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偌大的垂拱殿之內,滿朝文武都在聽著蔡京與童貫互相抨擊的聲音,端坐龍椅上的皇帝趙佶也罕有地沒出聲,若是往常,他恐怕早就大怒喝止,拂袖而去,但今天卻只是眯著眼睛靜靜旁觀,不知在想著什麼。
可此時仍舊在爭吵中的童貫和蔡京卻毫無所覺,群臣也被他們所吸引,沒人去注意皇帝的臉色。
「蔡太師,你身為當朝太師,手握相權,今日卻不能秉公辦事,百般維護趙不凡,庇護他的過錯,是否有些讓人疑惑?」
「童大人好大的官威,順了你的意就是秉公辦事,不順你的意就是庇護過錯?趙不凡對梁山賊寇恩威並施,以區區五千兵馬蕩平遲遲不能剿滅的數萬悍匪,可說有名將之才,童大人不鼓勵嘉獎,反而胡亂安插罪名,我倒是想問問你童大人居心何在?」
「一派胡言,趙不凡何德何能?不過是以陛下聲威和高官厚祿來誘惑盜匪投降罷了,怎麼談得上名將?」
兩人話趕話地說得這裡,語速都是越來越快,蔡京眼中有微不可查的寒光一閃而過:「童貫,你三番五次針對趙不凡,著實讓人疑惑,莫非是嫉賢妒能?這是否有些失了身份?」
「笑話!我童貫馳騁沙場的時候,趙不凡還在哪裡?他此役不過就是依靠天子之威和高官厚祿來誘惑盜匪,耍得不過是些奸猾手段,換誰去不成?區區匪寇不過抬手間就能平定,我怎會嫉妒他這點微末之功?」
「噢?這麼大口氣?」蔡京笑了,他不斷在爭吵中激怒童貫,始終繞著趙不凡打勝仗來說,可算是把童貫帶入了圈套里,當下不疾不徐地笑著接道:「當今大宋境內已有三大寇各自為禍一方,梁山宋江禍害山東之地,沁源田虎禍害河北西路,淮西王慶禍害襄樊,早前地方官府久久不能剿滅,以致養虎為患。眼下那淮西王慶四處燒殺搶掠,招兵買馬,也是在房山附近聚集了幾萬人之眾,似乎已經有攻略州郡的想法,周邊府州無不是惶恐不安,不如便由童大人前去平叛?」
糟了!
童貫反應過來,感覺非常不妙。
正要張口,蔡京卻已是再度搶先笑道:「童大人,當初你提議讓趙不凡率領京城周邊府州的八大都監前往征討,可趙不凡沒領情,只帶北疆五千人前往,辜負了你的好意。眼下平定了叛亂,童大人又覺得他是憑藉高官厚祿來誘惑盜賊,投機取巧,毫無寸功,剿匪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那不如就由童大人統帥八大都監前去剿滅淮西王慶?不然何以服眾?」
「你……」童貫瞬間瞪大了眼睛,氣得說不出話來。
「怎麼?童大人莫非不願意?閣下執掌樞密院,掌管軍機要務,平定盜匪自然是分內之責,既然閣下平定匪寇輕而易舉,為何不一展本事,為陛下分憂,為大宋盡忠,難道是有心任由匪寇坐大不成?」蔡京越說越嚴厲,到最後已是充滿質問之意。
童貫啞口無言,臉色青得發紫,可說是跟當初的蔡京和趙不凡一樣,有苦也難言。
若是現在說出八都監的問題,那等同於明著承認他就是要陰謀坑殺趙不凡。
如今可是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若是主動承認謀害朝廷命官,那就真是吃不了兜著走,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哪怕皇帝趙佶不想殺他,也會被局勢逼得不得不殺,不然等同於明著允許朝臣互相坑害,後果根本無法承受!
此時的皇帝趙佶已經看出很多問題來,似乎在心裡做出了權衡,突地出聲道:「童國公,朕以為蔡太師所言有理,既然你認為趙不凡平定梁山一役不但無功,反而有過,指出三條大罪,也認為討匪本就是輕而易舉的事,那你自然要拿出憑據來讓眾人信服,何況這平定匪患本就是你的分內之責,不如便由你統帥八都監的兵馬去征討淮西王慶,滅除匪患!」
童貫慌了,急聲回應:「陛下,臣以為八大都監駐守開封府周邊地區,不宜妄動,還是調遣西軍精銳前往討賊更好,臣必定擊破匪寇,振奮朝廷聲威!」
「行,可帶五千人,一個不能多,西軍承擔防備西夏的重任,不能妄動!」皇帝趙佶冷聲回應,只把當初童貫脅迫趙不凡的原話送還給了他。
「唰!」童貫的臉色瞬間白得可怕。
他知道,皇帝已經看明白一切,正處於憤怒之中!
童貫再不敢多說,慌忙跪地應承:「陛下息怒,臣定然儘快帶八都監前往平叛!」
趙佶看也不看,徑自站起身來,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句惱怒的話音在寂靜的大殿裡迴蕩。
「你們真是越來越不把朕放在眼裡了!」
…………
朝議散去,皇帝趙佶在梁師成的陪伴下徐徐走入了文德殿,此時的趙佶明顯心情很不好,面色陰沉地坐到了龍榻上。
梁師成跟隨趙佶多年,自然很了解他,知道他現在正在氣頭上,因而一句話沒說,當宮女端著茶水過來,他也是主動接到手裡,親自端著茶水小心翼翼地放到桌案上。
趙佶端起茶碗來「咕嚕咕嚕」地漱過口後,示意宮女把茶碗端走,這才深吸口氣問道:「梁師成,童貫與趙不凡什麼時候結的怨?因為什麼結的怨?怎麼鬧得這般厲害?你可別給朕說你一點都不知道?」
梁師成慌忙躬身回應:「皇上,老奴確實對兩人交惡的事有所耳聞,但所知確實不多,只知道趙不凡剛在北疆崛起的時候,承蒙蔡京很多照顧,或許是私下裡過分得罪了童大人吧!」
「這麼說來,趙不凡與童貫之間的矛盾還是因朕而起?」皇帝趙佶若有所思。
梁師成沒有吭聲,但他心裡很清楚皇帝趙佶說的是什麼。
早在趙佶剛登基的時候,新舊黨爭極其劇烈,更有反對他登基的諸多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暗暗把持朝政,外戚勢力也蠢蠢欲動,形勢可說是極其複雜,後來向太后為避免動搖江山社稷,主動把大權交給趙佶,徹底打掉外戚勢力的幻想。
此後,趙佶先是利用新舊黨爭來把反對他登基的大臣全都排擠出權力核心,然後才回頭處理最難解決的新舊兩黨之爭,當時為了解決這個遺留問題,趙佶啟用了蔡京及很多支持蔡京的人,其中也包括童貫。
可沒想解決了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後,蔡京一黨又變得有些失控,他們的權勢越來越大,成為極大威脅,所以趙佶又暗暗扶持了眾多文臣武將,其中就包括張叔夜和張克公等人,並最終削弱了蔡京的權勢,把他貶到杭州閒居。
張叔夜和張克公等一大批扶持起來的文武雖說是忠臣良將,但他們又缺乏掌控朝堂的能力,無法達成平衡朝堂的任務,原本屬於蔡京支持者的童貫等人各自為政,彼此爭鬥不休,使朝廷再度陷入混亂。
作為皇帝,不怕臣下爭鬥,最怕混亂地爭鬥,趙佶也是如此,他漸漸無法控制複雜的朝廷形勢,不得已之下,只能重新啟用蔡京為相,而再度執掌權柄的蔡京也很快就把混亂的朝廷梳理完畢,形成五大勢力彼此制衡的局面,分別是宦官勢力、童貫勢力、蔡京勢力、中立勢力和少數清流官員。
混跡官場幾十年的蔡京也極有手段,他想方設法地讓後兩個勢力的人身居要害之地,只要這些人不惹他蔡京,那他就竭力保住他們不輕易遭到迫害,用這些人來保證大宋安穩。宦官勢力則任由他們高高在上,只要不直接干涉朝政,那就採取拉攏交好的方式讓他們安於斂財享樂,從而使得主要權利爭鬥集中在他與童貫兩方。
如此一來,朝廷就進入穩定時期,這也是皇帝趙佶想要看到的局面,可以說蔡京與童貫之間的關係破裂,矛盾的加重,不僅僅是兩人都有爭權之心,越爭越收不住手,同樣也有皇帝趙佶暗中掌控的原因,趙不凡也是那個時候在北疆嶄露頭角。
眼下樑師成推測趙不凡與童貫的矛盾是因為趙不凡最初選擇依附蔡京而起,皇帝趙佶自然也就認為,那是因為他當時有意讓蔡京重掌權柄,從而才使得趙不凡捲入爭鬥,慢慢與童貫結怨。
想到這些,趙佶悶了許久,悠悠地嘆了口氣。
「趙不凡是那個人的親傳弟子,朕與皇后也是極為喜愛,如今他與童貫結怨,朕也確實有些責任,但朕要保住趙家江山,不得不為,今後多加補償他便是了!」
梁師成不好針對這件事多話,迅速轉移了話題:「陛下心懷仁義,體諒臣下,正是一代明君,哪有責任之說,今日又懲戒了童貫,讓他也嘗嘗被脅迫的滋味,已然是給予趙不凡足夠的恩義了!」
聽梁師成說起今天的事,趙佶心裡的氣又是不打一處來。
「我不僅僅是氣童貫坑害趙不凡,更氣蔡京欺騙朕,朕心知他當初推薦八大都監是為了平衡京師附近的駐軍守備,避免軍權太過集中,可從今天的局面看來,他推薦的這八個都監顯然有問題,恐怕就是些湊數的酒囊飯袋。可當初趙不凡出征前,朕還苦勸趙不凡帶八都監去討賊,當著滿朝文武說他們文武雙全,你讓朕這張臉往哪兒擱?
更可惡的就是童貫,他已經知道朕有心培養趙不凡,卻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而且在明知八大都監有問題的情況下,還竭力向我推舉,設局脅迫趙不凡,這豈不是擺明了戲弄於朕?可曾把朕放在眼裡?朕覺得就是往日裡對他們太好了,太寬容了,這才導致現在什麼事都瞞著朕不說,還玩出花樣來,公然戲弄於朕,這次讓童貫出征,就是要好好懲戒一番!」
這話讓梁師成聽得有些疑惑:「陛下若是想懲治童貫,何不直接揭穿,那不是省事很多?」
趙佶眼睛一瞪,沒好氣地道:「朕若是真的揭穿了他,他還有活路?陰謀迫害朝廷重臣外加欺君之罪,若是當著滿朝文武公開,朕不殺他還怎麼服眾,還怎麼駕馭群臣?那明天蔡京派人直接殺到童貫府上,朕是不是也只能眼看著,隨他們亂來?」
說著,趙佶嘆了口氣,轉頭看了看跟隨自己多年的梁師成,無奈地道:「童貫與蔡京終究有功,如果當年沒有他們,朕這江山也坐不穩,彼此相交這麼多年,朕自不會做那過河拆橋的事,不到萬不得已,朕怎麼會殺他們,況且童貫對朕也是忠心耿耿,多年來南征北戰,功勞不小,手中又握有軍權,哪裡是說動就能動。
自朕登基以來,先是有權臣不滿朕登基為帝,與朕斗得天翻地覆,隨後又是先帝遺留的黨爭問題攪得朕精疲力盡,如今的朝堂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形勢明朗,幾方勢力互相制衡,可算是讓朕過了些安穩日子,實在不想折騰了,近來扶持蔡攸等人限制蔡京,也不過是想讓蔡攸取代年邁的蔡京罷了,蔡京終究已經老了,總要有人接替他!」
梁師成輕嘆一聲。
「陛下近來不是想扶持趙不凡接替蔡京嗎?怎麼又有意縱容蔡攸那個不孝子呢?」
趙佶搖了搖頭:「趙不凡很聰明,可他太年輕了,統兵打仗確實可以,但你確定他坐得穩蔡京的位置?那張叔夜也能征善戰,當初朕也扶持過他,可他上來之後給朕搞成什麼樣?他確實看到很多問題,迅猛革新,朕最初何嘗不支持他,連他說不準你梁師成代朕起草聖旨,不能有先蓋大印後填文字的聖旨或公文存在,朕不是也允諾了?
結果呢?不但朕忙得整日連歇口氣的時辰都沒有,反而惹出天大的動亂來,各地官員聯名上奏,朝中大臣整日怨聲載道,殺頭都殺得手軟,最後改變了什麼?他要整頓吏治,朕也沒有意見,還勒令你都收手,不准再悄悄斂財,可他張叔夜至少要解決好後續問題,懲治是好事,可怎麼能讓朝廷事務都沒法正常運轉?
當年的稅收下降五層之多,連軍費都難以開支,滿朝文武亂成一團,讓朕怎麼收場?如果不是緊急召回蔡京為相,恐怕這天下早就亂套了。後來蔡京穩定政局,朕又給他機會,本意是希望他能起些制衡的作用,結果他卻反被蔡京抓到把柄,把自己弄得不上不下,朕知他是個忠臣良將,怕他死在爭鬥中,這才讓他去做海州的知州。
如今的趙不凡又與張叔夜何其相似,雖說他更加年輕,統軍打仗也有天分,人更是很聰明,可他終究還需要磨練,而蔡攸就是最好的過渡人選,這人別的本事沒有,但能討朕開心,也知道朕要的是什麼,他有辦法制衡各方勢力,讓江山穩定,讓朕能安安心心地吟詩作畫,過幾天舒心日子,這就夠了!」
燃武閣小說網 www.ranw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