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懷孕之故,或許是因為永昭帝駕崩得突然,葉綏腦中混亂不已。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她聽著汪印所說的這些話語,能夠理解其所說的意思,但是她還是不明白半令欲使國朝安定,還有許多辦法,為何一定要選擇這個辦法呢?
她艱澀開口道「半令,即便要使國朝平穩,讓十八皇子成為新君卻也不是好辦法。這只能令國朝獲得一時的平靜,但是後患無窮,我還是覺得應該一勞永逸……」
她知道半令是為了國朝,也知道國朝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安穩,但是半令現在所選擇的辦法,在她看來實在是不太適合。
因為這個辦法,後患實在太明顯了。
一旦十八皇子成為新君,那麼韋皇后及承恩公府一定會竊國。在十八皇子已經登基的情況下,若是再要奪得帝位,必定是要付出比現在多無數倍的艱辛。
再者,也不占大義。屆時,雲兒若是要奪回皇位,則是要反了。
都是為了得到皇位,爭奪與謀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她擔心,到了那個時候,半令和雲兒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汪印從來就不是鼠目寸光的人,葉綏所表達的意思和憂慮,他早就已經想到了,但是他還是做下了這個決定。
在他看來,維持暫時的安穩極為重要,比以後要付出的代價更為重要。
趁現在皇上駕崩新君未立之時,擁立小殿下,自然可以省卻許多的艱難險阻,但是也會為國朝帶來更大的動盪。
這種動盪,並非三兩個月就能夠解決,肯定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現在國朝耗不起這樣的時間。
雖則國朝看起來並無大事發生,但只要他有動,就一定會與韋皇后一系的人發生衝突。
對韋皇后一系來說,皇位實在太重要了,並且是已經掌握在手中了,為了保住皇位,他們肯定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以天下為柄為餌,韋皇后這些人完全能夠做得出來。
然而,對汪印來說,卻做不到這一點,他狠不下這個心。
汪印的目光落在了葉綏的小腹上,他忍不住伸出手,輕輕覆其上,柔聲說道「半令,本座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本座不想拿國朝去冒險。本座不想……百姓付出那麼慘重的代價。」
說這些話的時候,他的聲音放得很輕很輕,怕驚著什麼似的。
他一生殺伐果斷,極少有柔弱退避的時刻,但此時此刻,他心中卻生了畏懼。
他的過去,離於愛者,故能無憂無怖,但早在求娶阿寧開始,他就有了軟肋有了所愛。現在,阿寧還有了身孕,他和阿寧的孩兒,正在孕育……
推己及人,他想給阿寧和孩兒一個安穩的國朝,也想給國朝百姓一個平靜的生活。若是因他所引起更大的動盪和紛爭,他不願意!
他不知道該如何向葉綏描述這種心情,只能小心翼翼地輕撫著葉綏的腹部,藉此傳遞自己的心意。
葉綏低頭看了看汪印撫在自己腹部上的手,心中不覺一陣觸動,卻還是說道「半令,一時的忍讓,為十八皇子登基,國朝的百姓就不用付出慘重代價嗎?我擔心,付出的代價會更加慘重。」
她是重活了一輩子的人,實在太清楚韋皇后和十八皇子是怎樣的人。這些人,根本就不配成為國朝之主!
韋皇后心狠手辣,十八皇子軟弱無能,國朝落到這樣的人手中,實在前途渺茫。更何況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大雍!
要知道,前世在永昭帝駕崩後,大雍就侵略了國朝,最後還是宋定邊帶兵去了雁西道,歷盡千辛萬苦才將大雍士兵趕出國朝境內,從而保住了雁西道。
葉綏正想說是什麼,腦子突然一個激靈,整個人一下愣住了。
不久之後大雍就會侵略……
她怎麼會忘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雖然前一世永昭帝活到了永昭三十七年,但是那個時候,也是永昭帝駕崩之後,在國朝動盪之際,大雍便發動了侵略。
這一場侵略,令雁西道生靈塗炭,給國朝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她還記得百姓那個時候有多苦多慘……
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怎麼可能忘記了呢?
她抬頭看著汪印,顫聲說道「半令,你說……國朝的局勢是什麼樣子?」
自從接到葉緒過世的消息之後,她便覺得自己渾渾噩噩的,對於朝中的事情並不十分關心,好像感知的通道被關閉了一樣,對朝中的局勢都已經麻木無感。
尤其是有孕之後,她全副心神都放在了這上面,更加就沒有心情去關注朝局了。
剛才她是太過震驚了,以致失了基本的判斷——半令絕不是短視的人,他當然知道一勞永逸最好,但還是選擇了這麼做,那就只有一個原因。
現在,他不得不選擇暫時退讓,不得不讓十八皇子成為新君。
半令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莫非就是預判了大雍的侵略?
汪印聽出了葉綏語氣中的顫意及一絲惶恐,便立刻安撫道「阿寧,別擔心。國朝的局勢,慢慢都會變好的。本座和國公爺等人,都會作好安排的。」
葉綏搖了搖頭,有些著急地地說道「不是,大雍……大雍……」
她想張開說大雍會侵略,話到了嘴邊,卻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說了。
兩國之間動干戈絕非小事,她是知道了前世所發生的事情,但是今生呢?如果大雍沒有侵略,而她說出了這樣的話語,會不會為半令和定國公帶來麻煩,會不會為國朝帶來更大的動盪?
一時之間,她竟不知如何說了。
聽到她提及大雍,汪印定了定心神,他沉默了好一會兒,還是將之前的話語重複了一遍「阿寧,本座不知該如何說,但總覺得會出什麼問題。所以,還是想去雁西衛一趟。」
京兆這裡,有兩位國公爺和顧名璘等人,暫且能維持平靜。但是大雍……
汪印覺得作最充足的準備,也並不過分。畢竟,大雍曾經是那麼強大,是將皇上都能擄走的國朝。
聽到這些話語,葉綏的心仿佛被什麼敲擊了一樣,不住地「砰砰」作響。
半令和她不一樣,他沒有重活一世,卻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預判了大雍的行動,還準備提前防範。或許,這就是她和半令的差別。他的做法,她怎麼能不支持?
在汪印和葉綏商定的時候,兵部接到了一封十萬火急的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