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假的,我前面就說了,這是一層感悟,屬於精神層面的知覺,也可以說是心靈層面的境界,讓我想想該怎麼說。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張昊停下來,想了一下組織語言,說道,「這個層面的存在太過玄虛,有些說不清楚,因此只是一層感悟,描述起來很複雜,我大致分成兩點來看待。」
「第一點,我能引導你的,只有尋找感悟的方法,這是一層虛無,虛無是什麼?在你的思維里,能想像出虛無的東西麼?當然不能,因為你一旦動了意念,你的思維就有了東西,所以這是一層沒有的存在,既然沒有,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一旦說清楚了,這就有了東西。」
「切記,要達至這一層境界,首先就不能執著『有』與『無』,存在即是不存在,不存在即是存在,當然,這是道家的觀點,玄之又玄,只可意會。」
「不過以我認為,到了這個層次的修行,應該博採眾長,平心而論,道家側重於修練神元,對心靈層面的論述很模糊,其餘各大宗教派系,皆側重於信仰,因此對心靈層面的修行相對清晰,其中以佛教最為精闢。」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裡論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陳美舒認真的聆聽,心裡也忍不住驚訝,這傢伙的學識太豐富,對佛經也通曉,難怪縣裡都流傳這傢伙修練成仙了!
「第二點,物質與精神的平衡,任何存在都不可能憑空存在,必然有其物質基礎,修行也遵循這一條法則。」
「修行的境界,源自我們的感悟,感悟是靈魂意念的運動,靈魂是什麼樣的存在?道家有三魂七魄之說,注意了,不是市面上那吹噓的那一套三魂七魄,而是從人體經絡運行的功能,細入劃分魂魄的能力,三魂為:胎光,爽靈,幽精。七魄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魂魄之說太過玄虛,三魂七魄也只是大致歸納的一些功能,魂魄的具體是什麼,誰也沒研究透徹,但總之把這一切統稱為神元,我們並不需要明白神元的本質,就像開車的人並不需要知道車子的內部原理,只要會開車就行了,神元也是如此,我們只需要懂得運用神元。」
「如何運用神元?這就是我們的意念,術語稱真意,做一個假設,如果說神元是肉身的魂魄,那麼真意就是神元的魂魄,故此,『意』才是一切的根本,這也是唯心論的基礎。」
「所以丹道的前面三個境界,養精,養氣,養神,皆是固本培元之道,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持之以恆的苦修,只要是個正常人,從理論上說都可以圓滿。」
「但至虛之道不同,這是一層真意的感悟,與前面的修練方法不同,但首先要達至精氣神圓滿,這是基礎,有了基礎才能讓真意強大。」
「切記,我之所以跟你說了這些,繞了一大圈,是為了讓你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執著于丹道神元到底是什麼,是一股未知能量?或是靈體?或是其它?這些都不重要,未知就是未知,沒有研究透徹之前,不可妄下定論,若是明白了這一層道理,你就已經悟道了。儒家論語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這個道理,你明白了麼?」
「這……沒明白。」陳美舒聽糊塗了,原本還明白一點,但這麼繞一了圈,反而分不清了,貌似說了這麼多,卻和至虛之道沒多大的關係。
「呵呵!」張昊笑了笑,「沒明白就對了,有無相生,空色無識,不明白就明白,因為你已經打破了原本的意識,至虛之道,首先就要消除原本的知覺,去感悟另一個層面的知覺,故而佛經曰: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陳美舒表示無語,「這境界也太玄虛了,你是忽悠姐姐吧?」
「咳咳!」張昊咳嗽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