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覺得都是假的?」聲音繼續莫測,只是桃花樹下,卻突然多了一個人,一席白衣,狀若飛仙。
項羽不自覺的盯緊了眼前之人,壓抑住一戟劈過去的衝動,冷笑說道:「自然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那你既非霸王,為何應我?」楚河又問。
···!
楚河的套路之深,又豈是項羽所能比的。
現在的項羽可遠談不上西楚霸王之名。
楚河開口先以『霸王』之名代稱,再現身分了項羽的神,令他一時不察,終於露了口風,泄了底氣。
既然都認了『霸王』這個稱號,那再嘴硬不信,又有什麼意義?
項羽非小人,所以不會因為被拆穿了違心之言,就恨不得立即殺人滅口。
但是心中的怒火卻依舊澎湃洶湧。
「霸王可知『易』?」楚河卻好像完全沒有注意到項羽臉上的怒火,繼續用『霸王』二字撩撥著項羽。
原本對西楚霸王這個封號很有興趣的項羽,不知為何,卻又突然對這個稱號,湧起了一股難言的厭惡感。
這自然也是楚河刻意為之。
欲奪江山,先收爪牙。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永遠也別想著,真的只是一人之天下。
西楚霸王,好霸道,好神氣,好亮耳的封號,但其實這個封號,卻連犯了三個忌諱,有三大錯誤。
『西』之一字,自我禁錮,限定了範圍,顯得小氣,無有氣吞天下之勢。『楚』一字占盡地緣,卻自絕於天下其餘六國遺民,難收人心。『霸』者不仁,顯露崢嶸,卻給人殘暴、兇狠之感。
楚河既然要讓項羽登頂,君臨天下。那就絕不能再讓他固步自封,小小的改變,就從封號到自我認知開始。
項羽以為在和楚河爭鋒,若是知道楚河正在有心『調教』他,只怕就會直接揮動楚戟,直接一傢伙劈下來。
項羽聽聞楚河之問,眼中凶光收斂幾分,一身氣勢卻沉穩如烈山,渾厚霸道之餘,依舊洶湧而又澎湃,似有岩漿火海積蓄。
「起於《三墳》歸於《周易》,道盡天下變化,可衍蒼生之數。」項羽緩緩說道。
雖然沒有通讀百家之能耐,但是一些較為常識性的知識點,項羽還是掌握的很牢靠的,楚河這麼一問,可難不住他。
楚河長袖一揮,一朵白雲托在項羽腳下。
項羽正要發力,將白雲踏碎,卻聽楚河道:「霸王心中有惑,何不隨我高處一看?」
項羽冷哼一聲,也不依託於楚河的白雲,自行馭氣橫空而起。
兩人站在高空,楚河指著下方的桃林道:「此桃林,困人、迷人只是表象。它的本質卻是一塊先天八卦盤。霸王入得陣中,便牽引了陣法,透過陣法之力,溝通前後,推算將來。你之所見,並非虛妄,而是此易數之陣,推演所得。」
這當然是楚河矇騙項羽的。
項羽是潛龍,雖然不比天子,但是也就差數分。
他的命數豈是那麼好算的?
當然,天子龍氣之詛咒,如今還未為天下公知。
畢竟自從周天子之後,秦始皇還是第一個一統天下的皇帝。
所以項羽還真的有那麼一點點被楚河唬住了。
否則也無法解釋,為什麼他看到那些場景,會覺得如此的感同身受。
「你是說,我入得陣中,你便以此陣,為我推算了將來,測定了我的命運,並且讓我提前看到了我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項羽冷笑問道。
楚河先是點頭,卻又搖頭。
這反而讓項羽矛盾不解。
「易之一字在變而不在定,也就是說,我所推算出來的,是以現在的發展趨勢,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而非一定會出現的結局。」
「就像方才,我已經向你提前展示了一些事情。那麼當你再遇到同樣的人,同樣的事時,就會有不同的判斷和做法。而這些做法,就會改變未來的走向。」
「這就是易!易的目的不是讓人認命,而是讓人知己命,而改命,求的是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楚河一口氣說道。
玄乎的一大堆,就是一股腦的朝著項羽砸過去,先砸暈了再說。
果然被楚河強硬的塞了這麼一堆概念,項羽似乎也有些『悟了』,表情又起了幾分變化,再看楚河的眼神,便不再像之前那般惡劣。
這就像有人打了你一個耳光,你一定會憤怒,想要報復回來。
但如果打你那一耳光的人,是為了你好,比如因為你頑劣,而耽誤了學習,打你一耳光以為關懷。又或者沉迷於酒色,導致生活糜爛,打你一耳光似為提醒。那就又不同了,心中雖然還是惱火,卻又會覺得,這是為了自己好,應該要理解。
現在項羽就有這麼點心理傾向。
不知不覺間,就被楚河偷換了概念。
其實楚河哪有那麼高尚,從頭到尾就是個局。
讓項羽見到自刎烏江的結局,就是為了警醒項羽,同時挫一挫其銳氣,否則以後不好合作。
同時也讓項羽見識一下他的本事,免得被小瞧了去。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項羽剛愎自用,狂妄自大慣了,楚河這麼做能有多大成效,那也還需日後再看。
要是以為,弄這麼一出,項羽就立刻改頭換面,十足變了一個人一般,那可就太天真,也太自以為是了。
「既是如此,項羽可該多謝好意了!」項羽面容閃過幾番變化後,終於抱拳對楚河說道,只是手中的楚戟卻並未收起來,一身的霸道氣勢,反而更加凌厲。
之前看了一場『霸王別姬』加『十面埋伏』的好戲,項羽感觸頗多,竟然也再有突破。
此時面對楚河,毫無顧忌的釋放著自己強烈至極的存在感。
「不過,我心中依舊有憤難平。今日還要向你挑戰,若是你勝了,我自當向你賠罪,且執弟子禮。若是我勝了,就還請你隨我回去,做我賬下門客!」項羽用渾厚、強勢的氣勢逼迫著楚河,強硬的壓迫楚河,非答應他的要求不可。
誰說項羽不動腦子的?
他這話就說的很溜。
無論是贏了還是輸了,最後楚河都要和他扯上關係,最終隨同他而去。
顯然項羽也想起來,他此行來找楚河的最初目的,就是請楚河出山助陣。
之前心中不忿,只是認為楚河是沽名釣譽之輩。如今見了楚河的本事,哪裡還肯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