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商稅改制,可謂十分的粗暴狂野,不少商賈都被抓進了府縣的大牢。
更有甚者,因為拒絕繳納商稅的商賈,還有不少直接被砍了頭的。
就是在場的閣臣們,也都以為這次新政,只是為了從商人階層中攫取利潤。
但張世康從來都不是這麼想的。
「首先,臣以為,當取消商引,使商賈可以更自由的經商。
朝廷也應該取消對商人的打壓,就比如不讓人家穿綾羅綢緞,這就很不合理。
人家辛辛苦苦賺了錢,也交了稅,咱們管他穿什麼、吃什麼。」張世康想了想道。
商稅是責任,但鼓勵工商業是義務,偌大的朝廷全指著農業稅,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看看人家弱宋,人家那麼弱,被這個打一巴掌被那個踹兩腳,但該說不說,人家搞經濟是絕對有一套的。
「諸位別瞪眼啊,尤其是你海大人,你身為戶部尚書,執掌著全天下的稅收。
咱們大明比之宋朝如何?人家一年光商稅都能徵收五六千萬貫,咱們差在哪兒了?
本侯知道諸位想說什麼,無非就是商賈之輩為下九流,按照禮制他們穿綾羅綢緞就是逾矩。
醒醒吧諸位,搞不到銀子,你整那些有個什麼用?
先在經濟上超過人家宋朝再說。」
說對方的話,讓對方無話可說,張世康入朝了一年多,雖然不咋上朝,但跟這些傢伙也沒少吵架。
他大抵上知道這些人為啥皺眉,無非是儒學那一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辭。
他很想跟海中期等人說,醒醒吧,大人,食大便了!
他的話說完,就連崇禎皇帝都皺起了眉頭。
「世康,商人重利,如此鼓勵世人經商,日後恐怕會影響風氣呀!」崇禎皇帝略有些隱憂道。
儒家的經典讀的多了,思維甚至都有些固化,就連崇禎皇帝都不能倖免。
讀書人之所以鄙視商人,也都各自有其說辭。
在他們的思維里,追逐利潤就不是好事,從深層次上說,所有人都去追逐金錢,會使民風變得市儈變得不淳樸。
從淺層次上說,聖人說了,讀書人就該視金錢如糞土。
聖人的書讀的多了,就連他們自己都被洗腦都信了,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如果讀書人真的做到了視金錢如糞土,那他今年一年在忙活什麼?
幫那些讀書人去拾糞嗎?
「臣問陛下,陛下喜不喜歡銀子?
國庫里那一億多兩銀子美不美?」
張世康雖然是問崇禎老哥,但其實也是在問海中期等閣臣。
閣臣們不想回答張世康問題,並裝作沒聽到,還是崇禎皇帝比較實誠。
「有銀子才能辦事,沒銀子即使朕為天子,也寸步難行。」
「是啊,連陛下您都知道銀子的好,老百姓喜歡銀子怎麼了?
臣今年殺了那麼多官員,他們哪一個不是常把視金錢如糞土掛在嘴邊的?可不照樣該貪貪該拿拿?
依臣看,虛偽才是當下最不好的風氣。
既然陛下、官員和百姓都喜歡銀子,那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
朝廷允許所有人喜歡銀子,說出來也沒事,但得按照規矩掙銀子,這卻是最應該告知世人的。
聖人不是還曰過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鼓勵經商,為商賈提供便利,不僅能使商業繁榮,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商稅,這是好事。」張世康毫不諱言道。
他向來喜歡把別人不好意思講的話擺到檯面上來,說去年的朝堂官員充滿著虛偽、偽善,一點都不為過。
你們做了,難道還不讓說了?有啥不好意思說,他就要說。
鼓勵經商,規範商業,朝廷來定規矩,把握大方向,其他的交給市場來驗證,有不合適的,就改。
這麼簡單的思維,張世康覺得後世人但凡是有點社會經歷的都明白。
張世康有時候覺得,他在大明見到的大部分人也都挺聰明的,甚至比他都聰明,但在某些思維方面,卻蠢笨的很。
「諸位閣老認為,冠軍侯說的是否在理?」崇禎皇帝沒有直接答覆,而是問向眾人。
張世康把話其實已經說的很直白了,銀子是個好東西,你如果覺得不是,那你別買東西、別吃飯看看。
內閣首輔李邦華還在糾結,反倒是一直皺眉的戶部尚書海中期先答道:
「回稟陛下,此策並無不可,鼓勵工商業有利於朝廷增加稅收,朝廷只需因勢利導,臣日後會根據實際情況,著戶部同仁草擬出一份商業規範來。」
「臣附議。」
其他幾個閣臣終於都同意了,崇禎皇帝當即拍板通過了這條決議。
這條決議通過之後,張世康從身後也取出來一本厚厚的文簿。
那本文簿都是他今年在平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集合。
張世康雖然愛吃愛玩,但該辦的事兒從來都沒有落下,不論是稅制改革,還是土地改革,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每一條國策的施行,都需要其他政策的輔助,而每一條國策的更改,其他政策也當然需要配合著更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的這本文簿,便是行軍過程中的反思和總結。
「陛下,此乃臣今年一年對新政的反思,臣以為還是得先將預算的事兒放一放。
這裡頭還有不少關於明年的改革方向,這些改革涉及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不理清楚,或許根本就沒辦法做預算。」張世康說著便將文簿放在了崇禎皇帝的面前。
崇禎皇帝聞言臉上頓時露出欣慰的笑容來,基於張世康的每次折騰都能使大明煥發活力的心思,他對這本文簿充滿了興趣。
可是當他翻開了文簿的第一頁就愣住了。
但見文簿上寫的字歪歪扭扭,有不少字他竟然都不認得。
「你該好好練練字了!」崇禎皇帝皺著眉頭看了半晌,最終還是放棄了。
「嘿嘿,臣日理萬雞,哪有練字的時間。」張世康嘿嘿一笑,便又將文簿拿了回來,決定還是自己親自來講。
「吶,這第一條,便是鹽政。
我大明雖然實行鹽鐵專營,但鹽政幾乎都是外包給鹽商的。
臣之前也了解清楚了,大鹽商以為九邊運糧,換取朝廷的鹽引,但這政策滋生了太多的腐敗,這裡不細說了。
此前大鹽商為了降低運糧成本,都是在九邊周圍屯田,以就近供應糧食來換取鹽引,可今年朝廷收回了所有的官田、私田,並平均分配給了百姓。
原有的鹽政機制便被完全破壞了。
這政策不好,腐敗太過嚴重,又極容易引起土地兼併,得改。」
……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