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61章 老規矩

    與白浪湖生產隊那個純天然的大湖泊不同,盧家灣的小池塘,基本上都是通過改造低洼地形成的,地勢比水田還低。

    一個池塘,大的也只有一畝多面積,小的還不到三分地,這樣的小池塘在盧家灣和其他3個生產大隊都很普遍,幾乎每個小隊都有十幾個這樣的池塘,但是加起來也不過十來畝的水面。

    然後在大生產的背景下,這些池塘全都被改造成養魚的魚塘,魚塘的產出,也成為生產隊的重要收入之一。

    可惜,南湖公社還有個白浪湖,論賣魚,誰都爭不過他們,畢竟人家可是專業的。

    所以盧家灣這些魚塘里養的魚,能賣出去的其實很少,除了供銷社照顧性質的過來採購一部分大魚,其他小一些的,基本上都是分給社員們當福利品。

    在以前,這些魚也是社員家庭最常見的肉食,因為自家養大的豬,絕大部分都會被賣掉,只留幾斤過年。而這些賣不掉的魚便用鹽醃上、風乾,家裡孩子嘴饞了,或者來客人了,便取一條做著吃。

    陳凡好奇心又上來了,「隊長,既然可以直接放水,為什麼還要抽水呢?多浪費油啊!」

    此時一筐筐的魚被送到這裡,隨後直接倒在地上,挑擔的人又馬不停蹄往池塘趕去。

    他雙手比劃了一下,「用一根粗水管,先放到溝裡面灌滿水,再把一頭甩進池塘,那水就能源源不斷往池塘里灌。」

    站在淤泥中的一個十五六歲的男生,立刻雙腿不動,原地轉身一百八十度,一下子就看見一條大鯉魚正往泥里鑽,當即滿臉興奮撲過去。

    所以這些魚塘,又寄託了社員們對肉的渴望。

    他轉頭看了陳凡一眼,「只要是本地人,都知道這個規矩,『看魚』是主人家的臉面,也是客人的『德行』,正常情況下,客人絕對不會對看魚動筷子。」

    陳凡瞪大眼睛,一條魚放半個月,不會壞嗎?

    不等問出口,他便反應過來,對了,這時候的氣溫低,如果碰上雨雪天,或者陰天也行,氣溫都在0度以下徘徊,只有出大太陽的時候,才會回升到15度左右。

    那時候又沒有抽水機,他們是怎麼抽的水呢?

    其他魚也不會隨便亂扔,同樣要進行分類,不過這些魚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就這麼直接扔在地上,一種魚是一堆,有魚蹦出來,便會第一時間踢回去。

    劉會計在一旁抽著煙,輕聲笑道,「也就是今年大家都賺了錢,才買得起這樣3、40塊錢一件的水靠,擱以前啊,哪有什麼水靠,都是褲子一脫,光腿下水。」

    每個小隊買3件,總共36件,我們小隊今天最早干塘,就把其他小隊的水靠都借來用一下。」

    黃保管員看了他一眼,主動解釋道,「大魚都要賣給供銷社,所以先不急,回頭等他們來買的時候再稱也一樣。

    黃保管員哈哈笑著點頭,「對,就是只看不吃,一條一斤左右的魚,用油煎到兩面金黃,再下鍋紅燒,用一個大盤子裝好,一定要好看。

    而眼前陳凡看見的,竟然就有三十多套,他不禁問道,「咱們隊裡什麼時候買了這麼多水靠?」

    黃保管員突然指向另外一個方向,「你看那裡,我們以前捕魚,就是那樣捕的。」

    一大張油布穿在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重。

    兩個人分工合作,一邊一個人扯漁網,順著池塘邊上往前趕,等把漁網從水底一路抄到對面,這樣整張漁網差不多就把絕大部分魚兜在裡面。」

    幾人說話的時候,一筐又一筐的魚被抬到田埂上,還有魚不停地從桶里、籮筐里跳出來,引來陣陣小孩的歡呼聲,大人們則不顧魚身上的淤泥,赤手空拳便上去抓。

    虹吸效應?

    沿著土路往下走,便是有著全村最大場坪的牲口棚。

    等來年要儲水的時候,就從河裡給溝渠灌水,然後從溝渠往池塘里引水,」

    隨後這些魚又被挑走。

    陳凡點點頭,笑道,「這倒也是個辦法。」

    聽到這話,陳凡恍然點了點頭,「懂了,虹吸效應。」

    然後他又想到另一個問題,「那要是客人吃了呢?」

    這時黃保管員卻擺擺手,喊了一聲,「挑兩斤雜魚過來。」

    (月亮網)

    眾所周知,水靠是用橡膠做成的,就和雨靴的材質一樣,最大的作用是防水。

    所以這年頭的水靠,只有最下面的鞋子部分是橡膠,從鞋子往上,卻是同樣可以防水、但極其笨重的油布。

    直到最後把漁網拖上岸,這一網才算撈完。」

    那邊源源不斷地把魚送過來,這邊也在不停地分揀、稱重。

    陳凡兩眼茫然地看著他,「為什麼?」

    旁邊劉會計立刻哈哈笑道,「養一回魚不容易,肯定不會漏掉水底的魚啊。」

    他還記得剛來這裡的第一天,在池塘里撿了十幾個大甲魚,當時池塘里就是乾的,只在最中心的小坑裡面有幾窪水。

    黃鶯的母親立刻拎著個籃子便衝過來,笑呵呵地遞到陳凡面前,「陳老師,給。」

    聽到這話,陳凡昂起頭努力回想,去年過年的時候,自己對別人家桌上的魚動筷子沒有?

    然後就聽到黃保管員說道,「不過這個規矩對你沒用。」

    月亮網是這邊漁民們打漁最常用的工具,即便不放干水,只要能找到魚群,一網下去也能大豐收。

    陳凡眨眨眼,「看魚?只能看不能吃?」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將一條鰱魚扔進籮筐,大聲喊道,「三狗子你不行啊,送到你跟前你都抓不到。」

    說到這裡,他又苦笑了一下,「萬一要是真有不懂事的戳爛了魚,那也只好提前把魚吃掉,再重新做一條。」

    另外,直接挖坑放水,讓田埂不牢固不說,要是漁網沒紮緊,一下子被水沖開,那不得了,半塘魚都要跑掉,就算能找回來,也要費好大的勁。

    楊隊長哼哼兩聲,笑著說道,「用抽水機抽水,最多跑幾條小魚,還不用破壞田埂。雖然田埂挖掉可以回填,可要是碰上春汛,再來幾場大雨,泥土不夠緊實,很可能會被衝垮,到時候連水田都一起淹。

    此時水塘的水已經抽掉大半,絕大部分魚兒都集中在池塘底部的水窪里,這一網抄過去,便是滿滿一網魚,然後再連魚帶泥賣力地往岸上拖。

    剛剛忙著拿抄網拖魚的人,此時也有些疲憊。他們便將水靠脫下來,換給另一撥人,自己卻也沒有歇著,而是捲起褲腿,一手拿個籮筐,一手拿著小型抄網,和女人、半大的小孩子一起踩進淤泥里,將這些漏網之魚都給抄上來。

    (撿漏)

    另一邊,還在用「傳統捕魚」方式的那個池塘里,已經收了一網,轉而去其他池塘繼續。

    可那條鯉魚也不是好惹的,甩著尾巴來了個鯉魚打挺,濺起無數淤泥,噴了三狗子一身,它自己則躍到另外一個水坑。

    所以干塘捕魚,還是直接用抽水機抽水最合適。」

    愣了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繼續說道,「布好漁網,就要收網,收網是個麻煩事,靠一兩個人根本拖不動,少說也要10來個人一起拉,將漁網全部拖到一個位置。

    可這時候的橡膠貴啊,甚至被列為戰略物資,即便是最常見的雨靴,價格也很是可觀。

    場坪上,有二三十個婦女正蹲在地上忙著撿魚。


    下面的池塘里,抽水機已經停止轟鳴,三十多個壯勞力踩進還有不少水的池塘里,拿抄網賣力地抄魚。

    又過了一會兒,黃保管員最先過來。

    嗯,就是貨船和解放大卡車上常用的那種。

    再說了,伱一年到頭釣魚吃,恐怕早就把魚吃膩了吧,桌子上有魚,你肯動筷子,那說明你是在給主人家面子,跟老規矩那種情況完全不一樣。」

    即便如此,這樣一件水靠也不便宜。

    今天還下著雪呢,天氣寒冷,又沒有水,用不了多久,這些魚便會原地躺著,不會再動一下。

    隨後又指向人少的那邊,「看看,他們現在把網布好,馬上就要下水了。現在是有了水靠,可以穿著棉褲下水,哪怕進點水沾濕也不要緊,總比脫了褲子強一百倍。

    這些水靠跟後世的水靠不太一樣。

    陳凡瞪大眼睛,「啊?這麼冷的天,光腿下水?」

    以前的盧家灣6隊肯定買不起,可是現在買得起了,也沒必要買這麼多啊!

    楊書記正盯著下面的情況,聽到陳凡的話,先是愣了一下,等反應過來,便擺手笑道,「這些水靠都是上個月買回來的,不過不全是我們小隊買的,而是各個小隊一起找供銷社訂的。

    儘管今年盧家灣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對魚的渴望這種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然後從大年三十開始,家裡人吃團年飯,之後每次有客人過來,都要把這盤魚端上桌,要一直過完正月十五,這盤魚才能吃。」

    (收網)

    等他說完,陳凡又好奇地問道,「不是說干塘嗎,要是這麼捕魚的話,也沒有干塘啊,而且水裡應該還有不少魚吧?」

    他說著指向池塘旁邊的溝渠,「看到那條溝沒?池塘雖然比水田的地勢低,卻比水溝底部還是要稍微高一點,只要把當做岸基的田埂挖掉,再用一張網堵住出水口,池塘的水就能流進溝渠里,完了再把土填回去。

    她們先挑出大魚,扔到旁邊幾個裝有水的大木桶里,每個木桶都是同一種魚,這樣等供銷社來收購的時候,方便售賣。

    可是即便出大太陽,屋子裡的氣溫也不高,一般就在7、8度的樣子。

    一筐筐的魚被抬走,陳凡看著也有些膩了,便跟著運送魚的人往上走。

    黃保管員憋著笑說道,「盧家灣誰不知道,你對老規矩半懂不懂,都說不知者不怪嘛,沒人會跟你計較這點事。

    這樣的天氣,保存半個月確實有可能。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一起下水捕魚。

    他說著轉頭看著陳凡,笑著解釋道,「下網跟這邊的用抄網不同,對技術、經驗要求比較高,尤其是要注意把漁網沉到底,但是又不能壓到淤泥裡面,所以一般人幹不了,必須要經驗豐富的打漁佬才行。」

    他拿著一個記事本,指揮人對地上的魚進行稱重。

    陳凡眨眨眼,挖個坑還有這麼多講究?

    又由於挑起來的時候像一彎月亮,所以也叫月亮網。

    那個叫三狗子的男生抹了把臉,將手上的淤泥甩掉,再看看自己的樣子,不禁罵道,「反正都弄髒了,今天我跟這些魚不死不休。」

    還不等它慶祝跳出升天,一個箢箕便從天而降,準確地將它抄起,一秒鐘後,它只能在籮筐里甩著尾巴抽打幾條小鯽魚和泥鰍,卻再也跳不出去。

    他不是看捕魚,而是看社員們身上的水靠。

    看著黃保管員,陳凡不禁沉默了。

    (布網)

    楊隊長撣了撣菸灰,看著兩個老師傅拖著漁網一點點地在水裡行走,再看看另一邊池塘里,幾十個人拿著抄網拖魚,歡聲笑語跟過節似的,不禁有些失神。

    灌個水還有這個說法?

    楊隊長晃了晃腦袋,隨即說道,「其實這個方法,還是當年第一批知青過來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教的我們,更早以前,我們都是用小水車灌水,光是把這十幾個池塘灌滿,就要大半個月,現在倒是方便多了。」

    陳凡在邊上看了半天,也有些無聊,便跟黃保管員打了聲招呼,準備回去。

    看到這一幕,周圍所有人頓時哈哈大笑,楊隊長在高坎上一拍大腿,「沒用的貨。」

    這種抄網可不是釣魚用的那種小抄網,而是兩根竹竿挑起一張漁網,漁網的兩端系在竹竿頂上,一邊加了鉛墜,另一邊加浮漂,這樣將竹竿捅進水裡,一邊下沉一邊上浮,就能形成一張大口,將魚都吞進網裡。

    楊隊長說完話,突然站起來,指著池塘里就是一陣笑罵,「三狗子,你屁股後頭有個大傢伙沒看見?」

    說完便也不管會不會被淤泥濺到身上,對準不遠處的一條鯿魚撲了過去,卻帶起無數泥點,惹得不遠處的人一陣笑罵。

    「可不是嗎。」

    黃保管員點了點頭,眼睛盯著大媽們給魚過稱,同時說道,「老規矩還是要守,不過可以變通一下,就是除了看魚,還可以另外再做一兩盤魚菜,要不然你端一盤魚上桌,客人也不知道是吃還是不吃。」

    折騰了半天,最開始那個魚塘的水已經被徹底抽乾,魚塘里只剩下淤泥里的不少小魚,而旁邊的池塘水也被抽掉大半,無數大大小小的魚在不多的水裡撲騰,做著最後的掙扎。

    陳凡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幾個人站在池塘邊上,在一起整理一張大漁網,這張漁網的長度,竟然正好與池塘的寬度相等。

    陳凡好奇地看著下面。

    陳凡看到這一幕,便顛顛地跑過去。

    楊隊長三人頓時一愣,啥玩意兒?

    當然,干水之後技術難度更低,簡單概括,便是「有手就行」。

    他指著剛過完稱的一筐鯿魚說道,「鯿魚、鯉魚是最好的魚,以前過年的時候,物資比較缺嘛,但是來了客人又不能不上幾盤好菜,所以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一盤『看魚』。」

    黃保管員一邊記賬,一邊哈哈笑道,「不會。」

    就算是這樣,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所有的魚拖起來,這中間還要人下水,拿著桶子、盆子,不停地把魚挑出來抬上岸,這樣網裡的重量才不會增加太多。

    楊隊長也往那邊看過去,輕聲說道,「以前哪來的抽水機哦,干塘捕魚,全部都是靠人工。先安排兩個下網的好手,」

    穿過斜坡上的樹林,再經過一戶人家,便上了村裡的「主幹道」。

    不等他們離開,便有幾個人開始挖田埂,準備給池塘放水。

    這些小魚是要分給各家各戶的,就要統計各種魚的數量,然後再按照人頭和工分來分。」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馳名雙標?

    沉默兩秒,陳凡說道,「今年盧家灣又不差錢,不會還繼續守老規矩吧?」

    陳凡正在發愣,就看見黃保管員對著他說道,「知道你不缺魚吃,不過呢,這個魚意義不一樣,是隊裡的集體成果。」

    他說著還指了指籃子,笑道,「今天大家都不會做大魚,但是肯定都會用小魚做一碗魚凍,這個黃鶯就會做,你可以嘗嘗。」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相關:    四重分裂  最強小神農  我在大唐賣燒烤  網遊之九轉輪迴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穿在1977第461章 老規矩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6174MB

搜"穿在1977"
360搜"穿在1977"