上交至北京轉交給施琅及其後代。不僅如此,施琅還對澎湖的漁民徵收額外的費用,稱為「規禮」,這些費用直接進入他的私人財庫。
施琅的這些行為在當時雖然可能被認為是合理的管理手段,但在後世看來,它們無疑給台灣帶來了負面影響。特別是禁止攜帶家眷的規定,不僅阻礙了台灣的人口增長,也對當地社會結構造成了長期的影響。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清朝給予他很高的榮譽,賜予他「襄莊」的諡號,並追贈他為太子少傅。施琅去世後,與他的妻子王氏、黃氏合葬在一起。
結語
施琅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早期的反清到最終成為清朝的重要將領,再到台灣的成功收復,他的經歷反映了明末清初複雜多變的政治局勢和個人命運的波折。施琅的故事不僅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追求統一和和平發展的歷史見證。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